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开局抓到一瓶成神液-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宫廷菜特别讲究“色、香、味、形”和菜肴的名称。
  比如“罗汉大虾”、
  “怀胎桂鱼”、
  “凤凰趴窝”、
  “蛤蟆鲍鱼”。
  不仅取名形象,味道佳美,而且将色彩、形状有机地结合起来。
  还有许多菜,为了做到色彩绚丽、形象生动,要用小镊子夹着各种颜色的配料拼摆。
  如做“荷花大虾”,就要经过三十九道极为细致的工序。
  看着一盘盘工艺品一样的色香味俱俱佳的八盘“宵夜”,即使在迪湃享受过各种人间极品美食的苏晓宁不得不感叹:
  “比起贵国的让人不忍下筷的御膳,我们沙拉酋王室的菜品,就像野蛮人吃的东西一样啊!”
  比特国王哈哈一笑说:
  “非也,非也!
  本王吃腻了这些破费心机做出来的食品,还是你们沙拉酋王国的考牛排、烤羊排原汁原味,离大道最近啊!”
  苏晓宁一愣,
  吃个饭扯到修炼境界上去了,看来今晚的夜宵一定很有趣!


第170章 坐而论道
  看到苏晓宁有意探讨,比特国王微笑说: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苏晓宁听了一愣,这话很熟悉啊!
  意思很简单:
  就是说天道看起来高不可攀扑朔迷离,让人无法捉摸,其实是极其简单的。
  当我们把复杂冗繁的表象层层剥离之后,就是事物最本质的大道理。
  这与佛家的“放下”,
  奥德曼丁古神的“认识自己”,
  异曲同工。
  天下修士何其多,流派何其繁杂。
  大家只是从自身出发,
  述说同一个道理而已。
  所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苏晓宁对比特国王不由肃然起敬。
  他不仅仅是千古一帝。
  他还是一位追求天道的大修士!
  政道合一,
  不正符合苏晓宁认可的上古飞升的标准吗?
  “像这道荷花大虾,经过39道工序加工制作而成,看起来精美绝伦,已经没有了本来的味道。
  你尝尝。”
  比特国王伸手请苏晓宁举筷。
  看到白瓷菜盘上的“荷花出水图”,苏晓宁不忍下筷。
  那就是一道用食材堆砌起来的山水画,红的、绿的、白的,比真正的名画,也不遑多让!
  “签到!”
  苏晓宁倒要看看,宫廷御膳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叮!荷花大虾又叫荷花豆腐大虾,其实在地球上,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
  系统一说“豆腐”两个字,顿时让苏晓宁对这道菜的惊艳拉低了几个档次。
  当然,
  并不是说豆腐就低贱,事实上很多名菜,豆腐扮演着重要角色。
  只是因为苏晓宁境界不够高,
  一听到人人都买得起的豆腐,就对这道名菜有了“平常心”来看待。
  苏晓宁识海里,
  出现系统提供的地球上制作荷花大虾的资料:
  【主料】:大虾20克,豆腐200克,黄瓜200克,番茄100克,芋头150克,西兰花200克。
  【辅料】:鸡蛋2个,姜,蒜少许。
  【调料/腌料】:川盐,料酒,味精,白糖,胡椒粉,酱油,湿淀粉,鲜汤,麻油,精炼油各适量。
  【特色】:海鲜原料以味鲜为特色,故沿海地区多以蒸、灼之法成菜。
  川菜则以擅用百味负盛名。
  自海鲜入川之后,烹调师以川菜中的传统味型烹制成菜,创制成了不少群众喜爱的菜式。
  荷花豆腐大虾便属家常味型,四川乡土风味浓郁,加上装盘呈荷花形,使成菜又增加了一层魅力。
  形似荷花,色鲜艳协调,质地鲜嫩,味咸鲜微辣,可作筵席大菜。
  “原来就是地球上的川菜啊!”
  川菜味辣,雷鸣城地处北方,寒冬月份较长,人人都喜欢吃辣,可以御寒。
  然后,就是荷花大虾的具体做法,苏晓宁不再关注。
  三十九道工序已经被精简到十二道,苏晓宁看了还是头疼。
  吃个饭而已,
  值得浪费那么多时间吗?
  苏晓宁夹了一片“荷花”(大虾)放嘴里细嚼慢咽,味道是不错,还不至于让人头皮炸裂。
  如果不是知道菜名,
  苏晓宁根本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
  看到苏晓宁露出苦笑,比特国王耸耸肩膀说:
  “本王不喜欢这样精细的食品,不过这是祖制,即使是本王也不能改变。
  一桌子的菜都是为你准备的,本王没有宵夜之好,请便。”
  宫廷里面等级森严,礼仪规范涉及到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细节,多出之祖制。
  祖制不可废,不可轻易修改,即使是千古一帝比特国王也必须服从。
  秩序,是立国之本。
  比特国王必须以身作则。
  别以为千古一帝权势滔天就可以为所欲为,事实上恰恰相反。
  随即,
  比特国王把玉瓶的红绸布塞揭开,给苏晓宁倒酒。
  看到琥珀色的酒液在玉杯里面回旋,灵气扑面而来,苏晓宁暗暗点头。
  果然是灵酒!
  虽然不及苏晓宁在修仙界品尝过的特级灵酒,但是在下界,能够喝到灵酒是天大的造化,苏晓宁肚子里“酒虫”蠢蠢欲动。
  “本王这个年纪,对吃已经没有多大兴趣。
  这瓶灵酒是三十年前,在剎佳玛塔峰上发现的,据说是仙人之物,王子殿下你有口福了。”
  比特国王举杯邀苏晓宁共饮。
  共饮,
  表示酒里没有毒,让初来乍到的客人放心。
  通过签到成神系统苏晓宁知道,刹佳玛塔峰是万灵大陆第一高峰。
  高15280米,
  被称为“圣山”。
  “刹佳玛塔”根据当地的传说,是“天空女神”的意思。
  圣山,
  也是天级九星大圆满修士,选择渡雷劫飞升的首选之地。
  那里人迹罕至,有万灵大陆最难得的灵气聚积。
  当然,
  最高的山,
  离“天”最近,飞升的时候,省了不少力气不是?
  苏晓宁浅尝一口,微笑说:
  “果然是仙酒,酒水入腹立即给四肢百骸提供灵力,通体舒泰,让人活力无限。”
  比特国王“呵呵”一笑说:
  “这样的灵酒,也许不入王子殿下的法眼。
  本王很是好奇,苏晓宁的王子殿下修为逆天,你又如此年轻,应该是有奇遇了。
  不知道苏晓宁王子殿下,对天道有什么感悟?”
  这是要坐而论道吗?
  苏晓宁最不怕的就是吹牛皮。
  他的签到成神系统,可以提供全宇宙的理论知识,让苏晓宁吹一万年牛皮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苏晓宁咳嗽一声,正襟危坐,缓缓开口:
  “在我看来,天道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居神明居。
  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这话一出,比特国王不由肃然起敬的看了苏晓宁一眼,然后默默品味。
  良久,比特国王睁开眼睛,脸上红光满面,似乎比喝了灵酒还要让他受益匪浅。
  “好一个以常无有!”
  “好一个太一!”
  比特击掌赞叹,对苏晓宁露出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神情。
  他不由站起来说出自己修炼多年来的道心感悟:
  “道之理则,分无、有二面。
  道常无,无名无形,先于天地鬼神,而为天地万物之始。
  道常有,生天地万物,具无穷之用。
  道之理则贯穿于万有,表现为万有皆相对而存,极则必反,终必归,根本之规律。
  而有之用,常以无为本,有生于无。
  圣人体道之无,法道之自然无为。
  以之修身,当无欲而静,无心而虚。
  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
  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
  怀慈尚俭,处实去华,以之治天下。
  还刀兵,离争斗,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民虚心实腹,无知无欲,则无为而治。”
  说到这里,比特国王豪气干云,双目炯炯有神,看着苏晓宁。
  这是要征求自己的意见,
  互相印证道心吗?
  苏晓宁也站起来鼓掌说:
  “好一个不尚贤!”
  历代君王,那个不推崇圣贤之道教化子民?
  比特国王却反对圣贤之教,真是让苏晓宁为之惊艳:
  好一个千古一帝!


第171章 无为而治
  比特国王身为千古一帝,他的道心,中心思想就是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
  无为即不妄作为,需遵循客观规律而为。
  历史上的太平盛世、宏图大业大都是在道家无为而治的指导下取得。
  苏晓宁立即通过系统,总结出历史上自古以来无为而治的实际案例。
  他也想做一个像比特国王这样的大修士,不仅仅为了自己而飞升。
  “举国飞升”
  就是上古修士的理想标准。
  历史浩瀚,遵循黄老之术者昌,反之则亡。
  秦,推崇法家,不遵黄老,
  亡!
  舜,无为而治。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的战国七雄齐威王,尊黄老之术,成就霸业,尊为“东帝”。
  西汉文景之治,推崇无为而治。
  东汉汉武帝独尊儒术,废民生,穷兵黩武,春秋断狱,国将亡。
  汉武帝下罪己诏: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
  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强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这是知错就改,回归无为而治。
  最值得一提的是,
  盛唐也推崇无为而治,垂拱天下。
  唐太宗曾谈其治国体会:
  “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
  君无为则人乐,
  君多欲则人苦。”
  唐朝是自始至终尊老奉道的王朝。
  唐朝帝王对老子尊称有加,自称自己是老子的后裔,尊老子为圣祖,确定了道教为国教,并诏示天下,以抬高唐宗室的地位。
  唐玄宗是唐朝第九位皇帝,他在位45年,对老子及道教的尊崇达到了顶峰。
  唐玄宗说老子是“万教之祖,号日玄元,东训尼父,西化金仙”。
  把老子列在孔子和释迦牟尼之上,道教在儒、佛之上。
  明太祖是历史上第四位注释《道德经》的皇帝之一。
  放牛娃出身的明太祖要亲自注释《道德经》,可见明太祖对道家理论的重视程度。
  朱元璋阐述了他对“无为而无不为”的理解:
  “道治天下,专其志而守之,所守在心,所为居衷,无形无影,乃道常存,即是无为无不为。”
  同时大力倡导“君无为而臣有为”的观点:
  “君子之持身行事,国王治国以陈纲纪,岂无知而无为?
  在动以时而举必善,君子可以利人,国王可以利万物,即爱民治国者也。”
  明太祖从叫花子到皇帝,平生最恨的就是贪官污吏,最同情平民百姓。
  因此,明初的吏治是历代王朝中最为严酷的。
  他曾经6次大规模肃贪,15万贪官人头落地,驸马、侄儿、宰相等都成刀下鬼。
  但明太祖对待老百姓还是非常宽厚的。
  他常警告群臣“天下初定,百姓财力匮乏,好比新树不可折枝,小鸟不可拔羽”。
  历史浩瀚,过眼云烟。
  以史为鉴,苏晓宁明白了自古以来的治国之道,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