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剑魁-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段时日我在山脚居住,闲暇便来陪你打发无聊,只是我经历的趣事颇少。”李不琢心领神会,微微一笑,木帝句芒不似神话中那般威严,却是有颗赤子之心。
  “无妨,无妨,你能过来跟我说说当今之世便好。”句芒叹息一声,“可惜今日我灵形初聚,只说这么一会话,就又有溃散之兆,下次你过来时,别忘为我带些祭品。”
第121章。一百一十九:前圣石刻
  李不琢从山顶归来,众村民仍在龙骨水车处等待,请李不琢给这处水源取名题字。
  李不琢拔剑一挥,于山壁上镌下“龙骨飞泉”四字。
  次日,李不琢带着祭品走上句芒山,看着短短半月便焕然一新的酒瓮子村没。
  一渠活水自十里外句芒山南麓遥遥而至,银练般流经酒瓮子村,冲刷带动李不琢令农户建造的第二个水车,只待开春,便可灌溉两百亩良田。
  冬日,水车运转之力,亦能带动渠边坊中石磨,还可带动劈柴机关。
  “如此一来,日后便可年年丰收,而今河东县人心惶然,但天宫不会放任龙雀胡来,此事终解,到那时此地又能吸引许多人来此定居。”
  “此地非水陆津要,我探查多日,也不见珍贵矿藏,要形成城镇,有两条路,一是等酒坊发展壮大,二是为句芒神祠传播香火,凝聚信徒,但后者恐怕会触及天宫律法。”
  “但日后如何发展,我不需多管,收入能供上修行消耗便已足够。”
  心中盘算着,李不琢来到山巅。
  提着羊头、五年秋露白进入岩洞。
  这回李不琢带了酥油灯,摆在洞中,见到洞壁上有个突出的耳状凹坑,上面插着朽烂的线香细棍。
  李不琢把羊头在骨架前,斟上一盅五年秋露白,才走到洞壁凹坑边,插上一根线香点燃。
  一点红芒初现,青烟袅袅升起之际,句芒青光氤氲的身影出现在骨架下,灵形已稳固下来。
  他看向洞壁的香坑:“那是以前寻道的炼气士留下的,可惜当时句芒山四野都是大泽,无人居住,他离开时,也没找到别人为我供奉香火。曾承诺每三年会过来一趟,也没了音讯,多半是死了。”
  兴许因为百年没与人说话,这位木帝显然变得有些话痨,逮住机会,就要解释一番。
  “大神怎么没教他些防身的术法?”
  李不琢将羊头摆在句芒面前,看他微眯起双眼长长吸气,问道。
  “神法怎是谁都可以学会,又岂是谁都能动用的?待过几日我灵形再恢复三分,演化给你看看,你便知道了。不过五百年前倒是有个叫赵长青的,竟真学去了我一招半式,但他信誓旦旦答应为我建立神祠,广纳百万信徒,却也再未过来。”句芒看着羊头长叹。
  “长青真人?”
  李不琢一挑眉,这位可是载入了小道藏中的大能,当年深秋在姑射山上和大儒论道,对方说着我不见花时此花与我心一同归寂,这位真人坐在半山腰的六角亭中,直接往外洒了半杯茶水,催开一山梨花。这桩花开顷刻的公案,被各类志异至少书写过数十个版本。
  “原来止于真人吗。”句芒摇头,“此人多半是有入圣之心,怕我和他抢夺香火才毁约的。可天下众生何止亿万,他怎的如此小气,你说是不是?”
  按小道藏所载,赵长青虽未入圣境,却已是大宗师中绝顶者,有半圣之称,行事逍遥洒脱,怎会是毁诺之人?
  李不琢心念一动,剑道种子便开始推演原因,却心神一震,神识火种陡然溃散熄灭,过了几息时间,才凝聚起来。
  “怎么沉默了,难道你是赵长青的弟子,不敢说他坏话?”句芒问道。
  “有理,赵长青的确小气。”李不琢回过神来,顺着句芒的话便回答。心中暗道,一位半圣和远古大神的事,他尝试推演,果不自量。
  “你可是如他那等小气的人?”句芒又问。
  “这是村里最好的羊头。”李不琢指着句芒身前。
  句芒哈哈一笑。
  “不错,你的确不是他那样小气的人,至少你已开始为我建立神祠了。”说着扶正头上高冠,看向地上的羊头,“我已用完了,请拿走吧。”
  李不琢一看,熟羊头已表皮灰白,边上那坛酒也仿佛变成了水,不再有半点酒香。
  过去移开放羊头的盘子时,李不琢瞥见地上有些凹痕,定睛一看,是些字迹:
  长青子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木帝对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长青子曰:“法阴阳奈何?”
  木帝对曰:“……”
  李不琢刚凝神细看,句芒便道:“赵长青常向我提问,怕自己忘了,便用手指写在洞中。”说着环指一圈,放下手,“这些都是。”
  李不琢扭头一看,借着酥油灯昏暗灯光,才发现洞壁上尽是文字。
  除去“长青子”“木帝”一问一答的体裁,还有赵长青自己的感悟。
  李不琢心中一震,陶祝获一篇圣人手迹成寒门状元,此刻摆在他面前的,确实一个半圣的无数修行感悟,再加上木帝的释疑!
  “果然,你被这些东西吸引,看来暂无心陪我聊天了,也罢,待你看完再说吧。”句芒微叹一声,身形缓缓消散。不过既然指出这些赵长青的手迹所在,他也已预料到结果。
  对他来说,这只是些无用石刻,但对李不琢来说,却是前人已走出的一条堂皇大道。
  李不琢如饥似渴读着洞壁、地上的文字,发现赵长青此时,也正是在钻研阴阳。
  这洞壁上的文字,已总结为三部,分别为:《太阴阳明论》《阴阳离合论》《六节经象论》
  前两篇石壁论书中,长青子向目的询问太阴、阳明表里两经在阴阳异位、虚实逆从等方面的不同变化,进而推至十二正经运转规律。又推演出阴脉、阳脉之海的分布、特征。
  六节经象论则是推演人体经脉之象,联系至天地阴、阳、风、雨、晦、明六气。
  李不琢还未刻意推敲琢磨,剑道种子便隐有预感,这似乎能助他推演出内关、外关、申脉、照海这四条奇经所在。
第122章。一百二十:阴阳应象
  剑道之种忽凝忽散。
  岩洞里,李不琢观摩着壁上文字,目光时而失焦,时而清醒。
  青光氤氲的句芒灵形拂拭清扫着自己的骨架。
  赵长青留下的壁上书有数万字,李不琢已观摩两天,不时向句芒请教,至此已明悟其中道理。
  句芒从骨架前倏忽飞到李不琢身边,看向他腰上鲨皮腰鞘,屈指一弹,一道青光没入其中。
  惊蝉剑嗡嗡一震,句芒哈哈一笑,李不琢来时他就发现剑中藏着一尊初成的弱小剑灵,逗弄起来倒是颇有趣味。
  这时山壁边的李不琢却拔剑出鞘,唰唰两剑,也在壁上刻出几个字。
  “这是做什么,莫非你也和赵长青一般,要在我这寄灵之所上刻字?”句芒停下动作问。
  “不错,我观摩长青子前辈的感悟,获益良多,不过前人的道不是我的道,我还有另外的感悟,也想效仿长青子,留在这岩洞中,不知木帝是否准许?”
  李不琢停剑问道,刚才观摩长青子所留时刻时,他心中甚至出现了这位半圣在岩洞中孜孜不倦求道的画面,灵机一至,就忍不住拔剑在石壁上刻出二字,却是忽略了这是句芒居住的地方。
  “无妨,当然无妨。”句芒挥挥手,“我倒是巴不得你这样的人再多些,寻道之人留下的感悟文字,比起壁画、金银装饰更加上等,也易于加持灵性。待日后你离开了这里,这些石刻还能吸引更多人来供奉我。”
  “那好。”
  李不琢点点头,就挥剑在石壁上镌刻起来。
  当时赵长青在此求道时,以指在岩石上写字,至少是宗师境界,李不琢修行不够,以剑代字,字迹未若长青子那般圆润,却更多出一股凛冽的味道。
  当先四字,即:阴阳应象!
  这是李不琢读赵长青所留石刻后,又以不易剑道推演而出的自身感悟。
  此前李不琢在河东县藏书大库中阅读的阴阳学说典籍,是民间准许流通的,并没什么秘传,比起那些阴阳家高门的后人接触到的学说,要粗略许多。
  这二日读过半圣亲手留下的石刻,获益良多,将心中原来的学说框架又加深一层,“阴阳应象”四字,意为世间万象对应的阴阳构成。
  簌簌簌簌!
  石屑飞溅,随着壁上字迹渐多,李不琢心中对自身的感悟也愈发深刻,不由自主,竟在用剑时身体未处于静止的情况下,骤然进入坐照入定的状态!
  以阴脉之海、阳阳脉之海为轴,公孙、临泣二脉交织的十二正经运转不休,构造比催动龙骨水车运转的霸下轴心更加复杂万倍,但此刻李不琢眼中,却只剩阴阳二性,有哪出阴阳不协的,便一目了然。
  心念一动,不易剑道之种毫光大作,在体内流转,李不琢隐约推演出,若能再有四条经脉支撑,他体内的内炁运转体系便可浑然如一,臻至完美,与寒暑交替,日月轮转等天地之象般,合道圆融。
  …………
  酒庄门口黄旌摇动。
  姚仲豫看向远处,只见数道雪尘接近。酒瓮子村地处偏僻,除了每年定期约来看酒的客商,几乎不会有外人出现,这般动静却是稀奇。
  待看清那几个黑点,姚仲豫发现那十余个骑马的人身背大弓,拿刀带剑,模样彪悍,不由心中微微一惊,连忙唤出庄中杂役。
  往年这酒庄归姚氏所有,姚氏在河东县乃地头蛇之一,没几个不长眼的会随便招惹,加上是太平年头,这酒庄又无姚氏族人长住,没养护院家丁,眼下,只有一个应十一会武功,其余的人,便连兵器都几乎没摸过。
  “来的是什么人?”
  应十一在地势偏高的酒庄门口远远望去,不由转头去问姚仲豫,这伙人佩刀带剑,模样凶悍,一看就不是善类,定是响马土匪之流,姚仲豫在此居住多年,附近若有什么强人,一定知道。
  姚仲豫摇摇头,带着众人来到村口。
  这阵动静,便把大部分村民都吸引过来,
  片刻,那十余匹马接近酒瓮子村,当先的那个悍勇男人扬鞭当空一抽,啪一声脆响,马队就停下,毛色不一的马匹打着响鼻,不耐地踩动蹄子。
  “今天是什么风,竟把牛二当家吹过来了?”
  姚仲豫终于认出这领头男人的身份,是西边三十里外,百兽庄的二当家,但也隐约记得此人姓牛。
  百兽庄以打猎为生,但实则定期劫掠商队和村庄,收些保护费,但因为行事有分寸,从不杀人,也不抢女人,被劫掠的村庄知道告入河东县,灵官衙愿不愿意管还不一定,就算肯管,也顶多定几个当家的罪,剩下的那些庄民,就都会得罪死了,所以百兽庄虽是披着猎户皮的响马,也没被出兵清剿。
  “什么风?”牛二当家拍了拍大腿,也不下马,朝身后的弟兄大声一笑,“问的好!弟兄们说呢?”
  “这西北风把骨子都冻透了,怎么,不请兄弟们进去喝些酒暖身子吗?”有人骑马上前,对着姚仲豫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