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人仙百年-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月推出的灵谷,都被富豪买走了!敢情富人都能多活几年,穷人就该早早的离世?”
“这样的好东西,为什么不能在全国推广呢?”
“奸商!应该收他们垄断税!”
除了灵谷以外,灵蚕衣也同样引起争议,就像爱马仕的包和奔驰、宝马车一样,成为某些人身份高贵的象征,惹得低层的老百姓忿忿不平。
不过,时代不同了,再愤恨又能如何?
再过几十年,全国灵气复苏之后,不单会加剧贫富不均,而且将诞生新的阶级,修真人的地位大幅提升,渐渐演变成修真世界。
在这几年间,农科院也曾经联系秦笛,问他能不能提供灵谷种子。
然而秦笛拒绝了对方的要求。
对此,上层人物有不同意见。有人说应该尊重秦家的权利;有人说灵谷属于全人类,应该剥夺秦家的特权;特别是某些鹰派军方人员,说灵谷能造就特种兵,希望能从秦家拿到种子,然后大量种植。
前几年,考虑到秦家做出的贡献,上层不好意思开口,但是随着贫民百姓的责骂,和来自军方的压力,终于忍不住发来公函。
“希望秦家,捐出灵谷种子,以造福国民励。”
这封公函,类似于公开信,内容给被媒体报道出来。
老百姓议论纷纷,叫好声不绝于耳。
“希望秦家能秉承为国为民的传统,赶紧将灵谷种子捐献出来!”
“识时务者为俊杰,广大人民都希望秦家捐出灵谷种子!不要不识抬举!”
“哼哼,按理说秦家该早点儿献出来!可他们拖了十年了!这十年里,单靠卖灵谷,赚了多少钱!”
也有少数人为秦家鸣不平:“这是人家的专利,凭什么被逼交出来?”
“如果说,秦家必须交出灵谷,那么你家的奔驰、宝马、爱马仕、豪宅、别墅……是不是也该交出来?”
“我看有些人得了红眼儿病……”
但是总体而言,超过八成的人,都希望秦家从善如流,赶紧把灵谷种子献出来!
对此,秦笛写了一封信,提出一个要求。有关部门讨论后,答应了他的要求。
最后,双方签下协议,秦笛拿出500斤“灵黍”的种子,换取五花海周遭十里两百年使用权。
第428章 百折不挠
500斤灵谷的种子,被分到多个农科院。其中,上京农科院分到200斤,魔都农科院70斤,四川农科院50斤,西安农科院50斤,青海农科院30斤……
每个农科院都调集精兵强将,发誓要种出灵谷,为全国人民造福!
关于灵谷的研究,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不断在电视上被提及,经常登上报纸头条。
然而结果却出乎意料,可以说是很悲催!很多科研人员辛苦大半年,小心翼翼,将灵谷照顾得无微不至,然而到秋天却没有结穗!数十家农科院,只有青海农科院种出了灵谷,但是每亩地的产量,只有很可怜的8斤。
很多农业科学家聚集在一起,讨论第一次种植失败的原因。
有人说:“依我看,秦家提供的谷种有问题!他们有可能经过特殊的处理,让灵谷不能结穗!”
有的科学家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青海农科院还有8斤的收成呢!
这些人讨论了整整十天,将失败原因写了50多条,然而却没有一条,触及到根本原因。
灵谷种植的关键是灵田,灵田的关键是灵脉,如果没有灵脉,一切都是奢望。青海农科院种出8斤灵谷,那是他们运气好,选择的那块田有少量灵气。
不是说有灵气就等于灵田,灵田是需要培育和改造的,要在地下埋好锁灵盘,让灵气源源不绝的供应。如果是天然的灵脉,可能在地下游弋,灵气很不稳定,灵谷没法好好生长。
有记者将科学家的意见刊登在报纸上,又一次引起众多百姓的争议。
“我看秦家不老实,提供的谷种有问题!太不像话了!”
“应该将秦笛捉起来!把他关押到监狱里去!”
“应该收回昆仑山、罗布泊、九寨沟,这家人太贪心了……”
“我觉得,这事儿不能怪秦家……种植灵谷肯定有秘方,这些个科学家,自以为很聪明,然而没种过灵谷,不知道其中的诀窍。别忘了,春秋宫给它取名为‘仙灵谷’,既然沾了个仙字,说明它与众不同,这些个科学家,能理解仙字的含义吗?”
春秋宫迫于无奈,只好又拿出500斤灵谷种子,晏雪对来访的记者说道:“这种灵谷本来就很难种植,要不然我们秦家早就献上去了。”
随后又一年,多家农科院拿到灵谷种子后,设计了精密的实验配方,各种各样的氮磷钾比例,其中上京农科院和魔都农科院财大气粗,直接从罗布泊的灵田中,挖走了两个农业技术员,那两人分别叫张昌和王铁木,都有好几年灵谷种植经验了。
张昌原本是河北农学院硕士毕业,在保定农机所干了五年,因为工资很低,所以辞职去了罗布泊。他在罗布泊干了多年,每年的薪水很高,已经攒了不少钱,这次被上京农科院挖走,说是年薪两百万,还提供上京户口,于是他就来了。
张昌觉得种植灵谷很容易,不浇水,不施肥,只要按照适当的间距种下去,几个月以后就能收割了。他在罗布泊工作的时候,一直都是这么干的,没什么技术含量!
然而他被现实狠狠的扇了一巴掌!等到秋天,他负责的那块农田,连一粒灵谷都没有收获!
最终,他不但200万年薪没拿到,而且上京户口也没了指望,每天愁眉苦脸,使劲揪自己的头发:“这是咋回事呢?为啥种不出来?”
王铁木的情况也差不多,到了魔都农科院以后,同样以失败而告终,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哎呀,我不该辞职!秦家给的待遇多好啊,我再也找不到那么好的工作了……”
这一年,多家农科院,数百位农业科学家,辛辛苦苦,废寝忘食,然而结果跟上年一样,甚至还不如上一年呢,因为青海农科院每亩地只收了3斤!简直太可怜了!
为什么只有3斤呢?归根结底,是因为灵气不足,头一年种过灵谷,第二年再种,产量下降了。这还是田里有一些灵气呢,如果换在没有灵气的地方,第二年别说种植灵谷了,就算普通玉米都长不出来!
地力耗竭之后,至少要修养10年,才能慢慢恢复。
随后,数百位科学家聚集在一起,研究失败的原因,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要么灵谷种子有问题,要么是土地有问题,反正不是种植方法和营养成分的问题,因为各种方法和营养比例都已经实验过了!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秦家坦然交代,种子没有问题,那就是田地有问题了!或许,这正是秦家宁愿拿10亿人民币,也要承包罗布泊的原因吧。
于是接下来一年,这些科学家兵分两路,得到秦家的同意之后,一路在罗布泊绿洲上开了块试验田,另一路直接进驻秦家灵田里!两边都用同样的种子,同样的方法种植!
结果,灵田里产量达到250斤,外面田地只有每亩10斤。
至此一切都明白了:秦家这块地与众不同!
随后又来了一批化学家和土壤科学家,对灵田里的土壤进行细致的研究。他们有了一系列的发现,有些能做出合理的解释,有些没办法做出解释。
反正不管怎么说,找不到类似的灵田,就没法扩大灵谷产量!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全国百姓都傻眼了!
“可以了!还想怎样啊?秦家够配合了!”
“总不能剥夺秦家这块地吧?就算剥夺了,它的产量依然有限,说不定所有灵谷都被某些人侵占,市面上找不到一斤灵谷,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这么特殊的一块田,偏偏被秦家找到了呢?”
“还用问吗?因为秦笛能掐会算!”
不过,也不能低估科学家的韧性,他们坚持不懈的研究,从全国各地搜集土壤,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发现青海的土壤很不错,跟罗布泊的土壤有相似之处,而且越靠近昆仑山越好!
于是乎,有一批科技人员转战青海,在距离玉珠峰两百里外开辟了农田,还有军队保护他们的安全。
最终,灵谷种出来了,每亩地的产量并不高,最多不超过20斤。
尽管如此,这些人总结经验,降低播种量,扩大耕种面积,增加每一株灵谷的间距,最终还是有一些收获的。
军方对这个结果表示认可,大不了多开几亩田地就是了。反正这两年,青海省多了很多绿地,那就可劲儿造呗。
如此以来,军方的需求可以得到满足。随着灵谷种子的扩散,有些农民也试着种植,然而灵谷对地力消耗太大了,影响了普通粮食的供应。若干年后,国家不得不限制灵谷的耕种。
然而魔鬼已经从瓶子里放出来,很难再将其收回去。哪怕一亩地只收半斤灵谷,也能卖到十万块,比种植其他的任何作物都强!灵谷的价格在很长时间内都保持高位,因为富人太多了,对灵谷的需求很大。富人不担心粮食供应,穷人却不能不担心。随着粮价的上涨,有些人眼看饿肚子了。
至此,才有人感到后悔:“为啥要逼秦家捐献谷种呢?这样做,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以前买不起灵谷,现在还是买不起!而且连温饱都顾不住了!这不是造孽吗?”
第429章 乱了
时光匆匆,转眼到了2045年。
灵气扩张向西延伸到罗布泊,向东延伸到宁夏、甘肃、四川的一部分。
塔克拉玛干东边一半已经绿了,其中包括古楼兰和罗布泊,原先的沙地变成了大片的绿地,罗布泊里有了淡水,湖面变得越来越大。
灵气扩张伴,随着野兽的聚集,妖兽也跟着越来越多了。
原先被军队开辟出来种植灵谷的田地,不断受到成群结队的野兽骚扰,即便有士兵站岗放哨,也还是不胜其烦。
野兽繁殖的速度比人类快十倍,妖兽的数量也是人类修士的十倍。这样一来,灵气扩张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农牧民活动的地盘,非但没有扩大,反而越来越小了。
国家加大了剿灭妖兽的力度,但是情况很不妙,不断传来战士牺牲的消息,甚至整个班的战士失踪。
龙牙,虎牙,狼牙,象牙,这些特种部队,全都调到青海、宁夏、甘肃来了,然而还是捉襟见肘,无法有效保护当地的百姓,毕竟要防护的地盘太大。而妖兽来去如风,并不容易彻底剿灭。
于是这时候,国家开始改变策略,悬赏鼓励击杀妖兽,不管什么人,击杀一头妖狼,奖励一百万元;击杀一头妖豹,奖励两百万元;击杀一头妖虎,奖励三百万元……
自此之后,便有了赏金猎人!
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将会诞生大户、世家、门阀……然后还会有门派……
老实讲,这并不是秦笛想要的。
中华民族奋斗百年,好不容易获得平等,没想到转一圈之后,又走回老路了!
按照秦笛的本意,是支持一个强大的国家长期存在的。然而他什么都不能说,否则会被人认为妖言惑众、居心叵测。
这一年,全国上千家“长寿健身馆”更名为“春秋武馆”,以响应国家的号召,培养年轻的武士,跟妖兽奋勇厮杀。
春秋武馆的总教头是顾如虎,副总教头韩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