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大封神-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宝阁、神兵楼、宝丹殿、风月宫、古奇坊、异珍阙,御兽阑。。。。。。几乎都在这里开了分店。
清晨,朝霞洒落,冀州城沐浴在金色的光辉之下,玄黑的墙体都被镶上了一层金边,宛若神城仙庭,神圣无比。
李林来到了一座酒楼前,要了一坛杏花灵酒,坐下来边喝边看街道上往来的行人。
此时,旭日初升,映染天际,照耀神州,冀州城内,有的只是脚步匆匆、忙碌不停的武者。
他们或拎着一只血淋淋的异兽,或背着几株霞光缭绕的灵药,或捧着十数本武技功法,或摆着数十道宝物碎片。。。。。。在大街上吆喝,赚取金币,养家活口。
“哎,每个人活着都不容易啊。”李林轻叹。
他感叹着每个人的不易,思忖着后路的发展,一时茫然,陷入沉思,无意识的端起酒樽,一口接着一口。
“轰隆!”
街道突然抖动了起来,地上的青石板轻颤,城门方向,十几匹如银河一般的异兽冲了进来,光芒烁烁,好似流星,无比神骏。
十几匹异兽一冲而过,整条街道都一阵摇动,隆隆作响,看其方向却是冀州侯府所在。
“出事了。”
李林坐在酒楼窗户之前,异兽冲过之时,一缕缕血腥的气息进入鼻尖;再加上李林看到异兽之上,十几名骑士衣衫染血,面色苍白,一派摇摇欲坠。
他放下酒杯,在桌案上留下一枚金币,直奔冀州侯府而去。
冀州侯府前,几道烫金大字熠熠生辉,在阳光照射下,异常夺目。
广阔的侯府,厚重的朱门,地上的血迹一片模糊,似乎是刚刚擦拭;守在府前的两名甲士苦着脸,愁眉不展,心不在焉。
“请两位小哥前去禀报小侯爷,就说他的妹夫来了。”李林很客气的说道。
“妹夫?”两名甲士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衣衫华丽,不似普通人,心中暗暗嘀咕,还是进去了。
不一会儿,苏全忠来到了侯府前,看到李林,眼眸一红,道:“妹夫,果然是你。你怎么也来了?”
“也?”李林敏锐抓住这个字,问道:“全忠兄此言何意?”
苏全忠惊奇道:“你不知道?”
李林一脸郁闷:“我应该知道?”
“哦,也对。我也是今天刚刚知道的。”苏全忠将李林拉进侯府,苦笑一声,一字一句道:“出大事了!”
。。。。。。
朝歌城,大商皇宫,午门墙。
两句大逆不道的话语题在上面,如血一般鲜艳,似秋一般肃杀;文武百官路过此地,一阵凉风吹拂,让人浑身战栗,胆战心惊。
“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
“帝辛失德,不为人主;唐州李氏,划土为疆!”
显庆殿中,午门内臣俯伏,将两位诸侯题在午门的反诗三十二字呈上御案。
“贼子无礼!”准提道人心中一喜,面容上却是大怒,“寡人思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杀鼠贼,赦令归国;却不曾想,二贼写反诗于午门,大辱朝廷,罪不可赦!”
“传令:皇朝内廷供奉围杀二贼,勿令二人回国!”
“传令:命北伯侯崇候虎统率北疆诸侯,领军征伐冀州、唐州。;若有反抗者,城破族灭!”
准提道人走了几步,又道:“另,若其二子,英武侯苏全忠,冠军侯李林,愿与二贼反目,即赦免二人,仍为诸侯;若是不愿,一并讨伐!”
“诺!”午门内臣应声告退。
准提道人心中暗忖:“苏护乃是封神榜上之人,有气运庇佑,应当能逃脱;李守疆嘛,既然不在封神榜上,死了便死了。正好削弱人族的力量。。。。。。”
第二天,内廷供奉回归皇宫,禀报:“苏护重伤而归;李守疆被斩落轩辕坟,不知所踪。”
。。。。。。
“妹夫,事情就是这样,你节哀顺变。赶紧前往唐州准备,若是事有不殆,便带领族人远遁燕城。北狄已灭,北海已叛,你只需防备蓟门大军,则大事无忧。”
苏全忠劝说道:“对了,将妲己也带走吧,若是我苏氏一族遭遇不测。。。。。。我妹妹就拜托你了。”
“父候不知所踪,那我该怎么办?”
听到李守疆被斩落轩辕坟,李林瞬间懵了,失魂落魄,宛若行尸走肉一般,不知该干些什么。
直到耳边传来一句清亮悦耳的声音:“小林子,不要伤心;叔父吉人自有天相,说不定被谁救了呢。。。。。。”
“被人相救?!”李林瞬间回过神来,“对了,贾道士!”
“小林子,你回神了?”
看到李林清澈的目光,那声音带着犹豫问道。
李林点点头,忽然想到了什么:“等等,小林子,好熟悉的称呼。是。。。。。。妲己!咦,我怎么在这里?”
他发现自己身处一座马车上,身边有妲己相陪。
苏妲己略微解释了一番:原来李林听到噩耗,心神恍惚;苏全忠无奈,让妲己陪着他,并派一对骑兵甲士护送李林前往唐州。
“原来如此。”李林轻吁了一口气,心中一暖,握住柔荑,轻声道:“妲己,谢谢你。”
妲己摇摇头,苍白的脸上浅浅一笑,勾人夺魄,妩媚惊艳。
第164章 执掌唐州,诸侯会猎!
四五日后,李林带着苏妲己顺利回到唐州。
刚一回到唐州,李林先去拜见了爷爷李法王,将朝歌城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话落,李林安慰道:“爷爷,不要悲伤。我曾让贾道士前去相助父候;他是父候好友,来历神秘,修为莫测,有他在,父候应当不会有生命之忧。”
李法王强忍心中悲痛:“林儿,你想要做什么就去做吧,一切有爷爷与内宗殿给你撑腰。”
“多谢爷爷!”
回到侯府,李林召来上大夫古月,目光灼灼,直接言道:“古大夫,本候需要你的帮助。”
古月俯身而拜,道:“老侯爷不知所踪,小侯爷为老侯爷唯一子嗣,执掌唐州,名正言顺,谁敢不从?!”
古月效忠,李林大喜;接着,四方城门的四位守城将军与八名副将求见。
北狄战后,大商数十万将士镇守蓟门;北疆二百镇诸侯州军则各自回归城池。
唐州,原有两万州军驻扎蓟门,每三年补充一次;随着北狄大战落幕,只有不到八九千将士回归。
回来之后,李守疆从这八九千将士中选出两千名铁血精锐甲士;一千补充万象军中,剩余一千作为后备军。
李守疆又从唐州招收三万武者,连同驻守唐州的五千甲士,一共四万三千余人;三个月之后,剔除一万多人,留下三万多人的唐州州军。
四方城门将军,乃是四位守城将军,麾下两名副将,执掌五千甲士,守卫城门。
“拜见冠军侯!”
不一会儿,十二名将军踏着战靴走进来,身着甲胄,铁甲森然,背披锦袍,甚是威风。
“不必多礼。”李林挥手,道:“。。。。。。事情便是这样,不知几位将军以为本候现在应当如何?”
“这还用说,当然是为侯爷报仇了!”
“侯爷于我有知遇之恩。现在侯爷下落不明,当以小侯爷为主,为侯爷报仇!”
“正该如此!小侯爷乃是侯爷唯一子嗣,舍他其谁?!”
“侯爷生死未卜,现在是不是在等等?”
“小侯爷贵为冠军侯,执掌燕城;按照大商律令,如何再执掌唐州?”
几位将军纷纷开口,或赞同,或犹豫,或推脱,或直言不讳,或委婉拒绝。。。。。。表达自己的态度。
李林冷漠的看着众人的纷扰,心中心思急转:四位守城将军中,两位明确表示支持,两位语言暧昧;八名副将中,六名支持,两名犹豫。
“传令:将东城门将军潘海、北城门将军邹禄、西城门副将汪瑞、南城门副将程姚下狱!”
四位将军脸色纷变,身上煞气缭绕,黑芒遮体,质问李林道:“冠军侯这是何意?末将不服!”
“何意?”李林冷笑一声,指着四人,厉喝道:“诸位将军,此四人勾结大商,意图不轨,叛乱唐州,还不给本候拿下!”
“诺!”
一位相貌俊朗、身材健硕的将军率先大喝,双掌一拍,弥漫血色,径直打在东城门将军潘海之上。
“哇!”潘海摔倒在地,喷出一口大血,失去了战斗力。
李林看着此人眼熟,微一思索,便想到这位率先出手的将军名为胡韬,乃是李守疆心腹;在蓟门校场军营之时,此人与另外几名将军对李林颇为亲切。
剩余七位将军醒悟过来,挥动双拳,拍出双掌,提出神腿,攻向另外三人;刹那间,神芒璀璨,煞气冲天,风云激荡,大殿颤抖。
“砰!砰!砰!”
片刻之后,邹禄、汪瑞、程姚纷纷倒地,面色失神,脸色苍白,周身经脉俱断,体内丹田破碎,所有修为尽失,成为废人。
“罢了。”看到四人凄惨样子,李林心中一软,道:“到底是北疆功臣,唐州大将,不可乱欺。传令下去,将他们安置于一座小院子中,不许任何人打扰;对外宣城,此四人战死军中;其子孙后代由唐州侯府抚养。”
“诺!”八位将军齐齐领命,不敢违抗。
李林点头,接着下令道:“东城门副将胡韬、北城门副将何奇分别接掌北城门将军与东城门将军之职。”
“诺!多谢侯爷!”胡韬、何奇二人大喜,他们是第一、第二位出手的将军。
刚一转身,李林便给了他们回报。
另外四名副将则双目喷火,有些羡慕嫉妒恨,暗怪自己为何不早先出手。
接着,李林拍拍手掌,四位头戴银河盔,身穿星辰甲的统领从外面走了进来。
“苏日、苏月、苏星、苏辰分别接掌东、南、西、北城门副将之职。”
李林要执掌唐州兵权,就需要在三万州军中安排自己的人手;可新燕城远在东北,若是求援,时间上则来不及。
李林遂将跟随苏妲己而来的三百冀州银河军打乱,分别作为副将,率领一队五十银河军甲士,安插在三万唐州州军中。
苏日、苏月、苏星、苏辰四人便是如此,安插在两万守城州军中;还有苏天、苏地两位统领,安插在剩余一万州军当中。
又是两三日过去,内宗殿、宗老会、四千万象军(其中一千后备)、三万唐州州军、上大夫古月、城中氏族等大都向李林表示效忠。
对于剩下的一些态度模糊,表现暧昧的氏族,李林暂时没空放在心上;若是安分一点,李林也不见得会那他们怎么样;可若是想要浑水摸鱼,可就别怪李林下手狠辣了。
兵权在手,内宗支持,李林基本掌控了唐州上下,整军备战,无惧一切!
随着时间的推移,等到新燕城援军来到,或者召唤几名英灵,李林将会更加牢固得掌控唐州。
“对了,召唤英灵!”
李林眼神一亮,暗自盘算着:我的修为在三转铜丹,系统中大约有八万多枚万界币,只能召唤一位四转银丹境的英灵,实力有限,帮助不大,要不再等等?
就在李林整顿唐州的这些日子,人皇帝辛,不,是准提道人的命令传遍了北疆大地,掀起一片轩然大波。
冠军侯李林、英武侯苏全忠言辞拒绝,誓与唐州、冀州共存亡。
北伯侯、曹州候、隋州候、威武候、灵武候、智武侯、魏州候、晋州候、赵州候、中山候等大大小小一百多名诸侯纷纷响应,厉兵秣马,奉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