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剑魁-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唯一能让他自我安慰的,是妻子的喊声似乎还有些中气。
  “大强你莫太担心,你家孩子出生可是挑了个大好时候。昨晚不光下了场雨,雪都化了,你看田里的秧子,竟然一夜之间都长出来了,这是山神的庇佑,可不等闲!”
  “在理,在理,大强叔家的孩子也是山神庇佑的,何时我家孩子出生时也有这般福气啊。”邻家十一岁的孩童说道。
  “你这鸟毛还没长齐的,想那么远做什么?”边上有人笑骂。
  江大强被逗得乐了一声,又连连叹气,苦笑不止。
  “生了,生了!”
  正在这时,里面传来惊喜的呼声。
  男人一怔,旋即大喜。
  忽然,里面又有惊呼声传出来。
  “怎么生下来就会走路!”
  这一夜,积雪化尽,蛰虫俱惊,百草忽生。
  酒瓮子村中,婴儿脱出母腹,脸颊尚沾着羊水与血水,却不哭不啼。
  一睁眼,竟是摇摇晃晃,站了起来,面朝东方,奶声奶气,双眸却湛湛生光。
  “吾名,东君!”


第139章。一百三十七:无父母缘

  刚生下的娃儿张嘴就会说话,折腾难产了整整一天的江徐氏不喜反惊,大叫一声,就晕了过去。
  村里唯一会医术,又兼任接生婆的老太太哪遇上过这种情况,当场就懵了,混乱中,只知道让江徐氏他丈夫把妻子扶到床上去。众村民都还未从昨夜忽如其来的一场春雨中回过神来,听到这事,纷纷来看热闹。
  据说江徐氏的孩子,生下来便给自己取了名,叫东君。这名字了不得,君者,尊也,哪个福分浅薄的,名字里安上这字,长不到成年就要夭折。
  众人议论纷纷,有说这是星宿转世,有说是精魅投胎的,乱成了一锅粥。
  那江东君说完一句话后,倒是眼睛一闭,就沉沉睡去,江徐氏的丈夫好不容易安顿好受惊的妻子,小心翼翼把江东君包在襁褓中,不知为什么,看着那张皱巴巴的小脸,总觉得有些畏惧。
  好在这时,从句芒山上归来的李不琢,派人把刚出生的孩子抱到了酒庄中,暂且让乱象平息下来。
  “江东君?这名字果真配你,只不过刚出生就闹出异象,会不会太引人注目了?”
  书房里,李不琢看向怀中,襁褓内的婴儿已经醒来。
  “我投生成人,要是让父母管束十几年,未免太荒废光阴了。这几日你帮我多找一些吃的过来,你既然不愿我闹出太大动静,那接下来的事,便不能让别人再看到了,不然未免有些惊世骇俗。我的父母那边,你也帮我搪塞过去。”
  江东君打着哈欠,婴儿声带未发育完全,但对转世的神灵来说,却不可以常理度之。
  “好。”李不琢点头,又笑了笑问:“此前我见东君你的灵形像是男儿身,却未曾料到,你投生的却是女婴。”
  “这又何妨,玄门中修为精深的炼气士兵解转世,也是不拘泥于男女,女子只要斩却赤龙,在炼气修行上,并不输于男子的元阳之身。”江东君顿了顿,“况且方圆五十里内怀胎日久的只有江徐氏一人,我没其他选择。”
  李不琢哈哈一笑:“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我只在书上见过所谓的神女,想不到日后竟真能有幸见到了。”
  “这赋词写得真好。”江东君赞道,扒拉着襁褓边沿,“你看佛家说着四大皆空,庙中木雕泥塑却也都宝相庄严,我要吸引信众,皮相的确不容疏忽。”
  李不琢在书房里和一个襁褓中的婴儿互相交谈,这景象被人看见能惊掉下巴,这时,书房外传来姚仲豫的声音。
  “大人,有人求见。”
  …………
  江徐氏被难产折腾了一日,今日又被吓昏过去,一醒来,心里念叨的,却仍是刚出生的孩子。
  一听说孩子被李不琢带到酒庄中去了,江徐氏看着丈夫是气不打一处来,虽说江家已有长子,生出来的又是个女娃,但毕竟骨肉连心,便勉力拖着身子,和丈夫一起来到酒庄中找李不琢。
  一见到李不琢,江徐氏便哭求道:“大人,这孩子是我怀胎九个多月生下来的,真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村里乱传的那些风言风语,都是他们胡乱拌嘴,若,若您真如他们所说那般,要把她烧死,那我也活不下去了啊。”
  说着,江徐氏的丈夫也低声请求着李不琢。
  李不琢微微一怔,没想带走江东君才小半天功夫,此事在村里就已发酵出江徐氏生下妖魔,他带走新出生的婴儿,要烧死来净化邪气的传言了。
  “虽说我带走江东君时你正在昏迷,但此事我没提前跟你们解释清楚,的确是我的疏忽。我带这婴儿走,当然不是要害她,而是她与句芒山上山神颇有渊源,二位放心,她非但没事,而且还好得很。”
  “山神?”
  江徐氏哭声顿止,噎了一下,她丈夫倒是反应快,面露喜色,对她说。
  “这孩子生的时候好,一定是被山神看中,要收为弟子了。”
  “这,是真的?”江徐氏怔怔地说。
  “不错。”李不琢也不点破,顺着他们的话便说:“东君的事,你们对外人不要声张,而且,此事是那孩子的福源,但对你们来说,却也有不好的地方。”
  “怎么了?”江徐氏又一下紧张起来。
  李不琢道:“有失必有得,东君生辰八字极佳,乃英星入庙格,有神缘,却无父母缘。之所以她一出生我便将她带走,也是因为她命格太重,会克及父母兄弟。”
  江徐氏一听又惴惴不安起来,刚出生的孩子还没吃过奶,又没父母在身边陪伴,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该怎么办,又说:“就算被克死,我也不能扔着孩子不管。”
  “这是好事,你也别固执了。”江徐氏的丈夫在一旁皱眉沉思许久,终于劝说江徐氏放下,李不琢短短数月内积累的声望已值得信任。
  送二人离开,李不琢让人拿了一个金铢,抓了十副补药,鸡鸭送给了江徐氏一家。
  “让刚得子的父母割舍至亲,你倒是安逸了,却让我来做这恶人。”
  回到书房,李不琢接着和江东君说话。出门见江氏夫妇二人前,就是江东君请李不琢帮忙应付这一世的父母。
  “长痛不如短痛,我非凡人,若与他们瓜葛太深,反而容易害了他们,况且接下来的事也断不可让他们看到。”江东君说着,一摸肚子,砸吧嘴道:“你不是说好帮我弄些吃的来,怎么到现在还没个动静?我现在太弱,无法用神术无中生有,要多吃才能长得快。”
  “伙房已经在做了。不过刚出生的婴儿,真能吃米面吃肉?”李不琢面色狐疑。
  “只管拿来!”江东君一挥手,豪气干云。
  这一日,庄里后厨忙得一刻不停,豕肉闷笋、山药炖鸡等肉食,还有冬日难得的蔬果,做好后,被尽数送到膳房,为防他人看到,这些食物都是李不琢自己端进屋里,也只有他一人,看见江东君风卷残云饕餮不休,与此同时,一尺来长的身子,竟是几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缓长大起来。


第140章。一百三十八:寻道之人

  时间一晃而过,历经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后,句芒山上下积雪尽去,草木繁盛。
  南麓下,一条流经田野的溪流清澈见底,溪水经水车分流,灌溉田野,整个村子生机勃勃。
  这五日,酒庄内部流传起李不琢金屋藏娇的传言,原因在于李不琢让人送去了几套女人穿的衣裳和鞋袜。
  而这日,李不琢站在句芒山顶,看着崖边江东君已长大成为少女的背影,绝世独立,仿佛走出悬崖一步,便会乘风而去。
  几日中,江东君一人就吃空了够全庄十三人吃一季的大半存粮,更是把李不琢储存的小精元丹直接当糖豆子嚼。短短五日,就从襁褓中的女婴,长成二八了少女。
  若不是之前正好从百兽庄截胡了一批财物,李不琢的家底恐怕都要被江东君吃空。
  “四时演替本是天常,若无秋杀冬藏,天地得不到休养,春生之时,万物复苏也后继无力。不过我施展神术惊蛰让山下提前开春,却不是揠苗助长,我虽灵形孱弱,不剩多少神力,但庇佑区区句芒山方圆十几里地也是寻常。等来年,山下一定会丰收,就算我偿还他们的香火之情。”
  江东君站在崖边,望着山脚,说着,回头看向李不琢:“说起来,你观摩我的神术之后,领悟得如何了?当初赵长青半月后便能让死树开花,他还擅自取了个名字,叫花开顷刻。哼,若非你说他已身故,出山之后,我本来是要去寻他麻烦的。”
  “我虽有感悟,却没能像长青子前辈那样也自创出神术。”
  李不琢心中感慨,光看洞中石刻,他已感受到当初赵长青的惊才绝艳。
  尝试推演神术后,心里对赵长青的钦佩又深了一层。
  “这倒不奇怪,毕竟当初他已是半步宗师,修行的感悟上已比你走得更远。不过他的天资,依我看来能入圣境,你却说他已身故,真是奇怪。”
  江东君感慨着,忽的,轻咦一声,走向洞内。
  李不琢知道,江东君多半是在句芒山脚这片神域内发现了身边,跟在其后。
  洞里石壁上点着的线香还未焚尽,江东君抬手一摄,便将一缕袅袅青烟引至指尖,在胸前虚划成圆。
  下一刻,青烟之中,出现了山下的场景。
  咔嚓!
  一双已行遍千山万水的破旧步履扬起山外的雪与尘,踏在新长出绿芽的句芒山脚。
  步履的主人是个少年,绑腿扎紧,深冬之际,只穿着一件单薄的道袍。长发也只简单束起,这有些简陋的装扮,却愈发衬托出他目光的坚定。
  这目光,正是望向句芒山顶。
  李不琢看见少年,又看见与他同行的二人,脸上惊讶之色一闪而逝。
  “是他?”
  …………
  “家祖著述的游记中,对浮黎十六州所经之处,都写得殊为详细,唯独幽州河东一带的游记语焉不详,而他在河东一带停留却停留最久,竟有整整三年。当年家祖已是半步宗师,颇具声名,但无论从河东县志,还是家祖在此地的友人口中,都打探不出这三年,他究竟在这做了什么。”
  句芒山脚,赵承阳抬头遥遥望向山顶,长长呼出一口白气,将风雪抛于身后。
  长青子虽未留子嗣,却有父母长兄,身为当今的赵家嫡系,赵承阳府试在即出门游历,根据长青子所留游记,游遍名山大川,一路上再历赵长青寻道之途,终是找到了句芒山。
  “家祖曾受神人指点,此事小道藏上有载,据我赵家珍藏的游记中所说,家祖他受神人指点时,还曾在隐修之地留下修行感悟。这半月间,你我已游遍河东名山大川,琨霜、文运,依我看来,这唯一剩下的句芒山,多半就是家祖当年的隐修之地了。”
  说着,赵承阳转头看向同行的二人。
  身为古微观第六代弟子,赵承阳本应喊李琨霜一声师兄,但二人关系亲近,便省去了客套称呼。
  这回赵承阳游历河东,恰逢上鬼市关闭,原本在鬼市任职八品镇魂将的李琨霜随母亲回河东县省亲,正好与赵承阳还有何文运,三个同一派的天宫炼气士一道出来游历寻道,互相映证修行。
  “此地果然奇异。”何文运看向句芒山,此时正值冬末,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