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剑魁-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不琢起初读得艰涩,渐渐就入了神。
  看到夜深,继续挑灯夜读,清晨醒来,草草吃过早饭,又投身卷帙中。
  三日时间,读罢一卷,又四日,读完第二卷……
  两月后,终于将《勘渊集》四十万七千字一一细心读完,但苦于无人教导,只勉强理解了大义,能磕磕绊绊背诵一些句子罢了。
  李不琢胸中冒起不服输的劲头。
  一年过去,这次花的时间比第一次读完还久,终于将小道藏七十二卷又通读一遍。
  这次通读,才发现章句之中似乎蕴含着更深的意义。
  读完这一遍,反而觉得所有章句都是似是而非,脑子里一团浆糊。
  李不琢着魔一般,废寝忘食,就连出恭时脑子里都琢磨着一句句经文。
  如此数十年……
  仍旧是那个书桌,不知更换了多少回的兔毫笔已经秃了毛,铜灯锈蚀得不成样子,如豆的灯火映照下,《勘渊集》的书封被汗渍沾染出斑斑点点,蜡线与包角都已朽烂。
  李不琢捧着书卷的双手干瘦枯皱,青色血管如濒死的蚯蚓,翻开书页时,手腕微微颤抖。不经意间,瞥见桌上立着的黄铜镜。
  镜中之人白发如雪,老态龙钟。
  岁月忽已晚。
  “我究竟是看懂了,还是没看懂……”
  黑絮飘飞,火光中,李不琢脸庞忽明忽暗,浑浊的目光却逐渐清明。
  …………
  书桌边,伏案而眠的李不琢猛然惊醒!
  喘着粗气,看向自己的双手,皮肤白皙,没有皱纹,淡青色血管隐隐可见。
  李不琢下意识喊了三斤一声,没人答应。
  回头一看,静室的门关着,没有动静,也不知过去多久了。
  打量四周,才发现夜色沉沉,东方的天际刚透出一丝曙光。这一读书就读到快天亮了。
  桌上亮着油灯,肩上披着件外衣,这时段小丫头肯定睡了。
  不对,静室里还有凿木头的声音。
  李不琢收拢心神,借着灯光找到铜镜一照,松了口气。
  没真变老。
  每次陷入梦境,到最后都有种梦境才是现实的错觉,好在现在已基本习惯,不会再纠结庄周和蝴蝶的问题。
  其实清醒后一回忆,就能发现梦中的经历与现实差别很大,李不琢在梦中读书几十年,吃喝拉撒都没走出这两丈见方的小房子。
  梦里读小道藏数十年,现在醒来,其实只过去几个时辰,不过梦里读书的记忆,倒是留存下了大半。
  李不琢深吸一口气,喃喃自语:“第五卷经教相承部讲的是黄玄文真人的传记……”
  把手边的《勘渊集》翻到第五卷,映入眼帘的内容与记忆中的内容正好对应。
  又试着背诵开篇:
  “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无形,形由乎无名。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不温不凉,不宫不商,听之不可得而闻,视之不可得而彰,体之不可得而知,味之不可得而尝……
  “……名号不虚生,称谓不虚出。故名号则大失其旨,称谓则未尽其极。是以谓玄,则玄之又玄。”
  通篇背下,虽称不上行云流水,但无一错漏。
  回想起普照图的口诀,之前许多不懂的地方都豁然开朗。
  李不琢本来想再观想普照图炼气,但梦中读书太耗神,而且剩下的时间也不够读普照图了。
  “明天……对了,刚入县学时沈教授明天就是月考,明天……明天……先睡会再说。”
  李不琢念头刚起,潮水般的困意就涌了上来,便趴在桌上,想着稍微眯一会。
  结果眼皮一闭,就发出轻微的鼾声。
第11章。十:前代恩怨
  李不琢醒来时,听到一阵脚步声接近,扭头一看,三斤打了一铜盆热水,搭着条靛蓝色的汗巾走进来。
  天已经大亮了。
  “快把脸洗了,我去膳房拿吃的。”三斤放下铜盆匆匆往外走。
  李不琢还没缓过睡意,刚想问三斤机关术学得怎样,她就走远了,便揉着眼睛站起来,走到屋角。
  屋角有个计时的莲花漏,两根“渴乌”细管将旁边上匮和下匮中的清水虹吸至莲花箭壶中,平稳均匀的水流此时下,浮箭正转至辰初的位置。
  “辰初……睡了一个半时辰。”李不琢看着莲花漏,按住隐隐作痛的太阳穴。
  梦中读书虽然收效大,也很耗神。
  到梳洗架边洗了脸,李不琢去到静室一看,正中的矮桌边满地木屑,桌上放着凿刻了一半的直榫。
  鸦三通蜷在桌边打瞌睡,鸟头一点一点的,说着梦话:“不错,不错,一夜就学会了工具用法,待你学完三十六种榫卯,我再教你牵机秘术,不出三月,你就能制造偃师机关……”
  李不琢眉毛一挑,一般木匠会用的榫卯不过十余种,这只鸟居然会三十六种?
  “谁!”
  鸦三通绿豆小眼猛地一睁,看见李不琢进屋,扑棱棱扇着翅膀朝李不琢脸上飞来:出去,出去!”
  李不琢一把抓下鸦三通,退出静室,无奈道:“你消停点儿。”
  鸦三通用力挣脱李不琢,飞到窗棂边哼了一声,这时三斤带着两油纸袋热气腾腾的白面包子,还有一碗清水,沉着九颗赤小豆。
  李不琢接过油纸袋,看见清水泡着的赤小豆的瓷碗,问道:“今天立秋?”
  “嗯,县学里多了许多人,据说今天是月考的日子,就都回来了。”三斤把瓷碗递给李不琢,说着碌碌的大眼睛偷偷打量着鸦三通,“鸦师父,你饿不饿?”
  三斤就很怀疑鸦三通是否需要吃喝拉撒,它根本没腚眼儿。
  “不饿!”鸦三通小眼睛狠狠瞪了三斤一下,飞回静室,“吃完赶快进回来,那么笨不努力点还想当偃师?”
  三斤一缩脑袋,拿出一个包子两手交替捧着吹气,急急的吃了起来,李不琢让她慢点吃,也拿过一袋包子坐到桌边。
  吃包子的时候,心里便盘算着之后的计划。
  已经立秋,离童子试就不到两月。自己虽然把小道藏读熟了,但纯粹是闭门造车,其实许多经义并未理解。真想吃透的话,还得去藏书阁借阅前人注解,同时向县学里的道家教习请教。
  还要腾出时间炼气,修行普照图。
  除去以上两件事,还要考虑好日后赚钱的营生。一旦开始炼气,转化精藏为炁藏,对身体精气的消耗大得惊人,传言有的炼气士甚至能日啖一牛。真到了那时候,花钱如流水,十金铢很快就没了,总不能再厚着脸皮上神将府要钱吧?
  不过,等考上道家童子,财路自会宽广,从商也好,经营庄园也好,都有不菲收入,再见机决定该做哪一行的营生。
  忽然外面有人喊李不琢的名字,李不琢出去一看,是县学的教习,后面还跟着个跟李不琢年纪差不多大的少年。
  “你就是李不琢?”这教习瞥了李不琢的腰牌一眼。
  李不琢应是后,请教习进屋,教习摇摇头:“我长话短说,说完就走。前两天你入学正好赶上休沐,今日开学,就到了月考的日子,你是初次入学,所以我来跟你讲讲月考的规矩。
  月考有射艺、经言两科,成绩分甲乙丙三等。你办的是道家学籍,考经言时,你考的是道家经典。至于射艺,是诸家学生同考的。可听明白了?”
  “学生明白。”
  “那好,午时在校场先考射艺,迟到一刻钟成绩列入丁等,到时候别耽搁了。”
  教习说完离去,跟着来的少年却没走。
  这少年穿的是县学统一发放的蓝边白底长衫,但细处打扮十分讲究,脚蹬雀头青靴,腰悬璎珞白玉坠,秋寒的天气,手里还打着把玉竹泥金扇,模样俊俏,一看就是大富人家出身。
  少年也上下打量着李不琢。
  “你就是李不琢?”
  “你是?”
  “白游。”白游自报姓名,走进李不琢的学舍,自顾自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啪的打开折扇,动作潇洒,正要说话,一转头,见到塞了一嘴包子、腮帮子鼓鼓囊囊的三斤,滞了一下。
  二人大眼瞪小眼好一会,白游终于憋出一句:“膳房的包子哪里是人吃的东西,走走走,小丫头,带你去洗墨街对面的金釜楼吃琥珀乳猪。”
  三斤一怔,咽了口口水,这两天出入县学的时,对面那家装修奢华的金釜楼里飘出的香味儿馋了她好久。
  可鸦师父还等着呐,三斤压下动摇的心思,费劲把嘴里的包子咽下,一溜烟钻静室里去了,末了又顿住脚,扒着门框露出半个头看着白游:“下回去吃好不好?”
  “好说。”白游一口应承。
  “一言为定啊。”三斤咻一下把头缩了回去。
  白游松了口气,重新打开扇子,清咳一声,扭头对李不琢说:“听说你是二叔举荐来的,那以后咱们就算是自己人了。不过我真觉得奇怪,我二叔那么挑剔的人,连何文运都不大瞧得上眼,你能得他青眼相加,究竟有什么厉害的?”
  他肆无忌惮上下打量着李不琢。
  李不琢眉毛跳了跳,眼前这家伙已经自来熟到找抽的地步,就差没把“膏梁子弟”四个字写在脸上了。
  白益是他二叔,李不琢忍了。
  好在白游也知道自己那问题等于把天聊死了,自顾自说道:“哎,我就是想月考时你能压一压冯开的气焰,这家伙射艺连拿了两月第一,鼻子都快翘上天了。”
  “冯开?”李不琢不由想到了冯鹰。
  “兵家冯氏的人。冯家这一辈嫡系有四人,属他最嚣张。我没找他麻烦,他倒整天找我的茬。”白游气闷道。
  原来还是上一代的恩怨,这回换白家人吃亏了,李不琢心里门清,多半白游听到自己入学的消息,把自己当成了救星。
  刚进县学,还没站稳脚跟,李不琢不想掺和别人的纠纷。
  但一眼扫过白游的穿着,这家伙穿金戴银,有钱啊,这挂坠,啧啧,羊脂白玉……
  李不琢义不容辞微笑道:“怎么帮你?”
第12章。十一:射艺
  虽然白游很不想承认,但不得不说,冯开月考岁考常常入前三甲,是县学里数一数二的精英。
  因前代恩怨,冯开放言要砍白游一只手,虽还没真刀真枪干起来,二人也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白游吃过亏,但偏偏是个头铁的,前几天大庭广众之下给冯开一激,又拿五金铢要跟冯开赌这次月考的前三甲。
  他有自知整天除了驰马试剑、纵酒呼卢,哪曾静心读过道书?射艺勉强能拿个乙下,经言则常年丙等,能得一次乙就要回家烧高香了。他赌的不是自己,是冯开能否入前三甲,还是有胜算的。
  要知道县学每次考核,第一被何文运独占,第二被公输家的公输百变垄断,再往下,竞争就大了。除冯开外,墨家的墨双成,医家的葛渊,道家的方兴,这几人都曾抢到过第三的位子。
  冯开被挤下前三甲,就是白游的胜算所在,但他也没办法左右其他几人的发挥,只能听天由命。
  李不琢一来,白游听说是白益推荐来的,感觉天都亮了。
  “第一科射艺你多少把握?”白游想听李不琢交底。
  “冯开的射艺什么程度?”
  白游正色道:“上次月考他能百步白矢,听说后来他去游猎又有精进,甚至能射出井仪,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箭透靶心而出,箭头发白,谓之“白矢”,“井仪”难度更高一层,是四箭齐发,一同中靶,呈“井”字并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