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从道法古卷开始-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音一落,于三息之后,虞夫人甜美的笑容,随着青烟燃尽。

    接下来的时间,整个江州城像是彻底平静了下来一般。

    只是在茶余饭后,于那些酒楼小巷,在那些说书人和游街小贩停歇之时。

    一声声关于龟山之下有龙宫的戏言,开始纷纷上演。

    甚至有些说书人还特意编写了几部三郎伏龙,书生与龙女的奇妙夜,等等一系列的故事。

    龙宫的谣言,已然无法遏制。

    甚至,根据祝文轩传过来的消息,已经有一些武林人士,前往了龟山搜寻。

    不过这些,暂时与周长青无关,因为文会开了。

    ……

    昨日夜里,有细雨连绵。

    可今日天刚方明,随着那一缕金阳浮现,万丈乌云早已经随风而散。

    于此时此刻,在江州之北的一座大山之上,从山脚到山顶。

    俯瞰而下,有密密麻麻的人群,早已经等候在此。

    辰时将近,随着一道洪亮的钟声,从山顶上响起,且由上而下,传达四野的刹那。

    众人就看见大山之外,有一片片青色的气息,宛如祥云环绕一般,顿时浮现而出。

    “来了。”

    几乎在此话落下的一刻,众人就看见一艘大船,从大山脚下的江上,由远及近缓缓驶来。

    随着此船的靠近,那天上的青云,也缓缓而来。

    ……

    (感谢秋酒的10000点打赏、感谢木之芯的100点打赏。)

 第十七章 如此大话、岂能不虚 (为秋酒万赏加更)

    古有圣人出世,紫气浩荡三万里,今有大儒出行,青云扶摇冲九霄。

    看着那随着大船而来的青云之气,站在古琴山的众人,目光不由得激动起来。

    仅仅只是开场,就有如此惊人的气象,若是大儒比拼,又该会是怎样的魅力。

    来值了,来值了。

    踏上古琴山上的众人,当即纷纷感叹道。

    正在众人感叹之时,于古琴山之外,通往江州的道路之上,通往出现了一行车队。

    领头的车队有华盖,而随着这车队的出行,同样有着一片青云,从远处而来。

    便在这时,从不远处的天空之上,突然飘来了一片约数百米方圆的白云。

    相对于船队和车队头顶青云远行,那白云飘飘显得很是普通。

    可就是这普通的白云,随着靠近古琴山时,有目光锐利的人,于双眼望去之时,瞳孔猛然一缩。

    “快看,那白云之上有人,那是阳明学府的旗帜。”

    随着这一声大吼,所有人的目光,纷纷齐聚在白云之上。

    就见一行数十名书生,正站在云床之上,缓缓而来。

    “哼,好大的手笔,他张家卫才重登大儒之位,便如此吹嘘,也不怕榨干那点身子骨。”

    看着白云飘来,车队之内,南云书院内,那位此前为杨峰等人讲学的中年男子,脸色一沉。

    儒家的浩然之气虽然讲心,可是却也在道理之间。

    想要让一人飞天,已然需要极大的浩然之气。

    数十学子齐飞,这得是多大的牛皮,才能捧的起来。

    不过南林子也不得不承认,这乘云而游的情景,的确很是出彩。

    君不见,聚集在古琴山的那群人,已经惊愕成什么样了。

    “无妨,也无需慌张,这样反而更有趣一些。”

    正当南林子心中有些不满之时,车队前方有着华盖的车辆之内,一声轻笑之音,当即传来。

    “孔车出行,路遇歧山,当有虹桥为其开路。”

    正当南林子想要辩解之时,就见那脚下的车队之内,突然有着一道彩虹陡然拔地而起。

    原本还未驾云而来的众人,就看见代表南云学院的车队,居然开上了彩虹道。

    顺着那一道七彩缤纷的彩虹,南云书院的车队,在快到山脚之时,却是直接登上这突如其来的虹桥,行驶向古琴山的山腰。

    “张兄、孔兄,文会还未开始,何必如此?”

    一个乘云而来,一个驾虹而行,眼看着所有的风头都被抢光,最先出现的船队里,一声大笑声,当即传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与君子同行,当上善若水,李某来也。”

    随着此话的传来,站在江边的百姓们,就看见随着船队靠岸。

    一道冲天的瀑布,从江面之上呼啸而起,好似银河却又像是水梯。

    在为首的一名青衣老者出现的一刻,江宁学院的师生,当即站在那水瀑之上,随水流而动,也径直的往半山腰而去。

    “这特么的就很离谱。”

    看着三大书院的书生华丽登场,一名刚刚度过武道第二境筋膜的武者,仰着头呐呐的道。

    “师兄,这群读书人平常都是这般吹牛皮的吗?”

    不远处,同样有一名质朴的汉子,仰着头对身旁的青年说道。

    “难怪我娘小时候让我好好读书,看见这一幕,我一点也不羡慕飞檐走壁了。”

    如此种情况,在这古琴山上可谓是比比皆是。

    一些从未见过三院文会的青年,更是惊愕的说不出话来。

    总觉得心里突然升起一股强烈的读书欲望。

    不是因为好吹牛,只是单纯的想好好读一会书。

    可以说,这三院文会虽然还未开始。

    但因为这远远超出常人一幕的登场,已经彻底引爆了来到古琴山所有人的热情。

    更有不少平时爱读书,却迟迟无法领会何为文气,何为浩然之气的人。

    在这一刻,纷纷从怀里取出了珍藏的手抄本。

    也不知,这算不算是临时抱佛脚。

    “可这种情况,我佛也做不到啊。”

    半山腰上,看着三院学子落地,江文德下意识的看向了自己的师傅,灵佑禅师。

    “无需惊愕,我佛所过之处,步步生莲,不比这儒家圣学差。”

    灵佑禅师的脸庞,没有丝毫波动的说道。

    可在小和尚江文德目光看不到的地方,其嘴角却是狠狠地抽搐了一下。

    显然眼前的这一幕,给他心里所造成的冲击,并不像他口中说的那么简单。

    “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论吹嘘还是读书人更甚一筹,善哉善哉。”

    半山腰上,白云飘散,虹桥方至,水梯也恰好戛然而止。

    宽阔的空地上,阳明学府、南云书院、江宁学院,纷纷逐一而至。

    “张兄、孔兄,二位何需如此啊?

    若非老朽最近略有所获,怕是这山也难进了啊。”

    三院学子,方一站列归队,于江宁学院之内,一名头发花白精神抖擞的老者,颇为无奈的说道。

    “老夫也没有想到,孔兄和李兄竟然如此给面子。

    实不相瞒,若不是学子突然明了一些道理,仅靠老夫一人,也是独木难支。”

    张家卫一脸谦逊的道。

    “不过也幸好如此,否则老夫也想不到,两位的儒术,已然到了这等出神入化的地步。

    相对于张某的白云而言,无论是李兄的水瀑之梯,还是孔兄的虹桥为路,都是让人大开眼界。”

    “君子当直行,岂能绕路而驱,孔某也是得圣人言,才能有这般,比不得两位兄台。”

    南云学院内,还显得年轻的孔方欲,微笑的摇了摇头。

    “我看时候也不早了,古琴台就在眼前,不如一起登山,如何?”

    “君子所欲也。”

    “吾也正有所愿。”

    张家卫和李江当即说道。

    不过片刻的时间,三院的学子就看见自家的大儒,竟是把手言欢,一起踏着青阶,向着山顶的古琴台而去。

    只是此刻,若有学子距离这三位大儒较近的话,怕是会因所听之言,而有些有损三观。

    因为相对于之前的和气,此刻并肩同行的三人里。

    那江宁学院的灰衣老者,才一靠近,便小声的说了一句。

    “两位,下次再做这大场面,一定要事先通知一声。

    出了书院,没了文气加持,这样真的会让人很虚。”

    “老实说,孔某确实也有些力不从心。”

    孔方欲长出一口气,幽幽的说了一句。

    随着此话的开口,两人顿时不约而同的看向张家卫。

    毕竟,此前他二人来临的方式还是挺正经的。

    “白云有蹊跷,若非如此,我也不会一路飞来。”

    张家卫淡淡的道,额头有冷汗。

    不过这一幕,却让孔方欲和李江心中一惊。

    “莫非你们阳明学子,真研究出了什么?”

    ……

    (感谢宝宝崽的1500点打赏,感谢秦风abc的500打赏,感谢20210324120728657的100点打赏。)

 第十八章 琴音起、动云海 (求月票、订阅)

    “略有所获。”

    山顶之上,有清风徐来。

    张家卫微微一笑的话语,却恰似这清风,就此缠绕在了孔方欲和李江的心头。

    心圣之学讲究格物以至知,莫非那群阳明学子里,有人明了天象之云。

    这才使得张家卫能够依靠此理,能够一路乘云而来?

    想到这里,两人的脑海里,顿时浮现此番阳明学子的一众身影。

    竟是不约而同的出现了周长青的影子。

    虽只是第一次看见此人,但此人姿容无双,站在一众阳明学子之间,宛如皓月与星辰。

    但论相貌,就是那种让人一眼看去,就觉得是十分厉害之人。

    更何况,此人还是张家卫的关门弟子。

    “张兄,你不会给你弟子开了小灶吧?”

    三人之中,江宁学院的李江与张家卫年龄相仿,当即忍不住问道。

    “我原本想开,但没想到他却自己明了,毕竟他是修道的嘛。”

    张家卫似庆幸,又似无奈的道。

    他希望周长青能够专心儒学教化众人,使得阳明学院再出一尊圣人。

    只可惜,自家弟子是一个专门修道的苗子,发现这等天地之理,都能拱手相让于同窗。

    “节哀。”

    两人对视一眼,虽然不知话语真假,可也感受到了张家卫心中的怒其不争与落寞。

    不过片刻的时间,在三尊大儒的带领之下,三院学子在众人的目送之上,来到了山顶。

    顶上有一片宽阔的平台,平台四周依山而建有凉亭、阁楼种种。

    在这平台的中间,有着一座对弈之楼。

    此楼分列四方,故四方皆可踏入。

    楼高五层,连接四方,象征五湖四海,不问出处。

    “此楼,就是古琴楼,在那五层之顶,放着一架古石琴。

    相传在春秋时期,有先贤登山,在此地演绎高山流水。

    故此山,名为古琴山。

    虽然改朝换代,历经一千多余载,此楼也多有损坏。

    但是这楼名,这大山,每每修建,却是一直未曾改变,周兄、王兄,可知这是为何?”

    看着张家卫等三尊大儒,从三个方向登上古琴楼,祝文轩一脸自得的看着周长青和王守忠说道。

    “因为此山,若是君子交锋,道理相辩,会有琴声争鸣,似高山流水。”

    周长青缓缓的说道。

    “周兄不愧是周兄,我以为你一直闭关修道,不闻窗外之事。

    想不到对这古琴山的来历,早已经了然于心,看来此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