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绝路之上-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3、

    梁城之内,刘建兴召集诸位头领在营帐之内说道:“诸位,今日香洲大军前来,围困梁城,不知诸位有何良策!”

    诸位头领听了纷纷斜眼看了看刘建兴,之后又低头不语。等了片刻之后,刘建兴起身说道:“香洲雄兵数十万,且香洲猛将如云,当年军师统领大军尚不能敌,诸位心有余悸自然无可厚非。只是我义军集结至此,乃是仁义之师,纵百死而何足惧之!”

    刘建兴一边说一边看着在座的诸位接着又说道:“聂秋安残暴不仁,若是此时我等退却,三州千万百姓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诸位于心何忍?况,今时不同往日,我军绝非孤军奋战。”

    “将军此言何意?”

    “香洲素有称雄天下之心,如今倾巢出动,若是有人截断退路,香洲又当如何?”

    “香洲兵力雄厚,即便能够绕道远行,截断香洲后路也不过螳臂当车,况且奇兵出击如何能够绕开香洲大军,且若是经过香洲林远行,只怕半年的光景尚且无法到达。届时三州覆灭,如何抵抗?”

    “诸位难道忘了华洲。”

    “华洲!”

    “不错。我军若派出使者,前往华洲不过五日光景,只要华洲愿意出兵,再过五日自然可以出兵阻截香洲大军。届时香洲军心大乱,纵他百万雄师又能如何?”

    “不过香洲大军兵临城下,我军恐怕熬不过十日。”

    4、

    刘建兴看着诸位统领接着说道:“梁城虽不是天险,不过只要诸位将军齐心协力,十日又有何难?”

    “将军此言,我等自然誓死追随。”

    “既然诸位统领如此,建兴斗胆请诸位将军与我立下毒誓!若是谁敢叛逃香洲,三军将士人人得而诛之。”

    众人犹豫了片刻你看我我看你,一时间竟也不知如何是好。而此时,刘建兴已经命人从门外端上二十碗酒分给众人道:“诸位,今日我等歃血为盟,凡有通敌叛逃者,三军用命,合而击之。虽万死而不辞。”

    众人见状只得齐声说道:“今日我等歃血为盟,凡有通敌叛逃者,三军用命,合而击之,虽万死而不辞。”

    5、

    夜里,刘建兴独自一人端坐在营帐之中,看着挂在墙上的城防地图。脑子不断的思考守城之策。这时,站在一旁的刘安看着地图若有所思,刘建兴见状问道:“此战,安儿你以为如何?”

    “梁城地势平坦,若是以此死守恐怕难以取胜。”

    “那你可有良策?”

    “香洲虽来势汹汹,但毕竟劳师远征,不如叔叔主动出击,于城外对其拦截。一来可挫其锐气,二来也可稳定军心。”

    “你觉得应该在何处出击呢?”

    “今日孩儿观聂秋安大军,看似布阵严密,但尾大不掉,炊烟尽在后防,以聂秋安蛮横自大的个性,必定想将梁城一击即毙,所以后防必定虚弱。若是能连夜出城埋伏,待三日之后,聂秋安大军攻城之时,突袭聂秋安大军。必定能够逼其退军。”

    “不愧是我的好侄儿,的确有几分见地。”

    “愚侄愿领精兵五百于今夜出城。”

    “有勇有谋的确是将帅之才,可是此事太过冒险。若你有何闪失,我如何向大哥交待。”

    “军中只有军士,何来亲疏。将军若是如此,如何服众!”

    “英雄出少年,不愧是我刘家人。”

    夜色渐浓,刘安独自领着五百军士偷偷从梁城侧门的树林之中绕道而行。

    6、

    三日之期很快便过去了,聂秋安吩咐众将军到帐前议事。聂秋安看着众位将军说道:“三日之期已过,今日便是攻城之日。”

    “刘建兴冥顽不灵,实在该死。”

    “只是有些奇怪?”

    “有何奇怪。”

    “我香洲大军势如破竹,前日门前叫阵,直到今日却不见一人来降,实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既然冥顽不灵,今日城破之时,便屠城三日,以儆效尤。”

    众将士听了,个个面露难色。左奎看了看众人之后上前说道:“王上,刘建兴冥顽不灵,实在罪该万死,只是梁城百姓实在无辜,还请王上宽恕。”

    “今日破城,若是不杀一儆百,今后我香洲大军威严何在?”

    众人见状,只是沉默不语。而聂秋安却接着说道:“诸位将军,破城之期已至。理当整顿鞍马,众志成城,破城援救周将军。”

    “遵旨。”

    7、

    大军于营前整顿,雄兵列阵,铠甲在烈日下熠熠生辉。聂秋安一眼望去,见大军三十万分列营前,气势逼人。聂秋安翻身上马,领着大军便朝梁城而去。

    梁城之下,左奎大怒道:“刘建兴,今日我大军兵临城下,开城投降,实乃明智之举。如若不然,城破屠城,血洗梁城。”

    “梁城将军众志成城,决心与梁城共存亡。”

    聂秋安听完刘建兴言语,大怒道:“攻城。”

    8、

    聂秋安一声令下,利箭飞出,好似天雨骤降,朝着梁城之内便射了进去。刘建兴下令隐蔽,而香洲大军也趁机冲杀过来。刘建兴见敌军杀来,命城中军士放箭抵抗。香洲大军应声倒地,成片的倒在城墙之下。

    聂秋安命人架起云梯强攻梁城,刘建兴命军士拼命阻拦。一时间城墙之上被血色侵染。

    日落西山,城墙上还在厮杀不止。聂秋安看着,心里不觉焦急起来,于是便对左奎说道:“想不到刘建兴的军士竟如此顽固。“”

    “刘建兴素有仁义,民心有归,且此人能谋善断,谋略过人,乃是难得的帅才。”

    “如此,城破之时,留他性命,且让我会会他。”

    “遵旨。”

    9、

    两军正在激战之时,突然听得军士来报:“王上不好了?”

    “何事如此慌张?”

    “后方树林突然出现一小股敌军。”

    “他们多少人?”

    “四五百人。”

    “可知他们意欲何为?”

    “他们直奔粮草之地而去。”

    “王上,粮草之事,兹事体大,不如让末将率一千军士前去围剿!”

    “五百军士也敢来犯,此人必定勇武过人,我倒是要见识见识。”

    “王上。”

    “左奎,此处就交给你了,待我前去将敌军捉拿以震士气。”

    “末将遵命。”

    10、

    聂秋安领着一千骑兵飞奔而来,刘安见状心中大喜道:“聂秋安当真是好大喜功。”

    “将军,聂秋安请自率军前来,我等只怕凶多吉少。”

    “让我等与他当头一棒。”

    “将军有何妙计?”

    “听我号令以树林为掩护,全军撤退。”

    刘安一声令下,五百军士匆匆退往山林之中。聂秋安见状,顿时大笑道:“哈哈,真是无胆鼠辈,且看我将尔等擒拿。”

    话音刚落,只见聂秋安拍马往前,朝着敌军便追了过去。聂秋安一马当先,冲到林中,突见身后一群军士杀将过来,聂秋安微微一笑道:“就凭你们几个,也想偷袭我。哈哈”

    一群人与聂秋安揪打起来,聂秋安刀法刚猛有力,横扫千军,众人不敌。只得连连后退。而此时突然身后一支利箭飞将过来,直指聂秋安。聂秋安躲闪不急,被利箭射伤右腿,顿时疼痛难忍,瘫在地上。刘安飞身上前,想要将聂秋安生擒,不过聂秋安又岂能坐以待毙,举刀一斩,将刘安手指斩断两根。刘安心知想要捉拿聂秋安尚且过早,于是便领着军士连忙逃窜到林中去了。

    11、

    香洲大军一拥而上,将聂秋安扶起,聂秋安此时恨意难消,大怒道:“好个黄口小儿,敢暗算我。”

    “王上,现在怎么办?”

    “他们不过四五百人,传我命令,将返回梁城的路全部堵截,我一定要抓住他们,以解心头只恨。”

    “遵命。”

    左奎正在攻城,突然听闻聂秋安受伤,情急之前,连忙下令撤军。回到营地中,方知聂秋安所中利箭,乃是浸染剧毒之箭,眼下正昏迷不醒。幸而医治及时,方能保留性命,不过却需几日的光景方能痊愈。



第124章 飞龙之在天



1、

    芳华别院的黄昏是整个华洲最美的地方,坐在凉亭里,可以远远的俯瞰山下的景色。抬头也可以看见,绯红的天际映出一片连绵不断的云海。炊烟在渐渐淡去的光辉里缓缓飘荡。耸立的房屋,交错的街道。拥着爱人静静的看着这一切,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如此安静,仿佛这一刻就是永恒。

    聂征倚在栏杆上,眼睛呆呆的看着远处,仿佛魂魄已经飘落到山峦的那边,就要随着这斜阳一同坠落下去。一阵风轻轻的吹拂着,枝头隐约的传出几声鸟叫声。金禾走到聂征身边坐下,与他一同远远的看着。

    2、

    “你怎么来了?”

    “来陪你。”

    “丰州来的使者走了?”

    “怎么?你不喜欢?”

    “动乱刚刚结束,我不想再起纷争。”

    “世间之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难道要像之前一样任人宰割?”

    “百姓深受战乱之苦,如今冒然出击,只怕民怨四起。”

    “聂秋安此人狂妄自大,野心勃勃,若是他平定丰州之乱,必定会兵指华洲。”

    “你怕云师兄不肯前往。”

    “云师兄虽然掌管华洲军马,但若是有夫子支持,庄主自可定夺。”

    “可是?”

    “庄主不必忧虑,若是夫子不同意,我们作罢便是。”

    “既如此,明日武德堂议事。”

    “遵旨。”

    3、

    露华楼里,徐成文正在屋中与牟正闲谈。突然见到侍从走进来。徐成文看了看问道:“何事来访?”

    “夫子,金夫人来访。”

    “请。”

    “是。”

    “先生,夫人来访,想必是为丰州使者一事。牟正还是先行退下。”

    “不必,今后师父百年,你也当肩负重任。”

    “牟正领命。”

    4、

    稍顿片刻之后,金禾孤身一人进门而来。牟正见金禾前来,起身作揖。而金禾也作揖回礼。徐夫子起身微微一笑道:“夫人前来不知有何吩咐。”

    “金禾前来乃是替庄主通禀一事。”

    “何事还需夫人亲自前来?”

    “丰州使者前来,庄主决意明日于武德堂召见,特请两位夫子,云掌门,曾将军等诸位一同前往。”

    “明日我等自会准时前往。”

    “既如此,金禾这就告辞了。”

    “夫人慢走。”

    5、

    牟正,徐成文送走金禾之后回到屋中,牟正关上房门走了几步道:“夫人特地前来,想必明日之事绝不简单。”

    “云掌门素来不喜争斗,因此对丰州使者避而不见。如今庄主亲自召见,必定是想出兵。”

    “只怕此事不易,云掌门素有威望,在军中一呼百应。云掌门若是执意不肯出兵,只怕难以收场。”

    “所以庄主希望我们能够出面,如此云掌门自然要顾及三分。”

    “庄主此计,我等当如何是好?”

    “骑虎难下而已。”

    “还请师父名明言。”

    “如今华洲各地官吏十之八九均是庄主门生。只怕明日一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