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炎不良人-第3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锁子甲是依靠各种细丝编制而成的,难免会出现一些断口,而这些断口平时穿在身上,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一旦剧烈运动起来,就会刺破人的皮肤,从而出现伤痕,这在战场上是很致命的。

    这种缺点也很好解决,一个就是像许一凡说的,加一层布甲,相对于其他的铠甲,布甲就轻便很多,另一个就是找打造的时候,让工匠把这些断口磨平,不过,总体来说,这套军需还是非常可以的。

    就这样,大炎王朝的第一套重甲就此诞生了。



第二百七十一章 李嗣源抵达东海城



除了兵器和铠甲之外,东兴工厂还有一件事需要做,那就是制造箭矢。

    在冷兵器时代,弓箭是远程攻击的最重要的手段,说到弓箭的使用,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秦朝的长弓短弩,那铺天盖地的弓箭射来,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冷兵器时代,弓箭的射程一般在一百六十米到两百二十米左右,这是有效射程,如果在不讲究准头的情况下,弓箭的射程大概在二百五十米到三百五十米左右。

    在有效射程内,炎军目前的箭矢可以穿透一般的甲胄,而超过这个有效射程之后,虽然箭矢还有一定的杀伤力,可是,杀伤力大大降低。

    不过,因为这个世界不同,有武夫存在,箭矢的有效射程得到了提高,一般的有效射程都在二百五十米到四百五十米左右,当然,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这个有效射程还可以增加,但是,想要制造出这样的弓箭却很难。

    弓箭的制作,不需要东兴工厂去做,许一凡他们要做的,就是箭杆。

    众所周知,因为弓箭的特殊性,导致其在战场上的作用很大,像一般的攻城战或者野战,最开始交锋的往往就是弓箭手,而箭矢的使用,往往就是一个很恐怖的基数。

    往往一场战役打下来,光箭矢的使用就高达十万以上,当然,这是大型的战役,这些箭矢在射出去之后,在战役结束之后,箭矢都会被回收的,因为战争,不可能每一支射出去的箭矢都是完好无损的,有的箭头出现了破损,有的箭杆断裂,有的箭镞破损,这些都需要重新修补和更换。

    在每一场战役发生之前,箭矢往往都是重中之重,而许一凡他们要做的,就是大量生产箭杆,箭杆的材料,一般都是以竹、芦苇、柳木等材料为主,想要生产一支箭杆,看似很容易,其实很难,毕竟,想要一根光滑圆润的箭杆,是需要不断加工打磨的,而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

    殷元魁也考虑到这些,他要的箭杆不多,和兵器一样,只要十万支。

    然而,在许一凡来到东兴工厂之后,十万支箭不到两个月就凑齐了,这些箭杆不但十分的圆润,还十分的笔直,彼此之前的重量也相差无几,这让殷武看到之后,啧啧称奇。

    或许,对于别人而言,箭杆的生产很难,但是,对于许一凡来说,想要生产箭杆很容易。

    在有了第一台机床的前提下,许一凡又制作了一个专门制造箭杆的机器,这些机器的大部分零件都是木头的,别看这是一台木头制成的机床,它的生产速度和生产量是巨大的,只需要一个人,一天就能生产数千支箭杆,这些箭杆都是笔直一线的。

    殷武在看到这些生产出来的箭杆之后,十分的激动和兴奋,作为一个军中将领,他没有理由不激动和兴奋,作为上过沙场,打过仗的人,自然知道弓箭在作战十分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守城战的时候,因为是守城,不可能和敌人短兵相接,而这个时候,往往箭矢就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想要打赢一场战,士兵悍不畏死,这只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武器储备方面,在过去战役当中,很多国家,很多军队,都会因为弓箭不够用而感到头疼,此时,看到许一凡居然能够这么快解决这个问题,而且解决的无比完美,他怎么可能不兴奋呢。

    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在第一批箭杆生产出来,让专业的弓箭手检查,确定这些箭杆质量过硬之后,立即就被送往了长安。

    殷元魁也在这批箭杆抵达之前,就收到了殷武的汇报,他略一思索,就让殷武加大箭杆的生产量,何时出征,何时停止箭杆的生产,至于箭头和箭镞的问题,就交给工部的人去解决。

    就这样,在解决了重甲和箭杆的问题之后,整个东兴工厂都展开了高强度的运转当中。

    殷武殷元魁的命令,许一凡又临时加了十几台机床,专门生产箭杆,这导致一个新的想象出现了。

    原本,东兴工厂每天就有无数拉着生铁的马车进入工厂,现在又多了一项景观,每天有无数拉着各种适合制作箭杆的木头进入工厂,而在十几台机床的生产下,每天箭杆的数量达到了一个十分恐怖的基数。

    当然,许一凡不可能把所有的箭杆都交给殷武他们,他偷偷地留下了很大一批箭杆,而这些箭杆,被他送到了无名岛和安寿岛,至于做什么,答案不言而喻。

    不单单是箭杆被许一凡私自留下了一部分,就连那些铠甲也被许一凡留下了一部分。

    打造重甲是一方面,打造更多的还是普通的铠甲,而这需要长时间去锻造,才能做到。

    对于许一凡的小动作,殷武自然是知道的,不过,他没有说什么,假装不知道,而许一凡也知道殷武知道,他也没有挑明,就这样,两个人都保持着一种古怪的默契。

    …………………………………………………………………………………………………

    十一月二十三号!

    伴随着一场大暴雨的降临,整个海洲的气温,骤然下降,直到这个时候,人们才意识到,哦,冬天来了。

    也是在这一天,一支近百人的小队,一路风尘仆仆的来到了东海城,这支队伍正是李嗣源的队伍。

    按照他们之前的速度,李嗣源最起码需要半个月才能抵达东海城,可是,自从得知了许一凡和徐诗芷的流言之后,他就快马加鞭,急匆匆的赶到了东海城。

    冒着大雨进入东海城之后,一行人在悦来客栈入住了,但是,在入住没多久,李嗣源就带着几个人,去往了沧海别苑,名义上,他是去见表妹齐若兮的,实际上,他是去见徐诗芷。

    李嗣源要来东海城的事情,齐若兮她们在前不久就知道了消息,对于李嗣源要来,齐若兮和徐诗芷都感到很厌烦。

    齐若兮不喜欢李嗣源,一来是两个人同为皇室弟子,看到李嗣源如此的不争气,在长安城内闹出那么多笑话,自然是不喜欢的,大有一种怒其不争的感觉,二来,还是因为李嗣源对徐诗芷的各种纠缠。

    齐若兮和徐诗芷作为好姐妹,关系很好,自然是一致对外的,如果不是这样,当初她也不会怂恿徐诗芷离开长安城,到东海城来。

    徐诗芷不喜欢李嗣源,原因就简单的多,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横看竖看就是不喜欢,如果不是因为李嗣源是皇室中人,有个封王的老爹,估计她就早就对李嗣源下手了,徐家虽然是书香门第,可是,徐宏不是只有一个孩子,她可是有三个哥哥的,虽然现在去世了一个,但是,她还有两个哥哥,如果真把徐诗芷惹急眼了,她也会杀人的。

    在得知李嗣源要来的时候,徐诗芷就想要离开东海城,去别的地方,她不想见到李嗣源,可是,在经历了上次被绑架的事情之后,她们也不敢再四处乱跑了,再加上,许一凡还在东海城,她想带着许一凡一起离开东海城,而眼下,许一凡不可能离开东海城,她也只能选择留下来了。

    面对李嗣源的拜访,齐若兮作为沧海别苑暂时的主人,自然是要见上一见的,再怎么说,李嗣源也是她表哥,而徐诗芷虽然不想看到李嗣源,但是,也耐着性子,跟着齐若兮去见了李嗣源。

    见面之后,自然是一阵的寒暄和问询,主要还是过问她们在东海城这段时间的情况。

    这些问题,徐诗芷懒得回应,都是齐若兮在回答,但是,明眼人都看的出来,李嗣源主要问的不是自己这个表妹,而是徐诗芷。

    在一阵寒暄之后,李嗣源也对齐若兮她们这段时间的近况,有了很大的了解,其实,这些事情,在他来到东海城之前,就已经知道了,现在问,一方面是出于礼貌,另一方面是自然是为了寻找话题。

    三个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百货楼。

    百货楼在许一凡回来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名气已经很大了,不单单是在海洲,在其他洲,也是有一定名气的,再加上,前段时间,许一凡一口气放出去那么多的分销权,更是让海洲各地,相关的店铺,犹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开花。

    说到了百货楼,自然不可避免的许一凡。

    “听说,你们跟百货楼的东家许安然很熟悉啊?”李嗣源假装不经意的问道。

    齐若兮没有多想什么,只是点点头,说道:“我们是朋友。”

    “哦?既然是你们的朋友,我在长安城怎么没有听说过这个人啊?”

    “切,说的长安城的人你都认识一样。”不等齐若兮说话,徐诗芷在一旁嘀咕道。

    声音虽然不大,可是,在场的几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而李嗣源只是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齐若兮则挑了挑眉头,深深地看了一眼李嗣源,心中开始有了一些别的想法。

    虽然,她不喜欢李嗣源,也看不上李嗣源之前在长安城做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但是,毕竟是亲戚,对于李嗣源她还是了解的比较多的。

    别看李嗣源被人笑话,是个脑子有毛病的人,其实,齐若兮知道,这是李嗣源自污的一种手段罢了,这样的手段,无论是在官场上,还是在皇室内部都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

    毕竟,有时候,为了活命,不是越聪明越好,当年的玄武叛乱,虽然燕王力挺当今圣上,可是,出了一次这样的事情,炎武帝再怎么心大,也不可能真的没有防备,帝王心性有时候就是这样的。

    燕王去了西北,成为了一个封疆大吏,虽然燕王在其藩地不管事,每天除了吃吃喝喝之外,也没有做什么正事儿,但是,毕竟是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其手中又有一支军队,在朝中更是有不少好友,如果他有什么不臣之心的话,也是很严重的一件事。

    李嗣源作为燕王唯一的儿子,留在长安,本身就是一种圈禁,燕王在朝中的威望本来就很高,尤其是在玄武叛乱之后,其威望更是无人能及,如果李嗣源表现的太优异的话,而皇帝的皇子又还没有成年,难免让有些人产生一些想法。

    哪怕燕王和李嗣源都没有这种想法,可是,万一真的出了某些意外,那么支持燕王的人肯定不少,这些事情,朝中的文武大臣想得到,皇帝自然也想得到,而作为当事人的燕王和李嗣源自然也想得到。

    想要让皇帝放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平庸,把自己的能力隐藏起来。

    在这一点儿上,燕王做的很好,无可指摘,而李嗣源到底是真傻,还是假傻,没有人说的清楚,但是,李嗣源之所以能在长安常常被人笑话,肯定不是一个真的傻子。

    这几年,李嗣源看上去,做的事情十分的荒唐,跟很多大臣家里的庶子一样,吃喝玩乐,是个不成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