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不见上仙三百年-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李家公子本有一张称得上俊朗的脸,咧嘴而笑时颇有一点纨绔相,算是有副好皮囊。然而此刻,那张纨绔脸苍白无光,眼下还有两片乌青,快掉到脸颊了。

    乌行雪:“……”

    这得是磕了二斤铁丹药,才能有这效果吧?

    他和萧复暄毕竟只是招架不住李公子的热情,并非同他有过节。看见对方如此模样,也就顾不上什么回避不回避的了。他们对视一眼,乌行雪屈指在李公子桌上敲了一下。

    就听“笃”的一声响。

    李家公子慢了片刻才反应过来,抬眸看向他们。

    乌行雪指了指那硕大的黑眼圈,问道:“你这是怎么了?又遇奇缘碰见妖精了?”

    李家公子眨巴眨巴眼,又慢半拍,恍然道:“啊……”

    乌行雪:“?”

    做什么这一惊一乍的。

    李家公子微微直起身:“二位恩人是何时来的?”

    乌行雪干笑一声,头也不回又戳了萧复暄一下,无声道:「天宿大人,看看你这易容术。」

    萧复暄:“……”

    天宿大人已经不想在这位李家公子面前探究什么易容术了,他抬了抬下巴,冲那李家公子道:“不如先说你自己。”

    李公子搓了搓自己的脸,道:“脸色差得很吗?”

    乌行雪道:“眼下那乌青能占半张脸了,你说呢。你这究竟是如何弄出来的?”

    李公子蔫了吧唧地说:“十来日没睡一场整觉了,能不青么?”

    说着,他又张口打了个哈欠,盈了满眼泪花,看起来泫然欲泣。

    他就这么泪汪汪地看向乌行雪和萧复暄。

    乌行雪:“……你十来日不睡觉作甚?”

    李家公子抹着眼泪,说:“哪是我不想睡啊,是根本睡不安生。”

    乌行雪:“为何睡不安生?”

    李家公子道:“有人托梦骂我。”

    乌行雪:“?”

    见恩人满脸困惑,这李家公子也不再乱打哑谜了,细细说道起来。他指了指戏台上翻江倒海的黑色长龙,道:“起因就是我写的这出戏。”

    “二位听说过这戏的来历吧?”

    “听过啊。”乌行雪点了点头,“卧龙县名嘛。”

    李家公子道:“对,这卧龙县名的由来是我少时听来的,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去了一趟南边,走的是水路。有一天夜半醒来,我我从船篷里探了头,迷迷茫茫之下,在海雾里看见了一道黑色长影。”

    乌行雪“哦”了一声,饶有兴味:“那不就同卧龙县当年的蜃楼一样么?”

    李家公子点头:“没错。我料想当年咱们这县城浮现的蜃楼之景,应当就是从南边映照过来的。而我在船上所见的,应当就是真迹了。”

    乌行雪转头看了萧复暄一眼,道:「怪不得说这李家公子一生多奇遇呢,这都能叫他碰见。」

    “这不是福缘么,好事啊。”乌行雪宽慰了一句。

    他想说,你不会见着龙迹也热情似火地扑过去吧?但忍住了没出口。

    李家公子道:“确实是奇遇福缘,这还不止呢。我当初半梦半醒嘛,看到那龙影不敢相信,愣了好半晌。等我拍着脸把自己打清醒了——”

    乌行雪:“……”

    李家公子道:“就发现龙影已经不见了,倒是那海雾里有个人影。”

    “哪样的人影?”

    “没看见脸,只看到模模糊糊的背影。我记得个头很高挑,黑衣黑靴,跟那夜色都快融于一体了。”李家公子比划着,说:“我看见他就那么凭空走在海上,一边走一边将散发束起来。我一眨眼,他就没进雾里,再看不见了。”

    “后来呢?”

    “后来……”李公子讪讪了一瞬,道:“后来我迷迷瞪瞪睡过去,等到第二天日上三竿,才从船篷里醒过来。一时间就分不清前一夜所见是真还是梦了。倘若是真,那便是一生难得一见的谈资。倘若是假,那就纯属白日发梦了,也不好与人乱讲。所以我就写了这出戏文。以卧龙县的县名来由为头,以那海上的黑衣人影为底,然后……”

    然后胡编乱造了一个凄美曲折、比翼双飞的爱情故事。

    乌行雪听到这处,隐隐料到了一点后续:“所以你说那个托梦骂你的人是……”

    李家公子眼泪淌了下来:“就是我在海上见到的那个人。”

    “有好一阵子了。”李家公子声音里带着哭腔,“自打这戏唱到‘美人图’,我就开始夜夜做梦。夜夜梦里都有一个黑衣公子,长得倒是十分俊美,但那脾气……”

    “他在梦里同我说,这戏文一派胡言乌七八糟。还说他脾气坏得很,我如果不是不想活了,就赶紧改了。”

    “可戏文嘛。”李家公子一脸委屈,辩解道:“戏文哪有当真的,本来就是胡说嘛。何况我还给他配了一段良缘……”

    他说着说着,忽然想起面前这两位也被他配过“良缘”,差点把命配进去,又讪讪收了话音。

    “哎不提也罢、不提也罢。”他略过了良缘那段,继续哭诉道:“他还日日在梦里吓唬我。”

    乌行雪:“哦?怎么吓唬的?”

    李家公子:“扮鬼。”

    乌行雪:“?”

    李家公子道:“他经常说着说着话,语气就变得幽幽的,特别虚也特别轻,然后眼里就淌下血泪来。或者猛地拍我一下,我一转头,他咧嘴笑笑,笑得特别邪性,拍我的手说断就断,然后血淋淋地滚到我手里。我……”

    这李家公子毕竟是锦衣玉食长大的,虽然多奇遇,却一贯福大命大,没有真正遭过什么罪。哪里受得了这种场景,更何况还夜夜都是呢……

    于是十来天下来,眼下的乌青就可见一斑了。

    乌行雪觉得那梦里的人还挺有意思,但嘴上还是宽慰了李家公子一句:“兴许再过几日便消停了,不至于真的夜夜来骂你,哪有那副闲心呢。”

    结果李家公子哭得更惨了,一拍大腿道:“有的,他说自己就是世间一闲人。”

    乌行雪:“……”

    灵王大人擅长怂恿别人围着天宿哭,但并不擅长应对别人冲着自己哭。

    他想了想,劝道:“那你就把戏文改了嘛。”

    反正他听稀奇也听得差不多了。

    李家公子道:“晚了,今日这出就是末尾了,马上都要唱完了。”

    他抹了抹眼泪,忧愁道:“倘若这么夜夜相熬,我这寿命得折好几道吧,会不会连而立之年都过不了?”

    乌行雪刚想说“不至于”,就听这李家公子道:“那我四处欠的人情恩情,可就还不完了……”

    乌行雪怔了怔,又默默把话咽了回去。

    他和萧复暄在这江洲城、卧龙县两边往来,听到最多的话便是“李家公子又帮了谁谁一个忙”,“李家公子又给谁家牵了个好姻缘”,从未听过他欠着谁的。

    到他自己这里却截然相反——只字未提所行善事,满口都是“我还欠着谁一份恩”。

    乌行雪同萧复暄相视一眼,忽然觉得这位哭哭啼啼的公子甚为讨喜。

    他想了想,同这李家公子说:“你欠的恩情里,有我们两个的么?”

    李家公子道:“自然是有的!”

    乌行雪道:“那今日起,你就可以将它勾销了。”

    李家公子纳闷道:“为何?我还没找到报答之法呢。”

    乌行雪指了指戏台说:“我就爱听戏,可近百年不曾听到新事了。你这是头一个,虽说是胡编乱造,却也很是稀奇。我们应当能记很久,这比那金银图卷稀奇物什有意思多了,算作报恩绰绰有余。”

    他难得正经,李家公子听了一会儿,颇有些赧然,攥着折扇支支吾吾半晌,问道:“听二位恩人的话音,是要离开江洲城,去别处了吗?”

    萧复暄道:“嗯,本来也是为了你这戏文多留了一阵。”

    乌行雪笑了笑,道:“这小半年,多谢招待了。”

    ***

    他们于那年夏末秋初离开江洲城,如先前一样,又游历去了人间其他地方。

    这位卧龙县的李家公子并没有如他担忧的那样短命折寿,梦里那位脾气乖张的人吓唬过了瘾,也没再捉弄他。他平平安安地活着,依然广行善事、广牵良缘,远近闻名。

    他还是常有奇缘,常遇奇事,福大命大。从一脸纨绔相的年轻公子,慢慢有了美须发,再慢慢成了颇为慈祥的老者。

    他在请吃完八十庆宴后寿终正寝。

    江洲城、卧龙县一带的百姓受惠颇多,常有惦念,于是在邻山望江的地方砌了一座庙宇,庙里以这李家公子为形,立了一尊石像,摆了供桌香案。

    再到后来这一带的老人一一离世,后辈再去那庙里上香添果时,都会说:“这是积善德、保姻缘的‘神仙’。”

    ***

    乌行雪和萧复暄再来此地,就是那时候。

    他们路过那座庙宇时,看见庙里香火络绎不绝,庭院里还站着一颗造型颇为好看的树,挂满了红色笺符。有个专门布香的人站在庙门边,问他们:“你们也是来上香的吗?”

    乌行雪问道:“这是哪家的庙?”

    布香人点了点头,打量了他们一番,道:“啊,二位不是这江洲卧龙一带的人,兴许没听过,这是李善人庙。”

    “李善人?”乌行雪转头冲萧复暄说,“李……会是咱们见过的那位么?”

    “进去看看便知。”萧复暄道。

    于是他们接了布香人递过来的一把香,踏进了庙宇。

    这庙宇并不算大,侧边各有一间屋,中间便是正堂。同当年仙都随处可见的瑶宫府宅全然不同,就是人间凡宅的模样。

    正堂里立着一尊石像,旁边有一块方形的石碑,碑上记刻着李善人生平,大小诸事在这有限的石碑上尽缩成了赅言。一共不过五六列,但足以让乌行雪和萧复暄认出来,这确实是他们当年认识的那位李家公子。

    由此可见,人间还是喜欢敬香祈拜,只是那庙里供奉的不再是仙谱图上列着名姓的仙人了,而是凡人。

    百姓将那些颇受敬爱的奇人记述下来,刻碑立庙。然后依照那些奇人生前所行之事,给他们取了一个又一个名号,五花八门,数不胜数。

    不知不觉间,已然遍布城间山野,香火鼎盛。

    乌行雪抬头打量着石像的面容,拱了拱萧复暄:“你说这么多年了,庙里的石像还是这模样,一点儿都不像真人。”

    萧复暄道:“无一不胖。”

    还真是。

    乌行雪笑了半天。

    当年的李家公子生得一副纨绔相,称得上俊朗。但这庙里的石像却宽圆许多,颇有些慈眉善目之感。或许也融了他后来年老时的模样吧。

    庙里还有一个看顾香火的人,年纪不大,讲起话来像鸟雀似的,颇有些叽叽喳喳。他看乌行雪和萧复暄不似当地人,便来了兴致,将他听来的关于李善人的故事讲了个滔滔不绝:“这李善人啊,一生可谓奇缘不断……”

    其实那些事,乌行雪他们早在几十年前就听过了。还有一些事,甚至本来就同他们有关。

    “……他在江上遇见过真仙,还在海上见过龙君。”那看顾香火的人一边说,一边端起长明烛火,要给这两位英姿俊美的香客点香,却见这两位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