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我是东王公-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他转头看向了太上,眼神中露出了问询的神色,太上似是一瞬间猜到了他的疑惑,轻轻地摇头,示意他去看东王公。
    在众仙的注视下,东王公摇头道:“主持封神者自有天命降下,此时不在四教当中。”
    三清闻言均是皱起了眉头,就听东王公继续道:“……只因他现在还未出生,至于跟脚名姓,吾也不知,只知道他将于四百年后降生,生来具有飞熊之相。”
    说到这里,他看向了元始与通天,“既然此劫乃为你们两教为主角,那么天数之下,主持封神之人日后当归入你们二教当中。
    所以,待四百年后,两位道友只需各凭机缘寻他便是了。”
    二人颔首表示明白了。
    三商已毕,众仙各怀心事告辞。
    上霄宫又重新安静了下来……
    元始回归道场之后,只将弟子打发出去,让他们自行其是,对于杀劫之事竟也半点不再提起。
    而通天教主回归碧游宫后,将一众弟子叫到跟前,嘱咐了几句后,就在宫外贴了两句话,正是:紧闭洞府,静诵黄庭三两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
    想要借此来告诫弟子如何应对大劫。
    当然了,已经被他写上榜单的那些弟子且不说他,就算是龟缩在家中,日后仍免不了去封神榜上走一遭。
    因此,他所要告诫的是剩下的那些弟子,毕竟他们没有上榜,就非必死之人,若能安坐洞府不理世事,或许还能寻到一线生机,不使身染劫数……
    可是,他却忘了,世上还有那种“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的情况了……
    ……
    四百载春秋于一众仙人来说不过是弹指一瞬罢了。
    而经过了四百年的酝酿,命运长河中,笼罩在玄门上空的劫数越来越浓了,预示着一场杀劫已是不可不避免,而且还越来越近了……
    这一日,元始天尊感应到主持封神的天命之人降生了,不禁起身亲自下了昆仑山,于洪荒中转了一圈后却是毫无所获。
    此时天机一片混沌,他也推算不到一切,最后只能空手而回……
    通天教主同样没有闲着,与元始一样在洪荒中转了许久同样是空手而归。
    不过,他并没有立即回转金鳌岛,而是找到了上霄宫,面见了东王公,想要从他口中问出一些线索。
    毕竟东王公道行在他们三清之上,又为主持杀劫之人,想来应该知晓那天命封神之人的身份才是。
    双方分宾主落座,通天教主也没有客气,直接道明了他的来意。
    东王公顿时沉吟起来,他当然知道那主持封神之人是谁了,不就是姜子牙嘛。
    以他的神通想要寻到此人也是易如反掌。
    不过,论起来,此人虽受了天命,实际上对于两教的杀劫来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毕竟杀劫之时,争高下靠的是各自的神通,证生死凭的是各自的手段。
    那姜子牙本就无缘仙道,又有几分实力?对于仙家之间的争锋,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所以就算让截教将之得到又能怎样?
    他是能代替其他弟子拼杀,还是能代他们应劫?
    ……
    洪荒:我是东王公
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生的杀胚
其实,论起来,姜子牙可能还不如那申公豹好用呢。
    按照原本的命运轨迹,截教之所以总是有弟子上榜,除了天数之下劫气蒙蔽了一些截教弟子的心智外,这申公豹的一张巧嘴也居功至伟。
    若无他四处游走拉着一批又一批截教弟子下山应劫,只怕截教还不至于会落得那么惨。
    纵贯杀劫前后,申公豹一句“道友,请留步”坑杀了多少截教仙人……
    如今,通天教主来找他询问姜子牙的下落,东王公还真想将申公豹这个奇葩介绍给他。
    转念又想起人家截教已经够惨了,他还是不要再让申公豹去霍霍他们了。
    至于姜子牙的下落,他倒是可以告诉通天教主,只是此子终究与截教无缘。
    就算他此刻开口说出了姜子牙的信息,那么一切便会立即在天机中显现出来,而元始天尊也会瞬间感应到。
    说不定会比通天教主更早的将那姜子牙找到。
    就算他帮着通天教主遮掩了天机将元始天尊一时蒙蔽过去,让通天教主强行将姜子牙收入门下,那对于截教来说是真的好吗?
    毕竟一旦逆了天数便要结下恶果,日后姜子牙出山主持封神之时,因果纠缠下,截教或许有可能还会败得更惨……
    所以,东王公抬眼瞥了通天教主一眼,淡淡地道:“道友,不妨实话告诉你,那天命封神之人与你截教无缘,劝你最好还是莫要打他的主意为好。”
    通天教主闻言一愣,倒也没怎么着恼,而是问道:“依道友所言,他日后将归于玉虚宫门下了?”
    东王公垂下了眼眸,不再多言,显然是默认了。
    “天道何其不公也!”通天教主叹道。
    东王公道:“非是天道不公,而是天道至公也,汝截教已经是万仙来朝,为当世第一大教,实力远在那阐教之上。
    若那封神之人真归了你门下,让你教轻易过了此劫,那日后你截教岂不是要一统洪荒占据了所有的气数。
    如此一来,让阐教他们怎么活,其他几位教主圣人又岂会甘心?”
    “唉,看来我截教已为众矢之的矣!”通天教主又叹息一声。
    感情你才发觉啊?!
    东王公看了通天教主一眼。
    通天教主回望过去,苦笑道:“道兄是不是也觉着我截教太过强大,挡了道兄的路了?”
    东王公微微摇头,叹道:“吾为道教教主,统领玄门诸教,汝教强盛,吾自然也能分得一份气运,自然不会心生怨言,至于太上与元始两位道友怎么想,那就恕贫道不怎么清楚了。”
    通天教主苦笑:“如何不清楚,恐怕那二位此时早已将贫道的截教当成眼中钉肉中刺了。”
    东王公颔首,这也不是他在挑拨,事实便是如此,否则通天教主好歹也为一方圣人,如何能受他蛊惑。
    不过,苦笑之后,通天教主又自冷笑:“不过纵使如此又如何,贫道执掌诛仙四剑,一旦布下此阵,那两位道兄又岂能奈何得了贫道!”
    是啊!诛仙四剑嘛!非四圣不可破。
    可惜他似乎忘了世间并非只有他们三位圣人啊……
    “道友,贫道也知你诛仙剑阵的厉害,不过你千万别忘了,除了太上与元始还有西方两位道友呢。”
    接引准提?!
    通天教主有些愕然,半晌,呐呐的道:“我等不过兄弟之争罢了,太上与元始应该不至于勾连那两位来对付贫道吧?
    别忘了,元始之前不是一直都在标榜自己为盘古正宗,那西方释门为旁门左道吗?”
    “谁知道呢?”
    东王公淡淡地道,心中则在嗤鼻:此为道统之争,什么时候变成了兄弟之争了,原来此人一直都未曾看透此间的真相,不怪后世会败得那么惨了。”
    又或许他看透了,却念于亿万年来的兄弟情义,一直都不相信那两位会引外人前来攻他。
    直到最后当两人真引来了西方二圣彻底打破了他的幻想,他才会因为失败而绝望之后升起了毁灭天地重炼地火水风的念头……
    东王公提醒了一句后,却不会再为此多言,毕竟说得多了,通天教主未必会相信,况且,他现在说的再多,也不如日后用事实来验证……
    最后,通天教主在上霄宫待了一会便离开了,此行不仅没能从东王公口中问出天命封神之人的下落,反而平添了许多的忧虑……
    ……
    涂山,上霄观中,女娲娘娘正在炼法,突然,童子跑来禀报:“娘娘,后殿的那枚灵珠突然不知何故大放红光,其光上通九霄,下透幽冥,我等竟然压制不住此光。”
    女娲娘娘闻言微微皱眉,起身正待亲自前去查看,突然,又有童子前来禀报,说是玉虚宫太乙真人前来求见。
    女娲娘娘默运元神推演天机,关于灵珠子的命运线立时在天机中展露了一丝端倪。
    竟是这番缘法吗?
    老师将它送来竟然是应在了此处,想要借助天数让灵珠子应运化生为人。
    只可惜,这灵珠子出世当真不是个好时候,竟然赶上了玄门杀劫。
    看来这小家伙恐怕也不是个安份的主,说不定是个天生的杀胚才于此时降生……
    女娲娘娘心中念头电转,却也不耽误命人将太乙真人请进来。
    太乙真人见到了女娲娘娘后,感应到对方的修为,心中稍稍有些郁闷,毕竟他入道要远比女娲娘娘早了何止亿万年,如今他还在太乙境界蹉跎呢,人家女娲娘娘却先一步修成了大罗道君。
    这简直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有此福缘造化,怪不得会被玄元圣人看中收入门下,成为了道教仅有的两个弟子之一。
    而且他也清楚,此女乃是被玄元圣人当成传承道统的衣钵弟子看待的,因此不敢失了礼数,作了一揖,笑道:“贫道太乙,见过娘娘。”
    女娲娘娘还了一礼,笑问道:“太乙道友,久违了,敢问道友此次前来见吾所为何事?”
    太乙真人笑道:“恕贫道冒昧,娘娘手中有一物与我有缘,故而厚颜前来求取,还望娘娘能够赐下。”
    女娲娘娘闻言颔首道:“这倒也不算冒昧,吾观中的灵珠子确实与你有师徒之缘,赠与你也无妨……”
    就在太乙真人脸上泛起喜色之时,就听女娲娘娘突然话锋一转:“不过,吾有一言要当面问过道友,道友是真心收他为徒呢,还是准备拿他替你应劫啊……”
    洪荒:我是东王公
第二百九十八章 帝辛进香圣祖殿
你不会拿他挡劫吧?
    太乙真人听到女娲如此询问,心中不由苦笑,看来这道教对于他们阐教的打算是知晓得一清二楚啊!
    然而,那不过是他们老师的想法罢了。
    他们当然知道元始天尊这是在爱护他们,可收了弟子后,他们也变成了老师,师徒如父子,他们难道还真能故意送弟子去死不成。
    这女娲娘娘把他们阐教弟子看成什么人了?!
    就见太乙真人连连摇头,“娘娘放心,吾既然收他为徒,自然要将他当成衣钵传人看待,望他日后承袭吾之道统,吾又怎会凭白让他去应劫呢。”
    女娲娘娘端详了太乙真人一会,见其确实语出真诚,也便相信了他的,况且,当初元始天尊签押封神榜,或许是顾忌她老师玄元圣人的缘故,将阐教一众三代弟子写在了榜上,其中却不包括灵珠子在内……
    “如此便好,道友所言之事贫道允了。”女娲娘娘也并非拖泥带水之辈,转头朝童子吩咐道:“童儿,汝去后殿将灵珠取来吧。”
    “喏。”
    童子答应一声,来到了后殿,就见殿中红光缭绕,霞气氤氲,此光正由灵珠所发。
    而此刻,灵珠便搁置在一张玲珑剔透的水晶台上,此时却已悬空而立,熠熠生辉,灼灼放亮……
    童子捧着灵珠来到了前殿,太乙真人隔空送出一道神念投入珠内,就见一个灵胎正蜷卧在一团混元之气中酣睡。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