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剑魁-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念一收,将圣剑残身存放小天地中,用黄芽镇压住。
  说来复杂,李不琢内视只是一瞬,他出了府试贡院大门,细雨沾衣未湿,才走出两步。
  这时,身后传来脚步声。
  李不琢回头一看,与陈阆真目光相对。
  他也破了幻境?
  李不琢神情一动,自己突破环境的契机有三,一是当初白益感悟真形,画的那一幅青莲,二是剿灭百兽庄,获赏的圣言剑字,三是点化奢吴,得到悬空山掌灯人从照世青灯里分出来的一缕觉照灵光。
  此三者,缺了白益那一番话的引导,他在狱中便没那么快大彻大悟;缺了觉照灵光和圣言剑字,斩破幻境也没这么轻易。
  而陈阆真比他只慢了一线。
  想起方泰柯的升邪剑冢之邀,李不琢心道,那时眼前这位真君转世便会重拾前世修为了。
  “恭喜。”
  李不琢微微点头,恭喜陈阆真破除幻境,陈阆真却也在同时开口,二人相视微微一笑,这是府试开始的半个月以来,二人第一次对话。
  目光交错而过,李不琢转身离开贡院门口。还未到放榜的时候,贡院旁的一种主副考官等官员,虽然心中已经料定此次解元的归属,但府试结束也不打扰考生。
  走出贡院门口第一道牌楼,众百姓夹道围观着,议论纷纷,李不琢来到自家马车边,朝三斤和郭璞一笑,郭璞见李不琢的神色,心中大定。众考生停步贡院前的时候,他就看出是在经历考核,眼下李不琢第一个出来,显然领先于人了,当即迎上。
  三斤却先了一步,过去踮着脚把青罗伞撑在李不琢头顶道:“半个多月了,这府试也忒久了啊。”
  “府试又不像县试,我们修行的法门,鼎天宫不发,只能在府试中获得的。”李不琢接过伞柄,揉了揉三斤额发,“回家了。”
  马车离开贡院。
  李不琢与陈阆真一出来,贡院门前,诸考生也渐次破关。
  陈阆真走出人群,便被三人人迎上,其中一人是方泰柯,另外两人服装与方泰柯相若,都是形制朴素简约的黑衣,一人眉目冷峻,未佩剑,却锐气逼人,另一人老态龙钟,看不出深浅。
  这二人都是升邪剑冢剑侍。
  自蜇龙真君兵解十余年后,每年都有剑侍下山,寻其转世之身。今年方泰柯借由蜇龙真君故友的门道,进入壶天参悟法门,精进剑道,偶遇陈阆真后,便传出消息。
  消息一到剑冢,便又来两名剑侍,迎接陈阆真。
  眉目冷峻者是方阿含,辈分比方泰柯高一辈,老态龙钟者叫方藏鱼,辈分与方阿含相若,祭炼本命灵剑出了岔子,阳寿大损,才变成这般模样。
  这二人炼气境界,都已修至神魂壮大,可不需借助灵媒,日夜神游的地步,藏神魂于剑上,视线所及之处,即可杀人,以一当百,不在话下。
  若放在别处,是能镇守数县的高人,却甘心当剑侍,守卫剑冢。
  方泰柯将陈阆真引至一旁,陈阆真点点头,对其余两位剑侍微微一笑,与方泰柯穿过长街,来到一处偏僻的院落中。
  其他二人则暗暗审视着陈阆真,据方泰柯传回的消息所说,陈阆真一语道破易龙图总纲,又对方泰柯所使剑法了若指掌,加之姓陈,又天赋超绝,修得的身神更是与当年的蜇龙真君相似,皆为龙子之形。
  这几处地方,的确能对得上蜇龙真君的转世之身。
  陈阆真四平八稳坐下,道:“我修行二十余年,从未想过自己是什么人转世,你们会不会弄错了?”
  若是寻常人,得知自己可能是真君转世,不会如此平静,二人暗自打量一番,对视一眼,齐齐点头。
  二十年前,升邪剑剑灵消散之际,便留下嘱咐,说二十年后升邪剑之主便会出世,而今看来,当是陈阆真无误。
  方阿含谨慎问道:“那阁下如何得知了易龙图总纲?”
  “幼时自梦中得知。”陈阆真微微皱眉,似乎一切迹象都将他指向为蜇龙真君转世,让他有些无法接受。
  三位剑侍闻言心中一定,这是梦中重拾了前世一些记忆,方藏鱼当即说道:“对错与否,阁下到剑冢一试便知。”
第208章。二百零六:周天流注绛台
  马蹄巷。
  桌上摆着的俱是家常菜式,肉蔬齐备,此时已被李不琢风卷残云。虽已祭炼身神,采纳天地元气比寻常饮食更能补充自身,但壶天中的半月,嘴里太过寡淡,不免想满足口腹之欲。
  饭罢,郭璞向李不琢报备了半月间的产业经营,与沈家合作半年,除去茶盐行当,还略微接触到了水运的门路,但郭璞以为,这些营生的收入还不足以支撑李不琢修行。
  “眼下你已开始祭炼身神,祭炼一尊身神所需的精气,便比坐照境贯通一条经络更多,若无外丹外药辅助,不知要多少年才能祭炼圆满。岐黄阁有解胞神注丸,三日一服,可使祭炼身神事半功倍,但这丹丸比小精元丹昂贵许多,以如今的财力,除非变卖根基,不然只能半月一服。”
  李不琢心知郭璞的性子,他既然提起此事,应该是有了抉择,只是来向自己请示,便问道:“有什么打算?”
  郭璞定了定神,缓缓说道:“我想以你的名头,建立商行。”
  “商行?”
  “不错。而今新封府有两大商会,沈半城,也就是您认得的沈一春会长所领导的河东商会,便是其中之一。咱们现在和沈会长的元亨商行合作,生意对庶民来说不算小,对您来说却不够,所以务必要扩大经营,最好是自立商行。”
  郭璞顿了顿,这事他已考虑很久。要建立商行,没靠山可不行,起初的河东商会,是聚集了河东一带商贾的组织,极度团结排外,后来沈一春与徐门接触,河东商会门路广阔起来,一跃成为新封府二大商会之一,除了采铜铸币什么都做,可谓顶尖财阀。
  眼下府试虽未放榜,但郭璞料定,李不琢若能得前三,名声便足够撑起一个商行,若经营得当,收入却能支撑李不琢炼气修行。至于这其中主要经营的行当……
  “不过此事还要三斤帮忙。”郭璞看向三斤。
  “啊?”三斤低头摆弄着手里的偃师人偶,惊讶抬头。
  郭璞道:“若说除去走私和贩卖奴隶,最赚钱的行当,还是机关器了。天宫与匠盟已立近二十年,机关术发展日益完备,起初机关器只用在官府、军队之中,到如今,虽然造价昂贵,却也能走入寻常百姓家了。咱们要立商行,若经营其他行当,在新封府并无优势,但机关器这一块儿却大有经营的余地。”
  “的确。”不用郭璞解释,李不琢也明白其中道理。
  大多机关器都被天宫大宪列入禁品,只有部分巧匠以下,并无杀伤力的偃师傀儡、机关兽允许在民间贩售。
  这也导致机关器在民间的尴尬境地,河东商会那等庞然大物看不上那些普通傀儡机关兽的利润,而火器、机关臂、偃师人形机关甲却是雷池,被匠盟一力把持着,不好轻易触碰。
  在天宫大宪对机关器禁品与流通品分类尚不甚明确的情况下,民间机关器多是一些不成规模的商行散户在经营贩售,至于墨、偃二家各大氏族,向天宫提供火器、大型机关器,旗下虽有产业面向民间,但并未重视经营。
  但机关器日益发展完备,自近两年开始,此间市场已有供不应求之相,郭璞要建立商行,主营机关器的行当,时机正好。
  “我……我能帮什么忙?”
  三斤放下偃师人偶,她平日把自己关在房里,制造机关还好,一想到要她出去挑大梁,就有开始紧张了。
  郭璞道:“商行经营机关器,自然是要你去当掌柜的。”
  三斤睁大眼睛,手心冒出细汗,一想到她要去当管事的,不由期待又慌张,脸跟火烧似的。
  郭璞哈哈一笑:“咱们的营生,最多触及巧匠级以下的机关器,你就当个掌眼的就行,寻常时候无需出面的。”
  “那就成。”三斤松了口气,又有点儿失望。
  郭璞转过头看李不琢,这桩营生,还是要看李不琢意下如何。李不琢与徐门有所接触,一旦拥有举子的官身,纵使经营之中触及一些敏感的方面,也不必担心,三斤又是新一代匠盟巧匠,这些都是建立商行的关键之处。
  “放手去做。”李不琢点点头,对郭璞道。
  “好。”郭璞心中一定,李不琢答应了,这几日就可以办理契约文书,加入河东商会,顿了顿,又道:“那我就先在地市阳环,租赁一处商铺,半月内,我会处理好开张的事务。商行起步时,有三斤制作的机关器,当作压柜的货品,我寻人购进普通机关器,转卖即可,这时兴许没什么利益,待之后营生稳固下来,积攒一段时日,就可召入一些匠人,届时利润便会多起来。这几日我去办理契约文书,以你的名字建立商行,商行的名字叫什么?”
  李不琢略一沉吟,道:“千机商行。”
  “好名字,偃师典籍《牵机图说》名传十六州,咱们取千机二字,也容易让人耳熟能详。”郭璞取出手册,又拿出一支兼毫笔,笔身中空,有个小巧的机关,可随时渗墨,机关处绘有仕女图,按动之时有如仕女磨砚,是今年春才出现的“墨女”笔。
  记下千机二字,郭璞一边说道:“对了,近日我听说一套二进的院子,本是幽州刺邪使金屋藏娇之所,呵,因被正室发现,便宜卖出,那院子占地不小,布置典雅,只需一百八十金锞,十足的划算。”
  李不琢摇头道:“不必,我中举子后,便是官身,店宅务自会安排院舍,购房的资产,你拿去经营商行。”
  郭璞神情一动,暗暗点头,其实说购房的话,他也是试探李不琢的意思,作为李不琢的管家,他希望李不琢声名鹊起,也更希望他效忠的人不是只看得到一时享乐。
  “好,商行的事,我即刻去办。”郭璞起身离开,又道:“日前我动用了一些资产,购买了一件周天流注绛台,望主公不要怪罪。”
  郭璞离开,李不琢回到静室,便看到了那一件“”。
  虽以台为名,却是一个赤色的蒲团,蒲团之上,有青金二色夹杂的笔纹,勾勒出五道符图,以“雷火风”三将为符头,书二十八宿符胆。
  这绛台价值二十五金锞,便是二百五十万钱,其中九成价值,都在这五道符图上。有这绛台辅助修行,五道符图可顺应天时变化,感应人身子午流注,聚纳天地元气,可助炼气士祭炼身神时,提高而成成效。
  郭璞提前买下此物,自然是坚信他在府试之中能突破坐照境。
  “有心了。”
  李不琢定下心神,便端坐绛台上,观照自身,要借圣道之剑残片,提炼精纯自身法门。
第209章。二百零七:蜉蝣新生
  静室之中,李不琢盘坐在赤红蒲团上入定修行。
  静室的书桌上,是那件薄如蝉翼的蜉蝣羽织,被雕花铜灯座压着。
  日光透过窗棂的柳叶格,落在羽织上,便没入其中,没有丝毫反射出来,渐渐的,灰暗半透明的羽织有了颜色,仿佛充塞了什么,鼓胀起来,一团微光在其中氤氲成形。
  渐渐的,灵光氤氲为人形,羽织鼓胀起来,铜灯被撑起,歪倒桌面滚了一圈,当啷跌落在地。
  李不琢入定之中,将圣剑残片炼化,借周天流注绛台聚纳天地元气,祭炼出了第七十三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