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炎不良人-第4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着海洲沦陷的消息一起传递回来的,还有一个消息,那就是许淳之子还活着,而且就在东海城的消息也一并传递回来,如果是在以前,这件事绝对是顶天的大事儿,但是,在海洲沦陷和方士出世这两件事发生之后,曾经的一个叛将的儿子还活着,就是无关痛痒的事情了。

    大不了,在收复海洲的时候,将其一并拿下,当场处死,或者带回京城,公开审判处斩,也是可以的接受的。

    而在海洲沦陷之后,另外一件事也被人们一直关注着,那就是年前去往东海城的齐若兮、徐诗芷还有李嗣源的下落。

    不过,这件事也不需要过于担心,在齐若兮她们离开东海城之后,相关的情报就被传递回来了,对于齐若兮她们能够离开海洲,很多人还是很开心,当然,也有人不开心,而他们之所以不开心,自然是因为徐诗芷和李嗣源一旦回到京城之后,徐肱和李刚就会联姻,这可不是他们想看到的。

    只是,这种不开心,没多久就被新的消息给打散了,徐诗芷和李嗣源失踪,齐若兮遇刺,一下子就引起了朝野上下所有人的关注,炎武帝对此事也格外的关注,他不关注也不行啊,一个是他麾下肱骨之臣的女儿,一个是他堂弟,他必须给予高度的关注才可以,尤其是在听到齐若兮也遇刺之后,他更是直接出动的御林军,前往徐洲接人。

    这次出动的人,不单单有御林军和内卫,还有不良人和徐府、李府的人,对于齐若兮,炎武帝的命令是,无论如何,一定要齐若兮平安回到京城,而对于已经失踪的徐诗芷和李嗣源,炎武帝的命令则是,不惜一切代价,务必要找到他们。

    随着这道圣旨的下达,整个长安城的局势,就变得云波诡异起来。

    徐肱在得知女儿徐诗芷失踪之后,直接病倒了,连续多日,卧床不起,无法上朝,而炎武帝也是多次下旨给予赏赐,更是每天都要询问徐肱的病情。

    同一时间,李刚的奏折也出现在了炎武帝的书案上,奏折当中,燕王言辞恳切,求炎武帝务必要找到他的儿子,同时,也要严惩凶手,对于李刚的奏折,炎武帝自然给予了回应,承诺一定会找到李嗣源的,同时,也给燕王给予了很多赏赐,以此来安慰燕王,同时也彰显他这个皇帝的恩情。

    在徐诗芷等人出事儿的消息传回京城之后,很多官员都在私底下猜测,到底是谁做的。

    有人觉得是海州那群叛军做的,也有人说,是徐肱不想跟李刚联姻,使出的苦肉计,也有人说,可能是朝中的某位大臣做的,更有人说,可能是江湖势力所为,总之,一时之间,说什么的都有,他们既是在猜测,同时也在怀疑身边的人,因为在这些人当中,有不少人,要么跟李刚是政敌,要么跟徐肱是政敌,他们是最不想看到徐肱跟李刚联姻的,也有可能是他们做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大臣之间的关系,变得诡异起来,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猜测,也都要自己的小算盘,想着能不能凭借此事,做一些文章,真可谓是表面笑嘻嘻,心中MMP。

    许一凡在看到这些情报的时候,还是沉默了很久。

    朝廷的反应并没有出乎预料,不管是对殷元魁的重用,还是对徐肱和李刚的赏赐,以及后面对徐诗芷他们失踪的关注程度,都没有出乎许一凡的预料,只有一件事,让许一凡感到有些奇怪。

    炎武帝的态度!

    不管是对海洲沦陷,还是对方士出世这件事,炎武帝的态度都很冷淡,相互争论,他就高坐在龙椅上看着,这正常吗?

    非常的不正常,一个大洲,说沦陷都沦陷了,事先一点儿消息都不知道,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炎武帝居然没有太大的反应,这种的情况,只有两个可能性。

    要么,炎武帝很早就知道海洲要沦陷,方士要出世,要么,就是他有绝对的信心可以应付这件事。

    对于这两种可能性,哪个更大一些,暂且不好说,如果是前者,那么,炎武帝既然早就知道了,那他为何不提前做些举措呢?反而任由事态发展,任由海洲沦陷?如果是后者,就眼下大炎王朝的实力而言,炎武帝的信心到底来源于什么地方呢?

    从炎武帝对这一系列事情的处理结果来看,他都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许一凡。

    在数月之前,许一凡随着不良人,去往兴安城,救出了徐诗芷和齐若兮,这件事很快被上报到京城,而京城那边也有了相对于的回应,洪公公前来宣旨,赏赐了一批人,警告了一批人,杀了一批人,唯独漏掉了许一凡。

    在两个多月之前,许一凡帮崔东海搞出了炼铁工厂,京城那边也有赏赐下来,依旧没有许一凡,他又被人遗忘了。

    而这一次,许一凡的身份暴露出来了,可是,炎武帝的一系列旨意当中,根本就没有提到许一凡,这件事似乎就这么被掩盖过去了,这正常吗?

    相当的不正常,一次遗漏,说的过去,两次也勉强说得通,可是,这都是第三次了,许一凡还是被遗忘了,这就不正常了,这其中肯定有问题,只是,许一凡思索了很久,也没有想出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第三百二十六章 西征、海通岛的武装力量



历史的车轮总是一刻不停的稳步推进当中,碾压着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有的人在车轮碾压过来的时候,他们还浑然未觉,有的人,可能感知到它的存在,却无能为力,也有的人,会在车轮落下的时候,做出螳臂当车的壮举,在车轮上留下浅浅的一笔,然而,所有人都无法阻止历史这辆巨无霸战车的前行。

    在知道了朝廷的反应之后,海洲这边并没有陷入慌乱当中,还是一如既往的安静。

    四月初!

    本应该在正月过完,就开拔西征的军队,整整推迟了两个月,一方面是后勤准备需要时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天气的缘故。

    这一年的冬天格外的长久,持续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当时间来到三月下旬的时候,这场持续良久的的冬天,在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突然离开,而接憧而至的就是炎炎夏日。

    四月一号,长安城外,整整三十万的大军,集结于此,整整齐齐的反对,漆黑如墨的铠甲,锃光瓦亮的戈矛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阵阵寒光,一股萧杀之气,冲天而起。

    镇海大将军殷元魁,哦,不对,他现在是征西大将军了,身披红色铠甲,腰间佩剑,高坐马背之上,站在众军之前,抬起头,看着城墙上的一群人。

    这支大军,除了五万士卒是镇海军之外,剩余的二十五万人,都是从各个军队抽调出来的,在殷元魁抵达京城的那一刻,这些人就已经聚集起来,而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殷元魁对他们进行了魔鬼般的训练,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上过沙场,杀过人,见过血的,其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正上午时分,炎武帝还有一大群臣子,在一阵骚乱却不混乱的气氛当中,缓缓地出现在城头。

    炎武帝一身华贵的龙袍,走在最前面,在其身后,是宰相徐肱,还有仆射房巨鹿,在然后,就是六部尚书,还有其他的一众官员。

    今日,炎武帝是佩剑而来的,当他出现在城头的时候,三十万人齐刷刷的看向这个看起来并不如何高大的男人。

    殷元魁在炎武帝出现之后,第一时间从马背上下来,上前两步,单膝跪地,朗声道:“参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殷元魁的动作,三十万将士,齐刷刷的单膝跪地,口中高呼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口号,暂且不说这只军队的战斗力如何,单单就说这整齐划一的动作,还有震天响的声音,就说明这是一支强军。

    “平身!”

    炎武帝的声音不大,但是,却刚好能够让城下的人听到,殷元魁闻言,站起身来,然后拱手道:“罪臣殷元魁,携三十万将士,拜见陛下,请陛下检阅。”

    “殷爱卿辛苦了。”

    殷元魁不再说什么,重重一抱拳,站直身体,仰起头,看着炎武帝,等待着他的训话。

    “炎军威武!”炎武帝解下腰间佩剑,剑身杵地,双手搭在剑柄上,朗声道。

    “将军威武!”

    “炎军威武!”

    “皇帝威武!”

    “炎军威武!”

    “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刻,站在城墙上的炎武帝,腰杆笔直,看着城下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军队,听着那一声声的呐喊声,他的心是热的,整个人是自信的,炎军之威,天下皆知,由此强军,何惧与人呢?

    大炎王朝尚武,也善武,从历代的皇帝,到朝中大臣,再到在,从来不畏惧任何人,也无需畏惧任何人,不管对方是武夫,还是敌国,亦或者修行体系的人,大炎王朝从不畏惧,他们敢战,也善战!

    “近年来,我大炎王朝不起兵戈,很多人已经忘记了我炎军的勇猛,去年,西征兵败,朕心甚痛,二十万将士,惨死他乡,诸位说,该如何?”

    “战!战!战!”

    “好,西蛮子狂妄自大,既然敢擅杀我大炎将士,那便战吧!”

    “吼!吼!吼!”

    “今日,三十万将士聚集在此,朕亲自为你们送行,来日,待到西征归来,朕也会再次迎接你们的回归,朕知道,此次西征,可能会有很多人回不来了,会有很多人战死沙场,朕只问你们一句,你们怕死吗?”

    “不怕!不怕!不怕!”

    “如此甚好!朕在长安,等待你们的凯旋而归!”

    “殷元魁听旨!”

    “臣在!”殷元魁连忙跪下。

    “朕封你为征西大元帅,此次西征,军中大小事务,皆交由尔全权处置!”

    “喏!”

    说完这些,炎武帝猛地拔出手中的王者之剑,高呼道:“不破西域,誓死不归!出征!”

    “哗。。。。。。”

    伴随着炎武帝的这一声怒吼,三十万将士,齐刷刷的转身。

    炎武帝放下手里的王者之剑,转身走到战鼓之旁,拿起鼓槌,开始擂鼓!

    “咚,咚咚,咚咚咚。。。。。。”

    时隔十五年,皇帝再次亲自擂鼓,这是三十万将士的荣幸,也是大炎王朝的荣幸,在历史上,出现皇帝亲自擂鼓的情况,其实并不多,而当今皇帝,炎武帝,在位的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就亲自擂鼓了两次,一次是他御驾亲征北蛮的时候,还有一次就是现在,皇帝亲自擂鼓,这三十万将士何等的幸运,士气又是何等的高涨啊!

    伴随着着战鼓的响起,三十万西征将士,开始起步前行,他们背对长安,往西而去。

    西征大军出发了,时隔十五年,大炎王朝再次向外界,露出了它锋利的獠牙。

    这次西征,大炎王朝可谓是准备的无比的充分,从兵员到装备,再到后勤,都准备的无比的充分,单单这次随军出征的部队,就高达八十余万人,这些人不是去作战的,他们是负责运输各种军需的!

    元符十五年,四月一号,炎武帝于长安城城墙之上,亲自擂鼓为三十万将士擂鼓,而在长安城内,有十数万百姓,默默的为这群将士送行。

    在这三十万将士当中,有她们的丈夫、父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