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百年风雨梦-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孩子,你没有枉费十多年的苦工,爸爸的良苦用心也没有付诸东流啊!”
  婉贞微微弓腰施礼:“感谢爸爸的悉心栽培。”
  冯三宝满意地仰天哈哈大笑起来。笑停,他对婉珠说:“孩子,去把中厅大梁上高悬的长匣给我取来。”婉珠答应一声转身去了。顷刻问,见婉珠双手捧着一个长匣回来,恭恭敬敬地轻放在案上。这是一个四边镶金嵌玉的桃木长匣。冯三宝打开木匣,拿出一个黄橙橙的丝绸包裹,长约尺八寸大家都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冯三宝把黄绸打开后,一把宝剑呈现在众人面前。但见剑鞘和剑柄系花梨木制成,质地坚硬,纹理秀美;鞘身和柄身装饰着多种金、银、珠、玉的工艺图案,一缕血红剑穗坠于柄首。冯三宝用姆指和食指一按崩簧,嗖地一声把宝剑掣了出来。但见一道青光闪现,炫人双目,大家凝神定眸细观,剑身雕有七垦和龙飞风舞的图型。镌铸得入细入微,唯妙唯肖。冯三宝右手横握宝剑,左手用中指一弹剑身,只听柔甜润美的嗡嗡共鸣声萦绕于耳绵延不绝。他把宝剑插入鞘中,双手托起,目光灼灼直视婉贞,微微一笑:“孩子,这是我们家十代祖传之宝,在几百年间,它伴随管冯家饱经风霜,不曾做过一件有辱门楣和社稷大业的龌龊之事。今日传授于你,望你能继祖先宏大遗志,承武林高洁侠风,奋进不懈,造福于国家百姓。”
  婉贞双膝跪下,接过宝剑杏子核双眼射出刚毅的光采,斩钉截铁地说:“女儿深知从占至今都是‘只因世上少钟馗,才有人间百孽生’的道理,女儿一定继承先祖遗愿,为国雪耻,为民谋福,让它浩气长存,华光永泄,请爸爸放心!”
  “孩子,你可知这柄龙泉剑的来历吗?”冯三宝扶起婉贞问。
  “不知,请爸爸赐教。”婉贞紧握龙泉剑询问。冯三宝坐下,思忖一下,便滔滔地讲了起来。
  据《晋书·张华传》记载,西晋惠帝年间,广武侯张华一天在京都洛阳登楼赏月,猛窥斗、牛二星间升有紫气,以后便派人到丰城狱中,掘地数尺获二剑,一日龙泉,一日太阿。两年后张华死去,两剑化为两条金龙腾空而去。这两剑中之龙泉,史载为春秋时精通铸剑的欧冶子所遣。它的磨石是从他发现的“亮石坑”中采集来的,只有在这亮石上磨出的剑,才能闪烁出寒气逼人的青光。
  剑,作为权力象征和防身之器,成为帝王将相珍爱的腰下之物。龙泉剑有两大特色:一是剑刃锋利坚韧,切金断玉,削铁如泥;二是剑身刚柔相济,剑作九十度弯曲,而手一松’又“嘘”的一声弹回原状。围成圆圈可束在腰间,携带隐蔽方便。据传,列国时期有五大名剑,为三长两短。三长是湛庐,将、纯钧;两短是巨阙、鱼肠。继而相续问世的名剑,有诸如紫电、莫邪、太阿、工布、白虹、含光,七采,鹿卢,玉具、龙泉等。这些名贵之剑,千余年来辗转颠沛于尘世间,但依旧熠熠闪光,犀利无比,不失本色,可称举国无双,稀世珍宝。”
  大家听完,对龙泉剑纷纷称奇。一致要求他当众一试剑锋,以饱眼福。冯三宝盛情难却,便命人取来二十个铜钱摞在一起,放在一块厚一寸的石板上,然后把石板放到离地约二尺高的石凳上。众人围拢过来,凝神观看,冯三宝从女儿手中接过龙泉剑抽出剑锋走到石凳旁,扬臂一剑向下挥去,只听“咔嚓”一声,不但铜钱身首两分,四处迸溅,而且石板也被从上到下完全切开。大家看得目瞪口呆,不禁齐声称赞:“好剑!好剑!”
  冯三宝把宝剑归回鞘中,意味深长地对众人说:“人贵有志,志贵有恒。只要大家具有古人闻鸡起舞,凿壁偷光的精神和毅力,在演练中善于思索、揣摩;在实践中把各路招数融为一体,入境入化,随机应变地运用,那么,就会人如此剑一般,以砥砺之锋所向披靡!”
  这时,一个家人进来禀报:“三爷,东方老爷派人来请您,说是有事相商;来人正在门外恭候。”
  冯三宝随家人来到大门外,见一个小厮牵马在门外等候,就命家人备出一匹枣红马骑上,跟着小厮一先一后向来路扬蹄奔去。不过半个时辰,便进到县城里,来到院宅门前,下马步入天井,庭院宽阔,中间一条石径甬道。右侧是一片密密层层的梨林,梨树葳蕤,劲枝秀叶,流光溢翠。叶簇间开满嫩白似雪的小花朵,随风袭来发出沁人心肺的幽香。左侧有一水池,石块砌起,绿波荡漾,中间一座假山。池边的几条石凳上,摆满了盆花,一色的牡丹,有雍容华贵的“昆山夜光,”、“紫雁夺金”,还有姿色皆佳的“胜葛巾”,“粉荚蓉”、“芷花红。”此外,还有花失色艳,香气袭人的“醉西施”、“妒娇红”、“黄绒披绵”、“洒金桃红”;以及奇异别致、姿态端雅的“青龙卧墨池”、“娴笼紫玉盘”,“四月梨花雪”,“玉露瑶台黑”,“娇容三变”等。真是灼灼繁芙,百态千姿,不愧为国色天香。
  正面是高大朱红圆柱中厅,油光漆亮,圈屏崭新。厅前檐下站立一人,降阶揖迎来客。此人头戴一顶半红结子的玄色瓜皮帽,文管补服,上身套蓝色马褂;双目乌黑,闪闪有神,长脸直鼻,大耳高骨;一缕长髯颏下飘拂,丝丝如柳,根根见肉,年约六十余岁。
  两人携手迈入客厅,宾主坐定,上茶。三宝见窗下墙根处,也别致有序地摆设了许多盆牡丹,交相辉映,异香满室。
  三宝饶有风趣地说:“东方兄,你竟然身居花世界,根扎乐壤中,真可谓桃花园中客,逍遥世外人,悠哉、游哉呀:”东方蒴一捋长髯,苦笑一声:“贤弟见笑,为兄也是无可奈何啊原来东方朔本是七品正堂,多年来因办事秉公,待人无私而得罪和触怒了一些豪绅权贵,他们暗中串通一气,在上边参了一本,虽然没查到实弊,但在两年前还是派了新县令,将其贬为县丞。东方萌空有宏愿,只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万般无奈只得在家种花侍草韬光晦迹,静待以变。三宝与东方萌乃多年密友,自是知道东方蒴的心胸,以此取笑,东方蒴也只有苦笑了。落座后,三宝对东方萌说:“不知兄台叫我有何事情?清耳提面命。”东方萌缄默片刻,仰天深深长叹一声:“唉!有目共睹,有耳共闻,你看我堂堂我大清王朝自从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朝廷陆续和洋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除了割地、赔款还容许这些洋人在我们国土上为所欲为、无恶不作。”他说到此处,脊背往后一仰,闭上噙着泪水的眼睛,屏息片刻,又缓睁双目,伤心地说:“你看前一年英法洋人又得寸进尺,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联合攻陷广州,又攻占了大沽口。皇上被迫又签订了《天津条约》,这样奇耻大辱,大清帝国要毁于一旦了。”
  冯三宝,眼睛直勾勾的,默默无言。‘东方萌从袖中掏出手帕,擦了擦泪水,继续说:“当今朝廷里庸臣当道,文官抢钱,武官死,宦官弄权;地方官府与豪绅相互勾结,横行不法,对百姓敲骨吸髓,极力搜刮。一些无耻之徒,还陪着小心去拍洋人的马屁,才求保住自己的顶戴花翎,正气泯灭,邪气大升。如今,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咳!大清王朝是千疮百孔,根柢已烂,大厦将杞,独木难支了。”
  冯三宝听此,仰天长叹一声,情绪激昂地说:“我神州风物,华夏沃土,中原山河,岂能容忍猖狂践踏,恣意蹂躏?但三宝一介武夫,虽有雄心,然报国无门,又能奈其何比如你东方兄,虽有满腹经纶、中兴之意愿,不也让宵小之辈所伤,空自遗恨吗?”
  东方萌镇定一下心绪,推心置腹说:“国家江河日下,百姓正在受苦受难,你我兄弟多年莫逆,均是忧国忱民之士,所以为兄请你来叙谈叙谈,探索一下你我是否有可为国为民尽效之处?”
  三宝直言不讳:“兄台,您满腹经纶,老谋深算,手握灵蛇之珠,胸藏荆山之玉,三宝愚鲁,专候兄台指教。”
  东方萌一摆手:“贤弟盛誉为兄担当不起,我年华已迈,力不从心了。今日只有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了。贤弟,愚兄近闻,广州、厦门,天津和其它一带地方的乡众,成立了卫国保家的民团组织抗击洋人,你看我们是否也可效法当年的三元里?”
  三宝冷峻的双目顿时射出光辉:“对!我也有些耳闻,看来我们不能甫坐以等待无所作为了,爱国之心应化为报国之行,好,我们来组织民团,报效国家?”
  东方萌舒眉展目说:“好!好兄弟。尽管现在是黄叶下山秋满天的形势,如果我们的民团组织起来,再发动附近各地民众,就会形成怒潮上岸红似火的局面!”
  三宝进一步问道:“兵未动而知机,事将行而有谋。兄台,你看首先我们该如何去做?”
  东方萌成竹在胸:“古训日,合抱之木生于毫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依我之见,你先和附近王庄拉起手来,联合组织,待基础奠定巩固后,再逐步扩展力量!”
  三宝兴奋地问:“你是说和王庄的首领京津大恢王兴邦兄合作?”
  东方萌饮下一口香茶,哈哈大笑;“萧何当年向汉刘邦推荐之贤才,岂能不是韩信?”说完,两人又一阵会心地爽朗大笑。
  东方萌命人摆上酒席,他高擎酒杯,兴致盎然地说:“守着青草饿不死马,愚兄只要有你们二位这样烘云托月,璧合珠联的贤弟出头举旗,岂能不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业绩!”
  三宝端杯感奋地说:“鸦片战争以来,我无数将士和百姓不怕牺牲,奋勇抗击洋人进犯,忠骨堆堆,立楷模于九泉之下,树丰碑于大地!愿我们继他们的大业,狠狠打击洋鬼子,为黎民百姓报仇。”
  “干!”两人仰颈一饮而尽。彼此。饮舒怀,觥筹交锚,三宝喝得酩酊大醉,东方萌派人将他护送回庄。


第2回 
  次晨,三宝洒醒,独自在书房中品茶观书,忽见家人慌慌张张走进来禀道:“三爷,外边来了三个人,喝骂着叫您出去,说什么要报仇雪恨。”
  三宝心中诧异,随着家人来到大门前,在石阶上站定。家人用手一指,低声说:“三爷,就是那三个人!”
  冯三宝抬头望去,见距大门五丈远外,一字排开站立三人,一个个虎视眈眈,威风凛凛,神色冷峻。只见中问的那人乃俗家打扮,年近五十,中等身材,头戴紫色壮士巾,长辫垂后,身穿青缎暗格长袍,织黄边,外罩古铜色起花马褂,紧贴上衣;脚穿单梁薄底云鞋,白细布袜子相配。四方脸,厚嘴唇,黄焦焦的面孔,两撇雁尾胡,二日射光,两眉如峰,插入双鬓,手中拿着一把斑竹骨大散展纸扇。右侧是一位道士打扮,年约六十余岁,头戴绛紫色遭家顶冠,身上穿着件铁灰色长袍,蓝缎子护领平展相衬,长袍上用金银线绣成八卦图,干一连,坤品断,离中虚,长仰震伏,翼涨兑缩,正中间绣了个日月太极图,黑月吃白月。腰间系着一条杏黄色涤条。双灯笼穗左右垂下。脚穿粉底双梁黄缎子鞋,高腰白袜搭于膝下。长方脸,面如古月,眉分八彩,目若朗星,鼻似悬胆,四方口,太公须,五尺身高,腰间悬一口鲨鱼鞘的长剑。这位,就是武当传人了空道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