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人仙百年-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笛还有一只灵兽哮天犬,不过,那条灵犬喜欢跟着朱婉和秦汉承,此刻还在四川九寨沟呢。
罗布泊的灵田刚刚开创,秦笛和晏雪经常要过去看看。
那些农业技术人员都还算不错,年纪最大的四十出头,年纪最小的还不到30岁。他们很喜欢摆弄灵谷这种新鲜的植物,小心翼翼的伺候,每天都要观察记录。
秦笛有五种灵谷的种子,分别是麻、黍、稷、麦、菽,他这次拿出来的是灵黍,黍就是黄米。去年春秋宫对外销售的也是这一种。至于说另外四种,等过几十年以后再拿出来。如此以来,就算仙灵谷扩散出去,对春秋宫的影响也比较小。
普通的黄米,跟小米有不同。黄米大,小米小;黄米有糯性,小米不粘;黄米植物茎上有毛,而小米茎上没毛;黄米常用代替大米吃,吃捞饭;小米可用于煮粥,小米磨面可蒸窝头,加绿豆面摊煎饼。
而秦笛种植的灵黍,又跟普通的黄米有区别,不单个头大了一倍,而且颜色泛白,有种晶莹剔透的感觉。它的幼苗长高以后,大约有五尺高,几乎是普通黄米的两倍。
所以这些农业技术员都感到很新奇。花了很大精力去观察灵谷的生长,记下的笔记很详细。
第415章 战略物资
这天,秦笛出现在灵田里,被几个人围住了询问。
“秦先生,这种植物很奇特,这么高的植株,按理说都改淘汰了。因为这些年来,很多农作物都在小型化培植,比如说玉米有矮杆玉米,产量比高杆玉米还要高。”
秦笛道:“我们种的是灵谷,不求产量,只求质量。仙灵谷不能作为普通人的主粮。”
有人问:“秦先生,您为什么在谷字前面加‘仙灵’两个字?”
秦笛微微一笑,却不肯详细解释,只是随口说道:“它能大补元气,延年益寿,所以我取了这么个名字。”
又有人问:“先生,我们通过耕种,整理了第一手的资料,能不能拿出去发表?”
秦笛摇头:“不行,灵谷属于战略物资,不能轻易泄露出去。你们该写文章还可以继续写,将来我在附近建一所小型的图书馆,所有资料全部摆进去,只供内部人员参考。与此同时,我给你们增加福利待遇,工作第一年,年终奖20万,以后每年增加20万!即便15年后不干了,也可以每年享受两斤仙灵谷!”
闻听此言,众人都露出兴奋的神色:“太好了,多谢秦先生。”
秦笛又道:“丑话我也要说在前头,若是有人带走了灵谷种子,不但所有福利都没了,而且我还要索赔1000万元。索赔算是轻的,我有种种手段,让人生不如死。虽然我没在这儿安装监视设备,但我只要掐指一算,就知道谁做了坏事。你们也应该知道,我连地震都能算出来!”
这些话听着有些严厉,有人感到心惊肉跳。
尽管如此,秦笛也知道,他不可能永远守住灵谷的秘密,日久天长,早晚还是会泄露出去,他只想尽量延缓这个过程而已。
灵气复苏也有个限度,天风大阵就像水泵一样,不停的从宇宙深处,将灵气抽吸过来,输送到昆仑山中,到了一定时候,地球上会出现一些灵脉,那些灵脉并非均匀分布,有些名山大川可能会变成适合修真的地方,但是大片的平原并不能全部变成灵田,如果勉强种植灵谷,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有可能是一场灾难,会有很多人挨饿的!
天风大阵的能力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自动停下来。就像抽水到了一定高度,就不能继续抽提了一样。
除非秦笛修成了金仙,或者仙王,直接将地球装进口袋里带走,带到其余的高维空间;或者重新改造天风大阵,才可能继续提升地球上的灵气。
有人问:“秦先生,为什么春秋宫将仙灵谷卖的那么贵?”
秦笛笑了笑:“它是好东西,产量有限,而中国有十四亿人口。”
因为这只是第一季种植,所以这些人并不晓得,一亩地能有多大的产量,等到收割的时候,他们会发现,越靠近中心湖泊的地方,产量越高一些,但也只是每亩一百斤而已;而外围那些地方,产量只有可怜的50斤。总共1200亩土地,所有灵谷加起来,不超过10万斤。
当然,如果秦笛愿意的话,他还能再开辟几片灵田,雇请更多的工作人员。
他也可以在这片灵田的地下,埋入更多的聚灵珠,进一步提升灵田的品级,从而提升灵谷的产量。
他觉得此事不急,暂时而言,有一片灵田就够了。
因为疫情的缘故,2020年度的楼兰赛马会暂时停止了,“长寿杯”自由搏击大赛也被迫取消了。曾经一度,健身馆里空荡荡的。但是随着疫情的减轻,里面的人又渐渐多起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健身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有的人每天去跑跑步,练练肌肉;有的人则去参加各种学习班,比如说传统武术、剑术、拳击、瑜伽,还有老少咸宜的“长生功”。
长生功的动作舒缓,类似于五禽戏,或者达摩易筋经,但它的效果不同凡响,比太极拳好很多。只要每天打两遍,就会觉得遍体舒畅,仿佛换了一个人一样。
因此不单平民百姓在练,就连某些官员也喜欢,甚至有人提议,将其提升到全国性的普及项目,类似于中小学的课间操。
六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意越来越浓。
中国政府受到很大压力,但是临危不乱,从容应对。
因为中国控制了疫情,而西方国家的疫情成了一锅粥,这样子发展下去,情形对中国很有利。原定2035年才能超越美国,因为疫情的爆发,可能加速这个过程。
针对稀土的收储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春秋宫买下了一半的稀土,导致价格节节攀升,并不是翻一倍的问题,而是上涨了五倍!
春秋宫采用了多种手段,分三个层次购买。
第一层,直接跟主要厂家购买,包括包钢稀土、广晟有色、厦门钨业、赣州矿业、中色建、中铝公司、五矿集团,刚刚生产出来的稀土,就被秦家买走了三成。
第二层,从包头稀土交易所和其余国内市场上购买。
第三层,通过秦鸿在国际市场上购买。通过这三个层次的购买,稀土价格被大幅提高了。
多年以来,中国的稀土开采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中国稀土产业在世界上拥有多个第一:资源储量第一,占23%左右;产量第一,占世界稀土商品量的80%至90%;销售量第一,60%至70%的稀土产品出口到国外。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却没有稀土价格话语权。
国外一些有实力的贸易商和企业在低价时大量购进中国稀土产品,价格上涨时则停止采购、使用库存,待再次降价时再行购进。这就逼着国内企业竞相降价出售。
国外都是大买家,而中国则是100多家企业对外销售,出口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使宝贵的稀土短线产品钕、铽、镝、铕等低价外销,而铈、镧、钇等大量积压,企业在微利线上挣扎。
日本已经囤积的稀土,足够其国内使用100…300年,从而掌握稀土的国际定价权。
从2012年开始,中国就启动了稀土战略收储工作。但是稀土资源依旧在不断的流失。
第416章 惹来争议
秦笛既然出手了,就不会轻易结束。至少百年内,稀土价格降不下来!
他会把所有的美国、日本、香港、新加坡资产,连同所有的字画、古董、艺术品全部卖掉,都拿来收储稀土资源。
至于说买来了放在哪里?2019年中国稀土产量13。2万吨,如果秦笛买下一半,也就是7万吨。稀土的比重为4。4…5之间,7万吨稀土相当于15000立方米,只是相当于边长25米的一个立方体。秦笛的纳虚葫芦能装下数万个这样的立方体。
当然,他也不能将所有稀土都买光,否则包括中国在内,每个国家都会急得跳脚。
近年来,中国的工业规模已经超过美国,并且是产业链最为完备的国家。在永磁材料、催化剂、抛光材料、冶金材料、在新能源以及其他领域都需要大量使用稀土。中国的稀土消费量约为全球消费总量的56。5%,并且中国对稀土的需求量还在迅速上涨。
正因为这个缘故,中国不能轻易采取全球断供,否则还怎么从国外进口稀土呢?将来随着中国的发展,进口的数量只会越来越多!
由于秦笛的插手,稀土价格暴涨,惹得几家欢乐几家愁,那些个稀土生产厂家笑开了花,但是稀土消费企业却叫苦连天。
比如说新能源汽车,200万辆新能源汽车,大约消耗钕铁硼15960吨。
比如说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产量将近23万台,需消耗钕铁硼6900吨。
再比如说节能电梯,年产量80万台,需要消耗钕铁硼3200吨。
还有变频空调,年产量7000万台,需要消耗钕铁硼8400吨……
稀土价格的上涨,大大提升了这些厂家的生产成本,让他们大叫吃不消!
他们联名给“原材料工业司稀土办公室”写信,呼吁国家对稀土价格进行调控,务必要将价格降下来。
与此同时,美国的军工企业更加难受,因为飞机、导弹、航母很多地方都用到稀土,日本也需要稀土来生产磁性材料、催化剂和电池。这些国家都要求中国加大供应。
在这种情况下,稀土办公室的贾主任打电话给张默品,让他过去参加会议。
同时参会的有许多厂家的负责人,代表着不同的利益,吵吵嚷嚷,差点儿打起来。
很多人追问张默品:“秦家为啥要买这么多稀土?还给不给我们留条活路?”
张默品道:“稀土既然叫稀土,就该物以稀为贵,难道不应该涨价吗?”
“请你告诉我们,秦家买了稀土以后,到底生产了什么产品?做了哪些利国利民的事?我看你们就想囤积居奇,乃是不折不扣的奸商!应该受到严厉打击!”
“我不知道生产了什么产品,这是秦笛先生吩咐下来的,我就是个办事员。你们攻击秦家是奸商,那么秦家以往的贡献,都被你们一笔抹杀了吗?”
“这是两码事!”
“秦先生是为了对抗国外的打压,为国家做贡献!你难道看不见,美国飞机、军舰耀武扬威?这是对我国的严重挑衅!所以秦先生才下决心拉抬稀土价格……他才购买了一半的稀土,如果狠狠心,将购买量提升到八成,又会怎么样呢?难道说,买东西还犯法吗?”
大伙儿争论不休,最后并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秦家该买继续卖,稀土价格继续提升。
贾主任也接到上面的指示,让他不要打压稀土价格,维持较高价格,对中国整体有利。所以他也就不管了。
秦笛将一批稀土掺入金银铜锡铅等多种金属,经过提炼以后,浇灌了更多的飞剑,插在“种剑峰”上。这批飞剑的材质比较好,将来有可能会诞生少量的灵宝飞剑。
不知不觉,到了9月中旬,第一季的灵谷开始收割了。
除了留下一部分种子之外,其余的经过脱壳处理,变成了白色亮晶晶的灵黍。产量比秦笛预想的还要低一些,只有80000斤。
秦笛给每个技术员发了两斤,叮嘱他们深耕灵田,将茎干埋入土中,弄完之后就可以放假了,等明年二月份再来。
这些人都很开心,因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