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人仙百年-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笛微微一笑,心想:“我从奉天银行抢了4000万日元,外加大帅府和其余几家银行,总共有5000多万日元,还在储物腰带里躺着呢!”
  这时候的日元还比较值钱,一块日元略高于一块大洋。
  1931年底,一块日元等于0。33美元,而白银的价格已经跌破0。3美元了。
  当天下午,秦笛装模作样的领着秦汉旭来到自家的阁楼上,指着一捆捆的日元纸币道:“三叔,这些钱你带到日本去,要像小溪流水一样慢慢花,莫要一股脑存进银行,更不能存入魔都本地的银行!”
  秦汉旭被那么多钱惊呆了:“阿笛,你吓着我了!这么多现钞放在阁楼里,不怕一把火烧了!为啥不能存银行啊?”
  秦笛道:“三叔,你别问了!这些钱来路不干净,如果在国内暴露于人前,会给秦家带来灾难!若是拿到日本去花,分批存入多家银行,问题倒是不大。”
  秦汉旭愣怔了好大一会儿,忽然间,他的身子猛地一颤,转头看看四周无人,这才低声问道:“前不久,报上刊载了一则消息,说东北有几家银行被抢了,难道是你做的不成?”
  秦笛面色如常,微笑道:“三叔,你看我这骨瘦如柴的样子,能是做大盗的人吗?我跟你说实话吧,我去川西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军阀,他因为走私稀有金属,赚了一批日元,非要跟我换成美元,我就跟他换了。”
  “走私啊?那也算不了什么,怎么说不干净呢?”
  “这两年,国家管得越来越严,走私钨、钼、铼、钛等金属,都是犯法的,捉住了严惩不贷!三婶不是早就洗手不干了嘛。”
  秦汉旭摆了摆手:“算了,我也不问了。这有多少?”
  秦笛点头:“大约三千万。”
  秦汉旭捡起一沓纸币看了看,只见上面印着“圣德太子”的头像,面额是“百元兑换券”。
  他曾经留学日本,妻子又是日本人,所以很了解日本的情况。
  秦汉旭道:“这种兑换券,是可以兑换真金白银的。”
  秦笛抬头看了一眼日历,道:“今天是1931年10月20日。英国已经废除了金本位,估计日本也快了。三叔,要不我陪你去趟日本,看看能不能换点儿黄金?”
  秦汉旭道:“就算你换了黄金,也不容易运出来。日本政府对黄金出口查得很严。”
  秦笛转念一想:“估计这时候兑换黄金也难,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我还是等日本战败后再去,届时四处劫掠一番,还可以将罪名转嫁到美军头上!


第128章 你把人咒死了
  随后又过了半个月,秦汉旭按照秦笛的提议,给复旦大学捐助了十万元,得到一个“名誉教授”的头衔,成立了“魔都经济学会”,以及“魔都经济月刊”,邀请一些学者定期聚会,算是明面上的研究人员。
  暗地里,他去魔都青白党分部,翻阅了部分党员的资料,选出十位年轻人,或多或少懂一些日语,其中一半是大学生。
  他将这些人召集起来,给他们分派任务,让他们建立渠道,前往日本和朝鲜,搜集各种各样的资讯,然后分析蛛丝马迹。
  除此之外,他还写信给戴笠和陈果夫,请蓝衣社和中央统计局协助,在东北刺探军事情报的同时,顺便收集经济情报。
  一般而言,收集军事情报很危险,而采集经济信息危险度较小。
  那些探子千辛万苦奔向东北,却可能拿不到军事情报,又不想空手而归,于是便弄点儿经济信息回来交差。
  往常这些经济信息都被中央统计局丢在一边了。如今既然秦汉旭有需求,那就送给他好了!
  等到办完这些事,秦汉旭便和惠子一起,带着三位手下,提着几大皮箱的日元,渡海前去日本。
  三千万日元,无法一次拿过去,只能多跑两趟了。
  因为惠子是日本人,秦汉旭略微打扮一下,看上去跟日本人没什么分别,所以秦笛并不担心他们的行程。
  秦湛没有跟着去,她留在魔都,继续上她的数学课。
  秦湛毕竟在魔都长大的,从小到大只去过日本一回,她打内心以为自己是中国人,对于日军侵华感到气愤而又无奈。
  惠子虽然是日本人,但她嫁到中国,在魔都生活二十年,早已融入这个社会,一直希望中日之间能和平相处。如今竟然发生了战争,让她感到彷徨和不安。
  秦笛一眼能看透人心,他不认为三叔就该撵走惠子,否则必将是一场悲剧。
  。。。。。。。。。。。。。。
  11月19日,对于秦月来说,是一个悲伤的日子。
  这天傍晚,电台里播报了一则新闻:“著名诗人徐志摩,于今天早上8点,乘坐中国航空公司邮政号飞北平,飞机在大雾中误撞济南开山,不幸罹难,享年34岁。”
  听到这则消息,秦月惊愕得心跳都停了!
  过了好大一会儿,她才喘过气来,很是气愤的来找秦笛:“哥,你终于满意了!徐先生被你咒死了!”
  秦笛一愣:“哪个徐先生?”
  秦月道:“诗人徐志摩,你不是一直说,他会出事吗?”
  秦笛这才醒悟过来,禁不住叹了口气:“不是我咒他,是他才华横溢,遭到老天的妒忌。”
  秦月很伤心,因为她跟徐志摩和陆小曼是朋友,如今斯人已逝,怎么能不难过呢?另外她还想起了卓青丘,既然徐志摩出事了,那么卓青丘也可能会出事,秦笛的预言正在一点点兑现!
  “哥,我恨你,既然不肯救人,又为何要说出来?”
  “对不起,是哥错了。我提前说出来,是想让他抓紧时间,多写几首好诗。”
  秦月眼眶里有泪水滚动,快步走出了房门。
  晏雪见了,急忙从后头跟上。
  这一天,天气阴冷,绵绵细雨,下个不停。
  晏雪从储物手镯里抽出一把伞,帮秦月撑在头顶。
  秦月想去陆小曼的家,可是她走到地方,发现房门紧闭,屋里没有人。她只好又伤心地走回去。晏雪一直跟着她。
  当天晚上,徐志摩出事的电报发往陆小曼家里,陆小曼难以接受,因而拒收。就在出事的前一天晚上,她还和徐志摩吵过一架,第二天徐志摩就身死人亡,陆小曼的心里无论如何都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然而她这是掩耳盗铃,人已经死了,拒收电报又有什么用?
  陆小曼还有时间悲伤,徐志摩的尸体可没时间再等。
  电报随即发到原配夫人张幼仪家,张幼仪虽然已和徐志摩离婚。但因为徐志摩的双亲对陆小曼十分不满,徐志摩再婚后,两个老人反倒和张幼仪生活在一起。
  这是传统的中国老人,根本不认陆小曼这个媳妇。
  张幼仪初得消息,也是十分震惊。
  但张幼仪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是她主动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此后孤单一人在外国求学,抚养孩子长大。回国后又创立公司,俨然是一名独立自主的新时代女性。
  张幼仪先把事情隐瞒起来,尤其是对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怕他承受不了,没有直接告诉他这个消息。张幼仪先说志摩乘坐的飞机出事了,徐志摩本人在医院抢救。随后,她提出去医院查看情况,实际上是带着儿子徐积锴前去葬礼现场。
  21日下午,徐志摩遗体由沈从文等人运往魔都,在万国殡仪馆重殓。
  直到此时,陆小曼才赶到现场。
  陆小曼到达时,重殓已经完成,看见是中式葬礼,徐志摩穿的是长衫。她对此并不满意,提出应办西式葬礼,穿西服下葬,这样才对得起徐志摩的一生作风。
  但张幼仪却异常地坚决,她说:“志摩是中国人,而且他已经不宜再折腾了。”
  张幼仪此举有多重考虑。
  一方面,徐志摩葬身火海,面目已非,若是开棺重殓,不知道陆小曼能否坚持得住。另一方面,徐申如绝对不想看见自己的儿子以西式风格下葬。基于这两点考虑,张幼仪一改往日的忍耐,在此事上据理力争。
  最终陆小曼败下阵来,不再坚持。
  秦月和晏雪参加了葬礼。
  秦笛没有现身,他不喜欢那种气氛,也不愿承受陆小曼的白眼。
  在他看来,凡人哪个能不死?有才华的人早死不是坏事,如果死晚了,谁还能记得这个人呢?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人只要活得精彩就够了。
  类似的例子太多了,譬如翁美玲,譬如张国荣,譬如邓丽君,时钟都停在人生美好的岁月……
  当然秦笛站着说话不腰疼,他把修真人当作例外,因为修真人可以长生,而凡人的寿命有终点。
  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终于成长起来,收起自己的大小姐脾气,过上深居简出的生活。
  徐志摩正是因为张幼仪的“落后”才和她离婚,但他身死后,却是张幼仪主持了“落后”的中式葬礼。这种事也让人唏嘘不已。
  人死如灯灭,哪个先进?哪个落后?


第129章 不声不响出嫁
  1931年12月16日,秦月与王舒在魔都静悄悄的结婚了。
  因为王舒家境贫寒,加上他正在向党靠拢,按照党的要求,不可铺张浪费,秦月也支持他的主张,于是两人不声不响的领了结婚证。
  他们的结婚证很有意思,以金黄色的纸张为底,上面写着“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然后写明两人姓名,介绍人和证婚人。
  介绍人一栏,写的是周长庚和沈从文;证婚人是沈严冰和林语堂。
  沈严冰是大赤党人,著名的左联作家;林语堂也是牛人,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厦门大学文学院院长,曾经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秦月结婚的时候,连父母和家人都没有通知,因此秦汉承得到消息后,几乎被气个半死!
  他将秦月和王舒叫过去痛骂:“秦家是魔都大户人家,怎么能随随便便的嫁女?你让外面的人怎么看?我们的颜面搁在哪里?”
  王舒讪笑着不说话。
  秦月道:“爸,时代不同了,婚礼当简约!”
  秦汉承怒道:“不行,我要补办婚礼,大操大办,至少请三百桌!”
  “要请你自己请,反正我不去。”
  “你这丫头,怎么这么执拗?婚礼这么简单,你将来不后悔?”
  “我不后悔!结婚以后,我要搬出去住了。爸,你自己多保重。”
  “气死我也!赶紧滚,我不想再看见你们!”
  秦汉承憋了一口气,干脆离开家,去西部巡视秦氏粮行去了。
  朱婉只是轻轻叹了口气,并没有批评女儿。
  女儿已经27岁,再骂她有意义吗?
  再者说,朱婉是天主教徒,她也不喜欢大操大办,只要婚礼郑重即可。而秦月请了四位大文学家为自己证婚,也算是比较正式了。
  秦笛无所谓,个人自由,爱咋整咋整。
  秦菱为妹妹出嫁感到开心,特意叮嘱秦笛,拿一份厚礼送过去。
  秦笛想了半天:“送她什么好呢?送她钱财嘛,没有太大意义,秦家这么多资产,本来就有她的份,只不过还没有分割而已。秦月不善理财,给她钱只会添堵。但如果不给的话,那也说不过去。秦家大富大贵,岂能连嫁妆都没有?”
  所以秦笛琢磨了一阵子,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