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人仙百年-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卓青丘忽然道:“秦先生,天色渐晚,我们去前面酒馆,喝一杯如何?”
  秦笛道:“改日吧。”
  卓青丘道:“有些事想向你请教。”
  秦笛看看两个人,道:“好吧,相逢就是有缘,我们去喝一杯。”
  四人来到一家酒馆,找了个清净的座位,一边喝酒,一边闲聊。
  卓青丘道:“听说秦先生在百代唱片公司有门路,能不能帮忙灌几张爱国歌曲?”
  秦笛笑道:“这好办,有歌词和曲谱吗?准备请哪位歌手唱?如果是知名歌星,要付一笔酬金,才能请到。”
  卓青丘道:“我们募集了一些款项,实不相瞒,令妹也捐了三千大洋。至于说歌词和曲谱,都不是难事。歌手嘛,能否请‘雪向晚’代劳?”说这话时,他的目光,有意无意的看向晏雪。
  他虽然听秦月提及,雪向晚就是晏雪,可他心里有怀疑,因为他曾听晏雪说过话,跟歌声有很大不同。
  秦笛淡淡的道:“这我未必能做到。雪向晚此人不好请,必须绝佳词曲,才能打动她。”
  卓青丘傲然道:“放心吧,我们一帮文人,肯定能憋出好词。”
  秦笛心想:“那可不一定,流行音乐有自己的特色,不是每个文学家都能写出来。”
  这时候,周长庚忽然道:“秦先生,我们准备成立‘民主大同盟’,不知道你愿不愿加入?”
  秦笛笑着摇头:“我对文学一窍不通,还是别进去了,免得丢你们的脸。”
  “那么,秦先生对青白党和大赤党怎么看?”
  秦笛回头看了一眼,发现周围没什么人,于是低声道:“依我看,青白党从成立之初,就是官僚、买办同盟,利益和权利的分配平台,掺杂了太多的个人私利,所以青白党必败!一路走一路败!先丢大陆,再丢海岛,渐渐变成一堆狗屎,每个政党都能从它身上汲取养分,而它自己只会一天天烂下去。”
  周长庚和卓青丘听得目瞪口呆。
  在此之前,还从来没有人,这样骂过青白党呢。毕竟是当今第一大党派,随着北伐不断推进,眼看就要掌握天下了。不过大陆、海岛什么得,他们也想不明白。
  卓青丘很是兴奋,道:“既然如此,你又何必干涉秦月的自由呢?”
  秦笛瞪他一眼,然后道:“革命是要死人的!大赤党牺牲了不少人,不差我妹妹一个。周先生也该清楚,刘和珍君是怎么仙逝的,您心里是什么滋味?”
  周长庚一阵心痛,嘴唇有些颤抖。
  卓青丘也陷入了沉默,过了一会儿才道:“秦先生,你不愿秦月陷入困境,何不自己向我党靠拢呢?”
  秦笛“嘿嘿”笑道:“我这样的花花公子,资产阶级大少爷,无组织,无纪律,做事没恒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提笼遛鸟满街逛,贵党愿意收吗?”
  卓青丘无语了,几乎想放下酒杯就走。
  “哼!人逢喜事精神爽,话不投机半句多。我跟你没啥好说的!”
  从心底讲,秦笛是支持大赤党的,但他有特殊的原因,没法加入进去。他是修真人,经常前往普陀山、南湖,足迹踏遍五湖四海,必须信马由缰,想去哪儿去哪儿,这显然不符合大赤党的要求。
  过了一会儿,秦笛见酒桌上陷入清冷窘境,于是笑道:“这样吧,既然二位想成立‘大同盟’,势必要出版刊物,我赞助二十万大洋,如何?”
  卓青丘还有些意气难平,轻哼道:“果然是资产阶级大少爷,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大洋,这方面倒是不小气。就是太爱惜身体了。”
  秦笛笑道:“没办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不小心。”
  周长庚却同意这一点,他的举动一向很小心,要不然身为盟主,言辞那么犀利,为何柔石、尹夫都死了,而他却能活着呢?
  为革命牺牲固然重要,如果能活着看到胜利,岂不是更好吗?
  卓青丘道:“好吧,秦先生好心捐助,我们就收下了。另外还请多费心思,邀雪向晚出马,为我们唱几首歌。”说着,他又不由自主的看了晏雪一眼。
  晏雪坐在旁边,只是面带微笑,始终不说一句话,仿佛跟着导师出来,混吃混喝的女学生。
  过了年,她就十七岁了,不但身体长成了,而且内心充实,腹有诗书气自华,再加上她是修真人,无畏无惧,自由自在,英华内敛,风华绝代,让人一看就不敢唐突,仿佛一朵圣洁的莲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幸亏周长庚和卓青丘都是大人物,所以才没有面对绝世佳人而失神。
  秦笛道:“我捐款的事,请不要四处宣扬,否则我是不认的。至于说灌唱片,我还是那句话,只有传唱百年的佳曲,才能请到雪姑娘。”
  卓青丘撇了撇嘴:“那些卿卿我我的小调,就能流传百年吗?”
  秦笛微微一笑:“卓先生,你若能活到一百岁,就知道结果了。整个世界,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会唱《向晚词》、《夜上海》,两张专辑,二十首歌曲,将活在人们心里,就像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样。”
  “呵呵,你也太自恋了,听说这些词曲,都是你弄的?”
  “我不清楚。酒也喝了,话也谈了。两位先生,多保重,告辞。”


第59章 民国大敌
  对于普通人来说,过了农历春节,才算是进入新的一年。
  历史上的1928年,是青白党较为辉煌的一年,北伐取得了重大胜利,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东北三省和热河归顺南京政府。蒋介石做了中华民国主席。中国似乎终于挥别了军阀混战的年代,有望走上现代化建设之路。
  然而,1928 年发生在中日之间的一系列事件,包括日本出兵山东,制造“济南事变”;刺杀张作霖,妨害国民政府统一东北;拒绝就中国关税自主问题进行谈判,表明日本已经取代其他列强,成为中国的头号敌人。
  此前,在华盛顿会议上,中日双方就解决山东问题,已经达成初步协议。根据相关条款,为补偿日本在青岛完成的建设工程,中国政府向日本支付 200 万美元现金,以及利率为 6%的国债,于 1937 年 11 月到期。而胶济铁路则由中国以价值 4000 万日圆的国债赎,这笔国债利率也为 6%,同样是 15 年期,以胶济铁路的收入作担保。
  1927 年4 月,日本若槻礼次郎内阁下台,田中义一当了首相,对华政策转趋强硬。
  青白党与日本之间的矛盾在 1927 年就初见端倪。1927 年秋,蒋介石的军队一部进驻鲁南,山东军阀张宗昌溃逃在即,但是日军忽然进驻青岛和济南。
  为避免爆发冲突,蒋介石亲往日本,会见首相田中义一。田中义一告诉蒋介石,日本在满洲的地位,不能受到以统一中国为目标的军事威胁。蒋介石则坚持,中国所有领土,包括满洲,都必须置于政府统治之下。
  田中义一认为,青白党在长江流域下游,已经有足够的权力,也有足够的问题要处理,你一个地方军阀,统一南方就可以了,就别来北方凑热闹了!
  蒋介石谋求的是中国统一,自然不同意对方的说法。
  1928 年4 月 30 日,北洋军阀部队撤退时,炸毁了济南的泺口黄河铁路桥,铁路服务被迫停止。成千上万行进中的南京政府的军队涌入济南。
  蒋介石于 5 月 2 日抵达济南,会见日本驻济南总领事西田畊一,双方达成维持法律与秩序的协议。
  数小时后,福田彦助率领一部分日军从青岛抵达济南。
  5 月 3 日上午,福田彦助借口中国军队出现抢夺行为,命令日军开始向青白党军开火。战斗持续到 5 月 5 日,日本人控制了商埠区,而青白党军队则退回旧城。
  日军进入济南后,屠杀百姓万余人,并且将青白党外交人员蔡公时拷打致死,史称“济南惨案”。
  5 月 7 日,在新一批人数为 2000 人的日军抵达济南后,福田彦助向青白党军队发出要求其投降的最后通牒。福田彦助没有得到日本军部或内阁的授权就再次对济南实施攻击,开创了军事指挥官未经日本当局授权就在中国进行军事行动的先例,从而为三年后的东北“九一八事变”埋下了危险的种子。
  从 5 月 8 日早晨开始,日本大举炮轰济南旧城。在飞机、大炮、装甲车与优势兵力的结合下,日本在济南取得绝对的军事优势。
  5 月 10 日,青白党军指挥官李延年和苏宗辙率军撤出济南,但在撤退沿线,他们遭到日军的伏击。
  最终于 5 月 11 日,在济南总商会和济南商埠商会的安排下,双方停火。
  停火期间,日本控制胶济铁路,并继续占据济南。
  随后,中日双方又在经济战线展开了交锋,日本取代英国成为中国首要贸易国。
  除此之外,日本也向欧美国家学习,利用庚子赔款设立了学生交换计划,但规定使用基金在日本学习的中国人,必须“发誓效忠”于日本天皇!这是对中国赤裸裸的羞辱。
  1928 年,注定成为中日关系的宿命之年。
  秦笛在1928年2月,化名“春申君”,在申报上发表文章《战争的钟声已经敲响》以警示世人,可惜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凡响。因为老百姓更关注柴米油盐,这种军国大事该由政府官员考虑,而政府还没有完成统一,青白党和大赤党都有心无力。
  在这种情况下,秦笛加紧了青霉素和磺胺药的生产,而且收紧外销,将大量药物投放于国内,还有一部分储备起来。
  与此同时,他在重庆、西安和昆明投资的三家分厂也正式投产了,主要生产磺胺药和阿司匹林。
  另外,他还在魔都和西安各成立一家工厂,专门生产绷带、纱布、缝线和医疗器械。
  绷带和纱布的生产没有难度,秦家有经营纱厂的经验,只要按照特定的要求织布,然后加几道消毒工序就行了。
  医疗器械一部分进口,一部分可以自己制备。
  有些医疗器械要求很高,哪怕是一把止血钳,一个血压计,看似很简单,其实没那么容易造出来。一把好的手术剪刀,都可能要上百美元。
  因此,秦笛不得不未雨绸缪,扩大“国泰医药进出口公司”的股本,提前下单从美国购买大量的医疗设备,一部分推销给各大医院,一部分运到西部内陆地区,暂时储备下来。
  他甚至还投入八百万大洋,将“慈安堂”改成“慈安外科医院”,然后在长沙、武汉、济南、徐州、南京、西安、重庆等城市开辟分院,每个分院都尽可能的聘请外科医生,少则六七人,多则十几人,加上护士和辅助人员等,大约六七十人。规模虽然小,但相当于火种。以后会逐渐扩张。
  每家分院都有独立的院长,上头设置一个总经理。
  总经理名叫“黄智函”,大约五十岁,毕业于圣约翰大学,乃是朱婉的校友,仁济医院的副院长,被秦笛挖了过来。
  如果遇到大的问题,黄智函会禀报给朱婉和秦笛。
  外科医院作为独立经营的机构,一旦投资到位,建成楼房,设置病床,购买医疗器械,聘请了医生后,就能够自行运转,不需要更多的投入,靠着治病救人赚钱,很容易保持收入平衡。
  这是秦家创办的私人医院,跟政府没有关系,也不属于任何大势力。
  大赤党和青白党都有自己的军医,但是有些复杂的手术,急切之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