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洪荒:我是东王公-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毫。

    兄妹一旦联起手来,无论遇到截教还是阐教,乃至于西方教的弟子,只要不是教主圣人,二人都足以将他们通通镇压了……

    不久后,东王公在女娲等人的相送下,回归天外而去,临去时,将精卫与杨婵的真灵递给女娲,相信以她的道行实力与造化手段,复活这两个女童当不费吹灰之力才是……

    东王公回转了上霄宫后,取出了黑白子、一元姐弟与孔宣的真灵,运转造化。

    彼辈原本都为妖族,东王公为了避免其他几教闲话,保留了他们自身神通的同时,用先天元气与盘古精血相融,为他们重新塑造了先天之躯。

    东王公将他们造就出来之后,又为他们点开了三光,觉醒前世记忆,随后就将他们打发去后山闭关修炼道行法力去了。

    最后,东王公又将伏羲叫来,把他遣派出了浮黎天,去人间助女娲一臂之力……

    洪荒:我是东王公



第三百六十六章 另立宇宙新演道则



东王公将伏羲打发去帮女娲,自己回转上霄宫坐定,将混元道果寄托在天道中,梳理了一番天道后,发觉并未有哪个圣人敢学鸿钧道人一样身合天道。

    毕竟前车之鉴不远,若哪个圣人敢跟着鸿钧道人学,众位圣人还不群起而攻之啊……

    只是既然无法身合天道,可道行若想再精进,甚至于超脱天道,彻底证道永恒,就需要另寻方法了。

    东王公坐在云床之上,沉思良久,终于又从太极图取出了一团上个纪元天道破灭时留下的天道本源,盘算了一会,他站起身来,出了浮黎天,来到混沌中。

    开始施展大法开天辟地,炼就了一方独立的大千世界,天地开辟成功之后,眼见洪荒天道将此界笼罩,欲要侵蚀此方世界,将之纳入洪荒中的命运长河中。

    东王公忙将太极图祭起,化为一架金桥笼罩在了此界的上空,将此方世界完全与洪荒天道隔绝。

    眼见大千世界没了天道的加持后,天地渐渐开裂,一副要重新归于混沌无极的样子。

    东王公忙将元神遁出裹起一团天道本源投入到了此界中,待这团天道本源化开来,他立即将一个个先后天道则刻入其中。

    随着天道规则化作一枚枚金色的箴文没入天道本源中,渐渐地,一个崭新的天道开始逐渐成型,与从同时,一道命运溪流开始在虚空中衍生出来。

    而即将崩溃的天地也渐渐的重新稳固了下来。

    东王公见状,心中大喜,暗忖:虽吾只是一试,不料却真的成了,果然是天助吾也!大道不绝吾道啊!”

    感叹了刹那,东王公也不敢耽搁,忙分出一道元灵烙印,趁着此方天道刚刚孕育,十分脆弱之时,将自身的元灵烙印投入到了天道本源深处,以自身意志代替了此界天道。

    自此之后,此界天道便被他本人的意志所替代,这也是如鸿钧道人一样合道了,不过比之洪荒天道相比,此界天道终究过于渺小与脆弱了。

    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个天道再怎么不起眼,那也是天道啊!无论是规则还是运转方式都与洪荒天道一般无二。

    况且这方天道虽小,不过是因为受限于这方大千世界的面积而已,待日后随着他演化出真正的诸天万界,让天道随着一起成长,日后未必不能与洪荒天道一较长短。

    最为重要的一点,此界天道完全为他一人所有,没有其他圣人掣肘,他想怎么演化便怎么演化……

    随着天道渐渐成型,东王公的道行开始一点点精进,朝着完美的鸿钧道果进发了。

    “上一个纪元,鸿钧老师未曾证就的完美道果,如今便由吾这个弟子来代劳吧。”东王公多年古井不波的一颗心登时豪情大发……

    为了将此界天道朝着极限推进,东王公把太极图中所有的天道本源投入了天道中。

    而本人则现身出来,开始围着这方大千世界周围炼地水火风,将附近的混沌开辟出一个个大小不一的世界。

    随着法力将要耗尽,他一口气开辟了百多个世界,而这些世界宛若星罗棋布散落在一片虚无中,又分为大千世界、中千世界、小千世界,合为一方浩瀚的宇宙。

    随着天道迅速将这些世界吞噬,笼罩整个宇宙,原本如涓涓细流般的命运长河开始变成了长江大河。

    唯一可惜的是由于这些个世界刚刚开辟,无有生灵,显得特别空旷死寂而已。

    大道立即降下了无边功德,化为一团无边无际到功德祥云穿过太极图的阻隔,朝着东王公落去。

    东王公抬眼看去,发觉这些功德虽不如盘古开天后降下的那么多,可却也足以再凝聚一尊天地玄黄玲珑宝塔了。

    他抬手将功德玄黄气收起,准备等以后有时间再行处置……

    宇宙开辟成功,东王公并没有急着出手造物,而是选择改变天道法则,任由诸天万界自行衍化万物与生灵,而他也可以凭此参悟其中的玄妙……

    他跳出了这方宇宙,宇宙上空仍是横亘一座白玉金桥,东王公飘身上了金桥,于金桥至高处盘坐下来,开始吞吐灵气,打坐恢复法力……

    不知过了多久,这方宇宙的某个世界中开始率先诞生了生命,由最开始的藻类菌类到单细胞生物,然后又朝着复杂类生物进化。

    随着时间的流逝,各种生命层出不穷的出现在世间,由海洋到陆地,开始了漫长的繁衍与进化。

    一条名为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成为了天道演化世界的主要规则。

    随着生物进化史拉开序幕,天道也开始随之进化演变,作为天道之主的东王公开始贪婪的参悟着那些源自大道、出于造化的各种法则。

    之后与洪荒天道中的各种天道法则相互印证,本人道行更是如火箭般攀升。

    自从成就混元之后,亿万年来,他道行增长的速度一直都慢如蜗牛爬动,这一次终于体会到了爽到飞起的感觉。

    随着宇宙中的诸多世界开启了生命进化的序幕,每一日都会让他生出无数新鲜的感受。

    只是随着道行突飞猛进,他开始隐约感受到了自身的瓶颈,而这瓶颈就好似一双巨大的双手,死死地抱住了他的双腿,不断的拉着他往下扯拽,阻止着他的超脱。

    这双手……不,应该说这股力量并非出自这方新开辟的宇宙,而是来自于洪荒世界,而那股阻力则是他与洪荒世界结下的无数因果所化。

    其中,他与洪荒世界所结的最大因果便是成道因果,毕竟若无洪荒世界的存在,他就永远没机会成就混元无极。

    若不想办法将这些因果化解,那么他将永远都无法超脱出去,去参悟那冥冥中的大道。

    当然,他也清楚,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难题,其他圣人乃至洪荒所有的生灵修行到最后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只不过他比其他圣人先行一步,率先触摸到了这个瓶颈罢了。

    而现在他最主要的任务便是还清这些因果,彻底跳出洪荒世界这个囚笼,恢复真正的自由,才能更进一步,成就更高的道果。

    洪荒:我是东王公



第三百六十七章 玄元半路侯老君



东王公感受到了自身与洪荒世界的因果,收起太极图转身离开了大千宇宙,穿过混沌回到了浮黎天。

    进入上霄宫坐定之后,掐指一算,竟然过去了数十万年,果真是混沌之中不计年啊!

    此时人族正发展得如火如荼,历史演化到了春秋时代,而各方大教传道人间,各种宗门教派纷纷出现在洪荒当中。

    而这些门派的背后大多都离不开诸位圣人的影子。

    尤其西方佛教更是发展迅速,背后有两位圣人支持不说,教义最适合传于人间,不仅一统西牛贺洲,更是开始朝东胜神洲渗透,玄门四教虽尽力抵挡,仍无法阻止佛教朝东胜神洲流传。

    而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春秋末尾,诸侯纷乱,百家齐鸣。

    老子的人间化身自觉大道已成,毅然决然的离开了洛邑,骑着青牛朝着西方函谷关进发。

    这一日,行过一座大山时,老子突然勒住了青牛,抬头朝着山上看去,就见此山气势雄浑,山上云做五彩,紫气飘荡。

    老子淡然一笑,继续朝着山下走去,不多时,来到了一片松林前,就见前方绿藤如织,藤蔓纠缠结成了一座和谐自然的草蓬,而草棚的中间坐着一个金冠紫袍道人。

    道人的左右侍候着两个汉子,一个面色憨厚,浑身胖嘟嘟,一个身着五彩羽衣,神情倨傲。

    见老子骑牛到来,道人起身亲自迎出了草蓬,笑道:“敢问这位老者,从何处而来,又往何处而去啊?”

    老子笑着从牛背上下来,回道:“吾从洛邑而来,欲往西方函谷关而去也。”

    道人哈哈一笑:“原来老者竟是来自天子故乡,失敬失敬。”

    老子笑问道:“那不知道友仙乡何方?怎么称呼?又在哪处洞府修行啊?”

    道人笑道:“吾名玄象,于此山中结庐修行久矣,平日里参禅悟道,清修黄庭,今日演化卦数,得知将有老友路过此山,故而下山来准备了薄酒一杯,以作款待。”

    玄元与象清,取头一字岂不是正是玄象!

    老子此时只是一具凡人化身,并无开天辟地之神通,然而终究是圣人化身,自有其神妙。

    不禁脱口而出道:“玄象者,亦如元道也,原来是玄元圣人临凡,老朽失礼了,只是不知圣人口中的老友如今身在何方?”

    东王公笑道:“吾那老友骑青牛而来,如今正在此处矣。”

    两人一阵大笑,携手上了草蓬,旁边两个汉子恭敬的为老子奉上了仙酿灵果。

    品尝一番后,东王公开口道:“吾知道友胸怀大道三千,道理亿万,于玄门道法更有独到见解,吾虽不才,自觉也曾悟得一些玄道至理,此时得遇道友,不知可否请教一二?”

    老子笑道:“善!吾虽有道德三千言,却未曾传于天下,今日正好与圣人讨教一二,也好拟补其中的不足之处。”

    于是,两位圣人便在这荒野草蓬中开始论道,相互印证自家所修,一篇为道德经,一篇为上霄经,皆涵盖先天一气,阴阳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八卦,可谓是包罗万象,妙处无穷。

    原本侍立在两旁的黑白子与孔宣此时早已经走出了草蓬,于外面盘膝而坐,展开了庆云,闻听二圣论道。

    就在此时,天外云中走下一个玄都大法师,手持蒲团一抖,多宝道人从中飞出,二人并肩落在地上,各自伸手招来一朵白云结成蒲团,在孔宣二人身后坐下来,也开始倾听二圣论道……

    两位圣人口吐莲花,论道三天三夜方才戛然而止,双方相视而笑。

    原来二位都为圣人,悟得先天无上大道,本无高下之分,如何能比出高低来,此番论道不过是取长补短,以充实自家大道罢了。

    而草蓬外的四人却有了很大的收获,眼中皆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二圣论道完毕,又饮了一盏茶,东王公将老子送下了草蓬,然后将孔宣与黑白子叫到跟前,为老子介绍道:“此二童随我修行久矣,却始终未曾得道,吾知道友欲西去演法,造化无穷,还望届时能赐他二人一场缘法。”

    老子颔首应允,在多宝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