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侠召唤器-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鱼心中一动,这才明白太子的意图,心中颇不好意思,低头不语。
  辛弃疾大喜道:“原来如此,太子殿下深谋远虑,微臣愚昧,懵懂无知,还请恕罪。”
  太子号哼了一声,望着辛弃疾,神色郑重,沉声道:“江宁知府是本宫的心腹之人,也是忧国忧民的忠义之士,你去了江宁以后,若有什么需要,他会全力支持你。”
  辛弃疾沉声道:“多谢殿下。”
  太子脸色一端,神情郑重,盯着辛弃疾,一字一句道:“本宫要你在最短的时间里,打造一支虎狼之师,召之即来,来则能战,能打敢拼,百战不殆!”
  辛弃疾心头一震,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顿首而拜,沉声道:“臣请太子殿下放心,微臣一定鞠躬尽瘁,不辱使命!”
  太子点点头,沉声道:“平身罢!”
  江鱼知道自己一时莽撞,错怪了太子,在一旁不好意思,虽然认错服软不是他的风格,不过给太子殿下一点面子还是可以的,当下抱拳道:“在下一时鲁莽,出言无状,冲撞了太子殿下,还望您大人大量,宽恕在下。”
  太子冷着脸,盯着江鱼,不说话。
  江鱼心里打个突,心道:“我给你台阶,让你借坡下驴,拾回面子,你可倒好,还真当真了?”
  辛弃疾正待出口帮腔,为江鱼说情,却见清宁郡主上前一步,盯着江鱼,冷冷道:“错了便要认罚,岂可轻描淡写,就此算了?”
第102章 与虎谋皮
  江鱼不动声色,道:“怎么罚,你说罢。”
  清宁郡主笑道:“怎么罚,这本郡主可没想好,以后总有机会,先记下攒着,到时候本郡主罚你做什么,你可不许抵赖。”
  太子喝道:“行了,别胡闹。”望着江鱼道:“少侠,眼下有一件事,本宫想劳烦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江鱼拱手道:“太子殿下请讲,若是在下力所能及,定必全力以赴。”
  太子沉声道:“今日父皇召见本宫和秦桧,商议与金议和之事,决定再派使团赴金谈判,仍由虞允文为主使,主持议和之事。明日新组使团使团就将启程赴金,与虞允文会合一处,开启谈判。”
  江鱼点点头,等他说下去。
  太子盯着江鱼,沉声道:“兹事体大,虞大人乃是国之栋梁,万不可有失,这是其一;其二,据虞大人信中所言,此次我大宋使臣遇害,乃是蒙古人所为,如果他们再次下手,我大宋使臣再出意外,那我堂堂大宋颜面何存?”
  江鱼沉声道:“在下明白了,太子殿下不怕议和不成,而是担忧大宋使臣的安危,又担心有辱我大宋国威,那您想怎么办?”
  这话刚出口,心念电闪,瞬间明白了太子的意思。
  果不其然,太子盯着江鱼,沉声道:“明日使团启程,本宫想要你随队出发,保护虞大人和各位使臣的安全,不知你可愿意为国分忧?”
  江鱼略一踌躇,沉声道:“行,答应你了!”
  辛弃疾心中一喜,却又暗暗摇头,心道:“我这兄弟果真放荡不羁,不拘礼法,应该说领命遵命,他却说答应,好像太子殿下真是求他一般。”
  太子也不计较江鱼言语不恭,大喜道:“好,少侠果真爽快,本宫这就放心了。”
  辛弃疾笑道:“兄弟,你侠肝义胆,愿意报效国家,为国分忧,哥哥好生喜欢,咱们兄弟一起辅佐太子殿下,成就大事,建功立业,足慰平生。”
  江鱼笑了笑,没有说话。
  其实江鱼也是无奈,太子殿下开口,语气客气,言辞恳切,真不好拒绝,倘若太子直接下命令,江鱼反倒绝对不会听从,一定是直接拒绝。
  还有,江鱼答应送兀敏和阿刺花回金国,现在太子又让他去金国,这么一来,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清宁郡主笑道:“你们两个都是当世俊杰,人才难得,可算一时瑜亮,更难得你们还是好兄弟,意气相投,同心同德,齐心协力,何愁大事不成?”
  江鱼淡淡道:“太子殿下,我累了,想去睡觉,对了,我那两位朋友他们安顿好了么?”
  清宁郡主笑道:“客房都已经安顿好了,你那两位朋友都还在客厅等你,我安排了人专门伺候。”
  江鱼点点头,抱拳道:“太子殿下,郡主殿下,辛大哥,我先告辞了!”
  太子点点头道:“好,你去罢,本宫还有事与辛爱卿商议。清宁,你安排人送少侠去歇息,吩咐下人,好生接待,万万不可怠慢。”
  清宁郡主笑道:“知道了,您放心,女儿亲自去安排。”望着江鱼笑道:“请少侠跟我来!”
  江鱼拱拱手,转身跟着清宁郡主出去,门口侍卫关上殿门。
  太子盯着辛弃疾,沉声道:“此人武功高强,身手了得,而又心思单纯,不慕权利,才堪大用,辛爱卿,你要设法留下他,为我所用。”
  辛弃疾恭声道:“太子殿下胸怀天下,求贤若渴,微臣谨遵太子殿下谕旨。”
  太子转身盯着辛弃疾,沉声道:“辛爱卿,你去江宁府任职的事先放一放,本宫现在有一件机密要紧事要你去办。”
  辛弃疾心中一凛,恭声道:“请太子殿下吩咐,微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太子点点头,神色郑重,沉声道:“本宫打算派你当密使去蒙古一趟,面见蒙古大汗铁木真,商议宋蒙结盟、共同对金之事,你可愿意?”
  辛弃疾一惊,愣了一下,恭声道:“太子殿下要与蒙结盟,共同对金?”
  太子点点头,沉声道:“不错,本宫正是此意。”
  辛弃疾脸色一变,半晌无语。
  太子脸色一沉,盯着辛弃疾,冷冷道:“辛爱卿这是何意?”
  辛弃疾眼看太子脸色不善,却也不惧,沉声道:“太子殿下,兹事体大,事关国运民生,千秋万代之计,臣有一言,不得不说,请太子殿下恩准。”
  太子目光一闪,淡淡道:“尼说罢。”
  辛弃疾语气沉重,沉声道:“我大汉一族长期居于中原地域,气候适宜,物产丰饶,经济发达,文化昌盛,百姓富足。而反观周围蛮夷之地,气候苦寒,土地贫瘠,物产匮乏,百姓穷苦。千百年来,上至周时之犬戎,下至秦时之义渠,乃至汉时之匈奴,唐时之回纥突厥,以至我大宋今日所面对之契丹、女真、蒙古,他们莫不羡慕向往我中原华夏之富足安康,繁荣昌盛,乃至生出眼红觊觎之心,侵扰掠边、举兵攻伐朝朝发生,代代不绝,我朝女真一族壮大,以致发生靖康之变,至今大半国土沦丧,落于女真金人之手。此乃我大宋国耻,切肤之痛,天下忠义慷慨之士莫不痛心疾首,扼腕叹息。”
  太子脸色沉痛,长叹一声,默然无语。
  辛弃疾神色激愤,沉声道:“太子殿下,如今天下形势,我大宋只剩江南半壁江山,而女真金人窃据中原,与我大宋隔江对峙,金人背后北边蒙古人逐步崛起,势力越来越大,已经威胁到金人侧后安全,而蒙古大汗铁木真悍勇无敌,雄才大略,更有南下牧马、问鼎中原之野心。这是当今天下大势,殿下胸怀天下,高瞻远瞩,一定心知肚明,胸有成竹。”
  太子哼了一声,冷冷道:“你说的这些本宫自然明白,你究竟想说什么?”
  辛弃疾沉声道:“请恕微臣直言,殿下打算与蒙古人结盟,共同对付金人,可谓与虎谋皮,与狼共舞,可谓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无异于饮鸩止渴,玩火自焚,自取灭亡,臣以为万万不可!”
第103章 远交近攻
  太子冷冷道:“大胆,辛弃疾,你说什么?”
  辛弃疾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沉声道:“太子殿下,昔日我大宋与金人结盟,共同对付契丹辽人,结果怎样,辽人倒是垮了,龟缩一隅,一蹶不振,可是到头来金人却翻脸不认人,趁机攻打我大宋,以至于酿成靖康之变,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说到这里,辛弃疾重重磕头,沉声道:“前车之鉴望望不远,惨痛教训历历在目,微臣恳请太子殿下三思而后行,莫要重蹈覆辙,到时悔之晚矣。”说罢,又一次重重磕头。
  太子沉声道:“你可知这是谁的主意?”
  辛弃疾神色激愤,沉声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不管是谁提出此议,都是短视短见,祸国殃民之计,万万不可行!”
  忽听一个声音道:“大谬不然,拘泥而不知变通,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可谓不得其道,亦非今日之计矣。”
  辛弃疾一惊,转头一望,只见一个老者缓缓从屏风后面转出,不慌不忙走到太子面前,躬身道:“老朽参见太子殿下。”
  太子沉声道:“先生免礼。”
  那老者沉声道:“刺耳殿下。”
  太子朝辛弃疾道:“辛爱卿,你且起来说话。”
  辛弃疾又磕了一个头,站起身。
  太子笑道:“辛爱卿,本宫替你引荐一下,这位就是太子太傅史浩史老先生。”
  史浩乃是当世名士,儒林领袖。辛弃疾久闻其名,却从未见个,闻言大吃一惊,急忙上前拜见道:“晚辈辛弃疾拜见史大人。”
  史浩上下打量辛弃疾,笑道:“好,辛大人赤胆忠心,文武双全,真是难得的忠义之士。你刚才所言,句句在理,乃是忠心谋国之言,却非变通进取之策,更非乱世逆境取胜之道。”
  辛弃疾心中一凛,恭声道:“请先生教诲,晚辈洗耳恭听。”
  史浩沉声道:“你刚才所言利害关系,太子殿下并非不知,更非无虑,而你却不明白太子殿下真正意图。”说到这里,顿了一顿,接着道:“你说此举是饮鸩止渴,玩火自焚,老朽告诉你,饮鸩也可止渴,玩火未必自焚。太子殿下之意,与蒙古人结盟,并非与其真正合作,而是要悬而有之,让金人知道,借以震慑金人,使其有所顾忌,不敢轻举妄动。”
  辛弃疾一愣,望着太子道:“太子殿下,您的意思是虚晃一枪,远交近攻,借以自保?”
  太子微笑道:“不错,辛爱卿果然聪明过人,本宫没有看错人。本宫的意思就是远交近攻,蒙古远,金人近,借蒙古人之势威胁金人后方安全,使其不敢对我轻举妄动,从而为我方争取时间,咱们可以借此休养生息,蓄养国力,励精图治,厉兵秣马,等待时机,到时国富民强,兵强马壮,出兵北伐,一举收复中原,光复故土,恢复我大宋一统江山。到那时我大宋万众一心,民心士气都将大振,再与蒙古人决战,一举破之,进而一统天下。”
  这番计策谋略颇为高明,辛弃疾自然知道这是史浩的主意,只不过由太子口中说出来罢了。
  辛弃疾大喜,拜倒在地,道:“太子殿下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真是天纵英明,他日必将成为我大宋中兴圣君,千古一帝!”
  这马屁拍得那叫一个顺溜,太子心中那叫一个舒畅,呵呵笑道:“辛爱卿,本宫还未亲政,这话可不敢乱说。”
  辛弃疾心中对太子衷心佩服,沉声道:“太子殿下乃是我大宋储君,登基亲政,那是迟早的事。微臣愿为太子殿下鞍前马后,出生入死,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太子心中大喜,微笑道:“好,辛爱卿,你明日一早就动身出发去蒙古,你从你本部人马中挑选一两个忠心可靠之人随你同往,嘱咐他们务必守口如瓶,万万不可走漏风声。本宫能给你的就是一道口头谕旨,你到了蒙古,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