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从仙剑开始拯救女娲-第4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权神的声音第一次响在谢云书耳畔:“神物有灵,并非我等为难。纵使你欲强取,恐怕也留之不住。”
  “你是?”
  “吾乃权神。”
  “噢,知道了。”
  果然,盘古开天斧之后被默许让杨戬布局、刘沉香使用,都是有人幕后操盘。
  甚至当初杨戬砍死九大金乌的那一次,要不是有一只仙鹤意外飞了过去救命,杨戬能不能活到现在真不好说……可见元始天尊只是懒得争,而非没有能力。
  否则的话,盘古开天斧这种开天至宝,要是三界玄门这么大方放手,谢云书都要怀疑元始天尊是不是什么地方出问题了。
  所以见着斧子自己飞走,谢云书却也不稀奇。但没了大是大非的牵扯,谢云书随意起来,就私心想着多给自己讨点便宜:“那,不知三位有什么表示?”
  “表示?”
  “丢了斧子肯定是我亏了啊。”
  谢云书这么理直气壮,倒是让权神颇为无语。
  “……你,前阵子究竟是怎么过了三关的?”


第38章 大家都别要
  谢云书一寻思,上次他都准备接受刁难了,结果却没碰到三神。那他能轻轻松松拿走盘古开天斧,显然不是谢云书的问题,而是三神自己的责任。
  不过,如今细细回想,看到盘古开天斧自动回归,谢云书更坐实了心中猜测:元始天尊的确是默许杨戬大闹天宫,并且倾向于修改旧天条。
  可放在三神那边,就不知道怎么应付谢云书了。毕竟他们三其实没什么存货,哪里能满足谢云书如今的胃口?
  “跟几位开个玩笑罢了,不用在意。”
  真要薅羊毛,那也得从元始天尊身上薅。谢云书没那个心思为难权神,自顾自说道:“当然如果几位对女娲大神在三界的存留物有什么了解,还请告知一二。”
  “女娲大神……尊夫人果真与大神有关?”
  李忆如把七彩石和新天条全盘招收,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见。权神稍一沉默,说道:“你们为何不直接去拜访娘娘?”
  “拜访娘娘?”
  “难道你们还没见过?”
  权神这下惊诧了:“没见过娘娘,你们怎么跟七彩石、宝莲灯关系如此紧密?”
  “呃,这个解释起来太复杂,不太好说。”
  在三界讨论其他世界的女娲娘娘,谢云书也没办法让他们三言两语弄明白。但既然三神上次没给谢云书三界众生法力,谢云书也就故意装个神秘,让他们一直被好奇心挠痒痒。
  不过,权神这么一说,谢云书倒是想了起来。
  如果是封神时期,虽然商朝衰败是定数,但纣王亵渎娲皇也是一个起因。
  而《宝莲灯》世界的女娲,乃是和盘古齐名的开天之神,不可能像西游记“同人”封神里的一样小气亲自下场。
  但从封神之事源头推断,以及宝莲灯就在元始门下来看。谢云书倒是相信,元始天尊有和女娲大神商量过具体议程。
  那么之后拜访元始天尊,他确实可以问询一下女娲宫所在,亲自带着李忆如造访。
  都到了昆仑地界,谢云书总不能怠慢,于是用太始莲灯把小婴儿小心翼翼地收了进去。紧接着就辞别了权神,跟杨戬一起进昆仑山玉虚宫。
  然而封神大战已起,玉虚宫内却显得有些冷清,并没有多少玄门弟子留存。看起来本就不多的昆仑弟子,已随着姜子牙领受封神榜,一起下山入凡尘,准备推翻纣王暴政去了。只剩下一些道童之流,仍在玉虚宫打点一切。
  “玉鼎门下杨戬拜会天尊。”
  不管怎么样,杨戬兄妹受惠昆仑一脉颇多,首先就对正殿中央静坐清修,玉衣金缕、白发苍然的清癯道者,毕恭毕敬再三叩拜。至于哮天犬都没跟进来,索性在外守着去了。
  而谢云书目不改色,观察了这位目光炯炯,气质超尘的老道,并未从他身上感受到任何压迫。但越是如此,就越是可见,元始天尊神通深不可测。
  谢云书以道门之礼拱手致意:“谢云书见过天尊。”
  “道友远道而来即是客人,还请入座。”
  之前只想顺水推舟,改换天地面貌。元始天尊此刻与谢云书一照面,方才察觉到,谢云书身上的修行根底,依然是玄门路数。
  主要太乙真人上次见谢云书时,凭他的本事不足以看出谢云书底细。而且谢云书今非昔比,不是一界顶尖之流,确实没法瞧出跟脚来。
  确认了这一点,元始天尊对谢云书的观感,顿时亲近了一些。
  不然一个异域来客,快刀斩乱麻把玉帝王母给做掉了,连三界秩序都要重新书写。就算元始天尊和玄门一系再怎么不满,也不可能坐视这样一个隐忧存在:“吾听老君之言,已知汝之来意。而今玉帝王母伏罪,又待如何?”
  “其他的事我就不掺合了。”
  谢云书最初的来意,只是学习天规的作用方式。而今他跟李忆如都琢磨出了几分,其他就留待回去再慢慢研究。再不济,就像权神提议的,之后还可以去女娲宫拜访女娲大神嘛。
  而意外收获观音的玉净瓶、以及王母的乾坤钵,乃至谢云书连太始莲灯都铸造了出来。而玉虚宫的许多神通异法,谢云书也从玉鼎真人那里学到了不少,可谓赚到了盆满钵满,总不至于贪得无厌。
  不过,元始天尊怎么着都是玄门之首,定不会计较这些小利。谢云书沉吟思索一阵,问:“天尊所想,可是指冥界?”
  “冥界不该由任何一方强加干涉。但佛门似对此颇有文章。”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谢云书闻言一想。
  天庭治理下的地府,简直人见可欺。连沉香都能随进随出,可想而知对修行者的限制有多不靠谱。偏偏生死轮回都由生死簿一纸决定,要是被人左右冥界轮回,自然不利于三界安稳。
  谢云书了然道:“对观音、金蝉子从西天而来的目的,天尊看样子已有盘算?”
  “传教是传教,作风却不似佛门该有的六根清净。”
  元始天尊淡淡道:“舍身为人,不亦偏执?”
  “确实如此。”
  有的佛门高僧,的确值得敬重。但佛门传教的一系列举措,却跟佛门宗旨完全不搭。光是西游时期一系列作为,就很难令人接受——敢情那些坐骑没碰到唐僧之前,吃了那么多人都是白死呗?
  正因这一点,谢云书就对佛没多少好感,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没得说:“那么,天尊想要我协助继续封锁轮回?”
  “不错。”
  谢云书再三确认:“彻底堵死,不留一点后门?”
  “唯独依照天规,方可破例开恩。”
  元始天尊这个意思,就是连他自己都不要这个权限。当然为了防止万一,新天条里面也得加入相应规矩,以免将来出了什么岔子,连一点后路都没有。
  不过玄门之首,也确实不必去理会轮回。人家真要保人,有一千种办法能让人不死,甚至自上古一来早就能改造地府,何必非得去介入冥界轮回?
  既然是公平,那就大家都公平到底,不给任何人留退路……元始天尊话音未落,手上又把一盏琉璃灯给拿了出来。
  “盘古斧至关重要,确不能由道友带走,此灯虽仅是玩物,亦当聊表寸心。”


第39章 就像回家一样
  这琉璃灯在玉虚宫,不过照明之用。但元始天尊所用之物,自非寻常灯盏,作为交换已是绰绰有余。元始天尊道:“道友新铸之灯,虽是混沌罕有奇宝,却非任谁都能善用。此琉璃灯或可弥补此缺。”
  “那……我就厚颜收下了。”
  本质跟盘古开天斧一样,太始莲灯的使用条件,的确高的有些夸张。而听元始天尊的意思,用琉璃灯的灯芯灯油合之,或许能稍微降低一点门槛。
  但幽莲那边还有一盏元灯,真要有什么须得交给小辈做的事,谢云书直接用那一盏就好。至于元始天尊的琉璃盏,不如留着另备它用,不必为了一盏灯毁掉另外一件宝贝。
  于是,他把琉璃灯收下后,就即刻正色应道:“还请天尊告知娘娘行宫方位,我与内子当亲往拜会,以将轮回规矩与天条结合。”
  “可。童子何在?”
  “掌教老爷?”
  白鹤童子规规矩矩袖手而立。元始天尊吩咐了一声,即见童子安排好九龙沉香辇,载着谢云书夫妻直往三界天外而去。至于杨戬兄妹是第一次拜会天尊,是以就留在玉虚宫,先认一下师门再下山协助姜子牙的封神大业。
  而过了许久,就连九龙沉香辇拉车疾驰,都让人觉得时间有些漫长。终在祥光瑞气四射的云团之上,青鸾缭绕,彩凤飞旋。雕梁画栋间,隐约可见一处庄严宫殿,不知在云烟何地。李忆如遥遥感应,已觉一股与七彩石息息相关的莫大神力,正处殿堂之中,令人莫敢轻忽。
  当然对李忆如来说,就只有亲切柔和。毕竟她是真正借助宝莲灯,拿到七彩石好处的,天然就跟女娲大神亲近。
  不久之后,到了地界的辇车就停了下来。谢云书拉着李忆如走下,就见着九条金龙拉扯自行返回了玉虚宫。而谢云书则按部就班,跟李忆如一道往娲皇宫走去,但在迈过石柱华表之时,眼前陡地豁然开朗,却是别有洞天,满目冲峦叠翠。
  就在风光秀丽的世外仙境当中,放眼望去正中央,才是一处清净宫殿,周围花香鸟语,飞禽走兽无不和睦共处,俨然一派祥和向荣景象。
  “我就说嘛,哪里有大神非得孤零零住在天上,一个人冷冷清清的道理?”
  连嫦娥独居的广寒宫,都时常有人拜访。李忆如另见洞天,顿时觉得正常了许多。
  而她话音未落,只觉额心一暖,一位仙姿绰约,乌发云鬓如黛,五官完美无瑕,又端庄肃穆的女神,已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青葱玉指,抚在了她的眉心。
  没有多余的华丽坠饰,一身简洁素服的女娲,轻抚着李忆如脑门,莞尔道:“你这小女娃儿,却是个活泼精灵的,当真不似仙神。”
  “本来我就是我家娘娘造的,肯定更像人一点。”
  能够这样悄无声息接近,又不会引起谢云书两人顾忌的,此地却也只有女娲一个。李忆如由着她揉了揉脑门,嘴里依旧不甘示弱:“再说了,这里三界的神仙也有很多怪人啊,又不是我一个人这样?”
  “岂可一概而论?”
  性情古怪的散仙,不论与人多亲近,都会天然认定自己是仙。哪怕是玉鼎真人、太乙真人都不例外,这是从根上决定的。而李忆如就没拿自当过神族,一切的思维习惯都是从人族的观念出发。
  女娲感慨道:“仙凡之别,不在其行,更在其心。人之为人,不问出身,而在‘持得’。”
  “什么持得?”
  李忆如被女娲说的稀里糊涂,谢云书却即刻吐槽道:“女娲大神夸你道性不变而已,一直当自己是个喜欢自作聪明的傻瓜,一样很难得。”
  “是么?”
  “各安其分”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而有必要扛担子才去做女娲后人,否则就当自己是个寻常富家妇人。李忆如一向分的清楚,柔柔一笑而后不服气地争执道:“夸我聪明就聪明嘛,云书哥你别夹带自己的调侃。”
  “……”
  反正这姑娘一夸人就喘,谢云书已经习惯了。女娲却似乎很喜欢李忆如的个性,不由问道:“你们所来之处,又是怎样造人?”
  “就像传说一样抟土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