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我是东王公-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在其人已死,又是玉清道人亲自送过来的,这个面子后土不得不给。
    玉清道人揭开了葫芦盖子,元阳道人的真灵从葫芦中飞了出来。
    比起刚刚陨落之时,这道真灵竟然比那时多了一些圆润无暇。
    由此可见,此葫芦定然有着养魂之效,算得上一件奇珍了……
    后土将元阳道人的真灵摄在手中,查看一番,红唇轻起,道:“小妹欲将他送往天人道,玉清道兄觉着如何?”
    玉清道人淡然一笑道:“如此便好,这位道友昔日结下的因果业力着实太大了,便是下一世转为了天人恐怕也是难享清福啊!”
    说来也是,当初九只小金乌闹洪荒,惹下了无边的业力,其中元阳道人虽只做了谋算,却也是间接的参与了。
    其中业力当然也有他的一份,天道昭昭,逃也逃不掉。
    东王公笑道:“无妨,因果业力虽重,完全可以让他多转劫几次嘛,将来总有洗练干净的时候。”
    后土与玉清道人皆是点头称是。
    玉清道人又叹道:“诚如道友所言,可惜他纵然想要洗练干净,那也不知道是多少个量劫之后的事情了……”
    洪荒:我是东王公
第一百八十八章 寻道四方
后土亲自去了六道轮回处,将元阳道人的真灵投入了天人道中,转过身回到了殿中,三人坐着叙了一会闲话。
    玉清道人终于再次进入了正题,忽然指着太乙真人道:“两位道友,你们觉着此子如何?”
    东王公微微一笑,道:“道兄的弟子如何道友难道自己不知?还要来问我们?”
    后土倒是很给面子客气的赞了几句。
    玉清道人听得颇为高兴,于是开口道:“两位道友,贫道准备替这小辈在地府中求取寸尺之地为安身之所,还望两位道友能够应允。”
    东王公挑了挑眉,二人同为盘古,四清情谊还在,他当然不会反对,只是此间主人终是另有他人,他也不好越俎代庖的答应下来。
    于是转头看向了后土,问道:“道友觉着如何?”
    后土也没有拒绝,爽快的笑道:“既然道兄开口,小妹自然是无有不允。”
    “如此多谢了!”玉清客气了一句,然后指着太乙真人道:“还不快去谢过两位师叔!”
    太乙真人忙应声上前拜过……
    然后,四人一路出了地府向着东方走去,不多时,在一片阴气升腾之地停了下来。
    玉清道人拿出了盘古幡往前一划,一道混沌剑气没入了虚空。
    霎时间,虚空粉碎,地火水风四起。
    待四象演化到极致,玉清道人又挥手打出了一团仙光。
    玉清仙光宛若一条匹练横贯当空,所过之处,清浊立分,渐渐化为一方小世界。
    清气上升凝聚成了日月星辰,洒下了无量星光,风雨雷电。
    浊气下降沉淀后凝结成了一座座的山川、一条条河流。
    草木疯狂的生长,花鸟鱼虫一一化生出来……
    不多时,一个鲜活的小世界就这么成型了。
    “道兄大法!”后土赞道。
    玉清道人闻言点点头,食指一点,于小世界中立下了一座华丽的道宫,然后朝着太乙真人喝了一声:“太乙!此时不去更待何时?”
    太乙道人身上仙光闪过,瞬间斩出了一具化身,托着一朵九色莲花,浑身仙气萦绕的走入了世界中。
    一边行进,一边开口说道:“吾为太乙,今日承天应命,化身太乙救苦天尊,立下东方青华长乐净土,愿度一切不幸堕入地狱的亡魂。
    众生危难之时,只要念颂本尊圣号,吾即随声赴感,前往解救……
    诵念本尊圣号,可解忧排难,化凶为吉,若得往生,便可常持天尊,永不退转,继续修持,最终圆成道果……”
    随着他的声音在阴阳两界流转开来,头上蓦地出现了一顶冕旒,身着霞衣,妙道真身,紫金瑞相。
    端坐于九色莲花宝座上,环绕九色神光,放射万丈光芒。
    众多仙真、力士、金刚、神王、金童、玉女侍卫身旁,也有手持水盂、杨枝,足蹑莲花,圆光照耀等相显现。
    随着他的声音飘荡远方,无数的游魂寻觅过来,涌入了青华长乐净土,拜于九色莲花座下,一起颂曰:“礼敬大圣大慈、大悲大愿、声赴感救、救苦救难天尊。”
    天上立时落下了一团浓郁的玄黄功德之光,太乙救苦天尊身上又生变化,从身上走出了十道人影,又为应化十方,化号为济度人鬼的十方救苦天尊。
    分别为:东方玉宝皇上天尊,南方玄真万福天尊,西方太妙至极天尊。北方玄上玉宸天尊,东南方好生度命天尊,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西南方太灵虚皇天尊,西北方无量太华天尊,上方玉虚明皇天尊,下方真皇洞神天尊。
    天尊化号,救度众生,故称,十方化号,普渡众生……
    等太乙救苦天尊在一众新进信徒的簇拥下走入了道宫。
    东王公才指着太乙真人本尊笑道:“你这孩子,倒是好大的造化。”
    玉清道人转头看向了后土,作了一揖,道:“日后小徒要多多受道友照顾了。”
    后土微微颔首,“道兄放心,既然是道兄的弟子,便不是外人,将来若是有事尽管来寻贫道就是了。”
    “多谢娘娘。”太乙真人这次没让老师提醒,忙上前谢过了……
    随后,东王公与玉清道人师徒一道离开了地府,回到了阳世后,双方才分开,玉清道人回转昆仑山,东王公则是返回自家的蓬莱岛……
    回转蓬莱岛后,东王公安坐上霄宫,一边炼化识海中的成道之机,一边淬炼法力参悟斩尸之道。
    如今,他两尸皆斩,唯有执念至今还未有任何的头绪,感觉似乎离着斩却此尸还差了一点机缘。
    行功万年,仍是没有半点收获,他索性结束了闭关,按下了心中的焦躁,在岛上指点了黑白子他们一些时日的修行,就独自一人离开了蓬莱岛。
    他有心再去洪荒中四下走走,散心的同时,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寻到一些斩尸的灵感……
    他骑在灰角背上,一路驾着祥云,路上倒是遇到了几个碧游宫的弟子,纷纷避让到云旁朝他见礼。
    这一日,行至金鳌岛前,上清道人早已命童子等候多时了。
    上了岛后,穿过岛上无边的妙景,来到碧游宫,上清道人已经迎了出来。
    双方见礼,于宫中论道多日,东王公才告辞离开了。
    这一次,他直接去了洪荒内陆,先去了一趟首阳山八景宫,这才发现原来不知何时太清道人也已经斩了二尸,本人也被困在斩却第三尸之前。
    两人现在可以说是同命相怜了。
    东王公在首阳山呆了一些时日,与太清道人合力参悟斩尸之法,最后却仍是没有什么收获。
    然后,他又去了一趟昆仑山,与玉清坐而论道一番……
    最后一路向西来到了灵山,接引两兄弟殷勤接待了。
    其实对于这一次的灵山之行,东王公心中报以了很大的期待。
    两兄弟一为菩提,一为莲花,皆为大道具现所化,生来近乎于道。
    修的虽是玄门之法,却又不拘于玄门金丹大道,从中另出机杼,参悟出了西方妙法,也就是后世神通具足的佛门大法……
    至于日后二人别门而出,另立旁门那也是以后的事了。
    但是对于两兄弟的才情,东王公却是十分佩服……
    三人于灵山上共演大道,一时间妙象纷呈,仙乐飘飘,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洪荒:我是东王公
第一百八十九章 无真经如何称之为道祖
灵山之上,三位大神通者论道,引发无边异象。
    西方大法果然有其独到之处,不过最后结束的时候,东王公对于怎么斩出第三尸仍无多少收获。
    毕竟,接引也不过刚刚斩去第二尸,准提也仅是斩去第一尸不久,对于第三尸他们也是参悟不多。
    就这样,东王公两手空空下了灵山,准备回转蓬莱岛。
    这一次,他几乎在洪荒中转了一个遍,竟然愣是没有寻到斩去三尸的灵感,不过,他还是告诫自己,越是这样越不能着急。
    回转了东方,一路骑着灰角朝着东海飞行,飞过不周山时,他心中一动,仿佛很久都没有关心过人族了,不知道他们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好在只要查看气运的话,此时人族气运如锦,正是奋发向上之时,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刚刚来到了不周山下,远远地,便看到一朵紫云横空,道韵流转,瑞气千条。
    望着那团紫云,他心中微动,暗忖:这好似是太清道人的气息?!
    于是,落下了祥云,又怕被人族认出来,使了个遮眼的法术,朝着紫云走去。
    不多时,他来到了一座山谷前,谷中此时已经坐了不少人,山谷之内,太清道人化为一白眉白须的老道盘坐于一块大石之上,浑身道韵盎然,口中道音袅袅,显然是在传法。
    谷中坐满了人,男女老少皆有,在安静地听着太清道人讲道。
    东王公来时,太清道人正讲在关键之处,一众人听得如痴如醉,自然没有发现他的到来。
    只有趴在谷口附近吃草的板角青牛看到了东王公,虽然东王公施法隐了容貌,可座下那头健壮的灰牛,却将她的身份表露的一览无遗。
    板角青牛俯身下拜,见过了东王公。
    东王公只是点点头,便下了牛背,径直朝谷中走去,留下了灰角与青牛一起玩耍……
    来到了谷中,东王公并没有打搅太清道人,而是找了一片空地坐下,放空了心神,静静的听了起来。
    此时,太清道人讲授的乃是玄门金丹要诀,不过内容并不深奥,多为炼气筑基之类的,全都是打基础的东西。
    东王公扫了左右一眼,见都是一些尚未踏足修行,便是入道了也不过刚刚起步的修士,这就怪不得太清道人会讲这些了,毕竟若是开讲大罗之道,这些人类还要听得懂才行啊……
    一篇玄门金丹大道从引气入体开始,到如何筑基,再到金丹,到凝结阴神,然后是淬炼纯阳,成就一枚元神……
    正是金丹大道的基本流程,粗略总结下来便是教人们如何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最后炼神反虚,成就仙人之道……
    一篇法诀堪堪讲完,太清道人又讲起了对于道的理解,一字一句皆是蕴含着天道之玄妙。
    太清道人对于天地乾坤的参悟极深,东王公早就知道这一点,可与普通人讲道,不似和同类论道。
    同类论道时一切无需言语,以神相碰,自可了解彼此道之玄妙。
    可如今,他面对的是一群普通人,讲得若是艰涩深奥了。他们反倒会听不明白。
    况且,大道本来便是高深莫测,有些甚至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描述。
    要说还是太清道人,到底是大道种子,后世的圣人,明明那种艰涩深奥莫可名状的大道奥义却被他用普通而又精练的语言描述了出来。
    东王公听了一会,竟然从中窥到了一丝道德经的影子。
    鸿钧为何成为道祖,不光是他创立玄门,传道天下,还因他着下了玄门第一道经,那便是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