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我是东王公-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王公发觉这古松之灵不愧为大道至尊的宫中之属,竟也是混元修为。
    他微微颔首算是还礼,问道:“道兄突然现身唤住贫道可有什么吩咐?”
    老道缓步走到近前,和煦地笑道:“贫道久居这无上天危云崖,少见外人,今日恰逢道兄来此,故而冒昧生出了一丝结交之心,不知老道可否有荣幸得知道兄名姓?”
    “道兄客气了,吾乃先天教四教主东王公是也。”
    “先天教?可是上真道兄教中的道友了?”
    “不错,道兄也认得吾家大教主?”东王公好奇地问道。
    老道轻轻捋动须髯,笑眯眯的道:“昔日他在道祖老爷座下听道之时,吾也曾有机缘与他一同听讲,虽然认识,却也无缘深交。”
    东王公点点头,终于问起了他的名字,“不知道兄该如何称呼?”
    “道兄唤我天松子便是了。”
    二人于是便在危云崖上找了个地方坐下,相互攀谈起来。
    天松子亲自奉上了仙露灵果,二人一边浅尝辄止,一边说着闲话,渐渐地熟络起来,待说了一会儿闲话,天松子忽然开口问道:“敢问道兄门下可有弟子?”
    东王公一怔,忽然想起了洪荒的伏羲他们,颇有些感慨的道:“吾昔日也曾收过三个弟子。”
    老道又问道:“那道兄可愿再收一佳弟子?”
    东王公笑道:“哦?道兄缘何有此一问?莫非想要为贫道介绍一二?”
    “然也。”老道抚掌一笑,转头朝着远处盘绕在自身松树上的一株葫芦青藤叫道:“悬瓠!还不出来见过东王公道兄。”
    这株葫芦藤约有千丈之高,环绕着天松子寄身的那株古松蜿蜒向上,枝叶茂盛,绿意盈盈。
    顶端末梢结了一枚碧青色的葫芦,葫芦约有一人高下,吊在云雾中,随风摇摆,不断发出叮叮咚咚清脆的响动。
    话音未落,那株青藤忽然晃动了一下,从中走出了一个童子。
    此童子乃是葫芦藤的一道元神,约莫七八岁大小,脸色碧青,一身绿袍,头上扎着冲天辫,赤着双足,颇为腼腆地来到了东王公面前,似模似样的作了一揖,“晚辈悬瓠见前辈。”
    东王公扫了童子一眼,微微颔首,终究是先天灵根出身,跟脚不差,虽化形未久,也已然是太乙金仙修为。
    天松子命他出来相见,结合前言,东王公自然明了对方是个什么意思,不外乎想让此子拜自己为师罢了。
    此等弟子跟脚资质气数皆是不差,收了也无妨,应该不会落了自家的面皮,不过有一点,东王公不是很明白。
    此子明明是无上天诞生的生灵,跟脚资质都不算差,就算是没资格拜入大道至尊门下,太始道祖也该有弟子吧?
    拜入道祖弟子门下他不香吗?为什么想着要拜入他这位陌生人门下呢?
    东王公索性将心中疑问直接问了出来。
    天松子道:“道兄有所不知,此子虽生于无上天中,可其自有造化,与道祖老爷一脉并无缘法,反而道兄此时来此,便应了大道之数,合该与他有师徒之缘。”
    东王公闻言掐指一算,正如天松子所言,此子果然与他有师徒之缘。
    既是大道之数,东王公也不好逆了,于是转过头问道:“悬瓠,汝可愿拜吾为师?”
    悬瓠忙拜倒在地,恭敬的道:“弟子愿意,还望老师垂怜。”
    “善!今后汝便为贫道门下四弟子。”东王公痛快的道。
    接着,悬瓠在天松子的见证下,三拜九叩认下了这个老师。
    东王公勉励了悬瓠几句,命他起身退到一旁,接着与天松子开始论道于危云崖之上。
    三日后,论道戛然而止,二人均是一笑,显然是各有收获,东王公起身道:“吾来此已久,也是时候离开了。”
    天松子也没有强留,扶着扁柺站起来道:“道友自去无妨。”说着转身走入了古松中消失不见了。
    东王公转身对悬瓠道:“你也回归本身,收了法体与为师一道下山去吧。”
    “是。”
    悬瓠答应一声,闪身走入了葫芦藤中,下一瞬,葫芦藤上灵光流转,仙气荡漾,哗啦啦一阵响,接着千丈葫芦藤暴起了一团七彩云光,最后化为了一个真正地孩童现身出来。
    他同样是一身碧衣,打着赤脚,唯一不同的是腰间挂了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色葫芦。
    东王公拎着竹杖在前,缓步朝崖下走去,悬瓠忙在后快步跟上了……
    师徒二人轻快地来到了崖下,沿着一条小径一直往前,不久后,前方出现了一汪万里湖泊。
    湖泊上飘着各色异种莲花,微风吹过,莲花随着清波来回摆动,在湖的中央,矗立着一座青葱碧绿的小岛。
    此时,小岛上空天花乱坠,异象纷呈,隐隐有道音传来。
    显然有人正在岛上讲道。
    东王公心中来了兴趣,命悬瓠去湖边采了一片莲叶,抬手一指,莲叶立时化为一只乌篷船轻轻地落于湖中,在湖面随着微波不断摇晃起来。
    师徒二人上了小船,船身无风自动,缓缓地朝湖中心的小岛驶去。
    不多时,小船就飘到了小岛,二人下了小船,循着讲道之声,先是穿过了浅滩,然后又绕过了一片竹林,来到了一座小山谷中……
第四百八十三章听道
山谷中央,万花丛中,云台高起,一位白眉老道盘坐其上,口中道音在空气中流转,上有金花乱舞,地上涌出万朵金莲。
    台下,数百道人盘坐在草地上,闭目凝神,静静的听着老道讲解大道玄妙。
    东王公领着悬瓠悄无声息的来到最后一排,东王公往足下一指,师徒二人脚下各自现出了一张蒲团,旋即坐了下去,开始静静地听着台上之人讲道。
    老道本为鸿蒙圣尊,太始道祖门下弟子,得了道祖真传,身具无量神通大法,此时开讲也未藏私,各种大道与神通娓娓道来,一字一句皆含大道精义,发人深省。
    东王公此时道行虽已十分精深,更明了了己道,鸿蒙道果更是近在眼前,可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此时听了老道讲法,他仍是大有所悟。
    老道一共讲了百多日,这一天终于停了下来,淡淡的道:“今次讲道就到这里了,一个月之后,吾将再次于此地开讲,汝等若是有兴趣也可再来。”
    言罢,身形便缓缓地淡入了虚空中消失不见了……
    东王公回味良久,整理了一下收获,次日才睁开双眼,这才发觉前面的听道者们已经三三两两的散去了,只剩下了不到一半。
    东王公起身叫上了悬瓠,师徒一边往谷外走,东王公一边询问悬瓠可有所获。
    悬瓠点头应是,接着又将一些未曾听明白的地方讲了出来,希望能够得到东王公的指点。
    悬瓠不过太乙修为,他所谓的疑难在东王公看来简直是再简单不过了,当即深入浅出的讲解了起来,悬瓠听得连连点头,似是大有收获。
    师徒二人轻车熟路的离开了小湖,又在附近转悠起来,不多时,二人耳边又响起了一道缥缈的天音,师徒再次循声走去,绕过一座高高的山梁,前方出现了一座悬崖。
    高耸入云的崖上生就无数奇花异草,琼枝仙树,更有一朵十二品青莲悬于崖上。
    青莲上坐着一位女仙,仙肌玉骨,身着素裙,乌发如瀑,身披七十二道霞光瑞气,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此时正红唇微启,为崖下众仙讲解道法。
    崖下坐着百多位仙家,一个个听得如痴如醉。
    师徒二人寻了个角落安然坐下,开始凝神倾听……
    就这样,百年间,师徒二人在道宫中四处转悠,倾听各位圣尊讲道,让东王公收获不浅,更是结识了一些道友。
    就在这一天,道宫中金钟响起,声音在仙山中来回飘荡。
    众仙全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成群结队的朝山巅飞去,随着一道道流光落下,山巅之上云海之中,无数仙人汇聚于此。
    东王公师徒刚刚到来,就听道有人呼唤,“道友!这边来。”
    东王公循声望去,见一株八彩海棠树下,先天教三位教主俱在,元吉道人正在朝着他招手。
    他忙领着悬瓠走了过去,打了个稽首,笑道:“三位道兄,多年未见,一向可曾安好?”
    三位教主冲着他点了点头,元吉道人看着如同小尾巴般跟在东王公身后的悬瓠,不由好奇的问道:“这位小道友又是何人?”
    东王公转过身将悬瓠拉到前面,拍了拍了他的小脑袋,笑道:“此乃贫道不久前刚刚收下的弟子……悬瓠,还不快赶紧拜见三位掌教师伯!”
    悬瓠忙从了师命,上前一一拜过了三人。
    三位得知此子是东王公的弟子,脸上皆是泛起一抹温和慈善的笑容,笑着勉励了几句,并各自取出了一些法宝灵丹赐给了他,算是给这小辈的见面礼了……
    不远处,天松子看到这一幕微微颔首,旁边一位华衣中年道人也朝那边瞥了一眼,目中闪过一丝疑惑。
    他旋即传音问道:“那位道友便是你为悬瓠选得老师?
    明明都未曾成就鸿蒙道果,道行与我等也不过在伯仲之间,你为何单单选择了他?”
    天松子闻言微微摇头,悄声回道:“道友此话偏颇了,他们本就有师徒之缘,此乃大道定数,吾等又如之奈何。
    况且,吾昔日参悟大道之时,曾无意间得了一些灵机,窥见未来一幕。
    别看现在先天教此时运数平常,可不久的将来,此教必将会大运滔天,诸位教主皆有大造化。
    此时,悬瓠能拜入东王公道友门下,日后一旦彼教大运升腾,他也能借此得了造化,他日未必不能如我等一般成就混元道果。”
    中年道人闻听此言,也不再说话了。
    这天松子之前一向拿悬瓠当亲孙子看待,既然能介绍他拜入东王公门下,显然是推算到了一些大道玄机,知晓了未来的一些变化。
    反正,不至于会将他送入火坑去……
    就在众仙三三两两聚在山巅谈笑风生之时,头顶天光忽然大开,仙乐环佩声响起,云光荡漾,瑞气盈空,从中走出了一位红衣童子。
    童子立在云中,喝道:“祖师法驾降临,众仙噤声。”
    他话音刚落,众仙果然不再说话,整个仙山之巅瞬间安静了下来,少顷,虚空中走出来一位太始道祖。
    道祖身着玄衣,面色漠然,一副老态龙钟之象,足蹬芒鞋,怀中抱着一柄拂尘,悠然从虚空中一步步走了下来。
    “拜见道祖。”
    众仙见了老道齐刷刷拜了下去。
    太始道祖落于一块大石之上,冲着众仙微微颔首,然后于足下起了一张蒲团,缓缓地坐了下去,开口道:“此次法会之末,仍由老道讲道万年,望尔等能够细心参悟,早日证得大道之果。”
    之后也不再啰嗦,一瞬间就进入了主题,开讲大道之妙。
    众仙皆知此乃无上缘法,哪里敢有丝毫的怠慢,一个个原地坐下凝神倾听,旋即便进入了神游太虚之境。
    大道至尊乃是证了大道道果的存在,早已与大道同庚,万劫不灭,一言一行皆是无上法、无上道。
    此时大道万般奥义在他口中娓娓道来,听得众仙是心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