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教九流-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此时,李易突然发现众人似乎有点不大对劲,一个个的都在摒住呼吸生怕惊动什么,两个守楼梯的和尚更是在凶恶的面上挤出一丝温柔,那模样实在滑稽。
    一位约莫二八年华的女尼悄然从楼梯口走了上来,女尼约莫二八年华,着一顶缁帽,裹一袭缁衣,手中捧着一毫拂尘,便是如此也掩不住她的清秀绝俗,明艳出尘,行走间飘然若飞,但见她清秀绝俗,明艳圣洁,行走间飘然若飞,窈窕娉婷,仪态不可方物。
    女尼上得楼来,一双宝石般的眸子宛然流转,似在找寻着座位,那些身旁还有空位的人们下意识的侧了侧身,露出点空间来。
    女尼并未往里走,而是来到靠窗的李易所在桌子旁,双手合十朝着李易一稽首,道:“南无阿弥陀佛,贫尼能否与道友借得一位子?”女尼声音轻柔雅致,袅袅绕梁。
    如此赏心悦目之人,李易哪有不允之理?还了一礼道:“师太有理了,此桌并非小道独有,但坐无妨。”
    此时,李易点的鳜鱼端了上来,李易今日走了一上午,确实有些饿了,又见那鳜鱼果然做得色香味俱全,自是禁不住的食欲大振,当下扯起筷子便大快朵颐起来。
    女尼见得李易吃相,黛眉轻皱,似想要阻止,终究却没有说话,而是端正坐姿,手上捏了个法诀,静静的念道:“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正是佛教的《往生咒》。
    小道我在吃鱼,可女尼你就在小道的旁边一本正经的为这鱼超度,这个也太那个……李易哭笑不得,将一块鱼肉夹在嘴边,吞也不是,不吞也不是。
    心里斗争了良久,李易还是决定将这块鱼吃下,呃……反正都有人为它超度,不吃白不吃!
    不过李易脸皮再厚,也是不太好意思再继续动筷子,在喝了一口茶后,李易干脆欣赏起眼前的这位女尼来。
    窗外习习湖风,轻扬起女尼的衣摆拂尘,随着女尼的念咒,李易只觉得女尼的周身宛然笼罩起圣洁的霞光,直若那南海紫竹林的观音菩萨,欲以大慈悲胸怀来普度世间众生。
    这一当儿,李易倒深切的感觉到《红楼梦》中贾宝玉说得那句“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话语了,很为自己方才吃鱼的举动惭愧啊!
    女尼哪里被一个陌生男子如此近距离的打量过?念着念着,白净的面上便浮现两团红云,如此一来,更是在那花容月貌上增添了几分娇羞妩媚。
    女尼在一遍《往生咒》念完后,并没有搭理李易,而是将自己身边的那杯茶移了移,道了声“南无阿弥陀佛”后,又念起咒语来,这次念的却是《净水咒》。
    佛祖释迦牟尼曾经说过:一杯水里有八万四千虫。是以虔诚的佛教徒在饮水之前,总要先念一遍《净水咒》,为那“八万四千虫”超度。
    李易看着自己手中的茶杯,心中暗自叹息一声,将它放了下来。这一刻,李易无比的感激师傅郭不守,幸亏是郭不守将自己从臭水沟边捡上了云山,若自己是被一个严守清规的和尚给捡了,自己的日子哪里会有如此的畅快啊!
    女尼端起茶杯,先是在鼻尖幽幽一闻,然后轻啜一口,继而在齿颊间回味留香,动作姿态赏心悦目之极。
    “确实是地道的庐山云雾茶,只是这茶叶在采摘的时候晚了些,晒茶的时候燥了些,煮茶的水又沸了些,因此味道便差了许多,此茶只能算是中下之品了!”女尼皱了皱眉,喃喃言语道。
    李易是喝云山上的泉水过日子的,所以对饮茶并不太懂,但见女尼才小饮一口,便饮出这么多玄机,当下禁不住的朝着杯中的茶叶观望一番。
    女尼见得李易动作,面上微微一笑若朵百合花儿寂寂绽放开来,女尼道:“此茶虽只是中下品,但庐山云雾乃是九州十大名茶之一,又是九州五大云雾茶之首,因此味道也是很不错了的。”
    我倒是想喝,就怕喝的时候你又要念咒,李易腹诽道。
    似是明白李易心中所想,女尼双手合十,道:“贫尼自幼受恩师教导遵循佛理不得杀生,道友非我佛门中人,却是不需如此的。”顿了顿,女尼又道:“当然,若道友在饮茶之前也为那茶水中的八万四千虫超度一番,那是最好不过了!”
    听得女尼如此言语,这杯茶李易哪里还喝得下?正待摇头间,李易见那杯中茶叶浮沉不歇,颜色慢慢由绿转黄,于是便道:“师太,你既是念《往生咒》,为何只为茶中的八万四千虫超度,不为这茶叶超度?”
    女尼一怔,似乎并未料到李易如此一问,不过转瞬间便有了答案,道:“南无阿弥陀佛,《大般涅槃经》中我佛有言:米谷草木无命无我,非众生数。”
    古代佛教没有动物植物之分,只有“命”“我”之分,“命”者大约是生命,“我”者大约是意识,古代佛教认为米谷草木是没有生命意识的,不在“众生”之列。
    李易端起茶杯,凝视着茶叶在水中缓缓移动,摇了摇头,道:“师太此言小道却是不敢苟同,既然谷米草木无命,为何可由一种一苗而成长至开花结实?既然谷米草木无我,又如何能吸收天地日月精华,甚至度过天劫化形?”
    云山派儒道双修,于佛法泛泛的很,不过李易却知道,其实植物也是有生命意识的,李易不过是借着一些修真界的话语说出来罢了!
    为什么?生物书上说过的!呃……又借着后世的泛滥信息来欺负古人了,李易摸了摸鼻,很有点做贼心虚。
    女尼道了声“南无阿弥陀佛”后,陷入了沉思。
    女尼自幼受名师教导,佛法修为皆是通透,身为一个虔诚的比丘尼,女尼自然对佛教经典信奉不疑,从懂事起便是忌杀食“众生”,只吃些米谷草木之类的食物。
    可如今眼前的这个小道士居然说米谷草木也是有“命”有“我”,在“众生”之列,还说得头头是道。
    一句句佛云在女尼脑海中如流水一般的闪过,女尼总觉得并不能很好的回答李易,在良久之后,终于女尼的眉头渐渐的舒展开来,如那终日的阴霾见得了阳光的明媚,道:“佛经《十诵律》上说:草木可谓**种子。**者,谓生草木众生依住,是众生以草木为舍。亦以为村聚落城邑。”
    意思便是说,草木能成长并非有命有我,而是因为草木乃是众生所依附的住宅,树林是众生居住的村庄,即“**”。
    女尼让李易吃不成鱼,喝不成茶,李易让女尼愁眉不展,总觉得心里平衡了些,李易哪能就此让女尼“过关”?李易嘴角抽出一丝笑意,道:
    “世人有肉身,亦有灵魂,若照师太所说,岂非世人亦不在众生之列,不过是灵魂依附于**,灵魂以**为舍罢了?”
    草木是否在众生之列,本就是一个争论千年而不休的悖论,但谁也否定不了草木有生命,能渡劫化形这样一个事实,可佛教徒是怎么也不能承认的,毕竟佛教徒已经不吃胎生卵生了,若还要不吃土生土长,那还有什么可吃的?难道都去嚼石头泥巴?
    果然,女尼闻得李易之言,只觉得大大的不妥,草木怎么能和世人相提并论呢?可是毕竟自己又不是草木,怎么就能证明草木不能和世人相提并论?
    女尼有一些苦恼,佛祖的话自然是正确无比的,可自己以佛祖的话,居然连眼前的这个小道士都说服不了,以后如何能去普度众生?
    定然是自己悟性不好,佛法修为不够精通啊!难怪师父叫自己来这红尘俗世中历练一番,看来自己还得多多的研习佛法才是。
    “贫尼乃是普陀山观音禅院静璇,今日得见道友,实是贫尼之缘。”女尼打定了主意,遂双手合十,朝李易行了一礼,恭敬道:“道友慧根颇深,贫尼十分佩服,请问道友高姓大名,以待日后贫尼佛法有所长进时,好再来向道友请教。”
………………………………
五一节 不可说
    
    五一节 不可说
    小尼姑居然就是修真界赫赫有名的静璇了,难怪气场这么大,看来自己真个艳福不浅,短短数日间,就见识了修真界“静照天璇,微颜无双;倾国倾城,世间独秀!”中的两位了。
    想到这里,李易脑海中浮现朱微颜那温婉又带点忧郁的面庞来,朱微颜等此次在衡山不仅没有拿到那浩然正气阵法,反而一死一伤,输给了老对头邹城孟家子弟,也不知道朱微颜等会不会被岳麓书院院长朱达理责罚。
    李易侧了侧身,还礼道:“小道云山派李易,久仰师太大名。”
    听得李易自报家门,静璇面上满是讶色,旋即带着几分欣喜,道:“啊!云山派李易,道友就是慧空师伯口中天纵之姿,道儒双修的李道友,难怪见地如此不凡?”
    天纵之姿,道儒双修?李易汗颜不已,没想到慧空给自己安了这么高的评语,不过如此赞誉从面前这位不食人间烟火的静璇口中说出来,李易的虚荣心还是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李易“嘿嘿”干笑两声,连道“惭愧惭愧”。
    “滕王阁本是风雅人士赏景吟诗之所,却被些邪门歪道占据,弄得乌烟瘴气,实在可恨之至!”突然楼梯口一阵喧闹,一个很有些愤愤不平的声音传来:“张师兄,我等今日少不得要替天行道,还滕王阁一个清静。”
    话音才落,便见几道身影依次出现,李易一看顿觉大倒胃口,原来是在南昌城中遇见的那几个白鹿洞学子。
    为首的那张师兄锁着眉头道:“潘师弟修得胡言,此次师尊交待我等的事情尚未办好,实不宜节外生枝,另惹事端。”
    潘师弟撅了撅嘴,很不以为然的嘀咕道:“其实这事也怨不得我等师兄弟,谁知道龙虎山上张老道在此时闭关,天师道分明就是想坐山观虎斗……”
    “潘师弟,为兄与你说过多少次了,我等此次出行乃是隐秘之事,千万不得走露了风声!”张师兄急速打断了姓潘的话语,厉声喝道。
    李易如今修为不凡,自将两人对话听得个明白,倒也弄懂了为什么自己在南昌城会受到这几人那般的“对待”,定是这几人奉了白鹿洞书院院长程广源之命,去龙虎山上天师道拜访,顺便为白鹿洞书院与天师道联合对付东林寺白莲教之事打前阵,谁知道几人吃了闭门羹,根本就没见到正主儿。
    那潘师弟被喝,似也意识到什么,赶紧闭住嘴巴,神色有些慌张的向四处望了望,这一望不打紧,却正看见了李易不以为然的眼神,顿时便涌起一股无名火来,朝李易喝道:“又是你这个小牛鼻子,你看什么看?”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今日注定是命犯太岁了,李易还是那般的表情,淡淡道:“小道爱看哪看哪,关你什事?”
    姓潘的大怒,正一肚子郁闷无处发泄呢,“刷”的拔出宝剑,骂道:“小牛鼻子敬酒不吃吃罚酒,待小爷我今日好生教训你一顿,看你还爱看哪看哪不?”
    “南无阿弥陀佛!”李易尚没说话,静璇却是站起身来,甚是诚恳的道:“潘公子此话却是不妥,佛祖曾云:凡事有因才有果,这位李道友言语间虽是不甚礼貌,却是潘公子对李道友不礼貌在先,潘公子若是因为李道友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