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教九流-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静静的沐浴着月光。
    云山顶上,郭不守仗着云梦剑,双臂微张,身躯此刻如飞燕浮掠,矫健无比,正向着云山别院踏风而行,在月光的照映下,郭不守衣阙飘飘,须发飞扬,那仙风道骨模样,哪里还见得半分白日里的邋遢?
    郭不守正欲飞向云山别院之内,却是里面有李易的声音远远传来:“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郭不守抚须一笑,点了点头,又从原地飘然飞回,来到云山派大殿前的广场上盘膝端坐,手上捏了个法诀,眼观鼻,鼻观心,对着月亮打坐起来。
    原来今日为一甲子(六十年)一遇的太阴之日,上古奇书《天地录》云:太阴日,其月若金盆枯赤,月华如五色絮云,极具灵力,如草木禽兽吸收得月华,或可唤开灵智,从此为妖!
    修道者无非是参悟天地乾坤,吸收世间的阴阳五行之灵力为己用!太阳为众阳之首,太阴为众阴之魁,太阳日日头高照,其烈如火,极易使人心烦意燥而走火入魔,唯有太阴日月华如水,易为修道者所用,是故太阴日这等可遇而不可求的时机,一朝之功,或抵修道者数年苦修,修道者们自要好好把握,方才郭不守便是要去唤醒李易。
    李易忘乎所以,浑然未觉这云山上下发生的事情,随着李易的诵经声,阴阳石上的光芒越来越是强烈,到得后来,几乎所有洒向云山的月华全都汇聚在阴阳石上,月华在李易的身体内来回的穿梭,李易的身躯几乎透明的五彩斑斓起来。
    不知是阴阳石上散发的光芒,还是李易的诵经声,在这样的夜晚彷佛有着无穷的魔力,牵引着云山上的禽兽们,禽兽们不自觉的慢慢走到阴阳石周围,敬畏的看着李易,俯首下来。
    李易感觉那些月华穿过层层的天障迷雾,直洒进自己的身体里面,积蓄在丹田之中,自己的丹田就如下雨天的小池塘,慢慢的涨潮起来,在水儿快要注满,即将流溢出去的时候,便正是自己的一遍《道德经》念完的时候,在自己重新开始诵经后,池塘的容量似乎又大了些,水儿又下去了些!
    丹田乃是人体内贮藏精气神的地方,如今的状况,自有百利而无一害,李易欢欣鼓舞起来,强压着心中的兴奋,只在一遍又一遍诵着《道德经》。
    月亮冉冉的过了中天,又向着西方坠落而去,却见那些如云似絮的光华渐渐的稀少起来,月光又变成了先前的淡白色,李易蓦的发现,无论自己如何的念着《道德经》,丹田内的月华再不能增涨分毫。
    李易猛然惊醒,正欲抬头望天,却是大惊失色,“啊”的一声,面色煞白,差点就从阴阳石上吓得翻滚下来。
    在李易的周围,密密麻麻的匍匐着各种各样的野兽,当先的是一只长得背如山丘,眼似铜铃,看起来凶煞无比,李易都叫不上名字的凶兽,在这一只凶兽的后面,是豺、狼、虎、豹等猛兽,那些看起来比较温顺的如狸、兔、猴、狐等站在最后。
    而在空中,也是这般,前方的一只淡黄色的李易也叫不上名字的玄鸟,玄鸟张开双翅,足足两丈有余,爪子如精钢炼就,锋利无比,在玄鸟的背后,有鹰、雕、枭、鹞等猛禽,再后面便是雀、鹤、鹂、莺等鸟儿了。
    若在平时,这么多的凶禽猛兽处在了一块,不厮杀个血肉横飞,血流成河,安肯罢休?
    后世的李易除了在动物园见过那些誊养的没了爪牙的野兽外,哪里遭受过这等阵仗,更何况李易如今才十一岁的孩童,被这些凶禽猛兽一齐围在中间,李易不吓个半死才怪?
    吃一个小孩子而已,用得着齐齐出动么?李易看着凶禽猛兽们眼里闪烁的光芒,暗道我命休矣,没料到自己大好青年竟然要落得个葬身禽兽之腹,尸骨无存的下场,实在是悲剧之至!
………………………………
八节 初窥门径
    
    八节 初窥门径()
    李易却不见凶禽猛兽们有任何的动静,这时才想起那日郭不守对自己说过的话“这云山别院中有祖师爷布下的禁制,禽兽们若有杀心,便进不来。”
    李易顿时长吁了一口气,却又有点害怕万一是祖师爷的禁制失灵,于是也管不得禽兽们是否懂得,赶忙脸上堆出一副人畜无害的笑容,小心翼翼的拱手向着四周做了个揖。
    说也奇怪,见得李易作揖,那些禽兽们纷纷避开,似不敢受李易这一礼,弄得李易莫名其妙,李易正自发愣间,却见禽兽们在已经在领头的凶兽玄鸟的率领下,朝李易伏倒,头儿望下一点一点,好像要拜见李易。
    这反差未免也太大了吧,李易哪里回过神来?李易坐在阴阳石上,头儿不自觉的也随着禽兽们一点一点。
    见得李易的动作,那些禽兽们都兴奋起来,跟在凶兽玄鸟的后面,在绕李易转了三圈后,便向着云山深处走去,不多时,便走得个干干净净!
    这时有微风吹过,一缕云雾撩过缥缈的天际,遮住半边月儿,如给月儿蒙上了面,月儿露出双眼来,瞅着傻了的李易,在掩着嘴角,偷偷的笑……
    半晌之后,李易使劲的掐了掐身上,一股剧烈的疼痛感传来,才恍然明白今日发生的一切并非梦中。
    李易抬头看了看天,月亮此时已经挂在了西边的天际,将最后的清冷光辉斜斜的射过来,怕是再过得片刻,就要隐没不见了,而东方的天际似乎也开始有了一抹鱼肚白,这一切都在昭示着:新的一天即将来临。
    李易暗道:难怪自己方才不能再吸收月华,原来是月儿快要落山,太阳快要出来了。
    《天地录》云:鸿蒙之时,天地混沌如鸡子,有盘古生于其中,盘古手执开天斧,劈开混沌为阴阳,故而万物皆分阴阳,天为阳、地为阴;太阳为阳,月亮为阴;白昼为阳、黑夜为阴……
    阴阳也是相互转换的,正午时分烈日当空(午时三刻),便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子夜时分皓月高悬(子时三刻),便是一天中阴气最盛的时候,其余的时刻或是阳涨阴消,或是阴涨阳消,在清晨与黄昏时候,一天中的阴阳便达到平衡状态。
    郭不守叫李易在清晨、黄昏两个时段读书,正是赶在天地间阴阳才过平衡,阴生阳起的时候,让李易的身体内阴阳之气的吸收增长尽量与天地相合。若是正午子夜时分读书,怕是李易毫无道基的身体难以受得了孤阴独阳的冲击,长此以往,难免要走火入魔。
    想到这儿,李易却是灵机一动,既然月儿西下,太阳将升,便要是清晨了,自己何不接着读那儒教的《论语》,且看又将体会到何种玄妙的境地。
    李易也不迟疑,平静了一番心情,默念了一遍玄清诀后,张口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感受着座下阴阳石的温润,李易的灵台复又慢慢的清明起来,一遍《论语》尚未读完,李易已忘却自己,融身于这个云山别院中,彷佛自己便是这云山别院中的一份子,与那溪里的水,地上的石,土中的草,并没有多少区别。那天上的云,那山间的树,那拂过的风,似乎都与李易两相自得,毫无干涉。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李易能清晰的感觉到自己脉搏的跳动,顺着那脉搏的气息,李易再一次的触觉到了自己的丹田,丹田还是先前那般的一个小池塘,里面虚幻迷离,似有水纹荡漾,正是昨晚李易吸收的那些月华。
    这时候,东方的天空慢慢的亮了起来,太阳终于被三足的金乌鸟拉着,恋恋不舍的露出了它消失了一晚,如喝醉了酒的面庞,和煦的阳光冲破阵阵的迷雾,直洒在了李易的身上。
    便在阳光刚接触李易的身体,李易猛觉得丹田内的小池塘如被投进了一块大石头,“轰”的一声巨响,溅得水珠四起,波纹浮动,而那石头在水中翻滚不歇,竟然带得满池塘的月华都沸腾起来,化作了一片片蒸腾的白雾。
    白雾很快便布满了李易的整个丹田,又迅即的顺着李易的经脉望上升腾而去,在李易胸口的膻中穴内积聚,一股暖洋洋的湿润从这膻中向李易的四肢百骸散发,李易差点就要舒服的哼出声来。
    随着太阳的越升越高,白雾蒸腾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而小池塘里的月华越来越少,在李易念完九遍《论语》的时候,已经是日上三竿,临近正午了,丹田内的小池塘几乎快要干涸,而李易的膻中却是越来越热,隐隐感觉到灼热了。
    李易摇了摇头,知道过犹不及,今日需要到此为止了,自己若再继续修炼的下去,非但无益,怕还有阴阳失和,走火入魔的危险。
    李易从阴阳石上下来,只觉得浑身气力充盈,套句通俗点的说法,那叫做一身上下都是劲,李易也很想知道自己的这一晚上的辛苦到底效果如何,随手便拎起腰间的铁剑,往着地上的青石插去。
    “嗤”的一声,二尺余长的铁剑竟然如砍瓜切菜一般,径直的插了进去一小半,李易心中大喜,暗道果然是天道酬勤,自己这一个月来的苦修终见了成效。
    不过李易只欢喜了一会,很快就平静下来,因为李易在拔剑的时候,发现在周围到处都是些今日自己插的这样的剑孔,粗略估算一下,足有数十个之多,想来云山派不少的前辈也是和自己一般,从阴阳石上走下来后,便往地上插了这么一下……
    李易欣喜的以为自己走了一条旁人不曾走过的路,可却在那条路的终点发现早被人竖立了许多的路牌,路牌上写着“某某某到此一游”,那滋味自然是万分的别扭了。
    李易心道自己反正闲着无事,倒不如看看这些云山派的前辈们功力如何,也好顺便的估算自己的修为高低。
    于是李易拿着自己的铁剑,朝着那些个剑孔一个个的插进去比划起来,李易却是越比划心中越是痛快,终于在花了半个时辰将那些剑孔全部比划完后,李易喜上眉梢,胸中方才的郁闷之气一扫而光,姑且不论剑孔的年代是否久远,里面是否被沙石灰尘填满。那些剑孔有些一两寸深,有些五六寸深,虽然有好几个剑孔的深度接近自己所插的剑孔,但李易楞是没发现一个比自己所插的剑孔更深的。
    恩,小道我还是很有希望成为云山派古往今来的第一人的!可怜李易,身为云山派的掌门大弟子,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练习的对象,师傅郭不守又从来都没给过一句鼓励的话语,不得不如此的来寻找些信心,给自己安慰了。
    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太过匪夷所思,李易在洗漱后,便来到大殿,欲向师傅郭不守述说一番,这个中年男子虽放任不羁,甚至动不动就要打击一番李易,不过其从骨子里对李易散发的关怀,两世为人的李易还是能感受得清清楚楚的。
    在见到郭不守的时候,李易觉得今日的郭不守虽还是身着前些日子的那件满是污渍的道袍,可整个人却与前些日子大不相同了,可具体在哪些地方不同,李易又说不上来。
    李易情不自禁的多看了郭不守两眼,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