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聊斋:书生当拔剑-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是离家近,跨过街面就到。
    二是院子够大,前后三进,基础设施齐备,改建也花不了多少银子以及时间。
    另外,院子后面还有一块数亩大小的空地,正好圈起来作为学生强身健体的校场。
    接下来,学馆便紧锣密鼓开始筹办。
    学馆的名字周羽也已经拟定并亲自题字:文道学馆。
    这下,登门来访的人就更多了。
    不仅仅有城里的书生或是家长,也有城郊甚至是邻县的书生。
    可惜,周羽并非来者不拒,而是定下了一条规矩:必须通过面试与考核方可入读。
    说白了,他开设学馆并非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培育人才。
    所以对于眼缘,以及学生的天赋、人品等等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这一次,周羽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但凡他看不中的学生,谁来说情都不管用。
    一旦看中了,哪怕对方家里很穷,他也愿意免去所有的费用,甚至还可以提供一定的资助。
    其实,这种方式也算是一种常见的投资。
    比如一些富人一旦看中了某个书生的潜力,便会资助其读书。
    假如这个书生够争气,考中了举人甚至是进士,那必然会感恩回报。
    这日上午,又有一个书生登门来访,想要入读学馆。
    周羽刚一进厅堂,那书生便赶紧上前躬腰揖礼:“学生朱尔旦见过先生!”
    朱尔旦?
    这名字听起来咋就这么熟悉呢?
    周羽再细细一打量,发现朱尔旦应该有二十五六岁了,在他招收的学生中算是年龄偏大的。
    “嗯,不必拘礼……听口音你应该不是本县人氏?”
    “回先生话,学生乃陵阳县人氏。”
    陵阳县,距离郭北县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中间还隔着一个凤池县。
    “嗯……那你是否成家?家里都有些什么人?”
    “回先生话,学生三年前成亲,家里尚有父亲健在,以及一个做杂活的丫鬟……”
    问答了几句,周羽又让朱尔旦现场写了一篇短文。
    总体来说,朱尔旦并不符合他的要求,脑瓜子稍微显得迟钝了一些。
    不过周羽最终还是决定收下对方。
    不为别的,就为了他的名字叫朱尔旦。
    其实,朱尔旦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完全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的。
    他的家境虽不算大富大贵,但也算小富之家,不然也不可能养得起丫鬟。
    之前,他在陵阳县一间书院念书,因为替同窗打抱不平与书院的一个先生发生了争执。
    那先生恼怒之下,竟然当着一众学生的面羞辱朱尔旦,说其愚笨如猪,别说考举人,这辈子连个秀才都不要指望考中。
    朱尔旦在读书这方面的确愚钝了一点,记性也不太好,童生都考了好几次才勉强过关。
    但他又不是傻子,如何受得这通羞辱?一怒之下便与先生扭打起来。
    结果不用说,被书院给开除了。
    回到家,娘子一听经过也气得直流泪,说要去书院讨个公道。
    朱尔旦的父亲不想将事情闹大,正好之前无意中听人提起过周羽的名号,便让儿子去郭北县试一试。
    其实,朱尔旦的父亲也知道儿子不是一块读书的料。
    但家里有这个条件,不让儿子念书难不成闲赋家中混吃等死?
    所以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让儿子去碰碰运气。
    要说这朱尔旦也是老实巴交,聊着聊着便将之前与书院先生发生冲突的事讲了一番……
    周羽倒也不在意,拍了拍朱尔旦的肩道:“无妨,只要你足够勤奋,先生不敢保证别的,但可以保证让你中个秀才的功名。”
    这点自信周羽还是有的,毕竟朱尔旦能中童生,多少也有点基础。
    一听周羽所言,朱尔旦大喜过望,连连拱手:“多谢先生,多谢先生吉言。”
    “行了,你先回家准备一下,半个月后学馆便可以入读了。”
    “请先生受学生一拜!”
    朱尔旦当即跪下来行了个磕礼。
    之后,周羽陆陆续续挑选了三十余名学生,年龄最小的仅六岁,最大的一个三十多岁。
    不过总体来说,还是以少年郎居多。
    加上之前的九个学生,整个学馆便有四十余名学生了。
    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也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更多学习的机会,周羽另聘了两个先生协助授课。
    一个是城里颇有才华的秀才,名叫林兴德,擅长诗、画、书法。
    另一个是经同窗介绍来的一个外县秀才,名叫乔生。
    周羽与其经过一番交谈,总体来说还算满意。
    不久后,一切准备就绪,一众学生正式进入学馆入读。
    这一次,周羽将所有学生分成了三个班,一个启蒙班、一个基础班、一个进阶班。
    启蒙班,自然是针对那些年幼也或是不识几个字的学生。
    基础班,针对的是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准备冲刺童生的学生。
    进阶班,几乎都是已经考中了童生,准备考取秀才功名的学生。
    林兴德与乔生交替给三个班的学生上课,周羽则视情况而定,不定时给一众学生授课,也或是单独辅助一些学生。
    不管怎么样,相比以前来说,周羽的压力小了许多,时间也相对自由宽松。
    学馆内还设了食堂与宿舍,方便一众学生用餐与住宿。
    为此又新招了几个下人,由小白菜主要负责管理。
    除了最基本的课堂、食堂、宿舍之外,学馆还设有琴棋室、书画室、图书室,以及后花园及院后的校场。
    可以说,功能算是相当齐备的了。
    待到周羽提交了创办学馆的任务之后,终于……升级了!
    这一次,人物境界也总算与他的现实功名相持平了。
    人物:周羽
    学术流派:儒家
    境界:举人
    气运:1200
    才艺:【书法:2级】【剑道:3级】【音律:2级】【丹青:2级】【棋艺:2级】
    专属技能:【无中生有】【巧舌如簧】【气镇山河】
    特殊道具:【紫毫笔】【砚台】【徽墨】【青莲剑】【秀才笔】【古琴】
    ……
第四十一章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老爷,你……你……怎么……”
    早上,秋香端着洗脸水进了房间,一见老爷顿跟见鬼一般瞪大双眼,结结巴巴。
    好在手中的铜盆没有抖落地上。
    老爷还是那个老爷,但她却感觉一夜之间老爷仿佛变了个人似的。
    周羽皱了皱眉:“你这丫头,一大早惊咋咋做甚?”
    “老爷稍等……”
    阿香回过神来,飞快地将脸盆放到盆架上,随之取来一面铜镜递给周羽。
    “老爷,你照一照镜子,是不是感觉年轻了好多?”
    周羽接过镜子一看……咦,别说,还真是这样。
    虽说以前的原主只有三十岁头,但因自幼熬夜苦读,身子骨偏弱,脸上早早便有了皱纹。
    故而,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怕是大了十来岁。
    周羽接盘这具身体之后,随着境界的提升,情况有所好转。
    但,这一次的变化的确很大,皱纹一丝不见,皮肤光滑而又红润,看起来就像是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一般,焕发看青春的活力。
    “哈哈哈,老爷这次是真的返老还童了。”
    周羽开心地将铜镜递给秋香。
    不难猜,一定是境界发生一次跨跃的原因,说不定寿缘也有所增长。
    毕竟秀才与举人看似只相差一级,但这一级的跨度着实相当大。
    按照正常的录取比例,乡试中举的机率大约为百分之一。
    也就是说,平均一百个秀才只有其中一个幸运儿有机会晋升为举人。
    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竞争有多残酷。
    周羽的变化也引得一众下人纷纷惊叹,都说老爷这是越活越年轻了。
    吃完早饭来到学馆,不出意料,一众学生也纷纷投以惊讶的目光。
    周羽当然不会去解释什么,开始如常上课:“今天,给大家重点讲解一下断句之法……”
    这也是周羽发现不少学生断句大有问题,所以专程抽时间讲解。
    在他的前世,不少人以为古人没有标点的概念,其实是大错特错。
    固然,古文有一定的断句之法,但官文正式行文都是有标点的,只是没有固定格式罢了。
    比如用点、圈、横线之类断句。
    包括一些大作坊印制的书籍,也不会密密麻麻一大篇,都会采用特定的符号断句。
    只不过当时的书太贵了,令得不少小作坊大量印刷一些粗制滥造的书籍以谋取暴利。
    这类书几乎是没有断句的,而且在民间流传甚广……毕竟相对便宜。
    因此,流传到后世的所谓古籍大多就是这类小作坊印的,导致很多人以为古书就是这样。
    举个简单的例子,官府公文或是军队的情报,如若不断句,便有可能导致误断原文的意思,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   重要提示:如果书友们打不开q i s u w a n g 。 c o m 老域名,可以通过访问q i s u w a n g 。 c c 备用域名访问本站。   )
    还有,大臣呈给皇帝的奏折,要是不断句,难不成还要让皇帝费心思去断句?
    恐怕直接就扔到一边懒的看了。
    包括参加科取考试也是一样。
    短文且不说,长文密密麻麻写一大篇,不同的阅卷官或许就会断出几种不同的行文内容。
    因此,周羽对此也十分重视,专程抽一堂课的时间来给一众学生讲解断句的重要性。
    而且还教了学生三种基本的断句标点:也就是最常用的逗号、句号、冒号,双引号。
    在当下里的大环境之下,这四个标点加上语气助词,基本上也够用了,至少比点个墨点断句好的多。
    当天下午散学时,以朱尔旦为首的几个学生一起起哄,说要邀请三位先生晚上一起饮酒。
    盛情难却,周羽便与林兴德、乔生一起随同几个学生来到了怡春院。
    怡春院乃是一处庭院式的勾栏场所。
    在这里,可以喝酒、听曲、赏舞,当然也可以留宿。
    怡春院的姑娘大多数是有才艺的,比如周羽上次见过的那个唤作小婉的姑娘,便擅长吹箫。
    一见周羽到来,老妈子那叫一个热情……
    毕竟周羽身份不同,也算得上是怡春院的常客,自然要以贵宾的规格接待。
    很快,院子里摆好了酒菜,包括小宛在内的几个姑娘也翩然而来。
    她们到此除了献艺之外,还要坐到一起陪着喝酒,行酒令,甚至是吟诗、对对子等等以助雅兴。
    这便是花式喝酒法,简称花酒。
    对于古代文人来说,喝花酒乃是一种最为盛行的娱乐方式,也是一种生活的雅致。
    当然,前提是得有那个消费能力。
    不少书生穷得连三餐都成问题,哪有闲钱与精力喝花酒?
    想想就好。
    也或者可以去荒郊野岭找间破茅屋,点上油灯,然后静静地躺下来……
    说不定睡梦中会有奇遇发生。
    几个姑娘纷纷献艺,赋诗、唱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