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医高源-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源扭头没好气:“脾气这么急躁干什么!你以前可不这样!”
  李润玉微微一噎。
  高源又道:“还有,动不动就撂挑子,这什么臭毛病?”
  李润玉两手在胸前一盘,转过头道:“本来就是你忽悠我来的!”
  高源指了指三伯:“我要是用热药把他的肠伤寒治好,你以后可就不能随便说撂挑子的话了。”
  李润玉扭头看一眼三伯,又问高源:“你要是做不到呢?”
  高源理所当然道:“那你就继续抱怨呗,牢骚话随你说!”
  “呵呵!”李润玉拉着脸,皮笑肉不笑。
  高源催促道:“到底答不答应,给句痛快话。”
  “行啊!”李润玉点头了。
  “这你都答应啊?”不说别人了,连三伯都看呆了。
  李润玉摇摇头,没有回答。
  王汉章也看的哑然失笑,自然是想起来盘踞在县医学界上空的神秘咒语,那就是不能跟高源打赌,这些年谁沾过半点便宜啊?
  高源也不甚在意,就指了指病人,有些古怪地问:“你是不懂啊,还是没看清楚?”
  “什么?”李润玉疑惑看来。
  高源指着三伯说:“他的舌苔是黑色的没错,但你没看到他的舌苔是润的吗?”
  “什么!”李润玉顿时一惊。
  三伯还呆呆的。
  高源又指了指三伯,认真地说:“他……很润!”


第三百零二章 新的理论
  听到高源夸自己了,三伯也晕沉沉地摸了摸自己的老脸,他也没想到自己这天天日晒雨淋的,还能很润。
  李润玉却是轻轻嘶了一下,黑苔一般是由黄苔或者灰苔转变过来的,意味着病情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了,一般情况下黑苔而燥,则是说明了热盛津亏,也就是俗话说的烧黑了。
  但如果是舌黑而润的话,那情况就不太一样了,往往意味着阳虚而阴寒极盛。前面他只是看了一眼,倒是也没细看,因为肠伤寒的属于温病,他就先入为主地认为是烧黑了。
  李润玉再度上前,严肃地说:“把舌头伸出来。”
  三伯看年轻大夫。
  年轻大夫对他点点头。
  三伯才小心地伸出舌头。
  “嘶!”李润玉看完之后,是发现有点润,他有些疑惑,扭头问高源:“这是怎么回事?”
  高源说:“等我检查完。”
  李润玉点点头,站在了一旁。
  高源询问加检查,得知病人发热两周未解,多次治疗无效,神识渐昏,汗出齐颈,舌黑而润,脉息虚浮。
  他扭头问李润玉:“你要不要再诊断一下。”
  “好。”李润玉也过来诊断,他皱着眉,有些疑惑。
  高源问:“你之前都是按照温病治的,用的都是清解寒凉之法,应该都没什么效果吧?”
  李润玉点头,他又问:“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高源回答:“也不能说不对吧,肠伤寒的确是属于温病的范畴,但也不尽然。中医治病,还是要讲究辨证论治,寒凉之法屡治不效,我们就应该要重新考虑了。”
  “在西医上看来,肠伤寒的整个进程变化是肠道肿胀,坏死结痂,溃疡,严重的会出血穿孔,那就有生命之危了。所以很多中医为了阻止发炎和恶化,就会用清肠寒凉之法,予以遏制。”
  “但是在很多时候发炎,其实是身体对我们的一个保护,是为了阻止病情的恶化,是身体和病邪在积极抗争的阶段,如果抗争不过,才会继续恶化,而我们医者就要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
  李润玉皱起了眉,若有所思。
  高源又道:“若只是为了阻止肠炎,而用寒凉之药清肠,不仅不能解决病邪,反而会把发炎给消除了,那病邪就没有阻滞了,自然会蔓延开来。”
  “啊?”李润玉听得呆住了,高源的这套理论可谓是惊世骇俗,他问:“还能这样解释吗?”
  高源微微笑了笑:“这种解释呢,的确是另辟蹊径,但是针对一些用寒凉法久治不愈的肠伤寒患者,这种蹊径倒也是条好路。”
  李润玉沉吟不语。
  高源又道:“理论对不对,要实践了才能知道。”
  李润玉又问:“那你打算怎么做?”
  高源:“出汗。”
  “又是出汗?”王汉章插了一句话。
  其他人都看他。
  高源问:“你有想法?”
  王汉章摆手:“呵,当我没说。”
  李润玉又回过头,懒得理当官的,他问高源:“怎么说?”
  高源道:“祝味菊曾说‘伤寒始终有汗,长令濡湿,所以导令气机向外也。血行循环,盈此者绌彼。血流趋势向表,则上无血逆之患……下少壅郁之瘀……医之工者,知病之所势,先安未受邪之地,防患未然也。’”
  李润玉眉头更紧:“你不会是想用麻黄,桂枝之类的解表药吧?”
  高源道:“当然,用麻黄开皮肤腠理,用桂枝行血分。这有两个意思,一则是调节体温,第二可以作为排泄毒素。用出汗的方式来散温排毒,恰和其症。”
  李润玉跟听到不可思议的话一样:“用辛温解表的方式来治肠伤寒?而且是用汗法?”
  高源道:“没错,是用汗法,但用麻桂的目的,也不单单只是为了发一时之汗,而是为了保持其体温的调解。而且还要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开药,神衰者用附子壮之。”
  “若是病人出现虚假的兴奋之时,就可用龙、磁潜之。若是心脏出现疲劳和衰惫,那就用枣、附以强壮。若是寒凉太过,肠道凝淤郁结,那就用姜、附温煦其气,宣和其壅。”
  “若是脾困,则可用茅、术、半夏宣发中央,也可助麻、桂以收达表之效。若是形虚气怯,神萎力疲,也可以继续用附子振奋,强壮抗邪之力!”
  “啊……”全县第一的李润玉已经彻底听懵逼了,嘴巴都张大了!
  高源对他道:“此法并非针对病菌病毒,而是在于扶助人体正气、阳气,使人体的自然疗能得以加强,所以疾病可愈。”
  听完之后,李润玉已经有点麻了,一时间,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其他人也都在看他,他们也是第一次看到全县第一的傲娇中医李润玉这么破大防!不过,他们还挺喜欢看的。
  李润玉理了理高源刚才的话,他说:“强壮自身,对抗病邪,倒也是中医的正途。只是这个用药方面,一直都是扶正祛邪,也不能盲目扶正啊。比如病邪未清,误补就会闭门留寇。所以扶正,一直是要带上驱邪的,用药更需谨慎,不能反而助邪。”
  高源不置可否地点点头。
  李润玉又问:“所以你的这些麻黄、桂枝、附子真的不会反而助力病邪吗?”
  高源道:“我刚才说了,肠伤寒大多属于温病,但某些特殊情况就是例外,就比如他。”
  高源指了指三伯:“他的情况就属于伤寒夹湿,中阳衰惫,卫气不逆,所以就应该温中和表,正好适合我刚才的理论。”
  李润玉不说话了,只是脸上仍然有明显的疑惑。
  病人却先说话了,三伯道:“那都这样了,赶紧开药啊。”
  年轻大夫问:“三伯,你打算用高大夫的药啊?”
  三伯晕沉沉道:“他说的这么有道理,我还能不用吗?”
  年轻大夫摸了摸脑瓜子:“三伯,你听得懂啊,我咋都听不懂啊?”
  “我也听不懂啊。”三伯倒是很光棍,然后又补上了一句:“听不懂才厉害啊,我都能听懂,那有球个用?”
  众人都哭笑不得。
  李润玉也摇摇头,苦笑着道:“那就先用用吧。”


第三百零三章 讨论
  最后,高源开了方子。
  李润玉看的直嘬牙花子,高大夫开方子是真的彪呐,开的都是附子,桂枝等热药。李润玉好几次想劝,但是看高源这样,他也只能先把话都吞到肚子里面了。
  开完方子之后,高源看了看,然后问李润玉:“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李润玉强笑几下:“你开心就好。”
  高源摇摇头,把桂附磁石汤的方子递给年轻大夫,让他去抓药。
  “李大夫,等病人吃完药之后,你可以再观察一下,我想应该是会有一些好转的。”
  李润玉沉默了一会儿,实话讲,这个病人他治过一段时间,也换过几次方子,但还是效果不佳,病情一直在持续恶化。舌苔也变成了黑色,这就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如果继续下去的话,那就到生死之间了。
  换句话说,这是他束手无策的一个病例。
  可若是按照高源新的理论,真的能把这个棘手病例拿下的话,那无疑是给他开辟出了一条新道路。只是这条路,李润玉却是有点难以接受啊。
  李润玉抬头问高源:“高大夫,你到底那一派的?”
  “嗯?”高源疑惑地看向李润玉。
  李润玉道:“我怎么感觉你的风格变来变去的。”
  高源闻言,哑然失笑,他道:“我迄今为止都没有拜过师父,医学上的东西基本都是看书学来,加上一边治病一边琢磨。既然没有师父,也就没有流派了,也不会有什么明显的风格。”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也没有一定之规能束缚住我。总是病邪和病人如何,我便如何。如果你一定要问我是什么流派的话,那么我可以算作是仲景派的吧。”
  李润玉没头脑地问:“不是经方派吗?”
  高源道:“我也喜欢用温病派的方子。”
  李润玉道:“那仲景派又是什么?”
  高源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李润玉怔了一下。
  王汉章又插嘴道:“因人制宜,因地制宜,那你这是辩证法派。”
  高源好笑道:“你又懂了?”
  王汉章一挥手,背过身去。
  李润玉点点头:“受教了。那……你说的先天和后天?”
  高源道:“也是如此,中州灌溉四旁的理论固然有其独到之处,但很多时候也不绝对。就像我们在治病之时,尤其是治脾胃病的时候,有些时候用脾胃方子就是没什么用,用理中汤也不好使。”
  “脾胃如釜,命门如火。这个时候只要点燃命门真火,温煦脾胃。补火,以生土。命门火一燃,脾胃病也就好治了。我们明明是在治脾胃病,却用的不是脾胃方。你说呢?”
  李润玉若有所思。
  高源又道:“后天无先天不生,先天无后天不立。虽然《内经》上说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若非要比出一个高低上下的话,那我认为肾气比胃气更加重要。若是没有釜底之火的维持,中气定然难以生存!”
  听到这里,李润玉突然抬头问:“那若是到了生死一刻的时候呢,是先救胃气,还是先保住肾气?”
  “问得好!”高源点头表示赞许。
  李润玉紧张看着高源,他问:“高大夫擅长救治急危重症,想来肯定对此有独到看法吧?”
  高源心知肚明,就反问:“怎么,又想着来我这里骗取学问了?”
  李润玉老脸一红,摆手道:“哎,医术学问的事情,怎么能用骗呢?”
  高源笑了笑,就问:“那以后还能不能好好在乡下待着了?”
  “这……这……”李润玉有点结巴,他的确醉心于医学,但乡下条件艰苦的程度也让他有点崩溃。
  王汉章也盯着李润玉在看,要是李润玉一跑,那完了,刚刚恢复过来的卫生院又马上崩溃了。
  “嗯?”高源再度问询。
  李润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