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拳行天下-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娥娥急忙插话说:“大叔这份恩情我领了,可这钱俺说啥也不能收!俺周玉今后上学、习武,我当娘的豁出老命也要满足他,这钱俺们一分也不能要!”

    贺荣礼又着急,干咳几声说:“侄媳妇,这钱不是给你的,你就不用阻拦了吧。我把周玉当成亲孙儿,我留给儿孙这点钱财也是理所当然的。你执意不收,我怎能暝目?”

    王娥娥见状,只好软下来说:“大叔大叔,你别生气。俺听你话,俺替周玉收下。但俺不能拿走,由家义兄弟代为保管,行不?”贺荣礼只好说:“罢罢罢,就依你所说!”

    此时已过了半夜,虽是盛夏,但山区的后半夜便凉爽了。贺荣礼在凉爽中暂时安歇一会儿。贺家兄妹坐炕上、两妯娌坐在板凳上不错眼神地观察着爹爹的细微变化。小永新和两个姐姐都安排在西屋睡觉。只有王娥娥抱着小周玉坐在炕上看着贺荣礼。小周玉时睡时醒。

    贺荣礼忽然睁开眼说:“我还有件事没说。”

    家仁、家义、家梅和两个妯娌一激灵,齐声说:“爹,您说吧,俺们都听着呢!”

    贺荣礼说:“我要把家给你们分了!”

    家仁、家义马上跪在地上说:“爹,俺们在一起过日子,不用分家吧!”

    贺荣礼有气无力地说:“人说六十还甲子,我今年已五十九了,也算寿命不短了吧!为避免今后麻烦,趁我还有一口气时,就给你们分了家。在分家之前,我要你们保证答应我两件事。”

    兄妹三人和两妯娌跪在地上齐说:“请爹说!”

    贺荣礼说:“我四十二岁,有了你妹妹。你小妹六岁,你娘过世!你们比妹妹大许多,所以你们要好好照顾她,一切都忍让着她。将来给他找个好人家,爹就安心了。我先前说过,我有两个孙子,一个是小永新,一个是小周玉。虽不同姓,却胜似一家。今后小周玉家有什么为难招窄之处,你们兄弟俩要鼎力相助!小周玉那份钱由家义保管,不许任何人动用!这两件事,你们可答应我?”

    一听这两件事,贺家梅和王娥娥抱头痛哭。家仁、家义两妯娌知道分家这两件事都是说给她们听的,便齐声说:“请爹爹放心,我们一定照您的吩咐去办。”

    王娥娥忍不住又哭起来,说:“大叔哇,您何必为玉儿如此操心?”

    贺荣礼说:“侄媳妇,这不关你事!”

    接着就宣布了分家方案:“我给你们分家,公平与否,就一锤子定音。咱家共有三处宅院,十四亩地,一头老黄牛,两匹马,外加顺城府那座前堂后院。家仁住东院,家义住西院。我住的这所留给家梅。十四亩地一头牛给家仁。顺城府那座宅院给家义。两匹马一家一匹。原宅物不许动。其它细节我就不管了,看你们有啥意见?……好,你们没意见就这么定了。今后你们兄妹三人要好自为之……”贺荣礼还想说什么又干咳起来。接着,又吐出了黑血。一吐血就大喘气,越喘越吐,越吐越喘,合家老小紧张起来,王娥娥放下周玉,下地抱柴禾烧热水。……

    贺荣礼又吐出一滩黑血。一口气没有缓过来,静静地躺在炕上,贺老先生驾鹤西归了。

    贺荣礼的丧葬仪式盛大空前。顺城商会及同行、朋友,骑马或赶车过来奔丧。皇台镇十里八乡的百姓都过来送行。凡认识贺家的人,都赶过来吊唁。因为天气热,只能排三。出殡这天,光孝子辈就二百来人。抬棺轿是十六抬。纸人、纸马、花篮、灵幡、罗帐排了一里长。贺家仁为父摔老盆,贺家义握哭丧棒,贺永新和小周玉披麻戴孝挑招魂幡。贺家女眷分坐四辆马车。马车前面是吹鼓手,其后便是亲朋好友、四方乡邻人等。

    在出殡的浩浩荡荡人群中,格外显眼的便是小永新和小周玉了。这小哥俩一样高,一样白净,穿一样的孝子服,像一对白衣童子,手里挑着招幡条幅。这两条招幡条幅写着:“饱经沧桑,驾鹤西去”、“先人遗愿,后继有人”。谁能想到,这十六个大字,遒劲有力,苍然老到,词义贴切,意味深长,却出自小周玉之手!顺德府商会会长得知后惊叹称奇。出殡返回时,抱着小周玉,让小周玉背唐诗、宋词。小周玉边背边讲,把商会会长惊讶得不住嘴地说:“小神童,真是小神童啊!”
………………………………

第七十三章 回 顺 城

    皇台镇有个乡规民俗,凡常人去世,生者都要为逝者过“五七”、过“麻姑节”、过周年忌日。这一天是农历八月初二,是贺老先生的“五七”。王娥娥安排肖翠翠在家晒新粮,自己带小周玉去贺家。

    王娥娥带一篮子鸡蛋、糕点、供品和烧纸。上坟后,吃了午饭便告辞回家。还没进院门,肖翠翠就高兴地大喊大叫:“嫂子嫂子嫂子,真是老天有眼,俺妮子他爹,回来了——”

    王娥娥先是一惊,后来就说:“唉呀,这太好了,出去七八年无音无信,今日可回来了!这可是天大的喜事!”说罢,三步并两步奔进屋里,一眼看见多年不见的二弟周显亮。已不是七八年前的样子,胡子多了,人也比过去胖了、壮了。

    王娥娥眼含热泪说:“他叔,你可回来了,想死嫂嫂了!”

    周显亮上前跨一步单腿跪地,说:“嫂子辛苦了,小弟感激你照料俺妮子她娘俩!”

    王娥娥扶起周显亮说:“兄弟,你回来就好,咱不说外道话。”

    然后拽过小周玉说:“孩子,给你叔磕头!”

    小周玉双腿一跪说:“叔叔好!”

    周显亮抱起小周玉左看右看,喜不自禁地说:“俺侄子长得可真是天庭饱满,地可方圆!”放下小周玉。叫过一个年轻人说:“张平,过来!见过咱嫂子!”“张平”走过来单腿一跪说:“嫂嫂在上,兄弟有礼!”王娥娥说:“咱自家人,别施重礼!”一指小周玉说:“孩子,快来拜见你张叔叔!”小周玉双腿起跳,“咚“一声跪地说:“叔叔好!”这位张叔叔一把抱住小周玉,看了足有一袋烟工夫,然后又轻轻将小周玉放在腿上,问道:“孩子,你从小拜谁为师?”

    王娥娥忙答道:“从四岁开始,拜咱皇台镇贺荣礼大叔为师,只可惜贺大叔被小鬼子气死了。”转身又问道:“这位兄弟,你好眼力呀,你怎知俺小玉拜师学武?”

    “张平”笑了笑说:“哦,嫂子是这样,我看这孩子聪明伶俐,随便猜测。”

    王娥娥知道此人有眼力,肯定有功夫。也不便多问,便操持晚饭。这顿饭是玉米面、小米面和榆树皮三合一擀面条,鸡蛋打卤,这算是上等好饭了。吃完晚饭,周显亮领“张平”去周显成家借宿。周显成前几天去山下办事,没出驮子。一见到周显成,哥俩就亲热到一起了。

     竒_書_蛧_W_ω_W_。_q_í_δ_U_ω_ǎ_й_g 。_℃_c
    王娥娥见周显亮领“张平”去周显成家借宿,对肖翠翠说;“你把你大哥的事告诉显亮啦?”

    肖翠翠说:“是啊,反正这事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我一气都告诉他了。反正我知道的事都对他说了。”

    这时小周玉早睡觉了。王娥娥说:“那小玉的身世也说了?”

    肖翠翠说:“那还不告诉他?”

    王娥娥说:“我是说,只他知道就行了,不能往外说。”

    肖翠翠说:“他说了,小玉就该是咱家的人,他不会随便说。”

    周显亮很晚才回来,对王娥娥说:“嫂子,明日我去东山看看我哥哥!”

    “那明日咱都去!”王娥娥又问:“你领‘张平’来咱村干什么?你这七八年都干了些什么?为何不给家来个信?你给嫂子说说清楚。。。。。”

    周显亮就把如何被抓壮丁,又如何被押上火车,有人劫了火车,才得以逃出……等等。但他没说自己参加红军、长征。现在已是堂堂正正的八路军战士。他说,他和“张平”逃出后就给人扛长活、当壮工、后来又跑买卖。现在二人回家看看,准备做个大买卖。具体做什么买卖还没定准哪。

    周显亮说:“因为我们参与了劫火车,这是犯杀头大罪,所以不敢写信也不敢回家。一直在外瞎混。”

    王娥娥是个有心计的女人,听了周显亮说这七八年的事,并不能令她信服。就用疑虑的眼光看看周显亮,王娥娥说:“真是会说的不如会听的。快回屋睡吧,娘俩正等着你呢!”

    第二天周显亮早早起来,他开门时“张平”也进了院子。吃完早饭,王娥娥和周显亮、“张平”去东山上坟,肖翠翠带上妮子、拉着小周玉去贺家上学。贺荣礼去世后,贺家梅便成了两个孩子的文武先生。贺家梅从小跟父亲学武练功,识文断字。学得虽不深,但教两个孩子还是绰绰有余。

    王娥娥领周显亮、“张平”来到周显光的坟头前,王娥娥和周显亮大哭一场。三人祭拜完毕下了东山。

    在下山的路上“张平”问:“大嫂,大哥墓旁的坟前为何立一无字碑?”

    王娥娥说:“咳,一位外地大叔死在路上,咱村给殡埋了,无名无姓只好先立一竖空碑!”

    “张平”听了唉叹一声还想问话。周显亮怕言多语失,急忙对王娥娥说:“嫂子,今日我和’张平’去顺城府办事,今日回不来,你们不必惦念。”说罢,拉着“张平”便分道走了。

    王娥娥看着二人的背影,思忖着二人是做买卖商人还是干其它什么事的?王娥娥想,听说小日本刚刚占领了顺城府,满城都乱糟糟的,他们也不怕鬼子杀人?

    卢沟桥事变半个月,小鬼子兵沿京汉铁路南下。一路横扫,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占领了顺城府。顺城府被占领后,鬼子在城西桑树林建了兵营、组织地方维持会、招兵买马成立皇协军。接着挨家挨户地进行户口登记造册、编排门牌号码、组织十家连保户。为杀一儆百,先枪毙了一批国军俘虏,又杀了十几个反抗日本人的“罪犯”。为维护治安开始宵禁。每日晚八点关城门,只出不进。每天早六点开城门,进出搜身。因为顺城府南城外,已变成商住区,所以在南关外又挖一道护城河,护城河上只留两座吊桥,供出入人员行走。每个进出口都有两个日本兵和两个皇协军把守。

    周显亮和孙运达来皇台镇之前,组织上都给二人起了假姓名、制作了假良民证。周显亮改称“李顺”,孙运达改称“张平”。良民证上的身份是顺城县“十里铺”村的民工。这次来顺城府就是和当地党组织接关系、开展工作。顺城府早在一九二六年就建立了党组织,屡遭国民党破坏。现在,党组织在顺城府的临时负责人就是“洛阳堂”的坐堂先生贺家义。

    “李顺”二人下午四点来到顺城府西关。见西门外拦一道铁丝网,两边站着持枪的日本兵和皇协军。城墙门楼上挑着太阳旗,让人一看就憋气。二人一进岗门两个鬼子用大枪顶住二人,先验良民证,再搜身,然后一指皇协军,让皇协军过来问话。因为周显亮是当地口音,一些问话由他来回答。问进城干什么,说进城做药材生意。问进城找谁,周显亮就说找“老君堂。”因为“老君堂”和“洛阳堂”是邻居,“老君堂”是由日本浪人所开,而且规模大,叫得响,一提“老君堂”,门岗就无话再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