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人仙百年-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其美被孙中山赞为“革命首功之人”,“吾党唯一柱石”,同时他也被人骂为“流氓政客”,“青帮头子”,因为他先后刺杀了陶成章,陶骏保,夏瑞芳,郑汝城,就连宋教仁的死都跟他有关系,而他自己也在1916年被别人刺杀了,那才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呢!俗话说一报还一报,出来混总归要还的。
秦笛既然打定主意,不干涉历史进程,就不希望父亲结识陈其美,跟对方有太深的关系,否则万一出了事,他可能被逼无奈出手。
因此,他忽然开口插话了:“爸,依我看,你别去银行做那劳什子副行长了。给人家打工受拘束,还不如在自家企业帮忙呢。粮行的生意要有人管,爷爷的纱厂也要人协助。这两个生意要想做大,都得联系国外商家,才能将成本压下来。这种事,爷爷和大伯都不行,还得你来啊。”
粮行的资金达到30万美金,相当于五十万大洋,一次能买五千吨粮食,差不多够装一船了,这生意值得好好打理。
这年代,世界各国的粮食产量差距很大。比如说民国时期,中国农民辛苦一年,平均收获1400公斤粮食,而在美国却是两万公斤,高出中国14倍。即便在中国内部也不均衡,比如说江浙一带,个人占有的土地很少,粮食产量有限;而在东北的满洲地区,因为大量土地的开发,粮食产量大幅提升。
所以若是消息来源广泛,容易发现更低的价格,压低进货成本。
这就需要像秦汉承这样的人出马了,他毕竟留学英国,精通英文,又在银行里工作了十来年,做这种事正合适。
秦汉承听了儿子的话,“呵呵”干笑两声,没发表意见。
秦汉旭觉得很诧异:“咦?我这侄儿不简单嘛,竟然能做二哥的主!听说阿笛至今没有入学,这是咋回事呢?”
秦笛笑了笑:“读书没有用。”
秦汉旭有些吃惊,猛地一拍桌子:“这叫什么话?小孩子不读书,还能做什么?”
秦笛反问:“读书是为了什么?三叔在日本留学,读完了哪个大学,最后毕业了没有?”
听见这话,秦汉旭脖子一缩,瞪眼瞧着他,不吭声了!因为他大学读了一半,就去闹革命,根本就没有毕业。
他被侄儿问住了,心里有些郁闷,苦笑道:“你年纪小,就像初生的太阳,岂能像我一样?”
秦笛微微一笑,转而问道:“三叔,你在外面多年,应该成亲了吧?为何不将三婶带回来?”
秦汉旭被吓了一跳:“你胡说什么!我没有成亲。”
秦笛笑道:“我虽然年幼,却有夙慧,懂得看相算命。三叔,你不要隐瞒了,赶紧说出来,也好让我爸帮你。”
秦汉旭紧着摇头:“没有就是没有。你休要胡说八道!”
第12章 陶公遇刺
秦汉承看他反应剧烈,禁不住眉毛一挑,问道:“老三,你真的成亲了?为何前天爹问你,你都不说呢?”
秦汉旭面色微变,支支吾吾,看看左右无人,这才压低了声音道:“我在日本认识一个姑娘,名叫‘惠子’,一起生活了三年,算不得正式成亲。”
秦汉承皱眉道:“是东洋人?”
“是的。所以我不敢带回来,怕爹生气。”
“唉,纸里包不住火!你想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先拖着再说呗。”
“那女人还在日本?”
“不,她来魔都了,暂时住在虹口区。”
秦汉承砸了咂嘴,眉头紧锁,觉得这事儿难办了。
此时中日之间,虽有甲午海战,但关系还没有后来那么差。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之后,已经变成了工业国家,而中国还是农业国家。日本比中国先进,中国还以天朝上国自居。双方都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看不起对方国家的人。
如果秦汉旭讲出实情,估计老爷子秦兆吉会觉得膈应,一上来肯定不会同意。
秦笛却忍不住想:“完了,我这三叔,将来的日子不好过啊!他在国仇家恨之间,能摆正自己的位子吗?不会跟着汪兆铭做汉奸吧?”
秦笛本人并不介意三婶的来历,日本人也有好有坏,有人支持中日亲善,如果从历史长河来看,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是大趋势。
当然,战争期间扭曲的人性,也让人恨得咬牙切齿。
因为辛亥革命已经胜利了,秦汉旭这次回来,就没打算再走。
除了武昌和金陵之外,魔都也是革命党人盘踞的地盘,孙中山和宋教仁经常在这里出没。
1912年,孙中山在金陵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改国号为“中华民国”,这一年成为民国元年。
1月14日,袁世凯在北方大肆搜捕革命党人。
同一天,陶成章被刺死于上海。
陶成章是光复会的主要成员,为辛亥革命做出过重大贡献,他的死震惊了天下。
第二天,当消息传开的时候,报纸都卖疯了。
秦汉旭看了报纸,沉默了很久。
秦笛隔着很远,听见他在咬牙切齿的自言自语:“姓袁的,杀我革命党人,不得好死……”然后是手枪“咔嚓咔嚓”押子弹的声音。
上午十点,秦汉旭提着个皮箱,大踏步的走出来,准备离开秦家。
走到大门口,他看见侄子秦笛站在那里。
此时秦笛12岁,个子快到秦汉旭的肩膀高了。
他挡住对方的路,问道:“三叔,快过春节了,你这是要去哪里?”
秦汉旭板着脸,道:“我出去有事,过些天回来。”
秦笛道:“三叔,你不要去了。陶成章不是袁某人杀的。刺杀解决不了问题。”
秦汉旭猛然一震:“你知道我想干什么?报纸上都说了,陶成章的死,跟姓袁的有关!”
秦笛抓住了他的皮箱,道:“报纸上的说法,全都是捕风捉影。这件事另有蹊跷。三叔,你去上京行刺,面对重兵保护的袁某人,形同于找死啊!你若是死了,将三婶置于何地?将秦家置于何地?你不怕奶奶哭死吗?”
秦汉旭反手抓住他的臂膀,逼问道:“你一个小孩子,都知道什么消息?为啥说陶成章的死另有蹊跷?”
秦笛冷笑道:“我知道这事是谁做的,但是冲三叔这火爆脾气,我不会告诉你!”
“啊?你真的知道?这怎么可能?”
“陶成章被刺杀于广慈医院,凶手不是姓袁的手下,也不是清廷杀手,而是来自于革命党人!三叔,这件事很复杂,此时还是一头雾水,假以时日,慢慢会露出端倪。清廷被推翻,进入民国以后,刺杀的案子会越来越多,你还是明哲保身吧。”
秦汉旭呆住了,用力去掰秦笛的手臂,然而他没有想到,秦笛的双臂极其有力,一双手就像老虎钳子一样,他拼尽全力竟然掰不开!
“咦?这真是咄咄怪事!你小子手底下有把子力气。赶紧放开,让我出去!”
“三叔,我知道你一腔热血,但是你得明白,革命已经成功了,接下来是如何瓜分胜利果实。为了得到更多的个人利益,许多人的面目会变得很丑陋!原先要好的同志,也能变成杀人凶手。三叔你别老想着刺杀。刺杀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箱子我替你保管了。”
秦汉旭的目光看向秦笛,在那么一瞬间,他觉得侄子的身材,似乎拔高了许多,说出来的话,怎么跟宋先生有些相像?
宋教仁是日本政法大学毕业的,一向重视走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他主张全英美西方化,议会宪政,三权分立,跟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有所不同。从1912年到1913年,宋教仁为青白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声名远扬,非常受人欢迎,如果不是被人刺杀的话,很可能被选为民国大总统。
秦汉旭稳了稳心神,道:“好了,你松开,我不去了。”
秦笛道:“这就对了,三叔,你有杀人的心思,还不如跟紧宋先生!趁他如日中天,捞个一官半职呢……否则过两年,先生一死,天下更乱了……”
秦汉旭大惊失色,手一松,连皮箱也不要了:“你说什么?宋先生怎么会死?他才三十三岁!”
秦笛淡淡的道:“凡人都会死,宋先生也不例外。昨天陶先生不就死了吗?他才三十四岁啊!”
秦汉旭的心乱了:“你是说,将来也会有人刺杀宋先生?”
秦笛道:“三叔,我有时会梦见未来发生的事。有些事我不能细说。要不是看在你是我叔,我一句话都不会讲。”
秦汉旭又猛地伸出双手,按在他的肩膀上:“阿笛你告诉我,刚刚说的是真的吗?宋先生何时会出事?”
秦笛道:“宋先生是大人物,生死都由天注定。三叔,你不想让我泄露天机,承受天打雷劈吧?”
“胡说八道!胡说八道!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什么奇怪的事儿没见过?岂会上你的当?”
秦汉旭的双手用力,摇晃着对方的肩膀,他嘴里说着不信,心里已经乱了。
“箱子给我,我不去上京了!我要去找宋先生。”
“好吧,三叔加油,争取谋个半职官职回来,也好庇护家里的生意。”
秦汉旭怒道:“哼!你这混账家伙,年纪轻轻,功利心这么重!就知道升官发财!你知道什么叫革命情怀吗?”
秦笛微微一笑,将皮箱递了过去:“三叔你说错了。我是小孩子,既不想当官,也不愿流血。我喜欢自由自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而你不一样,你已经有老婆了!还要赡养老人,想轻松都不行!”
秦汉旭气愤难平,接过皮箱,大踏步走出了院门。
第13章 三婶惠子
一个月后,2月18日,距离春节还剩下五天,秦汉旭带着个年轻的日本女人进了家门。
此人名叫“惠子”,身材苗条,容貌秀丽,身穿和服,面上带着谦卑的笑容,小心翼翼的一路鞠躬,生怕被人撵出家门。
秦兆吉和秦张氏看得目瞪口呆,想要骂秦汉旭,却又张不开口。
这时候,秦汉旭笑嘻嘻的道:“爹,娘,我现在有官身了,你们可得给我留点儿面子。”
秦兆吉冷哼道:“你做了什么官?还不让人骂了?”
“嘿嘿,我现在是军需署的副署长,常驻魔都,采购物资。”
“这是几品官?”
“爹,如今是民国了,官员不分品级。要是搁以前的话,大概是七品官。”
“七品?好吧,那也是官身了……”
秦家没有人做官,如果按以前的规矩,见了七品县太爷,那是要下跪的。虽然说现在是民国了,当官的身份依然高人一等。
更主要的是,秦兆吉不忍再苛责儿子,既然媳妇进了门,只能咬着牙认了。
从这天开始,秦家大院多了一个来自日本的小媳妇。
几次家宴之后,惠子的情况渐渐展露出来。
惠子全名“井上惠子”,日本关东千叶县人,会讲汉语,虽然不太流利,但可以交流。她说自己有中国血统,祖上是宋朝过去的汉人。她的父亲在千叶大学教书。她毕业于上野商务专门学校,偶然结识了秦汉旭,便喜欢上他了。这次她跟着来到魔都,想在这里开一家书店,可惜还没有凑够资金。
按理说,秦家的产业,也有秦汉旭的一份。不过,秦家经过秦汉良炒股大亏之后,虽然纱厂渐渐恢复了元气,但老爷子一下子拿不出太多钱。
于是乎,二哥秦汉承又一次挺直腰杆,说可以借一万大洋给老三。
惠子十分欢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