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那小厮-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长磐替师傅铺好床铺,扶钱二爷在床上躺下,后者显然已经喝大了舌头,说话含含混混没个清楚。身为徒弟的魏长磐叹口气,想着师傅什么都好,就是也太好酒了些,一喝还偏偏收不住,不醉不罢休。
  年少不识愁滋味,故而不知酒能忘忧。
  少年郎想起师傅在招呼江北坡过来前,对他说的那些言语。
  既然要去混江湖,必然少不了要与同道中人打交道,点头之交,往往就是一顿酒饭一场相逢间结下的缘分,日后要是有些什么小麻烦小事情,帮衬一个是一个,更深点儿的,性格脾气都对胃口,像是江北坡,人品过得去,在江湖里头算是能往来的朋友大多是这些。一起混过江湖偷鸡某狗打过群架吹过牛皮偷看过女子沐浴图,彼此都知根知底。
  兄弟的话,不用多,但不能没有。
  做朋友的,大多都只能锦上添花,当兄弟的,必须得要雪中送炭。
  行走江湖,要是没个兄弟的话,混这江湖混到头来又有什么混头? 魏长磐把这话记在心里。
  有时候血肉至亲兄弟,因为半点儿家产分不均匀,就老死不相往来,像什么话?江湖里的兄弟,道理讲不通,还是谁做错了,那就干上一架,干完了,喝顿酒,兄弟还是兄弟。


第21章 自古后浪推前浪
  酒量不高,酒瘾不小,钱二爷用这话来形容倒是恰到好处。原先在镇里头就日日要喝到七八分,一到镇外头直接就像今日这般醉死过去,难道混江湖的,一个个都是大酒鬼老酒仙?尝过一次酒水滋味的魏长磐百思不得其解,呛喉咙辛辣不说,若是大醉不醒还会误事,醒来也是头重脚轻脑袋像是被大棒抡过的生疼。
  这一宿钱二爷可没少折腾,含含混混梦里胡话说了不少,络腮胡子上也沾上了脏沫子,魏长磐忙去打了热水拿帕子抹干净,就这样 到后半夜才算消停,一直提心吊胆生怕师傅出些什么问题的魏长磐这才放下心来,打着哈欠回自个儿被窝睡觉。
  好歹有四层楼武夫体魄的钱二爷次日一觉醒来精神抖擞,半点宿醉迹象都见不着。当师傅的发现自个儿身上清清爽爽,料想是做徒弟的昨晚上辛苦,看了眼魏长磐两个浓重眼圈儿,有些过意不去,也不好意思言说,拍拍少年郎肩膀而已。
  离了客栈,去富仙居牵回那匹栗色半老马儿,魏长磐这才知道只是钱二爷当年行走江湖时得来的坐骑,相依为命的那些年还有起了个“黄酒”的名儿,具体缘由已经想不起来,大概是哪天肚里酒虫子作祟时随口起的名,估计是后来觉着顺口,就叫到了现在。当年还是个小马驹子的黄酒,不知怎地落在一群青皮手里,正磨快了刀子打算放血吃肉,好巧不巧钱二爷正路过,行走江湖正愁没个坐骑撑门面的钱二爷一问清了缘由,原来是附近马场里头母马窜出来在外头生的驹子,仨月大小就比差不多时候生的驹子矮了一个脑袋,跑起来更是慢了好些马场主人找着后也是无奈,半卖半送给了附近这伙青皮打牙祭。
  这伙青皮看钱二爷要买这匹驹子,对了对眼色,直接开价二十五两银子,这还是看在钱二爷带着兵刃有两分忌惮的缘故,不然开得价少说也得网上翻一番。
  那会儿钱二爷兜里不过二十两银子出头,好说歹说磨到十八两,那伙子青皮放下话来说再少他们还不如去吃马肉。
  无计可施的钱二爷只能掏银子,得了银子的青皮一吹口哨,欣喜今天怎么宰了这么个冤大头,十几两白花花的银子,去酒楼里头潇洒不比在这儿忙活满天才能吃上几口马肉来得舒服惬意?
  小马驹子虽然脚力不行,倒还是个通人性的,原本被栓在一旁看着那几个青皮磨刀霍霍眼泪汪汪,一见钱二爷从那群青皮手底下救了自己性命,钱二爷一到身边就拿脖子蹭个不停,钱二爷牵马而行的时候是不是往手上舔一嘴巴。
  原本只用操心自个儿这一张嘴的钱二爷,这会儿又添了张胃口不小的马嘴,不多的那点银子只能供几天马草再偶尔来一顿燕麦改善伙食,就这样还得饥一顿饱一顿。好在黄酒填不饱肚子的时候就会溜出去找野食,没想到几个月下来竟然比其他马驹子反而超出了个头,脚力也上了一大截,
  成了匹卖相极佳的良马,是钱二爷和那些女侠搭讪的好帮手,也引来好些游侠儿的嫉妒眼神。
  好些次,惹上麻烦的钱二爷要是没有黄酒跑路,说不定早就嗝屁了三五回不止。后来就算再潦倒的时候,但凡有钱二爷一口吃点,也就有黄酒一口。
  后来钱二爷跟着亲戚回了青山镇,马儿自然也跟着退隐江湖颐养天年,每天有钱二爷家人好吃好喝伺候着,养得膘肥体壮,跟那些日日辛苦下地耕田老来还要被剥皮吃肉的水牛,拉磨盘慢了些就要挨鞭子的骡子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撑死了也就让钱二爷骑着去县里头转悠一圈儿。
  黄酒这会儿按人来算,已经是将近六十岁年纪,钱二爷对这老伙计颇为体谅,在县城里头就没再骑乘,由魏长磐牵着马绳走在后头,自己在前头溜达着领路。
  栖山县虽说富饶,说到底也就是座县城,一面城墙长不过三百丈,地方也不大,钱二爷师傅的住处好找,就在栖山县衙门旁边儿,占了有两亩地皮,是县城里头最大的宅院儿。老头子身为一郡江湖内武夫的执牛耳者,能有如此地位钱二爷也见怪不怪,只是讶异老头子这宅院比起前些年又要大上许多,莫非是多收了几个有钱徒弟?
  门房见着有两人一马朝这儿走来,认清了钱二爷是老爷子以前收的徒弟,带了个不知根脚的半大小子来找师傅,这替钱二爷师傅当门房有小二十年的汉子头发花白,笑着冲那个当年练拳时最喜欢偷懒的年轻人开口:
  “你倒还知道回来,这几年也不知道多来看看你师傅,他老人家这两年又收了几个徒弟,估计你这会儿进去能听到好些声师兄喽。”
  “这门房当了多少年头了?也不知道找个舒服地方去过日子,整天替师父看大门儿也不是个事儿啊。”钱二爷扭头对魏长磐说“叫陈伯,当年跟你师公有过过命交情的,脾气犟,就乐意待这门房里不肯挪窝。”
  听得魏长磐一声陈伯毕恭毕敬,那门房挠挠咯吱窝笑着答应,朝向钱二爷道:“这是你徒弟?十一还是十二?才这年纪就是一层楼武夫了?现在这江湖是后浪推前浪越来越看不懂喽。”
  钱二爷难掩得意神情“那是,也不看看是谁的徒弟。”
  门房也没再多问,开了门让钱二爷师徒和马都进来,进了门是一片宽敞地面,十多个最小还拖着鼻涕,最大已近而立之年的汉子在练拳,其中竟然还夹杂了个羊角辫女娃,虽然比起魏长磐还要小上一两岁年纪,可出拳已然有了那么点“意思”。
  大概是少有生人来访的关系,接近而立之年的汉子注意到有人进门,一抬眼看着来人,脸上就是喜色流露。
  “大家伙儿停一停,六师兄回来啦。”那汉子显然是领头人物,一开口余下十来人便齐齐停了手上动作,羊角辫女娃更是好奇望向这个络腮胡被叫做师兄的来人,和旁边牵着马的少年郎。
  而立之年的汉子是钱二爷当年入门后不久进来的,是为数不多一直留在师傅身边的弟子,前面六个有武道四层楼境界的师兄,游历江湖的游历江湖,开馆收徒的开馆收徒,他限于资质,一直没能突破武道三层楼瓶颈,也就一直留在师门内。
  钱才钱二爷环顾四周。
  有些老物件儿还是没变。
  过了十来年回到师傅这儿,还能见着认识的人,真不赖。


第22章 旧人新白发
  近而立之年的汉子叫刘大石,五短身材,面相生得憨厚老实,礼数也是周到,周围那些后入门的徒弟见这会儿门里辈分除了师傅以外最高的刘师兄称一个陌生来人做师兄,倒也不傻,十几声师叔此起彼伏。
  听得这一声声师叔,钱二爷望向刘大石,眼色疑惑,后者笑着解释道:
  “师傅现如今上了岁数,吩咐我代师收徒,我这点儿本事当师傅是真够呛,要是平时还有哪些招式解释不清的,师傅就亲自来教。”
  钱二爷深以为然,老头子都这岁数了,就算再老当益壮精力也比不得当年旺盛,那些武道一层楼打底子之类的琐碎事情,也就交给刘大石全盘打理。
  那些小一辈弟子中,好些个眼神好奇,上下打量着钱二爷和牵着马的魏长磐,这些弟子当中有的老子县里头的地主大户,也有郡城大商号东家孙辈,更有一个是栖山县新任县令的独子,十几人长辈皆是非富即贵。
  一翻白眼,钱二爷压低了声音问刘大石:“老头子最近又缺钱花?这么些个良莠不齐的弟子可不是他当年的作风,想必银子没少收吧?”
  “也不能这么说”刘大石脸色尴尬“师傅他老人家老来得女,定了桩娃娃亲,棺材本上自然得再压好些嫁妆,喏,就是那位。”冲着某个方向努努嘴巴,钱二爷顺着这方向视线扫过去,那羊角辫女娃不知从哪儿摸出来块糖酥糖,发觉那个陌生来人正在看自己,咧咧嘴,把那只拿了酥糖的手放在背后,抬眼看天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
  “怪不得总觉着这小丫头片子和老头子有几分像,瞧着还是比师娘像多些,怪不得要早早备上嫁妆。”钱二爷摸摸络腮胡子,语气调侃。
  刘大石也不好附和,心里倒是对钱二爷这话有六七分赞同。攒嫁妆只能说是这回放开了收徒的小头,大头则是师傅的名气在一郡之内都不算小,树大招风,这几年常有些妖风邪雨时不时来这儿阴阳怪气,打打秋风不说,还有要和师傅出手切磋的,打赢了没半点儿好处不说,要是一不小心阴沟里翻船,那可就是妥妥为他人做嫁衣长名声的事儿了。
  这些乌烟瘴气的事儿多了,即便是原先犟着脾气不肯松口的老头子也不厌其烦,这会儿就有人找上门,说是能眨眼功夫就能让府上清净,只是事儿不能白忙,不用出银子,答应收几个徒弟就行。
  知道着了人家套的老头子捏着鼻子答应,果然不出两三天,那些隔三差五就吵嚷着要来找老头子切磋的人纷纷没了踪影。不过好在这些个徒弟拜师礼都极丰厚,珍玩古董不说,白花花的银子就收了有几千两。
  老头子收了银子也得办事,不过在拜师这事上耍了个小心眼儿,推辞自己老迈精力不济,让刘大石代师收徒,算是扳回一城。
  话虽如此,在本事上老头子倒是从来都不藏私,能学七八分就不会让刘大石教五六分,有些细微处刘大石虽然会使,但限于天分,教起来颇为吃力,将近六层楼境界的老头子,对于这些不过是一二层楼的徒孙,往往随手指点就能事半功倍。
  刘大石一一介绍这些弟子,最小的入门不过三个月,还在打武道一层楼的弟子,最大的差两年及冠,正是那栖山县新任县令的独生子,面对钱二爷笑起来颇有点倜傥风流,眼里那股子审视意味却没能逃过钱二爷眼睛,天资在这些弟子中是最高,两年前就已经见着武道二层楼的风光。刘大石估摸着这个叫萧谦的年轻人,最多再有半年时间就能摸着铁骨一层楼的门槛,就连原本不打算多掺和的老头子也来了兴致,撂下话,他萧谦要是能在半年内登上武道第三层楼,老头子压箱底的枪法就传归他萧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