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传道从太极拳开始-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糟心的是,许多沦陷在恶魔手中的精灵故地,都被人类征服,变成了升阳帝国的领土。

    当拿着地契回返家园的精灵们看到自己的家园又有了新的主人后,自然爆发出了一个又一个冲突。

    升阳帝国的面积和人口比起决战之前都扩大了三倍有余,夜影女帝忙着整合帝国,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也没有时间精力跟精灵们扯皮,最终双方签署了条约。

    所有争议中的土地,都由精灵和人类共有,要么分割,要么成立公司,各执股份进行开发。

    升阳帝国接纳精灵担任公民,精灵也允许少数人类前往精灵帝国经商和游历。

    《自然灵机经》得到了精灵诸神的喜爱,而集齐了十二块至高石板,领悟了至高法则的太极神,已经被提亚诸神视为至高神,自然不敢反驳。

    很快,一种全新的精灵德鲁依横空出世,他们自称为——牧树人。

    人类也可以修行《自然灵机经》,但是他们的天赋远不如精灵。

    然后李弥回返了赤县神州,于雒阳城中立下了第十四块传道碑,其上正是《自然灵机经》。

    经过多年征战,赤县神州亦有不少地区被打成了绝地,几大势力纷纷拓印了《自然灵机经》,开始培养修士恢复天地灵机。

    这十多年间,张角彻底吞并了吕布军。

    吕布再次决定将他的天赋带到黄巾军,并且有了董卓之后的第二位义父——张角。

    如此一来,武将榜第一和道法榜第一联手,父子二人携手前行,何愁天下不定?

    张角对于吕布的秉性早有耳闻,但是吕布不仅仅是本人厉害,麾下张辽已经晋升武将榜第十二,高顺亦在武将榜第十八,接纳了吕布,就等于接纳了三员虎将。

    曹操起大军西征,再次扫平了西凉余孽,并且踏平了凉州,马腾入朝为官,马超选择了远遁益州,投奔张鲁。

    被张鲁直接任命为汉中太守,负责继续抵抗曹操。

    而在南方,刘备军也彻底平定了交州,孙权入朝,孙家一众武将文臣纷纷投降。

    唯有周瑜,于最后一刻归隐,不再参与人道争龙。

    刘备也犯不着赶尽杀绝,既然周瑜不愿意享受人道争龙带来的提升,他的道行和境界也终将被人一步步超过,甩下。

    自此,整个赤县神州,势力榜上仅剩下最后五个。

    1,大汉天子,刘协。

    2,大贤良师,张角。

    3,豫州牧,刘备。

    4,丞相,曹操。

    5,益州牧,张鲁。

    张角、刘备和曹操,三家各有所得,正在消化,但是下一步已经虎视眈眈,等待着新的征战。

    而武将榜和道法榜上,前十名都已经度过了一九天劫,差距已经隐隐拉开了。

    诸多隐士散人,在武将榜和道法榜上的名次一路下滑,衰退的非常厉害。

    诸如王越童渊,庞德公司马徽等人,都掉到了排行榜中游,连周瑜的道法榜第三,都被荀彧反超了。

    征战、开拓、经营、建设……

    三国鼎立的趋势已然显现,人道争龙,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人道争龙开启了一百五十载,整整过去了一半。

    到此时,大汉十三州,遍地都是大阵和防护,修士数量大幅提升,想要攻城略地,再也不可能像人道争龙刚刚开启那般,一场胜败就能决定一郡甚至一州之地的主人。

    而是要看三国的综合国力,和最终战场上的表现。

    接下来,张角厉兵秣马,准备南下,目标正是曹操。

    曹操夹在张角和刘备中间,战略地位最是尴尬,但是曹操已经决定破釜沉舟,关键时刻直接放弃兖州,乃至于豫州东侧,只保留雒阳城一带,主力西征,踏平益州,成先秦之势。

    整个朝廷,在曹操的力主之下,再次迁往长安城,如今的长安已经成了曹操军的腹地,反而雒阳成了对抗张角的前线。

    天子在手中,始终就有着大义,就能够将手下安插在朝官的位置上,获得更多的人道气运。

    而刘备,则决定入蜀。

    中原固然繁华到了极致,但是在刘备这一侧,南阳颍川一带,曹军布下了重重防护,难以突破。

    而在兖州豫州一带,一旦进取,就等于代替曹操去阻拦张角兵峰。

    最终和张角必有一战,但是现在,一定要争取最后的战略主动期,提前将益州拿下,成为整个南国的主人,而且能够彻底锁死曹操的战略空间。

    刘备和曹操,都将对方视为生死大敌,威胁甚至还在张角之上。

    而张角对于曹操的敌意,要高于刘备,他内心之中,对于《赤旗大同经》亦相当认同。

    不过在林灵素的帮助下,彻底完善了地上道国的建制,并且走上了君神一体的道路后,张角已经别无选择了。

    赤县神州的汉末,最终居然也达成了三国鼎立,让李弥感慨万千。

    曹操不愧是枭雄,简直就是六边形战士,毫无短板,而顺风浪这一特性,在这一世也并未展露出来。



第255章 长安乱战汉中



钟繇无力回天,最后关头,只得投降。

    他毕竟当了百多年汉臣,只是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才投效了曹操,忠诚度并不太高。

    关羽拿下雒阳之后,第一时间修补防御大阵,以备张角进攻。

    张角也大惊,万万没想到关羽会这么快的速度奇袭雒阳成功,调动大军也来不及了。

    消息传到关中,刘协大喜,贾诩也知道关键时刻到了。

    关羽虽然奇袭了雒阳,但是却又直面张角的大军,压力非常巨大。

    刘备依然是腹背受敌,仓促间难以攻下南阳。

    若在此时起义,便可最大程度上改变大局,彻底改写三国人道争龙的局面。

    虽然摸鱼了百多年,关键时刻贾诩却毫无半点犹豫,直接发动,配合黄忠,第一时间拿下了陈群,将曹操的后宫和诸子全部囚禁,兵变成功,一举夺下长安!

    然后第一时间公布衣带诏,号召天下反曹。

    刘协直接册封刘备为沛王,大将军,丞相,命其统帅天下汉军,讨伐曹贼。

    这一消息传出,天下震惊。

    尤其是直接封刘备为沛王、大将军、丞相这个举动,惊呆了所有人。

    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起家之地,刘邦称帝之前,先是沛公,再是汉中王,最后是大汉天子。

    汉中现在在曹操手中,反而沛县在刘备手中,于是刘协直接封刘备为沛王。

    而大将军、丞相,更是文武最高职位一肩挑,再加上沛王称号,这封赏诏书的意味已经非常明显了。

    刘协并不是将刘备视作诸侯,而是视作了大汉三兴的希望,下一个光武皇帝。

    他已经有了禅让之心。

    只要天下一统,便可主动禅让,将皇位交给刘备。

    大汉依然是大汉,国运绵长。

    刘备得此诏书,喜悦终于超过了悲愤,在诸葛亮的提醒下,对着长安方向了拜了三拜,受了沛王、大将军、丞相之位。

    并派遣岳飞和宗室刘晔前往长安,保护天子。

    关羽也适时打通了函谷关,曹操在短短七日之间,便彻底失去了两京。

    贾诩和黄忠并没有闲着,而是在清洗了曹操的死忠之后,主动出击,攻打司州各地,并派马腾前往凉州,担任金城太守。

    放出马腾这个家伙,自然是为了彻底搅乱曹操的局势,如今马超马岱还在,又有马腾出京,父子三人合力,肯定能拿下凉州。

    新任骠骑将军黄忠亲率大军出征,并得到了汉室忠臣姜维的支援,直接平定了整个司州,将曹操大军堵在了汉中。

    马腾马超马岱,迅速干掉了曹操派往凉州的官员,成为了凉州之主。

    一番操作,曹操直接失去了两京司州和凉州,治下只剩下益州汉中,还有南阳孤城一座。

    诸葛亮也反应很快,荆州只留诸葛瑾鲁达叶长生等人镇守,提议将赵云魏延周轩陆逊诸将调往长安,以防曹操北伐。

    毕竟曹操连老婆孩子都成了囚徒,接下来是攻伐荆州还是回师关中,几乎不用考虑也知道。

    在摸鱼摸了百多年后,摸鱼大师贾诩重出江湖,当年毒士的风采,再度绽放出来,惊艳天下人。

    可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直接让曹操的疆域大雪崩,战略形势急转直下。

    此时南阳城已经不重要了。

    荀彧和曹仁虽然不知道外面的形式如何,但是肯定非常不妙。

    关羽再也没回来,然后连岳飞也走了,最后刘备也走了,只剩下诸葛亮在这里和他们对峙。

    而且再也不费力攻打大阵,而是只团团围困。

    荀彧和曹仁组织了多次反攻,然而在阴阳五行八卦阵面前,却始终无功而返。

    诸葛亮和曹仁,堪称三国时代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两位防御大师。

    原本诸葛亮攻,曹仁守,还算势均力敌,如今曹仁攻,诸葛亮守,双方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那叫一个固若金汤。

    刘备已经亲往长安而去,他必须把握住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将曹操彻底困死在益州。

    哪怕需要冒一定风险。

    留关羽坐镇雒阳,提防张角和吕布。

    这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张角再傻,也不会坐视刘备如此轻松拿下两京之地。

    但是无论局势如何危险,只要真正将两京之地吃下,这场人道争龙的棋局就已然胜负分明。

    长安城外,天子刘协亲往城外十里,迎接刘备。

    一见面,就非常热情的搀扶着刘备的臂膀,口称皇叔,以晚辈自居。

    尽管刘备早有预料,但是万万没想到刘协的态度居然如此鲜明,而且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

    刘备再一次见到了一群老朋友,比如贾诩,比如孔融。

    尤其是贾诩,给了刘备太大的惊喜。

    “文和兄,自当年广宗一别,已经一百八十二载了!”刘备热情的拉住贾诩的手:“我当初的东莱太守之位,还是文和你帮我谋来的!”

    贾诩笑的很灿烂:“沛王,接下来汉中必有大战,沛王可愿率大军出征,和曹贼决战于汉中?”

    “当然!”刘备斩钉截铁道:“三弟之仇,士元之仇,都还未报呢!”

    贾诩点了点头:“如此,沛王当先召见一人,此人至关重要,将决定汉中战局!”

    “何人?”

    “马超!”

    刘备叹了口气:“刚刚得知三弟死讯,我也曾迁怒孟起,但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我也都释怀了,至少当初孟起也决战到了最后,重伤不敌才退去。”

    “好,如此一来,关中西凉可定矣!”贾诩抚掌笑道。

    接下来的七天,刘备在长安会见了一众汉臣,并同陈群、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杨修等人达成了共识。

    毕竟曹操大势已去,刘备已经大概率要做成最后真龙,这些世家子终于不再反抗。

    而是选择打不过就加入。

    而刘备也给了他们机会,毕竟这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迅速平灭曹操和张角的关键时刻。

    然后又组织了一支大军出击,前往汉中支援骠骑将军黄忠。

    路上顺带招降了钟繇的儿子钟会,也是武将榜上三十二位的小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