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人在洪荒,吞三千天道-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乎恢复大罗。

    远处进入深度修炼状态的多宝都因此醒来,看着正在论道的文殊等,心中讶异,这三人状态怎么这般不同?

    不远处,老君面带微笑,这小子想法总能有出人意料的地方。

    都非寻常人,这一论道,便是数月。

    主要是文殊广法天尊三人在论,心中也隐隐有了一条模糊的道路。

    虽不知能否走下去,但起码是条路。

    “师弟,不知有何想法?”慈航真人感觉论道差不多了,便停下谈论,看向一直在倾听他们论道的周考道。

    你听懂多少了!

    “一些浅谈,诸如说,这佛教内部之改,我等去立教,也是佛教,只是同原先佛教不同,原先佛教,只是小乘佛教,而我佛教是大乘佛教,但为何我等是大乘佛教呢?”周考道。

    “这……”文殊广法天尊三人疑惑,他们还真不知道。

    主要是老君说要立佛教,然后立大乘佛教,所以他们就这么叫了!

    至于为什么,他们怎么知道为什么?

    就像佛教为什么叫佛教啊?

    他就这么叫了嘛。

    而且当时,他们心里也迷茫。

    莫名的就从阐教里出来了。

    虽然从阐教出来,有利修行,而且是奉师尊之命,如此不负师门,不负自身修行。

    但从已经习惯了的阐教出来,心里情绪复杂的很。

    哪还有空管名字啊?

    “因为小乘佛法,只能保住自身,自身不堕轮回,自身超凡,而大乘佛法不同,大乘佛法,是普度!此为菩萨行。”周考正色道。

    大乘佛教、小乘佛教,是佛教主要的两种流派。

    其中小乘佛教是原始佛教,而大乘佛教是后期佛教。

    两者同出一源,但也有诸多不同。

    比方说,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八正道”,更多追求自我,而大乘佛教,以“普渡众生”为修行宗旨,以成佛作为最高的修行目标。

    所以小乘佛教虽为原始佛教,但后来兴盛的反而是大乘佛教。

    西游记里的真经,也就是大乘佛法。

    而大乘佛法其中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菩萨行。

    所谓菩萨,即指立下弘大誓愿,要救渡一切众生脱离苦海,从而得到彻底解脱的佛教修行者。大乘佛教徒把释迦牟尼成佛以前的修持阶段,即在修习“菩萨行”的阶段作为自己修行的榜样,因此大乘佛教徒主张可以在家修行,并不强调一定要像小乘佛教徒那样需要出家修行,这也是大乘和小乘的重要区别之一。

    以及大乘佛教能压过小乘佛教的一个原因。

    这世间,总是在家人比出家人多。

    “何为菩萨行?”慈航真人问道,在听到这三个字的时刻,她元神忽然一阵抖动,虽然不知为何,但这种本能告诉她,菩萨行关系到了她的道。

    “菩萨,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菩萨行,救世……”周考微微一笑,开始讲述菩萨行的修行。

    慈航三人顿时间沉迷其中,听得如痴如醉,顶上三花更加盛大。

    周考看在眼中,心里笑意更甚,当真不愧是未来的三大士啊。

    佛教有诸多菩萨,但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地藏、观音、文殊与普贤四大菩萨。

    这悟性确实斐然。

    明明,我听着都没什么,你们听着,便直接悟道。

    如此,这佛门内讧才能轰轰烈烈,我也才能在学宫快乐安稳地过些日子,等吞噬天道成熟,再来清算。



第三百一十章 慈航 拜见半师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周考端坐在地,身后周天星光闪耀,一棵数千丈高大,遮天蔽日的巨大菩提树虚影若隐若现,开口之间自有佛音。

    他到底也是太乙巅峰,此刻全力论道,自也有异象显现。

    只是他的异象,和慈航三人相比却全然不能相提并论。

    只见三人头顶庆云浮现,璎珞不绝,清气升腾,一股祥和气息融汇升腾,三尊化身凝聚,各有不同。

    文殊广法天尊,面加蓝靛,赤发红髯;浑身上五彩呈祥,偏体内光拥护。降广杵滚滚红焰飞来,金莲边腾腾霞光乱舞。

    普贤真人,面如紫霞,巨口獠牙;霎时间云笼红顶上,一会儿瑞彩罩金身。璎珞垂珠挂遍体,莲花托足起祥云;三头六臂持利器,手内降魔杵一根。

    慈航真人,面如傅粉,三头六臂;二目中火光焰现金龙,两耳内朵朵金莲生瑞彩。足踏金鳌,霭霭祥云千万道;手中托杵,巍巍三宝如意擎在手。长毫光灿灿,杨柳在肘後,有瑞气腾腾。

    化身威严,又有慈悲之态。

    尤其是慈航真人一尊化身,法则汇聚,千万光辉。

    三颗大罗道果若隐若现。

    许久后,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身上灵气暴动,率先打破束缚,天地灵气蜂涌,注入身躯,一股截然不同的威压升起,笼罩苍穹。

    周考眼眸陡然一厉,身上紫微大帝法相凝聚,离地焰光旗升起,笼罩住自身和一边的云希方才抵御住这股威压。

    半晌,文殊广法天尊和普贤真人身上恐怖的灵力方才平复,天空气势一扫而空,风轻云淡,两人齐齐起身,朝周考拜道:“多谢师弟指点之恩!”

    原本想着馈赠周考,却不曾想,此番论道,被指点的竟然是他们。

    重新破入大罗之境,虽然仅仅只是大罗初期,但这样的破而后立地再走一遍,他们对道的理解更深,结合佛道两家,有自信纯以法力对抗大罗中期,而若是加上法宝,则又不同。

    周考微微一笑,正要回答,忽然间身旁一侧,光芒闪耀,道果晦暗不定。

    文殊普贤亦无暇再多言,连忙转身,看向慈航真人,看着慈航真人头顶道果凝聚,八道大道神纹环现道果之上,然后八条道纹之上,还有一条新的纹路若隐若现。

    “九品道纹!”

    文殊普贤面色齐齐震惊,吃惊不已,人阐截三教亲传,要么不入大罗,入的话,道果没有低于七品的。

    但包括广成子在内绝大多数也都是八品,九品道果,寥寥无几。

    如今慈航竟然开始冲击九品道果?

    文殊普贤两人内心,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对慈航天赋的嫉妒,也不是对慈航大道将成的喜悦,而是担心,九品道果没有那么好成就的,如果成就不了,反而会遭受反噬,到时怕又要重修。

    哪怕是真要和赤精子一样,转世重修了!

    而慈航如今这九品道果就在成与不成之间,随时可能崩溃。

    毕竟冲击九品,太难。

    尤其是慈航重走一道的情况下。

    担忧之际,忽然听这佛音再响。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文殊普贤连忙望去,见着周考正襟危坐,口中佛法玄妙,一言一语,简简单单,不在有何竟然异象,似凡夫随口而言。

    但听在慈航耳中,却如醍醐灌顶,当头棒喝,困扰着自身的诸多疑惑豁然解开,前方之路,原本充斥诸多白雾,四方不清,上下不明,但此刻刹那之间,白雾消散,一条通天大道浮现,两道闪耀着耀眼光芒的大门出现。

    一座青门,轻灵飘渺,清气超凡,门上朵朵青莲盛开。

    一座金门,佛光祥和,梵音阵阵,门上朵朵金莲绽放。

    道、佛。

    见着两扇大门,慈航真人心中浮现诸多想法。

    忽然有些明白,方才周考说的明心见性!

    刹那之间,慈航真人悟了!

    身上化身又是一变,一身素白之衣,右手持杨柳,左手持净瓶,眉间一点朱砂痣,慈悲祥和,如同母亲一般温和。

    道果之上,第九道纹凝聚,一股强大至极的力量从慈航真人身上发出。

    只是相对文殊、普贤的压迫感,慈航真人的威压却显得极为温和,虽然力量强大,但并非压迫,而像是安抚。

    一旁的老君见状面上罕见地露出一丝吃惊,瞥了眼紫微这个弟子,方才那话,虽是简短,但含义深刻,而且又非紫微的道,不像是紫微能说出来的。

    但偏偏就说出来了!

    莫不是,紫微也是个穿的?

    老君心里好奇,但并没有说出来,横竖是自己弟子便是,穿不穿,也不甚重要,手掌一翻,四周空间之门关闭。

    三大罗突破,动静自然不小。

    单是所吸收的灵气也是海量,这里一地根本无法满足,若非老君出手,动用空间之力,吸收四方海量灵气于此,然后遮掩天机,早就被人发现了。

    “多谢大帝。”

    突破之后,慈航真人睁开双眼,眼中一片祥和,径直朝周考跪拜。

    周考见状一惊,连忙想躲,却发现自己被一股强大力量锁定,躲不开,生生受了慈航真人一礼。

    “既是同门,何须如此?”周考道。

    “传道之恩不可忘,今日若非大帝,慈航修为莫说更上一层楼,便是恢复也难上加难。且此刻虽为同门,但来日却未必是同门,但即便那时,帝君依旧是佛门慈航半师!”慈航真人郑重道。

    周考微微一愣,看着慈航的目光略有变化,险些忘了,眼前这位慈航真人,未来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一个见过万千苦难的人,可能不喜算计,但绝不会不能算计。

    否则别说救苦救难,自己不陷入苦难便好了。

    “拜见帝君。”

    文殊、普贤会意,也齐齐一拜。

    一者,有受指点之实,半师之礼,紫微受之无愧。

    二者,今日是真人拜帝君,来日未尝不可说菩萨拜帝君。

    佛拜道。

    “那便再论吧。”周考微微一笑道。

    方才大乘之法,已经说了不少。

    但禅宗之法还没有说尽,还是提了金刚经的一部分。

    要说佛道交融,又怎么离得开禅宗呢?

    儒释道三家鼎立的情况具体形成于北周左右,之后经历无数年,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乃至象征。

    其中的释,虽说是佛,但主要是禅宗。

    翻译一下,就是华夏化佛教。

    在达摩来到华夏之前,佛教就没有禅宗一说。

    禅宗,本身也就是达摩根据华夏特色,吸收华夏文化创造出来的宗教。

    其中本身就有很大一部分,相似道教。

    所以才有老子化胡的说法,因为学说相近,可以靠。

    而在之后无数年的交融之中,儒释道三家,谁都从对方那里借鉴了点东西。

    尤其是道和佛两家,毕竟儒是主流,不可撼动,所以他们俩一边受着儒的排挤,一边还要互相争斗。

    而争斗的结果,就是互相借鉴。

    你抄我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