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2008:我阅读能赚钱-第6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月球上,植物动物生存条件苛刻,我们应该珍惜当下地球,注意环保。”
半个小时后,采访结束。
沐阳刚喝完一杯茶,接到石墨烯实验负责人的来电,公司研制的碳化硅堆积法研制石墨烯成功了!
“好,很好,我马上下来看下。”
沐阳很激动,石墨烯的作用非常强大。
如果每公斤石墨烯的生产成本降到数百元,还能够批量生产的话,将是材料界的变革。
第六百一十四章 星海集团的企业标准就是国际标准
碳化硅堆积法多层石墨烯技术是沐阳非常重视的科研项目,也是材料项目中重中之重。
如果解决了石墨烯的批量生产问题,它的重要性等同于公司的金属3D增材工艺技术。
石墨烯,对轻型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像空天一号,如果能够大规模应用上石墨烯,可以减轻机身30%以上重量。
星海集团拥有金属3D增材工艺技术,可以把石墨烯融合在金属各层,制造超高强度的复合材料。
只需要附上一丝(0。01毫米)石墨烯,就相当于增加了3。5毫米Q235B钢板,而且韧性更好。
像未来01汽车,汽车钢板和轮胎附上几丝石墨烯后,就相当于汽车表面增加了超厚钢板。
要是再加厚一些石墨烯,反器械狙击枪对付这类防弹车都没法。
如果军人穿上这样的防弹衣,在枪林弹雨中随意穿梭真不是什么问题了,只要不被震死或被打中非石墨烯覆盖部位就行。
正是如此,石墨烯在军事当中的用途太变态了,君方肯定不愿意这一类材料技术被他国获取。
沐阳迈着期待、兴奋的步伐来到实验大楼,看到项目负责人陈柳博士已经在实验大楼门口等他。
“先看下实物。”沐阳直接挥下手说。
“好的,董事长,我们试制了10公斤,批量生产层数在10层以上,我们目前的问题是,层数越小,生产越不稳定。”陈柳走在沐阳略后,边走边说。
“这很正常,石墨烯厚度太薄了,现在能稳定生产多少层数的?”
“20层及以上吧,但我建议叠一百层使用,如果层数太少,在工业上应用时,对工艺和设备要求就比较高,生产成本会剧增,毕竟我们已经把石墨烯的成本降下来了,层数多几倍其实增加不了多少重量。”
沐阳点头,明白他所说的问题。
在工业界,越精密越难造,或者说,超级大的东西也难造。
一般情况下,一张面巾纸的厚度约为0。08-0。12毫米。
而一张由3-4张薄纸叠成,即一张薄纸厚度约0。02-0。03毫米。
如今一百层石墨烯的厚度大概为0。002毫米,要一千层石墨烯才有一张薄纸厚。
一百层厚度,强度就相当于0。7毫米普钢,一些汽车钣金厚度也就是0。8-1毫米而已。
如果鞋子和衣服附上石墨烯,可以防利器刺割、耐穿。
一会后,陈柳带沐阳先换好防尘服,除尘后来到洁净实验室。
现在时值七月份,江南省的天气贼热,幸好洁净实验室里的气温控制在20摄氏度左右,沐阳走进来感觉到很凉快。
在星海集团,即便是工厂都安装了降温系统,大部分工厂的工人工作环境跟办公环境只差一些而已。
石墨烯实验室有两三千平方米,负责这个项目的科研人员大约有一百人,科研人员路过沐阳,驻步微鞠躬打声招呼后就忙去了。
沐阳来到一间三十平方米的房间,屋里有一些实验设备,如显微镜、宏观微观观测设备。
“这是20层的薄片,长宽各50厘米,是经过裁剪的,我们可以生产宽度达到2。5米,长度不限。”
陈柳指着一台显微镜旁边的玻璃面上说道。
沐阳看了一眼,感觉没看到什么。
再仔细一看,看到浅浅一层灰透明色的薄片铺在玻璃上,四角被四块塑料块压着。
石墨烯本身是黑色的,但如果极薄的话,再加上它的结构是六边形网状,光子可以透过,所以看上去就是透明的。
拇指和食指夹住石墨烯,轻轻一搓,发现弹性十足。
“机械性能试验、化学成分都做过了没?”沐阳问道。
陈柳回道:“做过了,都达到了董事长您要求的设计要求。现在我们就是要解决如何应用到产品上,这也是一大难题。”当他们研制出批量生产石墨烯的设备后,大家非常激动,他们非常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实际应用时,石墨烯最好与其他材料复合使用最佳,而不是单纯的石墨烯材料。
比如玻璃钢,它由玻璃纤维和树脂组成混合,再进行固化和加工而制成的复合材料。玻璃纤维提供了强度和刚度,而树脂则提供了抗化学腐蚀、耐热性和可塑性。
如果石墨烯代替树脂,那就成了超级玻璃钢,由于石墨烯层数不多,这种复合材料依然具备透明的性能。
但如何混合在一起,那也是一个技术难题,而且不同材料混合的技术难题也不一样。
在沐阳面前,陈柳有一说一,不敢隐瞒。
“嗯,我们先想办法把它混合到钛合金、宇航服上去吧,先解决航天的问题。”沐阳略思索道,“不过,我们会另外成立石墨烯应用部门,你们这个部门专心研究石墨烯就可以了,不必分精力再钻研应用的事,把一件事做好可不容易,注意保密工作。”
“好的,我明白了。”
沐阳想了下,打电话给周晨和汪海,让两人过来一下。
等了十几分钟,两人终于到来。
沐阳召集了石墨烯项目组的核心人员,再加上周晨和汪海,来到一间会议室,他郑重说道:
“石墨烯已经研制成功,接下来就是应用的事。
能够批量生产,意味着材料界将会变革,但它也会带来无限的麻烦,在未来几年内,我们都不会向外公布它的存在,包括相关部门人员。
你们组织靠谱的人员组成应用部门,想办法把它应用在多类材料上,大家一定要注意保密工作。”
众人看到董事长如此重视,甚至还不打算向相关部门汇报,也大概明白什么意思了。
石墨烯用得好就是一个战争利器,不亚于蘑菇云的诞生。
像公司的空天飞机,它太大了,只要使用就没法隐藏。
而石墨烯这种材料,只要大家不说,谁也不知道星海集团已经研制出来。
像石墨烯的项目成员,他们也知道公司有许多秘密是他们不知道的,他们进不了公司的其它实验室,其他实验室的同事也进不了他们实验室。
星海集团太大了,正式员工已经超过十五万人,绝大多数员工不知道集团都有哪些科研项目。
很多实验室命名不会以所研究的名字进行命名,比如石墨烯项目实验室,他们自己就取名为“黑网实验室”,外人看到这个实验室,还以为是搞网络信息的呢。
而且,各个实验室的科研人员详细资料都是保密,不可以随意查询。
会议一会儿就结束了,沐阳只需要说下大方向就行,具体由下面的管理层去制定具体方案。
下午两点钟,
沐阳午休后,收到韩立的汇报,星月基地上面,科研人员已经完成模块搬运工作,空天一号在返回地球中。
公司正在生产第二架空天飞机,这是相关部门定制的,星海集团要了一个友情价200亿元。
空天飞机当然不止这么个价格,报价上千亿美刀,个别发达国家都想要。
对这些研制空天飞机的国家来说,它就是无价的,属于黑科技产品,桦国对他们禁售,有钱也买不到。
沐阳决定研制空天二号,材料大范围使用石墨烯材料。
下午五点半,公司下班了。
这个时间点,太阳还没落山,室外气温还有三十多度,员工都待在办公室里吹空调,都不想回家。
沐阳继续在办公室吹空调喝茶,周晨也没回去,看到他后也进来陪他一起喝茶聊天。
办公室也有冰镇饮料,但沐阳还是少喝那些,喝多了对身体不好,能不喝就尽量少喝。
“街道办那边有人太不像话了,好好的路挖了重修,脑子抽了,也不看看这边是啥情况。”
“影响我们公司货车通行吗?”沐阳知道周晨说的是啥事,有些地方冬天抢修暖管,雨天修水管,这种破事他见多不怪。
“有一些影响吧,干的净不是人事,我昨天直接打电话给张维,批评他们干的净不是人事,张维也不知情,立刻派人调查,上午给我答复了,已经处理了一批人,说三天内把路恢复到原状。”周晨似笑非笑说道,他见识也不少,这件事也是听秘书跟他汇报的。
“现在大环境好多了,但难免还有老鼠屎,这种事我们也管不了,只能反馈一下。”沐阳若有所指,他不想管这类破事。
“嗯,明白。”
周晨找一些国际形势的事跟董事长聊,星海集团在月球建造基地,这已经不是一家企业的事情了,而是国际大事件了,甚至威胁到某些国家,说什么星海集团威胁到他们。
现在但凡谈到星海集团,那就是国际事件。
但沐阳和周晨就是偏偏不出国,不参与那方面的争执,就是爱咋咋的,没法拿捏到星海集团,倒是星海集团还能反过来拿捏这些国家,对他们卡各种顶尖技术,把这些国家的前沿科技的路给堵死了,很难绕过星海集团的技术专利。
可以说,在不少行业中,星海集团的企业标准就是国际标准。
第六百一十五章 让沐阳震惊的土壤成分
十多个小时后,
空天一号顺利返回地球,全球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也证实了星海集团的“空天飞机-空间站”策略是实用的。
再过几天时间,空天一号要再去一趟星月基地,这一次要带去的是3D打印建筑设备,星海集团准备使用3D打印技术建造月球基地。
具体方案就是通过将月球表面的土壤或其他材料转化为建筑材料,可以在月球上快速建造出可居住的结构。
比如在目前的基地模块上面盖两层隔热层,防止太阳出来后被暴晒。
虽然模块可以隔热,但冷却需要电能。
同时,在模块下方挖地下基地,由于月球表面的温度剧烈波动和辐射的存在,最完美的月球基地被设想为地下设施,如此一来,可以提供更稳定的温度和保护宇航员免受辐射的影响。
除此之外,这一次运输还会运输基地人员的生存物资和各类智能机器人,其中水源就是非常关键的。
当然,月球上也存在一些水资源,只是相对来说非常有限,目前没有太多的空闲去采取水资源。
从目前的猜测来说,月球南北极区域的一些陨石坑中可能存在冰水,这是由于这些陨石坑处于永久性的阴影区域,温度极低,可以保持冰水的稳定。
当然,这只是猜测而已,星月基地在赤道中间,离南北极太远了,从南北极取水的方案就行不通。
不过,如果取水方便的话,从距离来看,这也好过从地球取水。
另外,月球表面的土壤中有可能含有少量的水分,目前科研人员不多,还在采集土壤成分情况。
就算真有水,目前也抽不出时间来解决水的问题。
第一次登陆月球带去的水有五吨左右,他们可以循环使用,只是说想用来洗澡那是不可能了。
等解决氧气和水资源问题后,星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