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山野修士-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竹匠,一个从农村渐渐消失的职业,相比木匠还能找到活干,竹匠真的越来越少。没人请去干活做事,自然就没了收入。而胡玄宗此番做的,就是给刘悦家提供一份工作!
  通过干活赚来的钱,刘家人花起来也理直气壮。相比直接给钱,刘悦一家未必肯接受。给他们介绍工作,胡玄宗相信他们接受起来,会觉得心里更舒服些。


第三十六章 道田设想

  只有失去过的人,才知道珍惜的意义。只有一无所有过的人,才知道以前拥有的一切是多么珍贵。重生归来至今,胡玄宗越发觉得前世错过了很多事很多人。
  就拿刘悦的事来说,前世胡玄宗根本没关注过。等刘悦外出打工,每年春节都很难看到她回来。在大三时,胡玄宗有收到刘悦一封信,后来便彻底断了联系。
  当胡玄宗踏上修行路,才从刘波那里得知刘悦的消息。原来在他大三那一年,仅有十九岁的刘悦便嫁人了。信中所说的儿时约定,或许就是刘悦想要一个答案。
  结果很显然,那时胡玄宗根本没在意,也记不起所谓儿时约定是什么。现在想想,应该就是当年她父亲,一次喝醉酒时,当着很多人面说把刘悦许给自己当媳妇。
  在他看来只是一次无心的玩笑,可在女孩的心里,或许就是另外一回事!
  回想起这些,胡玄宗有时都会苦笑道:“若非重生归来,谁会想到前世做过那么多糊涂事呢?能弥补的尽量弥补,也算偿还前世欠下的债吧!”
  至于履行承诺这种事,胡玄宗自然不会考虑。对刘悦跟其两个妹妹,胡玄宗只有怜爱之意,却从来没有掺杂其它的感情。这一点,胡玄宗还是分的很清楚。
  离开刘悦家时,听到何兰花让刘悦送送自己,胡玄宗直接道:“婶子,用不着!真有什么事,等明天到了山上再说也不迟。时候不早,我也回山上去了!”
  流言蜚语这种东西胡玄宗不惧,却不想刘悦承受这些。当年跟在身后流鼻涕的小丫头,眼下也长的亭亭玉立。或许正因如此,才会让人觉得她真长大成人了。
  看着低头想跟出来的刘悦,胡玄宗也很认真的道:“丫头,听话!明天吃了早饭,把那两丫头一起带上山。别什么事都窝在心里,我一直都把你当妹妹的!”
  “哼!我才不要当你的妹妹呢!”
  面对刘悦抬头瞪眼回的这句话,胡玄宗也只能无奈摇摇头。看到刘悦终于没跟出来,脚步轻快的离开村子,重新回到了寂静的五龙岭道观。
  行走在石阶上,安装在石阶两旁的感应灯,也不时点亮提供照明。即便胡玄宗能看清夜路,却还是觉得安装了感应灯更方便,夜间有人上山也能尽早发现。
  走到道观门口,山下先前亮的感应灯已然熄灭。看到这些改变,胡玄宗也觉得花了钱,还是物有所值。打开道观安装的电灯,整个道观瞬间显得耀眼了起来。
  站在道观的院子里,胡玄宗开始考虑将竹楼建在那里。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将竹楼,修建在与道观偏殿对应的空地。之前那里,也是用来种些青菜的菜地。
  眼下独自一人住在山上,胡玄宗觉得这块菜地基本用不着。真要吃青菜,去村子转一圈,一些农村常见的青菜,家家户户都不缺。往后山上,只种药材!
  想到之前在刘悦家做出的决定,胡玄宗开始回房间打开电脑,搜索一些可参考的资料。灵气全面复苏,胡玄宗跟葫芦观很难置身事外,而他又不想太多人打扰。
  这种情况下,唯有在道观入口处,先设一道拦截网。这道拦截网,并非是指拉铁丝,而是胡玄宗打算把道观山下的山谷开发出来,打造一个田园度假村。
  如同师傅当年教导那样,身处五龙岭的葫芦观需要与邻为善。以前是条件不允许,即便葫芦观想造福一方也办不到。可现在,胡玄宗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
  其次,修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有些资源只能通过购买甚至掠夺得来。若想尽量避免争斗,那么只能自立更生。建一座田园式度假村,就显得很有必要。
  类似结交的明学礼跟陈家人,如果他们真过来的话,将其安顿在道观,多少显得有些不便。若山下有座度假村,即便他们选择长住,也不会打扰到自己修行。
  想到这些,胡玄宗思考了一番道:“也许可以跟陈家商量一下,由其出面牵头打理此事。而我要做的,无非就是提供一些资金。等时机成熟,也可开辟几块道田!”
  此道田跟农村的稻田,看上去似乎一样,可种植的东西却不一样。现代人食用的主粮,其实并不适宜修行人食用。一些消失的谷物,也会陆续重现人间。
  所谓的道田,更多是指种植的东西,适合修道之人食用。虽短时间无法培育出灵米,可胡玄宗相信以他前世在百草宗所学的种植之法,培育几块道田应该不是问题。
  有道田,便能培育出真正的灵米。未来的大争之世,那些世家豪门跟修道之人,都会想尽办法购买这种能改善体质促进修行,最不济还能养生长寿的灵米食用。
  一句话,只要能种出灵米,那就等着坐在家里收钱吧!
  越想越觉得有必要的胡玄宗,也打算明天问问刘冬生,租赁山下的田地究竟需要办什么手续。即便那些荒地,其实都是道观的私产,早年由历代观主开荒出来的。
  前几年,还有人租种这些地,每年只需向道观交些田租。眼下连本村的地都种不过来,这种相对缺水的山地,愿意租种的人也不多,以至一直撂荒到现在。
  “以陈家名义,租下这座山谷建造度假村,给村民提供工作跟收入之余,也找机会把私产的事敲定下来。等筑下道基,也许需要去趟天师府,把道家箓碟修来。
  这样的话,无论从法理还是私理,师傅遗留的私产,都将归我所有。没了借口,我也很期待将来,是不是还有人敢打我这座道观的主意!”
  尽管在很多村民眼中,胡玄宗跟其师傅一年到头,也很少看他们穿道袍。可胡玄宗知道,师傅有道家箓碟,还在政府那里登记注册过的。
  对道观附近的村民而言,胡玄宗是新任观主,没人怀疑跟反对。但从法理角度来说,胡玄宗想继承葫芦观,还需先取得道家箓碟,而后再去政府登记注册。
  唯有办完这些手续,葫芦观之前拥有的私产,才算真正属于胡玄宗。前世正因欠缺法理依据,以至身为葫芦观第八十一代观主的胡玄宗,最后竟然被扫地出门。
  现在想想,胡玄宗也觉得极其讽刺。重生归来,胡玄宗也很想知道,前世夺其道观的那些人,这一世会不会再次出现。如果会,胡玄宗一定让其后悔来到这个世上!


第三十七章 我们信你

  相比前次翻修道观请的工人,如今正在搭建凉亭跟回廊的工人更少。做为胡玄宗委派的工程负责人,刘冬生这段时间,也成为很多村民羡慕的对象。
  可在胡玄宗看来,花钱请人干活,自然要请可靠的人。本事懂技术又带了一帮人手,这样的工程胡玄宗自然愿意交给刘冬生负责,请别人不照样要花钱吗?
  跟往常一样吃过早饭就上山的刘冬生,看到几乎全家总动员的刘悦一家,也很好奇道:“福叔,婶子身体又不舒服了?”
  “是啊!老毛病了!昨天小道长到家里把了下脉,说有办法根治,今天就带她过来看看。你们这活,应该还要干段时间吧?小道长一回来,这道观也开始大变样啊!”
  “谁说不是呢!我也劝过他,有钱也要省着点花,可这小子就是不听。好在这岭本就是他的,整好一点也不浪费。至少他住着,也觉得舒服一些吧!”
  其实在很多村民眼中,葫芦观就跟住在村外的村民没什么区别。有钱了,把自家装修的漂亮一些,搞的好看一些,不也是很正常的事吗?
  走在翻修过的石阶上,有段时间没上山的刘悦三姐妹,也很意外般道:“这台阶,比以前好走多了。姐,你看,这旁边还有路灯呢!晚上来,会不会很漂亮?”
  “来你个头!晚上跑山里来,你不怕被狼给叼走啊?”
  “哼!又吓我,咱们这里怎么会有狼呢?”
  相比三姐妹看的一脸新奇,陪着上山的刘福春却难掩惊讶道:“有段时间没来,这山上都变得差点没敢认。这么大的工程,这要花多少钱啊!”
  虽然有听闻暑假翻修道观,胡玄宗花费了几十万。有村民觉得不太信,现在看到山上的变化,刘福春却觉得极有可能。搞这种工程,花费怎么可能便宜呢?
  通过上山所见,刘福春终于相信,胡玄宗打算请他建竹楼,应该不是开玩笑。难得有机会一显身手,刘福春也很期待,胡玄宗会给他开多少一天的工钱。
  有了活干,就不用担心没收入。有了收入,家里情况就会改善。之前大孙女读书的事,也就完全不是问题。说到底,有钱确实能解决很多的烦心事。
  正在观中晾晒草药的胡玄宗,看着走进道观的刘悦一家,笑着道:“福爷,福婆,你们来了!先找地方坐一下,我把这些药晾晒一下。放时间长了,有些都潮了!”
  “没事!你先忙,有段时间没来,这道观都差点没敢认啊!”
  “福爷,没这么夸张吧?只是砌了围墙,刷补了墙漆,另外换了一个琉璃瓦,其实也没太大变化啊!而且我觉得,翻新一下道观,看上去也气派一些,对吧?”
  “嗯!确实比以前气派了不少!只不过,没少花钱吧?”
  “钱,不就是用来花的吗?对我而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留再多钱有什么用呢?师傅早年在世时,也想过翻修道观。现在我有这个能力,为何不尽份孝心呢?”
  “也是哦!你小子是个有情有义之人,就是把你锁在这道观,有些可惜了!”
  想到胡玄宗放弃考大学,退学回来继承道观,跟刘福春一般年纪的老人,一边感叹胡玄宗有情有义,一边也替胡玄宗婉惜,觉得是道观拖累了胡玄宗。
  面对刘福春等人丝毫不加掩饰的婉惜,晾晒好药材的胡玄宗却笑着道:“福爷,你老也是早过知天命之年的人,怎么也会这样想呢?落叶总要归根的,不是吗?
  即便我不退学,考进了大学,这道观怎么办?荒废着?那等以后我毕业了,我想回来住那里呢?这里对我而言,不单单是修行的地方,更是家啊!家能不管吗?”
  让胡玄宗这样一说,刘福春愣了愣道:“小小年纪,能把事情想的这么透彻,难得啊!”
  “穷家孩子早当家!小悦她们三姐妹,不也都懂事吗?福爷,福婆,好好保养身体长命百岁。等她们都出息了,你们就等着享福吧!”
  “那就托小道长吉言了!”
  喜庆话谁都愿意听,尤其对刘福春跟妻子而言,经历了老年丧子的悲痛,他们唯一的期望,或许就是三个孙女。虽有遗憾,但孙女终归也是自家的骨血。
  陪着上山的刘悦家人闲聊一番,回房取来药箱跟针包的胡玄宗,也适时道:“小悦,我房间买了水果,你带小琪她们去洗来吃。等下治病,不方便你们看!”
  “啊!为什么?”
  一听这话,刘悦自然满心好奇,治病扎针而言,为何不能看呢?
  “福爷!”
  知道刘悦性格有些倔,自己说话不管用,那就让刘福春这个当爷爷的说。看到自家爷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