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炎不良人-第4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时,许一凡就站在台阶上,而在他面前,站着一个跟乞丐没什么两样的老头子,紧紧握住许一凡的手,一边大笑不已,一边使劲的摇晃着许一凡的胳膊,那画面想想就觉得很好笑。

    许一凡当时是一脑袋的问号,整个人都是懵的,他压根都不认识这个家伙。

    看到许一凡一脸疑惑的看着自己,姜三甲就问道:“安然啊,我是你师伯啊,你不记得我了?”

    “。。。。。。”

    许一凡更加的疑惑了,他不记得自己拜谁为师啊?

    如果说许一凡的师父,也只有两个,一个就是把他一手带大,朝夕相处的孙瞎子,一个就是名义上的师父翁浩淼,可是,这两个人,一个已经死了,还有一个现在也不知道去了哪里,而且这两个人,好像都没有师兄弟。

    孙曦圣不用说,许一凡是很了解他的,在他眼中,孙曦圣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头子,除了会借着给人算命的时候,趁机吃女人豆腐,揩油之外,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唯一特别的地方,也就是当初孙曦圣离开安民镇了三个月,回来的时候,身负重伤,而后,在圣地带走慕儿,三九准备杀死许一凡的时候,孙曦圣出现了,而那个老妪认识孙曦圣,才放过了许一凡。

    对于孙瞎子认识圣地的人,许一凡是很好奇的,他曾经也问过孙瞎子,孙瞎子也只是说,在年轻的时候,曾经遇到过那个老妪,当时,老妪还是个年轻的小姑娘,对他很有好感,一见钟情,只是,他看不上老妪,就没有答应,就此错过了一段姻缘。

    对于孙瞎子这样的解释,许一凡是半个字都不信的,而当许一凡问起孙瞎子是不是武夫或者是修行者的时候,孙曦圣非常果断的摇摇头,说他不是。

    至于孙曦圣的师承,他更是没有提起,唯一知道的,也只是知道,他有一个女弟子叫羽墨,当年就是这个女人,把他交给孙曦圣的。

    眼前的这个姜三甲,虽然看起来肮脏不堪,年龄很大,但是,许一凡左看右看,也不觉得他的年龄比孙曦圣还大,怎么可能是他师伯呢?

    至于翁浩淼,对于翁浩淼,许一凡了解的不少,可是,翁浩淼的师承来源于哪里,无人知晓,但是,翁浩淼肯定是没有师兄弟的,就算有,眼前这个男人的年龄,好像也不可能,若他说是翁浩淼的师弟,许一凡还是会信的。

    “安然啊,我是大师伯啊。”姜三甲看着许一凡再次开口道。

    许一凡在经过短暂的错愕之后,也回过神来,一把把手抽了回来,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去你的,我还是你大爷呢。”

    “咦,小兔崽子,你可别没大没小的啊,我真的是你大师伯。”姜三甲有些生气的说道。

    听到姜三甲这么说,许一凡再次翻了一个更大的白眼,语气生硬的说道:“第一,我没有师傅;第二,就算我有师傅,他们一个七十多岁了,一个六十多岁了,你多大啊?还我大师伯呢,我还是你大爷呢!”

    说完这句话,许一凡也不想跟他纠缠下去,转身就进了家门,顺便还让人把大门关上了,一边朝后院走去,一边嘀咕道:“丫的,这都是什么世道啊,怎么什么人都有啊。”

    “小师侄,你这样把我关在外面,是不是不太好啊?”

    就在这个时候,身后传来一道声音,正是姜三甲。

    看到突然出现在自己身后的姜三甲,许一凡微微张大了嘴巴,看了看姜三甲,又看了看远处依旧紧闭的大门,他问道:“你怎么进来的?”

    “走进来啊。”

    “你到底是谁?”

    “我是你大师伯啊。”

    “说实话。”

    “我真的是你大师伯啊。”

    “来人啊,给我打,打死了我负责。”

    许一凡不想和他纠缠不清,直接摇人了。

    赤莲、谷歌、樊祁先后出现在其身边,对姜三甲展开了攻击,只是,在一阵交手之后,许一凡彻底不说话了,转身就走。

    娘的,打不过啊!

    于是,就这样,许一凡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个大师伯。



第三百三十二章 许一凡的心事儿



许府算不得大户人家,没有那么的规矩和条条框框,当然了,这是跟那些豪门大户想必,其实,现在的许府,在整个东海城已经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大势力了。

    许府的人丁不算多,真正的主人只有许一凡一个人,而像秋歌、谷歌、赤莲等人,包括吴钩等人,都只能算是下人,当然了,许一凡从来没有把他们当成下人或者外人来看待。

    在经过近两年的相处之后,秋歌等人已经完全融入到了许一凡这支团队当中来,很多之前被许一凡从各个势力当中挖过来的人,现在都已经把许府当成他们的家了,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其中牵扯到了很多东西,人情世故是一方面,切身利益又是一方面,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谁不想过的更好一些呢。

    以前,其他势力能给予他们的东西,许一凡基本上都能给予,而其他势力不能给予的,或者说,不舍得给予的东西,许一凡也能给予,这使得他们每个人在跟着许一凡的时候,都能获得巨大的回报,当然,前提是他们舍得付出,愿意付出。

    有些人,天生就具有一种凝聚力,让人愿意跟他做朋友,愿意跟着他一路拼杀出去,而许一凡就是这样的人,许一凡在安民镇的时候,他就是小镇上的孩子王,不管是贩夫走卒的孩子,还是那些官老爷的孩子,都愿意跟许一凡玩儿,到了东海城,许一凡游走在各大势力当中,每每都能获得他想要的东西。

    许一凡大方,却十分的有底线,跟着他的人,都看得出来,跟着许一凡只要不越过他的底线,其实他很好说话的,不管是百货楼,还是四季楼,亦或者是各大工坊,许一凡都能容许他们犯错,也能够理解他们犯错,只要不践踏许一凡的底线,许一凡都能包容他们,而这些东西,在这个阶级十分明显的时代,是很罕见的。

    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看出来,许一凡弄的这些东西,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东海城,甚至是海洲的经济发展,甚至这种影响力,正在迅速的向周边的大洲辐射而去。

    单单一个百货楼,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整个海洲商人的利益,这是历代官员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除了百货楼,还有四季楼,随着四季楼的出现,人们在饮食上有了更多的选择,而这种餐饮文化,也正在迅速的传播着。

    另外,许一凡名下的各大工坊,还有东兴工厂,这些地方的建立,都需要大量的工人,就这些工坊和工厂,就解决了上万人的就业问题,可以让他们不用靠耕种就可以获得钱财,这些工人的工资虽然普遍都不高,甚至比一般的短工还要低上一些,可是,它很长久,只要你肯做事,就能在工坊和工厂一直做下去,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他们的家庭生活。

    这些改变,都是可以清晰看到的,还要一些人们看不到的东西。

    比如,海角楼从海外弄来的那些土著,在以前,这些土著大多数只能被当成牛马一般的畜生使用,让他们干着最粗重的活儿,而得到的回报,也仅仅是能吃饱穿暖而已,能勉强的活下去而已,但是,在许一凡持续不断的从海角楼购买奴隶之后,这些人,在很大程度上,不但在衣食住行上得到了保障,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生命得到了极大的保障,而这都是被人忽略的问题。

    当然了,这些事情,大部分是看不到的,而对于那些真正的大势力而言,他们是非常清晰并且直观的感受到了。

    在方士占据海洲的这一年里,东海城的各大势力,天涯阁、海角楼、翁家,还有其他的一些大大小小的势力,都在很多地方,给予了许一凡很大的方便,不然,海通岛上现在上万人的军队,单单依靠许一凡一个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很多人看来,许一凡现在的实力,不亚于一方诸侯,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短短的两年时间,许一凡从一无所有,拥有了现在的一切,在很多人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而这一切,都是许一凡一次用命换来,一次次跟人博弈得到的东西。

    有时候,许一凡就在想,幸亏他当年听从了孙瞎子的话,没有直接去长安城,而是来到了东海城,如果他去了长安城,他现在拥有的很多东西,其实是做不起来的。

    别的不说,单单就说百货楼的那些东西,随便一样拿出来,在长安城肯定会引起巨大的轰动,而许一凡没权没势,想要守住百货楼的东西,痴人说梦呢,哪怕他跟齐若兮和徐诗芷的关系不错,但是,哪怕是她们也护不住这么庞大的利益的。

    至于说工坊和他现在手里的军队,想都不要想,只要许一凡刚搞,估计还没有开始,他就被人带走,丢进大牢了。

    像之前李嗣源曝光许一凡是许淳儿子这件事,如果放在长安城,许一凡的下场是不用想的,直接拖到菜市口明正典刑了,还谈什么未来。

    海洲沦陷,对于别人而言,可能是一件坏事儿,可是,对于许一凡而言,却是一件好事儿,因为没有朝廷的掣肘,许一凡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至少,目前是这样的。

    …………………………………………………………………………………………………

    在许府,没有什么规矩,不讲究什么下人或者女眷不能上桌吃饭的讲究。

    此刻,在偏厅吃饭的人,除了大师伯姜三甲和许一凡之外,像秋歌、谷歌他们这些人,都在一起吃饭。

    许一凡吃饭比较慢,主要是他在想事情。

    现在是十二月了,冬天早已经来临了,之前,已经下过一场小雪,很多工坊都开始陆陆续续的减产,当然了,许一凡想的不是这些事情,而是西域那边的战事。

    根据最新情报,殷元魁所率领的西征军,现在正在坚守康城,和西域兵展开了新一轮的对峙。

    在入冬之前,西域兵和炎军发生了数场大战,双方都损失惨重,一方面是普通士卒的损伤,一方面则是精锐部队的损伤,最重要的是各方高武的损伤。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其实没有多大,对于普通士卒而言,他们的差距并不大,在常规作战当中,双方的战损比例其实相差不多的,而精锐部队的损失,在最开始的时候,是很巨大的。

    西域兵的五万重甲兵,应该是西域众国当中精锐当中的精锐了,当他们出现在战场的时候,确实给殷元魁带来了很大的战损,不过,这种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在西域拿出重甲兵的时候,殷元魁也出动了炎军这边的重甲兵。

    能制裁重甲兵的,往往只有重甲兵,当炎军的重甲兵出现的时候,西域那边确实引发了很大的骚动,可能他们也没有想到,炎军这边也会有重甲兵,不过,对于双方的将领而言,对方掌握的底牌,心中都是有数的,前往别忘记了,在军队当中有两个特殊的存在,一个是军中斥候,还有一个就是探子。

    炎军这边的重甲兵不多,拢共也就三万多一点儿,对方有五万,在人数上,西域兵是占据优势的,但是,在重甲的质量上,还有重甲兵个人的作战能力上,还是炎军这边占据一定的优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