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剑魁-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我留给赵长青的路引,他竟没死?”
  “嗯?不是赵长青,带这路引回来的人,竟死在归墟中了……”
  “不是赵长青,何人竟能跨越归墟?也罢,他既已死,便对浮黎没有威胁。”
  李素师收回目光。
  ……
  神木之下,沮由海岸。
  海风中,一件衣裳飘荡不定,终于落到海面上。
  过了一阵,海面翻起白浪,一头鲸鱼浮起。泉婴坐在鲸首,捧着那件衣裳,在衣裳的内袋里,掏出一枚翡翠色海螺。她怔了许久,东西张望,却没见到半个人影。
  ……
  李不琢大概明白,自己的肉身不知何时已遗落在归墟中。甚至,他连神魂和法相也无法感应到了。
  他不知自己现在是以什么状态存在,他见到两界之战中死去的将士埋骨神木脚下,坟茔连绵占据了十里方圆。新建的城垣巍然盘踞,家家户户门口,黑纱迎风飘荡。
  他听不到其他人的声音,也无法与人接触,只能看见别人在做些什么。
  他从神木脚下来到沮由海边,倒是比普通人快许多。海风一吹,他便能借力飘出老远。
  他就如无根之萍,一时不知该如何自处,只好借着仅存的一些意识,努力辨认方向,朝着幽州的方向飘去。
  一飘,便不知经年几何。他的意识逐渐淡薄,许多往事渐渐回忆不起来,到后来甚至完全忘却了。人活着就是为了个念想,这句话李不琢在许多人口中听过,往日他以为自己懂了,现在才终于彻底明白。他的念想正在消散,拔除所有念想以后,剩下的自己,又是什么呢?
  漂泊不定间,他不知何时来到一座悬空之山下。悬空山下,一年轻僧人与一位老僧在树下对坐谈经。
  李不琢见那年轻僧人有些眼熟,但他已忘记许多事,却记不起自己何时见过他了。那老僧,他好像也与之有过一面之缘,但也记不起名字。
  好奇之下,他便在一旁观看二人讲经。他听不到声音,但二人谈经之时,山下走兽飞鸟竟聚集了过来。
  李不琢刚走过去,那年轻僧人却把头转了过来。李不琢诧异地让了让身子,那僧人目光却紧跟着他移动,这时,那老僧也转头看过来,敲了下木鱼。
  那榉木做的木鱼,竟发出金铁之声,振聋发聩。
  李不琢一直听不到其他声音,这时,不光听到木鱼声,又听老僧张口唱了一段偈子。
  “非想亦非非想,至极静妙无常。若是人间无我,莲花生就何方?”
  唱罢,老僧收起木鱼,与年轻僧人一道离开了。
  李不琢停在原地,若有所思。
  ……
  悬空山山道。
  年轻僧人走在青石阶上,说道:“方才那人曾在梨山之下,于我有点化之恩。不知遇上了什么劫难,竟只剩一点真灵了,多谢莲华法师出手相助,帮我了却了这一段因果。”
  “我如何了却得了你的因果?我助他,也是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罢了。”老僧人摇头,“但历劫之人,化解劫数只能靠自己,我即便开口点化,如何领悟,也全凭他自身了。”
第347章。三百七十四:泥胎
  悬空山下,李不琢似乎明悟了什么,却又觉得似是而非。
  他在悬空山下等待许久,人来人往,却终究没再遇到那二人。
  离开悬空山,他继续向幽州前行。这时他已不知自己为什么要去幽州了,只凭着仅存的一股信念,勉力支撑。
  这日,他来到一座山村外,山村中有一座灵堂,灵堂中,一少女身着缟素。他见这少女,心弦颤动,却如何都想不起来她是谁。看久了,他心中莫名悲切,不由离开灵堂,沿河漫无目的地游荡。
  风凄雨冷,他切实感觉到,自己所剩无几的那股信念,已如风中之烛,立刻就要消散。
  他心有不甘,在一架龙骨水车边停步。龙骨水车旁有一座小庙,小庙里,那座泥塑让他感到熟悉又陌生——他确定自己没见过泥塑的这个男人,但偏偏,自己仿佛知晓他的一切。
  泥塑前,小铜炉内插着三根烧了一半的香,青烟袅袅,让他感到了久违的温暖。他贪婪地吸食着青烟,不由向前走去,身体却穿过放置香炉的桌子,触到了那座泥塑。
  霎时间,他如从高处坠落,一晃神,自己已端坐在小庙里,面前那尊香炉中青烟袅袅。
  他住进这尊泥塑了。
  不知为何,冷风被这泥胎一挡,便刮不到他身上。跋涉了不知多久,他终于感到深深的疲惫,沉睡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他被一道声音唤醒。
  那个身着缟素的少女,在香炉里换上三根香。
  “不琢啊。”
  她离开小庙。
  李不琢想张嘴,却发不出声音,一个名字在他心底酝酿着,终于被他重新拾起,他只能用无人能听见的声音叹了一声。
  “三斤……”
  ……
  两界之战已过去一年。
  自李不琢东去苍梧未归,酒瓮村中,便开始供奉他的泥像。
  李三斤放下机关术,为李不琢日日守灵,这日,村中来了一伙不速之客。
  李吾玉一家,乘着马车来到村外。
  三斤只道李吾玉一家是来幸灾乐祸,说风凉话的。李琨霜却把三斤拉到一旁,道:“当年的事情是我母亲做得不对,本来,若不琢在世,我们两家可以化解恩怨,但如今,不琢未归,我母亲心中过意不去,只能到他灵前道歉了。”
  三斤不知李不琢与李琨霜在苍梧中经历了什么,见李琨霜态度诚恳,便没有阻拦。
  李吾玉来到小庙中,他比李不琢高一辈,却主动先为李不琢上了三炷香,道:“昔年自大哥离去,嫂子生性贞烈又要强,不肯受人恩惠,我们两家之间联系日淡,便没了来往,后来又生出一些误会,以至于两家竟结出仇怨。我也是名利遮心,忘了本衷,甚至对你用了些见不得人的手段,可惜,你如今已不在人世……”
  何凤南上前一步,犹豫许久,低声道:“李石头,我知道你还怪我。如今我在沧州重修了李家宗祠,今后每年,我也会为彩衣上香,你若泉下有知,便不要遗憾了。”
  李吾玉一家为李不琢留下许多贡品,才离开小庙。
  李不琢在泥塑中,听完着他们的道歉,才渐渐记起了自己年少时的往事。
  受香火供奉,他的意识逐渐清晰起来,但这泥塑虽能保护他不受风吹雨打,他却发现,自己被禁锢在这泥塑中,无法离开了。
  数年过去,他也见到了几位故人。
  白游自知不是读书的料,虽勉强过了府试,却弃书从商,做起了生意。反倒是郭璞,李不琢不在后,他独自经营木机阁,短短数年便积累了许多人脉,竟在微天宫麾下,捐了个督造官。
  洛还君曾悄然前来,在小庙里坐了半夜,对他说:“没想到,我见惯了族人朝生夕死,见到你这泥塑,心中却更惋惜。”
  李不琢见到越多故人,记忆便越完整。不过,他住在泥塑中,状态十分玄妙,重拾自己的记忆,他却如一个旁观者般。
  一日,白益来到庙中,沉吟半晌,道:“闻言你入苍梧后,便结成了法相,你若不死,必有望入圣,可惜却是命比纸薄。”
  一道声音却在庙外响起,支霜衣走入庙中,淡淡道:“李不琢身具宿慧,真灵能受轮回磋磨不灭,若说他就此身死道消了,我却不信。”
  “想不到神咤大将军也来了。”白益道,“若真如你所说,他一点真灵未散,倒也还有一线生机。”
  二人短短交谈几句,便各自离开。
  离去时,支霜衣望着泥塑,自语道:“以我观物则万物有我,以物观物,我即万物也。”
  ……
  李不琢有恩于村民,但也说不上恩同再造。数年过去,龙骨水车边的小庙,香火便没那么鼎盛了。
  三斤为他守灵数年,吴寒也在这待了数年。李不琢本以为,这个前朝皇室遗脉骨子里是个不安分主,没想,他老老实实待在酒瓮村里,又操持起打铁的营生。
  不过第七年的时候,三斤到庙里上香,吴寒终于忍不住道:“人死如灯灭,七年了,你怎么还放不下?你给这泥像上香,他就能活过来吗?”
  三斤瞪他道:“他又没死,只是被困在别的地方回不来了,瞎说什么!”
  吴寒道:“就算是这样,那连圣人都救不回他了,又有什么办法?人这辈子有几个七年,你本来有大好前程,如今却身无长物,你想这辈子都窝在这穷乡僻壤里,寸步不离吗?”
  “我就一辈子呆在这里。”三斤赌气道。
  ……
  不久,三斤终究还是离开了酒瓮村。
  于她而言,小庙之中的泥塑只是心里一个寄托罢了,他人规劝,她又何尝不知道,这泥塑除了样子和李不做有三分相似,却和他没半分关系。
  她把青春年华都交待在这泥塑面前,之后,也要为自己而活了。
  离开的前夜,她在小庙待了许久,给泥塑上了最后三柱香,抹了把眼泪,道:
  “不琢啊。”
  “我真想你从没开窍,我真想,你还是那个爱睡大觉的李石头呀。”
第348章。三百七十五:岁月忽已晚
  纵朱墙紫殿也难敌光阴,经年累月,山中小庙逐渐被人遗忘。
  庙墙颓圮,泥塑也裸露在外,风蚀之下,变得五官模糊,已经看不清模样。
  偶有游人至此,或感慨道唯有圣道长久,多少野祀,皆被掩于风沙中。
  李不琢寄身泥塑,不禁念及当初。当初,他用一点香火,助句芒保存了真灵,如今仍是这小山中,物是人非,又有谁来助他呢?
  大雨落下,泥塑被水流冲刷,这最后的寄身之地,也终究难以长存了。
  李不琢知道,这场大雨便是他的终章,这时他心中并无悲切,反倒有一丝庆幸。任谁,在泥塑里孤独数十年,也会期望一刻的自在,哪怕身死也在所不惜。他本该流落归墟中,能够归乡,见到故人皆有归宿,也是幸甚之至了。
  大雨磅礴,没有一刻止歇。
  一只雪白的手,却将一把朱红油纸伞撑在泥塑头顶。
  李不琢睁眼,见到燕赤雪站在雨中,多年未见,她容貌依旧,却没了那股青春活力,眉黛眼妆,难掩疲惫。她眼角有了细细的皱纹,掏出火折子,在伞下为李不琢点了三根香。
  燕赤雪离去前,李不琢知道了她当初离开的原因。
  桃坞堡老寨主燕北凉,乃纵横家圣人玄微子门徒,假意投效龙雀执火者秦荆,数年前,终于将其刺杀。而今燕北凉离世,燕赤雪之父丧生,她独掌龙雀大权,为稳住散落天下的龙雀旧部,却不能暴露祖父乃圣人门徒的真相。
  勾心斗角半生,身边无人可以信任,唯独今日,她任雨洗去妆容,对这山野中的泥像,能吐露心迹。
  雨停后,她在泥像前疲惫小憩片刻,留下油纸伞离开了。
  泥像前,残香未尽,青烟隐隐凝聚为人形,又在风中消散。
  李不琢不知自己是生是死,当他放下了所有心障,他仍在泥像中,却蓦地能看到泥像本身,能看见泥像内外的每一处角落,就如那夜白龙寺中,曾机缘巧合遁入非想非非想天,俯瞰世间一般。
  林间草木枯萎又复繁茂,突有山火,数丈高的大树,被烧得只剩下一堆灰烬。李不琢这时去看,却不光看到了灰烬,在他眼中,万物皆是虚实相成,树变成灰烬,灰烬与烟气是实,那在火中散去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