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青山穿越-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深藏青山勤修武,炼药养身为长生。
    对于山外的江湖纷扰,李天生偶尔出去一趟,回来也是略有耳闻,但不以为意,他对将自己推到风口浪尖的那位,心知肚明,只不过,那位地位特殊,此举,不过是发发牢骚。
    加之,云雾大阵神妙非凡,这大青山地界,李天生又是神一般的存在,自可以不变应万变。
    故而,也就不闻不问,一心修炼。
    不过,今日李天生借助养生经和无名功法的特异,一如既往地吸食日出时的朝霞紫气,运用特殊法门,蕴养自身气血、骨骼后,并未演练招数,揣摩武学,也未游荡山中,培草炼药。
    而是直接乘鹤北上,没入云间,踏出终年未出的青山,御风而去。
    南宋朝堂,奸相韩侂胄当道,虽实行党禁,打压异己,引得汉室子民愤恨、埋怨,然,其在抗金北伐上的坚持,却令多数有志的宋人称谓、赞赏。
    开禧元年,即公元1205年。
    宋帝和韩侂胄决定北伐,命各地将领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宋人响应不绝,无数热血儿郎投身报国,以求马革裹尸,收复河山。
    春岁刚过,蓄势待发的北伐军,正式北上,引得金廷震动,无数汉家子民翘首以盼。
    一时间,众多势力不约而同地约束门徒,静静观望,整个江湖一时间都平静不少。
    自4月而始,浩浩荡荡的北伐大军,分数路而上,一路攻城拔寨,又有北宋遗民助力,里应外合下,势如破竹,威势甚猛。
    然,有奸臣勾结金人,泄漏军事机密,致使金廷窥得消息,早有准备,在宋军接连打了几次胜仗后,势头减缓,遭遇阻力。
    虽有韩侂胄反应及时,揪出叛逆,四川宣抚副使吴曦,枭首示众,震慑人心,振奋士气,并出其不意,命昔日杨家将后人杨铁心,率领杨家军,趁夜偷袭金军粮草,又派遣郭啸天,领郭家军,作佯攻之势,吸引敌军注意,成功扳回劣势。
    消除宋军数十年来,对金军的恐惧。
    但双方也日渐成胶着之势,几场下来,各有胜负,在两淮地域,僵持不下。
    宋军阵营,一处最大的帐篷内,韩侂胄接过探子递上来的消息,身子颤抖,一张喜怒不形于色的脸上,此刻布满激动和兴奋。
    帐篷内,杨铁心、郭啸天、辛弃疾和陆游等新老将领,南宋朝庭军事集团的中流砥柱,此刻都一脸的难以置信。
    毕竟,这探子传来的消息委实有些石破天惊。
    “金国皇帝真被刺杀身亡?”韩侂胄忽然面色凝重,一脸冷肃地朝探子问道,上位者的气场全开,压的底下其貌不扬的年轻探子簌簌发抖。
    “你可知此事关乎重大?若敢妄言,假传消息,延误军机,不仅你有九个脑袋都不够砍,还是诛九族的滔天大罪!”
    被众多大佬目光灼灼地盯着,代号冷锋,在中都隐姓埋名多年的探子,虽感觉压力山大,后背冷汗涔涔,但过硬的心理素质,还是让他顶着灼灼目光,继续被打断的汇报。
    从腰间拿出一根白色羽毛和一块通透的美玉,冷锋极力压下心头的激动,语气平静地说道:“启禀大人,这是前日那位大人让属下转交给大人的,说是大人一见便知,还让属下传句话,说时机已至,大风将起,请大人早做准备,正待人和。”
    “我且问你,让你传递消息那人,是否一袭青衣,恍若仙人,气质清冷疏离,容貌甚是俊美?”
    韩侂胄命属下接过冷锋所承之物,拿于手中,仔细鉴别后,忽然问道。
    “是!”冷锋老实回答,“那位大人天下少有,气质不俗,恍若谪仙,属下活了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见到那样不凡的人物,印象深刻,绝对不会记错。”
    “行了!你先下去吧,记住,今日之事绝也不可泄漏,否则,你性命不保。”韩侂胄挥手,警告道。
    “是!”
    在冷锋退出帐篷后,杨铁心和郭啸天对视一眼,无声交流后,跨步上前,杨铁心抱拳行礼,一脸激动,“元帅,那金国的狗皇帝是不是真被李仙君给杀了?”
    对于李天生,杨铁心和郭啸天印象深刻,五年前,他乘鹤而至,忽然出现在牛家村,找到他们兄弟二人。
    记得当初,他们对韩侂胄十分不满,觉得奸相误国,民怨。那位光风霁月的仙君,直接一连三问,给俩人当头一棒,令其幡然醒悟:
    “国家大义与个人好恶,哪个更重?”
    “一个只会窝里横的权相和一个能带领大宋子民北上伐金的奸相,哪个更重?”
    “偏安一隅的愤世嫉俗和真刀真枪地浴血沙场,哪个更重?”
    淡漠的语气,冷肃的态度,一字一顿的质问,如利剑出鞘,句句戳心,发人深省。
    至今言犹在耳,那道清冷孤傲的身影,在脑中愈发清晰、深刻。

第十五章 众思量举兵伐金
    那位仙君的手段,虽是惊鸿一瞥,但凭其乘鹤穿云之能,其本事就可见一斑。
    杨铁心、郭啸天两人知晓,今日他们能各率领一部宋军,与金军酣畅厮杀,上展心中报国之志,下慰祖宗先人荣光,皆因那位仙君之故。
    所以,他们对李天生最是感激涕零。
    见到探子呈上的白羽,又闻其言语,心中一动,有所猜测,忍不住问询。
    营帐内,其他将领与杨铁心、郭啸天共事多年,对其口中推崇备至的李天生,也是有所耳闻,神交已久。
    但究竟是否如传言所言,却抱有怀疑。
    入戒备森严的金贼皇庭如无物,取狗皇帝性命,又在大军的围追堵截下,全身而退,让人传递消息。
    虽众将心中迫切,希冀此事万真,但听起来,委实有些匪夷所思。
    不过,心有侥幸,也是竖耳倾听,
    “不错!那位李仙君虽是江湖中人,但本官与其有过几回接触,并非不知轻重的莽客,虽寡言少语,但知轻重,明事理,心怀大宋天下,其自有一番风骨,不会妄言,凭其本事,那金贼皇宫不说来去自如,也是拦他不住,此事看来是千真万确。”
    韩侂胄手指轻敲桌角,望着摆放整齐的洁白羽毛和明显价值非凡的玉佩,脑筋飞速转动,他心中震颤、吃惊,不亚于帐下诸将领。
    不过,他历经宦海沉浮,心思深沉,老谋深算,很快就恢复心神,仔细思量,对探子所报之事,韩侂胄同样将信将疑,但在看到那两件信物后,疑窦顿消。
    平心而论,虽与李天生相看两厌,但其本事,韩侂胄还是十分倾佩。
    哗!
    话音未落,整个营帐哗然一片,众将领议论纷纷,震惊之余,或神情激动,或面色兴奋,或摩拳擦掌,或低头沉思。
    有将领生性多疑、谨慎,欲韩侂胄三思后行,再派探子,确定事情真假。
    却被韩侂胄一句“南宋皇宫,白鹤飞羽,正是此人”给顶了回去。
    顿时,整个营帐霎时一静,落针可闻。
    能担当北伐重任,帐中诸人皆执掌一方兵权,位高权重,自然知晓不少朝中辛秘。
    这数年,每逢七月十五,官家所居的皇宫,就如临大敌,第二天,皇帝也总要罢朝。
    “南宋皇宫,白鹤飞羽!”
    然,纸包不住火,皇帝家中无小事,渐渐地,一则流言,在临安上层社会流传,众多有关系的官宦人家,也知晓了一些事情:
    每年的这个时候,总有一个江洋大盗,会莫名地出现在官家寝殿,来去无踪,神不知,鬼不觉地只留下几根鹤羽和皇帝的一撮头发。
    此事,至今依旧被临安上层世家暗地里议论、猜测,未成想,今日困扰众将多年的疑团,得以解开,真相大白,只是消息来的太过措不及防,直令帐中纵血沙场的诸将,都一时怔愣。
    “那搅得官家头疼欲裂,寝食难安的飞贼,竟是李天生,李仙君?”
    若说场中最受震撼之人,莫不如杨铁心和郭啸天二人。
    他们虽是忠义之后,但早年流落江湖,又与李天生有过接触,听过李天生天下第一的名头,是以震惊过后,反倒最先平静下来。
    甚至觉得理所当然,心中莫名地还有点小兴奋。
    两人心中虽有忠君报国之念,但其先祖早年的遭遇,使之心中对当今宋帝并无愚忠之念,虽魄力地采纳北伐之策,但更多是迫于朝中压力。
    恩!如今还要加上一点,还有来自李天生每年定时的恐吓和逼迫。
    实则宋帝胆小懦弱,喜好奢靡。
    这一点不仅杨郭两人心知肚明,帐中其他人也都心中有数。
    因此,大多数人心中都隐隐有点儿小爽。
    不过,对于李天生这位大佬刺杀金国皇帝一事,众将领再无异议。
    转而,身子颤抖,一个个兴奋地脸红脖子粗,青筋暴露,口干舌燥,心中激动地恨不得立刻杀到中都。
    金贼狗皇帝身死,大金必定大乱,坐镇中军的完颜洪烈绝对要撤军,返回大金都城,争夺皇位。
    否则,他那几个兄弟绝对好好“招待”他,这个被金国皇帝器重,将其余皇子比到尘埃里的“好兄弟”。
    而从探子来报,到完颜洪烈作出反应的时间差,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个破敌良机。
    场中都是行兵做战的狐狸,自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溜走,一个个迫不及待地出列:
    “末将辛弃疾请战!”
    “末将杨铁心请战!”
    “末将郭啸天请战!”
    “末将毕在遇请战!”
    对于帐中诸将前所未有的“热情”,韩侂胄心绪澎湃,自是理解,这种错过了,比发现自己跟猪睡一晚,还要悔恨的事情;抓住了就是泼天功劳、不仅能中大奖,还名垂青史的事情。
    哪怕是他都拒绝不了!
    就好比被如来佛压了五百年的孙猴子,终于窥测到一丝成功脱困并绊倒哪个胖和尚的机会,若是不狠狠抓住,给他屁股上来个七八刀,都对不起自己这些年的“憋屈”。
    于是,韩侂胄抓住了,一场热火朝天的密谋后,整个军营,如同机器一般,开始井然有序地行动起来。
    营帐内,待属下按计划,下去安排、布置后
    里面忽然一阵静寂,只有呼哧的呼吸声,显示里面尚有人在。
    韩侂胄微微调整一下,因为方才与属下探讨歼敌方案而过于激烈的情绪,手指颤巍地拿起桌上的羽毛和玉佩,神色复杂,眼中有思绪翻涌:
    五年前,七月十五
    他与李天生初次会晤,场面不快,但那位江湖上声名鹊起的李仙君,除了给韩侂胄举荐人才,送上武穆遗书的消息外,还留下了至今令其印象深刻的话:
    韩相只管放手一搏,后顾之忧自会有解
    于是,当夜,南宋皇宫纷乱,整个临安灯火通明。
    四年前,七月十五
    同样的书房,同样的桌前,韩侂胄与李天生相对而坐,一段对话就此而开:
    韩:阁下既然能自由出入皇宫大内,何必北上中都,割了那金贼皇帝的狗头,搅动时局,引得金国鞑子相争,消磨实力。
    李:取金国皇帝的人头不难,但如今,金人势大,金皇第八子完颜洪烈又是后起之秀,此人奸诈,坐镇中都,颇有魄力,擒贼灭王之计虽妙,但时机未至,不过,韩相疲敌之计,甚妙。
    于是,当夜,南宋皇宫纷乱一片,皇帝咆哮,雷霆大怒,各处戒严。
    短暂三日,大金三位手握重权的将领,死于家中。
    金国哗然,在另外两位朝中重臣家中,搜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