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阎罗系统-第2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备用计划。因为一开始,阎罗大人就指点过,说时间的走向并不是始终固定的,会因为前事的细微改变而产生不可预料的结局。比如说,即将到来的那场赤壁决战,看起来似乎就不会再发生了。
    这一切,刘协和他手下的诸位将领谋士也是早有备案。让刘协发怒的是已经事到临头了他才收到确切的消息。
    吕布手中的长杆啪一下就点在沙盘的中部。那个位置插着一面小木牌,木牌上写着:长沙。
    “长沙,乃是刘表如今盘踞之地。而且如今刘表手中兵力已经不足三万,驻守在长沙的兵力更是不足一万。以我血旗军主力之能,最多三日便可破之。进而可将刘表势力进一步的往江夏和巴岳一带压缩,缩短其战略纵深,迫使孙权提前加入到荆州战场
    同时在南郡沿江布置锁江防务,以防孙权水军突袭我襄阳一带。”
    说着话,吕布手中长杆再次一移动,点在了沙盘的最左边。那个位置上插“汉中”的小木牌。
    “另外,汉中张鲁也是到了该利用的时候了。稳住张鲁,答应他的所有要求。并且一旦出现变故,可让一直陈兵于汶川的两万民兵开赴汉中协助张鲁抵挡曹操。当然。如果张鲁要降曹,或者玩墙头草的把戏,我建议,还是趁早杀之为好。”
    吕布讲解乃是之前就规划好的预案。当然,军情瞬息万变,这个预案也有许多需要临时调整的地方。群策群力,一直从下午到深夜。这个名为“破袭”的战略计划才算敲定初稿。
    唯一已经开始运转的便是江上防务以及对长沙的突然打击。
    建安十三年,正月初五。
    张辽、高顺率五千血旗军和一万五千名民兵奇袭长沙。短短半天的时间内就朝长沙城头投掷了三百颗阎罗神雷。到当天傍晚,刘表率领一众亲信,再次弃城而走,朝着江夏方向而去。数个时辰之后,长沙陷落。
    而刘表想不到的是,他撤退的江夏,此时却是已经被刘备牢牢把控住了。此去便是再难当那话事之人。
    至此,刘协应对可能到来的三方联合的突袭行动首战告捷。
    长沙易主,带来的却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首先,长沙以南的桂阳,首当其冲。被彻底切断了和刘表势力的联系。面临两难选择:到底是归附血旗军调转枪头对付自己的老东家呢还是归附孙权继续跟血旗军对着干。
    这两个选择看起来都有道理,可实际上却是一片混浊,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既然桂阳如此难以抉择,血旗军却是迅速帮其拿了主意。
    建安十三年正月十七。
    高顺独自领军八千,兵临桂阳城下,高声呼喊:投降不杀,顽抗必将九族尽诛。并且在城外架起投石车,上面黑乎乎的铁疙瘩比什么言语都来得吓人。
    顶不住压力,城内甚至开始出现兵变的苗头。这让桂阳守军将领终于咬牙开门投降。
    而长沙、桂阳相续易主,前后时间不足一月。壮的是血旗军的赫赫军威,吓坏的便是荆州南方诸郡。于是兵未至城先降,打的主意便是想保住手中实力再说。至于风向,今天能投降你血旗军,明天为何就不能投降曹操孙权
    而血旗军不单是对外用兵,策略突袭。对内也开始新一轮的增兵计划。这一次,增兵的主要方向却是工匠,以及投石兵。
    之前苦于领地内铁矿资源稀缺,无法大量制造阎罗神雷。如今荆州大半尽入刘协之手,资源的占有率也是提升了一大截,自然就要将这种无双利器再多准备一些。也好让从未体验过什么叫“声如雷,威如狱”的曹军和吴军开开荤。
    另一边,身在汉中的张鲁怀着忐忑的心思在自己的府邸内接见了血旗军首席谋主陈宫。
    得到了血旗军已经拿下大半个荆州的消息后,张鲁就一直在盘算着眼下的局势,也意识到了可能会出现的曹孙刘三家抗血旗的事态。而他作为血旗军刻意留下的北方缓冲势力,到了此时自然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陈宫的来意,张鲁心里明白。可是该如何选择却是个大难题。
    “张将军可知道陛下现在身在何处”陈宫笑眯眯的直接将手里的杀手锏抛了出来。
第500章 暗涌
拿下长沙和桂阳以及荆州南方诸郡的血旗军似乎再一次陷入了沉寂。
    江夏城内如今用“兵荒马乱”来形容一点不为过。血旗军的强大已经用荆州兵的鲜血和尸体进行了绝对有说服力的展示。从“山匪而已”到现在的“不可力敌”,已经让聚拢在此地的所有军卒将领焦头烂额。
    刘表病了。从长沙逃到江夏之后就病了。起初只是心力交瘁加上风寒,没过几天便下不了床了,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都不再足以支撑起如今火烧眉毛的局面。于是,刘表的儿子刘琮接任了他的荆州牧之位。
    当然,如今的荆州牧已经没有半点该有的荣耀了。不说荆州已经不姓刘了,就算在这江夏城内,真正说话算话的也不是刘琮或者刘表,而是刘跑跑,刘备。
    而刘备之所以可以如此迅速的拿下江夏的城防并且得到当地守将以及士绅的鼎力支持,除了他自己那张能让母猪上树的嘴巴和妖异的人格魅力之外,还要多亏了他三顾茅庐请来的卧龙先生,诸葛亮。
    不过此时的刘备并没有半点愉悦,他心里沉甸甸的,感觉眼前一片迷茫。
    当初找到了诸葛亮,想着这下可以双剑合璧所向披靡了吧结果血旗军大举进攻荆州。说好的“山匪般的战斗力”根本就是一个笑话,仅仅只用了月余便把刘表轰到处乱跑,堂堂荆州治所襄阳城甚至连三天都没有抗住。
    退到江夏,也是因为诸葛亮告诉他江夏的地理位置更好,可进可退,而且比邻水路,到时候也能得到孙吴的支持。只要控制住江夏,以后联合孙吴和曹操一起对付血旗军也好,还是联合血旗军和孙吴对付曹操也罢都能占着有利地形。
    而后,诸葛亮就开始接过“外交”这个大旗。先去了一趟孙吴,把孙权上下谋士以及主要将领直接侃晕了,接着再把自己代表刘备准备和孙权联合应对眼下局势的想法倒了出来。不但把异军突起的血旗军形容得如狼似虎,更是把曹操批了个大逆不道。
    言下之意就是,你看看周围,除了我主刘备,刘皇叔,还有谁既有想法又有德行,还为人老实有实力不跟我们联合,你孙吴即便没有近忧也有远虑,一个不好就是埋下生死族灭的祸根。
    孙权一看,好吧,那咱们就先把话说到这里,等再看看局势如何变化,再决定到底是抗曹还是抗血旗。
    等诸葛亮回到江夏给刘备禀报了自己在孙吴办成的大事,还来不及让刘备高兴,长沙就没了。然后看着一脸晦气的刘表跑来江夏,接着,又得到消息说桂阳和荆州南方诸郡也投降了。
    好吧。既然如此刘备已经没得选了。血旗军突然来这么一招,那就是在表明态度。说明他们已经察觉到了可能出现的三方联合共抗血旗的局面。这样做就是要提前将战火点起来,局势越乱越会产生不可预测的变化。
    许都。司空府邸。
    曹操跪坐在议事厅的上首,表情严肃。从下方将领和谋士的脸上一一扫过,最后停在荀彧的脸上。
    后者也是发现了曹操的目光,拱手出列,说道:“主公其实不必忧心。血旗军的异军突起对于如今的南方局势来说其实算不上坏事。”
    “此话怎讲”
    曹操现在也是糟心得睡不着觉啊。特别是听说了连长沙和桂阳都被血旗军拿下之后更是焦躁。不是曹操害怕血旗军的强大,而是他在担心血旗军会破坏他之前的战略部署,彻底打乱他的脚步。甚至现在的局面已经让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本来曹操是准备趁着北方安定,举兵南下。拿下荆州,并且在长江沿岸和孙权来一次高强度的对垒。甚至还做好了准备,一旦孙权怂了,他便一举杀入江东,狠狠的在南方盘下一块大大的地盘。
    现在可好。他曹操还没来得及动手,人家血旗军就已经先这么干了。而且势如破竹,一刀下去,整个荆州就剩下江夏和巴岳这点可怜的地盘了。
    如此一来,曹操就纠结了。自己到底该如何反应呢之前的南下计划肯定用不了了。而他也想起了之前不久孙吴送来的那一封很有意思的联盟意向书。
    “主公。如今血旗军的举动其实更大可能是在为自己接下来可能面临的困局做打算。
    刘表和刘备挤在江夏。而江夏后面便是孙吴。而已经控制了襄阳、江陵、南郡的血旗军要是再把江夏拿在手里的话,无疑是捏住了孙吴最重要的一条水上通路。孙吴必定不会坐以待毙。”
    “哦你的意思是说孙权会和江夏方面联盟”
    “主公,这是必然的。也是血旗军目前唯一的选择。因为他们不敢赌,更不敢等。一旦出现我们以及孙刘两家的联盟态势,血旗军将会陷入三面受敌的窘迫。他们此举就是先下手为强,逼迫江夏,让孙吴提前介入局势。”
    “他们就不怕我们趁机展开针对他们的南下攻势吗”
    “他们怕所以才要快。不得不说,血旗军的反应的确迅速得可怕。因为即便我们现在就开始动员,紧接着就发兵,等抵达新野,后勤辎重安排妥当,最快也要四月中旬。而只要在这个时间内血旗军能够一拳头把孙吴打个半死,那接下来的局面就会大不一样。”
    曹操皱眉问道:“如今已经二月,血旗军的动向却是沉寂。难道说他们真有把握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击溃孙吴和江夏的联军”
    “有这个可能。主公不要忘了传回来的消息里对血旗军主力战力的描述,以及那神秘恐怖的黑铁炸雷般的武器。”
    曹操听闻荀彧此言才悚然惊觉。他倒是忘了前前后后从荆州战局发回来的对血旗军的战力描述。以及那种据说恐怖的武器。
    “那依你之见,我们眼下应该如何应对”
    荀彧笑道:“主公可用驱虎吞狼之策。血旗军和孙吴大战,孙吴必将全力以赴,尤其是他们的水军,必定倾巢而出。而我们只要乘虚而入,兵发庐江,必能断了孙吴水军根基。而孙吴两面受敌只能收缩阵线,如此江东大好良田岂不是成为主公囊中之物”
    荀彧话音刚落,便又有一人出列拱手朝着曹操扬声道:“我反对”
    说话之人便是那毒士贾诩,贾文和
第501章 曹操的决断
贾诩。
    比起荀彧在曹操阵营中的地位,贾诩要低得多。甚至他在职权上只是一个比较不错的谋士,而荀彧却是堂堂谋主。一字之差,自然也就天差地别。换在平时,贾诩是万万不会在这个档口跳出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反驳荀彧的。这跟他的处世风格完全不相符。
    不过现在已经容不得贾诩犹豫了。因为他已经看到曹操脸上露出了心动的意思,一旦真这么按照荀彧的预测行动的话,贾诩觉得局势会大大的不妙。
    “哦文和觉得我说得有什么不对吗”荀彧的气量颇大,不会因为有谁当众提出不同意见就心生芥蒂。反倒是觉得很有意思,也想听听这位等闲都不会开口的贾文和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
    “我所想的确跟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