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人发杀机天地反覆-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像庞元生和徐家兄弟这些人,与狄五斗杭九娘毕竟不算有太多交情,再加之有事在身,已然离去,裴楚却是两人的见证者,不好推脱。
  裴楚又低头看了一眼陈素,似察觉有些不对,问道:“素素可是不想离开杭家集,又或者想回杨浦县了?”
  小姑娘与他一路相伴已有两三月时间,这段时间里,其实于裴楚而言,陈素是让他在经历了杨浦县之事后,心中的一大慰藉。
  天大地大,有了这一层羁绊,才不至于不知前路在哪里。
  只是裴楚心中也知道,他虽尽力维护,但其实依旧有不少次是至陈素于险地。
  况且,离家日久,小姑娘想念弟弟姑婆,也在情理。
  出乎裴楚意料,陈素坚定地摇了摇头,“哥哥去哪,我便去哪。只是,哥哥你说为什么守姐姐最后宁愿魂飞魄散,也不愿意做山神夫人?”
  峄山之事裴楚讲过了一些,小姑娘又在周五酒肆里听得一些,其中内情多多少少已然知晓。
  裴楚微微顿了顿,良久,才面有怅然道:“大概,大概就是不认命吧!”
  小姑娘似沉默一阵,忽而抬头,小小的脸庞上满是认真,“我也不认命,是哥哥你说的,女子能顶半边天,我现在好有力气,九娘又教我武艺,哥哥,我以后也能帮你。”
  裴楚怔了怔,未曾想到小姑娘忽有此语,随即笑了笑,点头道:“好。”
  女子能顶半边天之类的话,他已不记得什么时候说过了,但多少还是有些理解陈素的想法。
  他看陈素总是不经意就带上前世的目光,只觉还小,可小姑娘的心智其实比他想得要成熟得多。
  一个山村女娃,骤然经历了突失双亲的打击,又见了道术玄奇,还有接触杭九娘和守一女这样的女子,心中若无触动都不可能。
  小姑娘听得裴楚答应,展颜一笑,转过身一路小跑在前,风中有脆生生的话语飘落。
  “哥哥,我会多做作业的,我要学法术,还要练武。”


第101章 剪草为马撒豆成兵
  越州以北不知几千里。
  天色微明时,穹天之上忽而有白影自远处飘来。
  远看宛如流云飞絮,近了才发现那是一匹四蹄纵跃奔腾,踏着虚空而来的白色骏马。
  白马一路飞过不知多少山岳峻岭,渐渐到了一座被崇山环绕的一个幽谷之中。
  或是天色尚早的缘故,幽谷内的雾气蒸腾。
  透过蒙蒙的雾气,隐约可见有许多房舍建筑,鳞次栉比,俨然是一处独立于世外的山城小镇。
  白马在空中纵跃奔腾,飞过了这处小山城后,来到了幽谷内一座突兀拔起的小山上。
  小山上风景却是壮丽,有一座一处宽大肃穆宛如庙宇的宫殿,甚是宏大,交加的翠柏当门,合抱青松绕殿。
  白马在宫殿上方盘旋了一圈,一声嘶鸣,倏忽间落在宫殿前犹如白玉铺成的宽阔广场上。
  一个身穿紫衣须发凌乱的身影从白马上滚落下来,踉踉跄跄地朝着一座恢弘大气的宫殿,狼奔而去。
  “左师,左师!”
  身穿紫衣须发凌乱的男子神色仓惶,一到大殿门前,便扯着嘶哑的嗓子连连大喊。
  大殿内无风自动,两三一丈多高的朱红大门缓缓打开,显现出了里面的模样。
  有地砖块块铺陈,宛如白玉,有雕龙画凤的石柱,根根矗立,在大殿正中则悬挂着一张长过两丈,宽有八尺的巨大竖幅,上书“敬天”二字。
  在这宽阔的竖幅下方,又有香案、神龛、祭品诸多物事,火烛透亮,轻烟袅袅。
  “左师!左……”
  身穿紫衣须发凌乱的男子见得大殿的门打开,忙不迭地又喊了一声,拔腿就要朝大殿中走去。
  只是,方一迈步,男子看清了大殿当中倏然一惊,脚步顿在了那里。
  就见往日在大殿正中放着蒲团的位置,不知何时铺上了一张柔软雪白的裘绒地毯,地毯上摆着一个长宽四尺的矮几。
  一个身穿红衣的赤足女子,肤白胜雪,黑发如瀑,慵慵懒懒地倚卧在一张矮几上,正拿着一把小巧的裁衣剪刀,慢悠悠地剪着一些干草。那干草旁边,又放着一个玉盘,里面盛着的是一些像充作零嘴的黄豆。
  女子似听得大门动静,头也不抬,只是悠悠出声:“梁道臣?”
  “师……师侄见过,见过……”
  紫衣长髯的男子骤然跪倒在地,面露惊慌,似一时竟不知该如何称谓。
  赤足女子似对紫衣长髯男子的诚惶诚恐,殊不在意,自顾自地剪裁着几案上凌乱的干草,淡淡道:“你家左师现已北上,此处今后由我坐镇。”
  “遵……遵法旨。”梁道臣跪伏在地,眉眼低垂,丝毫不敢抬起。
  赤足女子微微侧了下头,瞥了一眼梁道臣,柳眉稍稍蹙了几分,又道:“将你此行经过说来与我听听。”
  梁道臣不敢怠慢,当即将他入北越州的种种经过,包括那祝公子身死,峄山府君等事,逐一说了。
  赤足女子听完稍稍沉吟了一阵,又再次慢慢说道:“事我已知,你不必再管。道宫近日已有来人,过几日你便将他们逐了去。”
  梁道臣听得“道宫”二字,心里登时打了一个突,不自觉地吞咽了一口口水,稍稍将头抬起几分,“禀……师侄一人力弱,又无同门在,怕……怕是敌不过。”
  赤足女子放下了手里那把小巧的简单,随手一扬,矮几上一些裁剪得体的干草和那盘看似寻常的黄豆都飘到了梁道臣面前,“这二三百道兵,且助你行事。”
  梁道臣见得落在面前的干草和黄豆,闻言登时大喜,“师侄定不辱命。”
  咚咚咚磕了三个头,梁道臣这才将那些干草黄豆抱在了怀里,大步出了殿门。
  一出了大殿,梁道臣看着手中的那一堆干草和黄豆,哈哈大笑了起来,随手将其中的一截干草在地上一扔,口中喊了一声,“疾!”
  津津的嘶鸣声登时响起。
  那一截干草化作了一匹膘肥体壮的战马出现在他面前,神骏处几乎不逊色那匹一路驼他飞回的白马。
  他又从黄豆里随意挑了一颗扔出去,须臾间,黄豆就化作了一个甲胄齐备面目森然的军将。
  梁道臣看着出现在眼前的一人一马,心中欢喜,又看看手中的干草和黄豆,干脆一股脑地撒了出去。
  眨眼之间,二百来骑军马已站满了大殿外的开阔广场上,眼中有铁,星旗电戟,俨然齐整的军容,竟是吓了梁道臣一跳。
  良久,梁道臣才回过神来,口中喃喃:“剪草为马,撒豆成兵!真好手段也,我不过学了皮毛……”
  ……
  杭家集以南三十里,群山环绕中浮云溪的一段荒僻水域。
  一阵刺耳的嘎嘎叫声响起。
  黑羽红眼的老鸹扑棱棱震动着翅膀,落在了一棵探出水面的枝干上。
  俄而,水波翻滚。
  碧波之下一个硕大的黑影游弋,忽而冒了出来,一跃跳到水面之上,化出人形。
  “黑水哥哥,前番蒙你搭救,可这北越州我是不敢再待下去了。”
  树枝上老鸹口吐人言。
  水面上化作人形的黑汉出声道:“那你我先前定计,水淹杭家集,可还要……”
  “不敢了不敢了。”树枝上老鸹拍打翅膀,左右跳动,嘎嘎怪叫着,“那峄山府君都不敌,我乌二哪有那个能耐。”
  “这便好。”
  那黑汉长吐了一口气,他也是个小心眼的,若有可能,自是要报复一二。
  可他到底见过世面,不是那蠢头蠢脑的,真要撞过去那是嫌命长。
  若乌二真要让他去杭家集,他立刻转身理都不理,之所以主动提起,也是拿捏住了这老鸹的性情。
  不过,他似还是怕这老鸹转圜了心意,又补了一句,“那花露可没得退了。”
  “哥哥说哪里的话,花露只是请托哥哥给我搭线,我那老牛和角古两兄弟折了也是他们的命,怨不得别人。”老鸹叫了几声,虽未化出人类的面孔来,却仿佛有些伤痛之意。
  立在水面上的黑汉闻言则再度点头,“乌二兄弟且放心,我已为兄弟牵线,想来事情已是成了。”
  “多谢哥哥。”老鸹张开翅膀扑棱,兴奋莫名,一对翅膀又仿佛人的双手作揖,跟着又叫道:“这北越州我正好不敢再留,这便回苍元山复命。哥哥日后若有暇,且来苍元山一趟,我定好生招待。”
  “我也久仰苍元山大名,往后若有机会,定会前去叨扰。”
  声音落下间,树上的老鸹已然扑棱棱震翅膀高飞。
  水面再度翻滚涌动,那离在水面上的黑汉倒头钻入水中,化作一条偌大的黑鱼翻滚水波,不见踪影。


第102章 行舟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一叶扁舟自北南下,摇摇曳曳,顺水而行,不知觉间已然过了百十座崇山峻岭。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小船内,朗朗读书声远远传出,回荡于江面两岸。
  裴楚头带斗笠,身穿蓑衣,宛如艄公。
  手中一根两丈长的船篙,不时在江面轻轻一点,小船便避开些许岩石激流,轻快前行。
  偶尔抬头远望,天高云淡,赤日高悬,两岸群山逶迤,不时有雀鸟飞掠而过,江面上山影倒映,漫江碧透,又见鱼翔浅底,着实让人心旷神怡。
  离开杭家集已有大半个月,狄五斗和杭九娘大婚之后,裴楚便带着陈素告辞离开。
  既已打定主意,要行万里路看看这方世界究竟如何,自不会在杭家集多做停留。
  不过离开之前,还是让狄五斗、杭九娘和周五等人多做准备,如今朝廷式微,连盗匪都难以遏制,只编练民壮,以备将来。
  离了杭家集,裴楚这次没再走山路,而是顺水而走。
  北越州的水路,相对来说行大船还是不太容易,不少河段有滩涂和暗礁,但到了浦水、浮云溪和北沙溪的河流处,也就是建安郡,三水合流已称作越江,水域渐深,开阔宽敞,大船小舟都极为好走。
  不知何时,琅琅的读书声停了下来。
  由蔑竹和帷布搭起来的船舱内,扎着双丫髻的陈素探头钻了出来,嘻嘻笑道:“哥哥,我已经会背《劝学》了。”
  裴楚站在船头,将长篙举起轻轻搭在船上,沾染的水珠顺着篙头低落江面,转头笑着问道:“那经文呢?有背下来么?”
  这篇《劝学》是裴楚当年中高考的时候死记硬背下来的几篇古文,这方世界大周有文科举,也多才华之士,不过裴楚这身份出身太低,并无接触。
  在杭家集的时候,他所借阅翻读的也是一些道门书籍。他也只好将曾经记下来选入课本的古文,拿出来给陈素一来当做识字和勉励所用。
  听裴楚说起经文,陈素站在船舱前,又背了起来:“……静极生动,而用乃出,混混续续、兀兀腾腾,是一关;念头起处,醉而复苏,当下觉悟,是又一关;线抽傀儡,机动气流,是又一关……”
  江面上清风拂过,吹起小姑娘额前发丝飘飞,小姑娘背了几句,忽然又顿了顿,嗫嚅道,“这个……这个不懂,哥哥能教点别的么?”
  相比起《劝学》或者其他文章,经文着实难记,而且许多地方即便裴楚讲解过一遍,也有诸多不能理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