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雷法为王-第9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野生的鱼,腥味更大。
    “你很快就知道了。”包不书小笑着说道。
    鱼塘里面用木头搭成了一个架子,四方连通的桥一样。
    木桩以前就留下的,当天晚上,鱼塘上面被点燃了七八个大灯笼。
    张大贵晚上很快就来了,看热闹的人不少。
    “掉下去了,掉下去了。”有人喊道。
    张大贵仔细一看,一些虫子在灯笼上面不断的扑腾,很快就有不少精疲力尽掉了下去。
    而下面的水面一动,掉下来的虫子显然被吃掉了。
    蝗虫,一些其他虫子,纷纷的掉落下来。
    张大贵一拍大~腿,立即明白了。
    第二天,不少人就在一些轮休的空地上挖鱼塘。
    包不书微微一笑,这些人还是很聪明的嘛。
    不过哪怕是这样,农户人家的日子还是不好过,盐!
    盐这种东西,是官府卖的,主要是运输,开采很远。
    并且盐的品质也不是很好,其实盐矿什么地方都有,只是说有些地方埋藏的比较深,而且盐的税收更是国家的一大笔收入。
    现在的国家税收根本不多,除开农税,其他的根本就没有,其实农民才是历史上付出最多的人。
    有人说商人也是,那是近代,其实古代的时候,认为商人价值低,主要是那个时候商人不产生实际的价值,哪怕是今天,仍然如此,商人的税收缴纳是很多,但是商人的收入是从哪里来的?
    是从拥有实体制造业上面来的,当然玩金融的不算,玩金融的就是吸血鬼。
    不管是农民,还是工人,都是出产实际物品的,当然还有手工业,技术拥有者,这些是通过加工赚取利润。
    包不书已经有心动商人了,这个世界的黑心商人依然很多,毕竟利益相关。
    但是包不书又要考虑这些商人会不会把税收转嫁给别人,低买高卖?
    即使是有监管机构,低买高卖,囤积居奇,垄断经济,依然是比比皆是。
    为什么会这样?
    一方面是监管不利,一方面则是利益输送。
    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好这一点呢,那就是把监管机构从政府拿开。
    包不书决定让圣殿来做,圣殿的风气现在已经很不错了,半年发行一次的内部报刊,就会写这些东西。
    但是税收又不能把商人弄的没有了,这也不行。
    只有这样,那么包不书才能动用一些手段,发现一些盐矿。
    “算了,直接让圣殿出手。”包不书琢磨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有些复杂,还不如直接让圣殿参与盐业的管理。
    这样更加简单,当然一些商人垄断,后面也有一些圣殿或者官府的人撑腰,不然绝对不会垄断不了。
    “不书先生!”包不书神念察觉到有异样,立即就出门了,一个中年人,看样子是个高手,更加让包不书疑惑的是,这人身上的气势,给人一种山一样的厚重。
    “在下李东,字东方,文达是我的亲大伯。”这人开口自我介绍道。
    “原来是东方兄台。”包不书明白了,这就是东方城的城主,也是整个圣殿的最高首领,也是圣人的第一万三千八百九十三代传人。
    “不书老弟,你能这样称呼为兄,为兄自然是很高兴的,好依附田园风光啊,不书老弟的所作所为,让为兄是钦佩不已,并且对老弟是神交已久啊。”李东看着远处的农田。
    包不书的作为,李东也是最近才知道的,要不是因为字典,李东也不会来这边。
    圣人嫡传弟子,对于统一文字,其实早就有想法,但是一直落实不下来。
    因为没有拼音,没有这个神器。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古代文字统一了,读音几乎没有统一,分为官话与方言呢?
    就是因为拼音问题,拼音发明之后,只要懂得拼音,那么读个一二年级,不认识的字都可以查字典。
    而在以前,不认识就只能不认识。
    而一旦底层的人都读哪个发音了,那么几代人之后,发音就完全改变了。
    普通话推广才多少年,现在出门看看,年轻的一代基本都会了,甚至有些不会说方言或者是自己的民族语言了。
    李东方在山下学院亲自体验了一下,就知道字典的事情成了。
    但是让李东方心里遗憾的是,这不是圣人之家的功劳。
    圣殿发展到今天,圣人之家的影响力已经是大不如前了,因为其他姓氏的一代代文豪出现,毕竟李家的人数有限,并且不可能都是大文豪之类的。
    那么可以预见的,字典会让李家再次封神,那么身为字典的创作者,李东方肯定是要来的。
    包不书开口说道:“当然,这可是我的心血。”
    李东方来到水田边上,看到实际的差距,李东方才发现,相比字典,这个种植的技术,才是另外一件不得了的传说。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种技术带来的最后就是粮食产量增加。
    而圣人是怎么被神话的,就是因为教化有功!
    包不书这个呢?
    这是比教化更加现实的东西,李东方开口问道:“不书老弟,你还有什么想法吗?”
    “当然有。”包不书点头,农业发展还是不开农业科学,包不书早就想让圣殿的人出手了。
第十六章 三年期满之离开
    “这是我的想法。”包不书直接拿出一枚玉简,递给李东方。
    李东方看到玉简,微微一愣,随后接了过去,玉简看东西是很快的。
    “不书老弟,你这想法很好啊,这是我们圣殿的失职啊。”说实话,李东方都有些嫉妒了,为什么有这个想法的不是自己?
    为什么?
    农学!
    不说别的,就听到这名字,就知道是讲什么的,这对于圣殿的名声来说,是什么?
    那是不得了的啊!
    农学!
    李东方砸吧嘴,就这么简单的两个字,居然都没有人知道。
    “不书老弟,我在这里邀请您加入农学的编撰?”李东方对包不书嫉妒之余,就是真心的佩服,一个修行界的大佬,居然能够看到蝼蚁一样的普通人农人,李东方觉得这与自己老祖宗很像。
    自己老祖宗是名动天下的圣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自己的老祖宗其实也是一名修士!
    “编撰就不了,我还有很多事情,不过等我明年离开的时候,会有一些心得,另外我这里也有一些建议。”包不书又拿出一枚玉简。
    李东方迫不及待的就拿到了这枚玉简,这枚玉简里面包含了水利,农耕工具,以及一些肥力方面,种子的培育,另外还延伸到果树,果树的嫁接等等。
    “不书老弟,这嫁接可是真的?”李东方有些不敢置信,就拿核桃树来说,不嫁接一般七八年十年才结果,而嫁接的话,四年就开始丰产了,当然嫁接的果树寿命不长,并且树形不大。
    不嫁接的核桃树可以长到十米高,而嫁接的一般只有两三米高,只有用密植来提高产量。
    当然嫁接最优的是繁殖速度,以及能够保证品质,因为谁也不知道种子长出来之后的果子与母本有什么不同。
    “当然是真的,你跟我来吧。”包不书开口说道。
    在包不书居住的院子旁边,一个拇指大小的桃树,嫁接的桃树枝条上有一个桃子,当然这是包不书精心照料的结果,一般的第一年嫁接都要把果子去掉,当然很多时候这果子长不成的。
    李东方走了,李东方心情是复杂的,包不书也没有去山下书院,虽然李东方极力邀请。
    反正头功已经到手了,剩下的随便你们怎么折腾。
    大儒,名家,齐聚,又是一个月时间,山下书院三千多人,关闭山门进行字典,词典的编撰工作。
    炎热的夏季的清晨,包不书正指挥着一群半大小子,收割野草,这些野草会被晒干,储备成干草。
    周围的其他农户也有样学样的,现在张家村家家户户有母鸡家家户户有山羊,村里更是自己修建了一个巨大的茅草房,用来种植蘑菇。
    割草都是割的田埂上下的草。
    割草完毕之后才吃早饭,清晨割草有几个好处,一是草叶子柔软,不扎人,另外就是草丛里面一些胡峰什么的,清晨露水重,飞的不快。
    吃完饭之后就是喂鸡什么的,然后学习一个时辰,吃中午饭,中午饭吃了休息一会儿,然后下去继续读书。
    傍晚喂鸡,喂羊,然后把晒的干草收起来,晒干的就捆起来,没有晒干的就明天再晒。
    至于山下学院那边,包不书根本不去关注。
    就在这样的日子里面,田里面的稻子已经快要成熟了。
    手动的打谷机,其实并不复杂,包不书直接让村里的木匠制作了一个,用的铁料也很少。
    呼呼呼!
    打谷机疯狂的转动着,两个汉子正在搅动着打谷机。
    而前面的妇女割稻谷,中间有人把一把把的稻谷拿到打谷机这边,剩下的稻草丢在一边。
    然后还有人把稻草扎起来,然后立在田埂上。
    还有的人把稻谷运回晒场,包不书这边的稻谷要早熟一些,并且成熟度基本一致。
    而其他撒播的,有些成熟了,有些还不行,没有成熟的稻谷回去晒了之后,就瘪了。
    当产量出来那那一刻,整个村子里面的人都疯了,虽然早知道包不书这边农田里面的稻谷产量高,但是平均达到五石,这是谁也不敢想象的,因为以前亩产最多是两石多,大部分时候都是一石多。
    并且就稻谷的质量来说,也比其他的要好很多,饱满度,颗粒等等。
    收割之后,包不书就把自己购买的鸭子,鸭子提前一个月买的,直接放在田里面,这田里面有一些洒落的稻子。
    这是机械化带来的弊端,人工直接收稻穗就没有多少浪费。
    小鸭子买来一个月现在已经有半斤大小了。
    现在到过冬的时候,就把公鸭卖掉,而刚要冷的时候就开始耕田,田里面的杂草根茎,虫子什么的,整个冬季都会被鸭子解决大部分。
    母鸭留下下蛋,留下几个种公鸭就是了。
    等到明年的春季,插秧的时候把鸭子卖掉,明年春耕的费用就足够了。
    然后等到插秧之后十几二十天,又可以在水田里面放养一批鸭子,不但减少病虫害,还能除草,等到稻穗低头,又可以卖掉成年鸭子,然后收割的稻子的费用就出来了。
    小农经济只能这样精打细算的,现在搞什么规模化养殖,那是赔钱货,没有药物,没有足够的消毒措施,规模化养殖那就是一个坑。
    哪怕是放养,依然少不了药比如夏天一场雷阵雨把鸡都淋湿~了,你敢不喂点抗生素预防一下,一旦有一个鸡感冒,你就准备破产吧。
    小农经济,哪怕是损失,也不会太大。
    当然包不书明年会针对农药,畜禽兽药方面做一些事情,起码说一些草药可以添加。
    另外草药里面也有低毒的,大大有名的杀虫菊酯就是从一种植物中提炼的。
    旱地里面的作物就没有什么了,只要是肥料足够就可以了,但是肥料足杂草生长也旺~盛,好在大家都有几只羊,每天给羊割草就可以顺便除草,一举两得,还有鸡也是一样的。
    终于在拿出字典五个月之后,李东方带来了一本字典,一本词典。
    “不书老弟,请您过目。”李东方开口说道。
    包不书摆摆手说道:“在这方面我没有什么研究,你们弄出来就好了。”
    李东方摆手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