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赤焰侠情-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艾离诧异道:“他给你改了名?”
    “是的!”他大声的说道,仿佛在宣告着什么:“从此以后,我不再是无人可怜的吴怜怜,我叫‘称心’,是随心所欲,称心如意的‘称心’!我要留在太子殿下的身边,只为他一人而舞。”
    艾离看着他,他的眼睛闪闪动人,眼神中再没有以往的迷茫与不安,整个人神采奕奕,散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夺目光彩。
    “好吧。”艾离终于说道:“我会在这里待一段时间,如果你改变心意的话,我会带你离开。”
    艾离怅然的离开了悟莲。
    她在院中慢慢的走着,心有不甘的想道,难怪苍石愿意与自己约定,原来他早已确定悟莲不会跟自己走。又被他骗了!
    对了,称心,悟莲要改名叫称心了。随心所欲,称心如意,是太子对他说的。好潇洒的想法。难怪悟莲,不,称心想要留下来。
    艾离心中忽然升起一阵很少有的犹豫,称心这件事自己到底应不应该去管?苍石说过,他已经十六岁了,自有他自己的立场与判断。那么自己到底该不该去管这件事?
    不对!称心如果在太子身边就会有危险,至少也要帮他查清,朝他放冷箭的人究竟是冲着他来的,还是冲着太子。艾离抬起头来,有了决断。
    正在此时,远处忽有人大声叫道:“‘焰刀’艾离!”
    艾离转头向声音的方向看去,几名军侍正向自己这边走来,其中一名还对着自己招手。
    那名军侍急急的奔了过来,惊喜的说道:“艾女侠,真的是你!我还以为是自己眼花了呢。你也到太子府来了?”
    “嗯。”艾离随口应道,认出他来:“你是‘银枪’罗定远?”罗定远是镜湖山庄主人的二子,艾离为了剿灭镜湖山匪盗,曾与他合作过一次。想不到,他竟然投靠了官府。
    罗定远笑了笑,道:“是呀。”
    他转头对身边的同伴道:“她就是‘焰刀’艾离,在江湖上可是赫赫有名的女侠呢!”那一次的合作,令他震服于艾离的强悍之下。
    他的身边站着三名军侍,也都是二十来岁的年青人。艾离发现其中一名瘦高军侍的嘴角边浮动起一抹不屑。
    这时,罗定远对艾离邀请道:“艾女侠,你和我们一起去校场过几招吧。”
    艾离望了瘦高个一眼,答应下来。
    罗定远喜道:“这下可好了,有了‘焰刀’的帮忙,下次咱们与汉王府的比阵,赢的把握就大多了。”
    (作:从这篇往后,悟莲将改名为称心。大家看着不要混乱了。)
………………………………
第十章 论英雄何为英雄
    去校场的路上,罗定远为艾离介绍了另外三名军侍,分别是:王常春,孙涛,那瘦高个的军侍名叫马玉山。王常春与孙涛都热情的与艾离打招呼,他们都是普通百姓出身,对女侠这二字很是好奇。马玉山却全家都是军人出身,现任太子府的军侍副统领,只冷淡的对艾离点了个头。
    艾离从他的眼神中看得明白,不就是对自己是个女的又有如此高的名誉心有不服么,这种事她见得多了,也不在意。
    远远的,还未进入校场,便听到杀声阵阵,艾离不由精神一振,称心的事令她心情不好,正好活动一下筋骨,散散郁气。
    进入校场,里面一片火热,军侍们正分成数小队,捉对厮杀。众军侍见艾离一名俏丽女子进来,不由都停了手。人群中居然有好几个艾离认识的以前的江湖人士,众人见到她,纷纷与她打招呼,场面很是热闹。
    马玉山对一个大个使了个眼色,那大个迈着大步走上来前,对艾离粗声道:“听说你是江湖著名女侠?咱们切磋切磋吧。”
    这正合了艾离的心意,她爽快的答应。由于这里是太子府,艾离把赤焰刀收在了客房,她四处张望了一下,从旁边的兵器架上取了一把长刀。长刀在手,她掂了掂,份量比赤焰刀轻了不少,有些不称手,不过只是切磋,将就用了。
    众人见有比武,纷纷聚了过来,把二人围在了当中。
    几个认识艾离都为她打气:“艾女侠,露两手给大伙儿瞅瞅!”
    有人起哄,对那大个叫道:“萧勇你可得争口气,可别打不过一个漂亮娘们儿。”
    场上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艾离微微一笑,将长刀横起,取了个守势。
    萧勇使的是长矛,挥舞起来虎虎生风,却是一味的强攻。
    几招过后,艾离发现这人的武技与江湖人的花样百出的套路不同,招数十分简洁,只凭着人高力大,猛攻不断。艾离暗自点头,所谓一力降十会,此人的长矛颇有横扫千军的气势,若在军中必是员猛将。
    萧勇接连使了几招都被艾离轻易的挡掉,心中不免急躁,暗想,自己和一个女人还打了这么久,面儿上可有些挂不住了。
    他高吼一声,聚力于臂,提矛向着艾离的面门猛击过来。艾离不慌不忙,举刀相迎。她略略侧身,让过他击向面门的长矛,用刀柄钩住他的矛柄,借劲一拉。萧勇被长矛带出,只觉长矛几欲出手,急忙紧紧往怀里回握。不想艾离却又变拉为推,萧勇正在回拉,被她推得差点摔倒,幸好他下盘功夫不弱,“蹬蹬蹬”倒退出数步这才站稳脚跟。
    他的脸一下子红了,面红耳赤的看着艾离,闷不吱声。
    艾离执刀,对他拱了拱手,道:“承让了。你心中有男女之分,但武技并没有男女之分,若是你把我当成是女人,就已先失了一筹。”
    萧勇眼中闪过一道亮光,执了长矛,犹豫着要不要再上时,一个矮胖子将他拨开,蹿进场中。
    萧勇见他上来,便退下去观战。
    矮胖子高声说道:“我叫都同,艾女侠,请指教!”他声音尖细,肉嘟嘟的手上拿着把弯刀,面圆脸肥,嘴上挂着道八字胡,一双小眼精光闪亮,滴流乱转,看起来颇为滑稽。
    艾离还礼,二人战在一处。
    与萧勇不同,都同身材虽胖,动作虽十分灵活,他使得是地蹚刀,专攻人下盘,远远看去,整个人像个皮球一样在地上滚来滚去。
    艾离以前很少遇到这样的古怪刀法,被他一番急攻,迫得有些手忙脚乱。她定了定神,凝目细看都同的身法,逐渐适应了他的刀法。不由暗赞,这地蹚刀法是战时斩马腿或人腿所出的刀法,果然名不虚传,太子府中还真是藏龙卧虎。
    十数招过后,艾离看准机会,用长刀别住都同的弯刀,迫着都同与她较起力来。
    都同自认臂力不输于人,双脚分立,憋足了劲与艾离较力。
    艾离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她正要他如此。她个高,都同个矮,如果较力的话……她忽然高喝一声:“起!”长刀上挑,用了个巧劲,将都同高高的抛起。
    都同急忙缩头抱身,像球一样在空中几个翻滚后,才滚落回地上。他在地上直滚了十好几圈才重新站住。不想站起后他头晕目眩,脚下不稳,一个后翻,又在地上连滚了两圈,才定身站稳。
    众人见此情景,不由哄然大笑。几名认识艾离的人,纷纷为她叫好,罗定远叫得犹为响亮。
    都同不服,还要再上,却被马玉山伸手拦住。
    马玉山皱眉道:“比阵不是比武,大家不要在这里耽误时间,还是快去练阵,别误了明天与汉王府的较量。”
    众人听了他的话,这才又回去操练。
    马玉山心情很是复杂,他家世代从军,是将门之后,来太子府是为了历练,有些看不起这些草莽出身的江湖人等。近来太子对江湖人士大加招揽,这令他很是不满,但太子正在兴头上,他也不好说什么。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艾离这名江湖女子,竟把他手下的良将一一击败,若是让艾离比武连赢三场,势必会影响士气,传出去也太不好听,所以他急忙出面阻止。
    众军侍在马玉山的指挥下,操练阵法。军侍们个个身强体壮,武力勇猛,同进同退,气势不凡。
    艾离退在马玉山身旁观看。如今天下太平,边关平乱也是好几年前的事了,文昌武消,这种众人打斗的场面实在是难得一见。
    马玉山见艾离看得目不转睛,心中之气略消,暗道:毕竟是名江湖女子,就算武技不弱,也没见过什么大场面。
    他嘴角含笑的对艾离道:“怎么样?这阵法没见过吧?”
    艾离看他一眼,对他笑了笑,道:“你这是五虎群羊阵,《孙膑兵法》上有记载。此阵排兵张扬,主攻敌方心理阵线,未战就已在气势上占据绝对优势。”
    马玉山听她说得头头是道,心怀考察的说道:“哦?想不到你还懂点阵法,你倒是说说看,你都懂些什么阵法?”
    艾离倒没多想,点头道:“就从你这五虎群羊阵说起吧。阵法按数字可分为,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天地三才阵,四门兜底阵,五虎群羊阵,六丁六甲阵,七星北斗阵,八门金锁阵,九字连环阵,十面匿伏阵。”
    马玉山本以为她只是猜对了五虎群羊阵,不想她居然真正懂阵,不由来了兴致,问道:“还可以如何分?”
    艾离道:“按其形状又可分为: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阵、雁形阵、钩形阵、玄襄阵。其实阵法并不是最主要的,真正打仗时还要有兵种配合。”
    马玉山道:“你倒说说兵种配合。”他如此问,其实暗含考察之意。
    艾离本是将军之女,小时候跟随父亲学过兵法,平时闯荡江湖无人过问兵法之事,如今被问起,来了兴致,不由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兵种分为,步兵,骑兵,车兵等,按武器的不同又可分为,刀兵,弓兵,弩兵,长矛兵等等。春秋时,以战车为主,辅以一定数量的步卒。战国时,骑兵兴起,战车没落,兵种基本就是骑兵和步兵。汉朝时,弓的制造工艺大大发展,弓箭的威力和射程都有提高,此时是弓手的年代。两晋南北朝时,由于少数民族入侵,骑兵大兴其道,南朝缺马,所以一直处于下风。到了本朝,除了强大的骑兵以外,由于冶铁技术的发展,建立了令人生畏的重装步兵军队。”
    马玉山此时已收起小觑之心,却仍不甘心的问道:“看来你读过一些兵书,对排兵布阵略懂一二,那我再来问你,若双方兵力相当,何者为胜?”
    艾离道:“若是小战,要看主将的强弱,兵法的高低,军士们的士气。兵法阵型如同武功套路,军士们便如主将的身体,不动则已,动如雷霆。若是大战,兵法有云: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举个例子来说,赤壁之战,曹操兵力数倍于孙、刘两家,却仍兵败赤壁,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的后果。”
    马玉山问道:“此话怎解?”
    艾离道:“孔明雾中借箭,借东南风火攻是谓占了天时,曹操北军不识水性是谓失了地利,曹操误杀蔡瑁、张允是失了人和,而周瑜有黄盖定苦肉计是占了人和。”
    马玉山点头道:“有理!”他又问:“依你之见,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中哪个最为重要?”
    艾离道:“人和最为重要。人和代表着义理民心。仍以赤壁之战来说,东吴是保家,魏军是侵占,在义理民心上,又是吴军占绝对上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