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剑魁-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剑李不琢留太多也无用,倒不介意物归原主,但得视情况而定。便道:“你要的是那柄?”
  “这剑叫蛊雕,剑首是雕喙状。”方泰柯想了想,补充道:“剑身很细,约莫一寸半宽。”
  李不琢一回想,便知道方泰柯所说的蛊雕剑就在丹青剑典中,此剑形制颇为特殊,但剑上没有铭文,他也是这时听方泰柯说了才知道名字,问道:“这剑的原主人,是你的什么人?”
  方泰柯顿了顿,斟酌了一会道:“此剑原本属于崀台府的陈覃,八年前他败给了厉无咎,这剑就被厉无咎抢了去。至于我……乃沂幽山人,并非陈覃的好友,亦非亲人,只是要借此剑一观,看完就归还,这是借剑的礼物。”
  说着方泰柯掏出一个金线锦带放在桌上,一打开,里面是药味辛辣冲鼻,带着股浓重的铅汞气味,一闻,却隐隐能鼓荡内炁,显然是用极其简单粗暴的手法炼制,却用材极为奢侈的上好道家外丹。
  这袋丹药,比小精元丹显然好上不止一个层次,李不琢有些奇怪,问道:“那柄蛊雕剑,若没记错并非宗匠兵器,价值和这丹药相比恐怕都要差一些。你借剑是为什么?”
  “我不方便说。”方泰柯没犹豫,便摇头说道。若非如此,他也不至于拿极品外丹出来了。
  “拿这些丹药,别说只是借剑一观,就算和我换蛊雕剑我都愿意。只是不巧,此剑我并未带到幽州,还存放在河东县。”
  …………
  方泰柯不说为什么借蛊雕剑,李不琢便随口捏了个理由搪塞过去。
  方泰柯一走,李不琢便回到书房。
  “沂幽山在幽州最西边,没听说有什么方姓大族……”鸦三通听到了李不琢和方泰柯的对话,在书堆里琢磨着、
  李不琢打开丹青剑典,取出蛊雕剑细细查看,除了细一些,却怎么看都是一柄平平无奇的巧匠兵器。
  这时鸦三通忽然道:“沂幽山,沂幽山,原来是那个方家的人?”
  李不琢收起蛊雕剑,问道:“哪个方家?”
  鸦三通道:“十八年前,玄门半圣陈蜇龙兵解而去,兵解之地便是在沂幽山。陈蜇龙无子嗣亲人,也没徒弟,兵解留下的‘升邪’神剑,剑冢就在沂幽山中,有方姓数人曾受陈蜇龙之恩,看守剑冢,那方泰柯说他来自沂幽山,可能就是守剑冢的剑侍。这就奇怪了,升邪剑冢的剑侍据说寸步不离剑冢,怎么会有守剑人出世。”
  李不琢闻言神情一动,道:“这蛊雕剑的原主人也姓陈,难道这方泰柯是出世来寻找陈蜇龙兵解转世之身的?”


第169章。一百六十八:府试

  “极有可能。”
  鸦三通鸟头一点,若有所思。
  “那升邪剑据说是先天金精诞生灵智,先有灵形,再化身剑器,非人力所造,无炉火煅烧,是天生地成的神兵,陈蜇龙以此剑兵解,留毕生感悟于其上,方氏看守剑冢,便是等陈蜇龙的转世之身解开胎中之迷后,再取回此剑,重拾前世修为,立誓陈蜇龙归来之前,方氏世代为剑侍,毕生不出升邪剑冢。”
  “剑中留有半圣毕生修行感悟……”李不琢喃喃念道,也禁不住心头意动,他在句芒山石洞里观摩长青子还未入宗师境时所留石刻,就获益良多,若有人得了这柄升邪剑又如何,笃定道:“一定有人觊觎。”
  “当然,本来半圣埋骨之地,鲜有人会冒大不韪去生事,再说陈蜇龙只是兵解,而非魂飞魄散,终有归来之日。但多年过去,升邪剑始终无人取走,便传言陈蜇龙真的死了,毕竟他之所以兵解,也是因为当年被大夏圣祖武无敌一拳打散了大半神魂,无法复原,才不得已为之。”
  “十多年前第一个入剑冢的人是个神游境宗师,说心向蜇龙真君的道法,要求剑一观。却被方氏一名年仅二十有余的剑侍杀死,血溅冢前石麟,我素来在家中钻研机关,当时此事轰动幽州,我才记得这么清楚。也是那之后,万里皆知,升邪剑冢剑侍皆是剑道天才。“
  鸦三通说着,瞥了一眼丹青剑典:“厉无咎四处寻剑道天才单挑,升邪剑冢却是给他一万个胆子都不敢去的。”
  李不琢瞳孔微微一缩,连普通的沙场兵卒都知道打不过就跑,宗师炼气士更是保命手段极多,若谨慎些相似都难。覆灭前朝的大战中,虽然死伤无数,宗师境界的高手死伤却极少。
  一名神游境宗师被剑侍所杀,可见那出手的守剑人实力堪称惊人。
  定下神来,李不琢道:“想必是剑侍得到什么消息,方泰柯才出世寻人,他借这蛊雕剑,应该是想确认陈覃是否是陈蜇龙转世。”
  …………
  方泰柯说出自己沂幽山出身,本就是出山前听剑冢中的前辈教导说,若外出时有了难办的事,可以自报家门震慑对方。
  他却怎么也想不到,凭沂幽山三个字,李不琢却把却把他的来意和目的都摸得猜清楚了。
  被李不琢请出去时,方泰柯本以为李不琢真的没把蛊雕剑带在身边。
  待回到住处,终于想通了李不琢是搪塞他,黄昏时,便又赶到马蹄巷。
  方泰柯不善交流,只想李不琢不愿交换蛊雕剑,那就再加大些筹码,只是他出山带的财物都耗空了大半,却有些不好办了。
  但方泰柯刚到马蹄巷里,李不琢便把他迎了进去,取来蛊雕交给方泰柯。
  蛊雕对李不琢无用,李不琢也不必阻碍方泰柯,道:“今日你过来后,我加急派人取来了此剑,你且看看。”
  方泰柯打量着蛊雕剑,表情先是有些期冀,但细细端详许久,后来又露出不出所料的失望神色。李不琢趁着时候问道:“怎么了?”
  “不是这柄。”
  方泰柯摇头。
  李不琢试探道:“果然不出所料,若是蜇龙真君转世,怎么都没理由败给厉无咎。
  方泰柯面色不好,道:“你怎么知道?”说着不动声色握住背后的剑柄,若李不琢表现出对于蜇龙真君有半分觊觎之意,他就准备在此处拔剑。
  与剑冢方家的前辈不同,方泰柯自小在剑冢长大,对其视若性命,决不允许有丝毫差池。
  而李不琢原本只是推断测,见这位一点都回拐弯抹角的剑侍的表情,便知道自己猜对了。
  ………………
  方泰柯带着失望和警惕离开,李不琢将此事抛至脑后,便在家中观摩烂缑帖。
  府试还剩几日,他也不再读书,每日只早晚阅读抄玄蕴咒、清静经,兼以练字,让自己的心境变得不疾不徐,不急不躁。
  三斤给李不琢做了个精巧的食盒,外面看去是个刻着福星高照四字的六角黑檀木盒子,打开来,盒盖便分成数瓣,食盒分三层,各层都分成蜂窝状小格子,装满了肉脯、梅子干、芸香金枣、糖渍核桃仁、馒头、茶糕、蜂蜜膏、米糕等各色吃食。
  李不琢这才知道之前三斤一直倒腾的果干零嘴怎么没见她吃呢,原来是为了这一天做准备。
  …………………
  正是初春,昼短夜长。
  这日,更夫的梆子声响起时,天还是黑的。
  马车驶出马蹄巷,车上挂着写有“新封府试”的黄皮灯笼,为了府试,今日府试开始前,全城车马管控,没挂这灯笼的车马,一概不许上街。
  府试贡院设在上城东面,这时启明星出现,与贡院处在同一方向。大路小路上,都为考生点亮了一溜大红灯笼,李不琢坐在马车上,向外望去,黑暗中,马车先过了一座牌楼,借着微光可以看清牌楼上书腾蛟起凤,这第一座牌楼过后,又是接连六座牌楼,有写举贤迹诺模行炊勒槛⊥返摹
  过了七座牌楼,便是一片围绕在楼墙中的广阔空地,已有数百驾车马停在此处,这广场后,就是府试的考试场所。厚重威严的黑檐下,左中右三张红漆大门朝南洞开,已有重兵在门口把守,而大门外二十步远,还有一道大辕门,上书天宫重地,闲人勿进。
  众考生便在这辕门前面汇合,黑压压的一片,后面都跟着小书童,三斤拎着食盒,跟在李不琢后面,这时府试贡院前,忽然有人口诵咒语,三斤只觉贡院里面猛地刮出来一阵阴风,不由打了个哆嗦,攥住李不琢衣角。
  李不琢却见到,那贡院前的官员诵咒之时,体内现出一尊金甲神人法相,将贡院中一切游魂野鬼与阴气荡涤一空。
  这也是府试前的最后一道仪式。
  阴风消散之时,那边的府兵便高喊:“卯时已到,搜检开始!”


第170章。一百六十九:照心钟

  诸多府试考生已在辕门前等待许久,再好的心性修养,到了这时候也难免会产生波澜,作为府试开始的信号,那一句卯时已到在众人耳中如同春雷,让静立良久的考生开始动作起来。
  不同于县试时的忐忑担忧,这回三斤对李不琢挥挥手,笃定道:“等你好消息啊。”
  李不琢点点头,手持圣院祭酒前夕府学监发下的考试凭证,进入考场,他是六百三十一位。
  过大门,便受府兵搜检,县试曾见过的讹兽,这时候又再度出现,盘问考生,搜检过后,李不琢便进入了府试考场,打量着四周,见到其中布置除去威严浩大更胜于县试考场,却没什么显见的不同。
  不由心中揣摩着,府试中实修、心性、学问三项都要考到,又对具体考核过程秘而不宣,想必是考试的法子一旦被考生知道后,有所准备,就起不到考核的效果。
  此时有府兵在一旁接引,李不琢随人流往考场后方走去,前方又是一座宽有十丈,三开门的庞大门楼,门楼上一溜灯笼十分辉煌,中央两根蟠龙柱上龙头伸出,于半空相衔,各咬着一枚径长三尺的大铜环,悬起一口色泽斑驳的古钟,钟身上錾刻“照心”二字。
  这时候,便有两名力士在门楼下,拉动绳索,带起撞子。
  咚——咚——
  钟鸣声响起,传彻数里。
  振聋发聩!
  那钟声仿佛正好踩着心跳的拍子,震得李不琢心神一晃,只觉钟声虽在耳畔,但又仿佛突然变得很遥远。
  “怎么还不走?”
  后面人的催促让李不琢一下回过神来,再度向前走去。
  只是他心中若有所失,仿佛忘记了什么。
  走入考场,只见数千考座排列在一片广场中,写有编号的灯牌、巡兵都井然有序,那广场东面高台上,本次主考孙青臣身着玄鸟官服,一脸和气用目光迎接一众考生入场。
  与县试考生自主选择座位不同,府试坐席是对号入座,李不琢的六百三十一号考座在考场居中的位置,其中布置简单,唯一桌一椅,还有官家发配的笔墨纸砚。这号座有屋顶,有窗帘,条件比县试好了不止半分,但没有拉撒的马桶,毕竟在场来参加府试,最差的都几乎是坐照境的炼气士了,凭着一口内炁,坚持两三日不吃不喝完全没问题。
  李不琢在号座中静待发卷,那钟声却仿佛仍在耳畔,让他有些心烦意乱起来,磨墨连写了两个静字也无济于事,拍了拍脸颊,纳闷自语:“奇怪,难道所谓的心性考验,就是靠一口钟来扰人心智?”
  深吸一口气,李不琢默诵了几句经文,闭目养神一阵,渐渐那钟声便消失在耳边。
  “我的神魂凝练成剑道种子,这等考验还影响不了我的心神。“
  再睁开眼时,李不琢目中露出胸有成竹的神色,便听得发卷的考官的脚步声接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