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2008:我阅读能赚钱-第5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下来,漠展向沐阳展示了绿化基地的一些特色设施,比如太阳能发电站、智能灌溉系统等。
“我们目前用的太阳能发电站是集团研发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转化率达到28%左右,也有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转化率低一些,在23%左右,这些都是能够广泛应用的,还有一些新型太阳能技术,目前正在试验当中。”漠展说道,这些数据是集团让他们试验应用的。
“用电的确是件麻烦事。”
沐阳点头,目前,最先进的太阳能发电技术是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其转化率可达到20%-25%左右。
而在实验室中,一些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已经达到了更高的转化率,例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转化率已经达到了30%。
星海集团的太阳能技术由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沐阳并没有插手。
基地用电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可没地方拉电,太阳能发电并不能完全解决基地用电问题,还需要使用能源发电。
如果到了冬天,日光强度不足,太阳能发电就没啥用了。
“是的,用电成本高,大家都舍不得开空调,晚上实在难睡时,只好开风扇睡觉。”
“该用时还是要用,公司会保障基地用电的。这鬼天气可不是一般人待的,你们真是辛苦了。”
接下来,沐阳和漠展来到早期种植的绿化地。
公司采用的树苗都比较粗壮,早期种下的已经成活。
在一根高达一米的沙漠柳,这种树可抵抗风沙侵蚀。
“灌溉水管埋在泥土下,在每棵树旁边打了一个小孔,需要灌溉时,打开水总阀门就行了。如果从泥土上面进行灌溉,水损失很大,利用率不高。”漠展介绍灌溉系统。
为了提高水的利用率,灌溉系统需要设计得非常精细,采用科学的灌溉技术,主要采用滴灌,以确保每株植物都能得到足够的水分。
此外,还需要考虑节水措施,如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覆盖物,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泥土的流失,提高水的利用率。
“这种管道能使用多少年?”沐阳问道,他没挖开管理,不知道什么的是什么材料。
“埋在泥土下,十年不成问题,再长就老化了。”
沐阳点点头:“十年足够这些植物成长起来了,如果到那时候还需要水灌溉,说明我们绿化失败了。”
阅读系统认为,植物不依赖灌溉可以自由成长,形成绿化环境,才算是沙漠绿化成功,沐阳才获得成就点。
考察完种植,沐阳看到一些种植工人,跟他们打招呼。
“现在天气这么热,大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哦。”沐阳提醒道。
“是的,我们会注意的,我们穿有降温服,谢谢董事长关心。”工作人员纷纷表示感谢,他们想不到董事长亲自到这边来考察,让他们略感动。
当天晚上,沐阳离开了沙漠基地,当天就回到了H城。
高级高铁项目传来好消息,他打算明天去考察一下。
第五百八十章 飚车,时速660公里
沐阳回到H城的第二天,他来到车辆工程研究所,高级高铁实验室。
星海集团的高级高铁列车命名为“XHRH-500”(星海集团铁路高速Railways High-speed,营速500公里),目前只有常温型号,如果在耐寒地带使用,一些材料需要用耐低温高韧性材料,否则由于低温(严格低温材料上来说,指零下46摄氏度以下)容易发生脆断。
最高试验速度可以达到时速650公里,但设计的运营时速为500公里。
这个XHRH-500,是指在不改变轨道的前提下,通过设计新的高铁车辆,包括车辆设计优化、牵引系统升级、信号系统等。
车辆设计优化主要是减轻车身重量、优化车体外形、减小风阻等方面,以提高车辆的加速性能。
也不是加速越快越好,这得看人的承受能力和舒适度。
在这方面,星海集团设计了新的车体外形。
车身重量方面,整体重量比目前CER2-300的车身微轻一些,但结构强度并没有下降,而是提升了不少。
像时速300公里动车组CRH2-300,采用了大断面中空型材铝合金车体,最薄处只有1。5毫米。每节车厢的重量约为7吨,是目前世界上同类车型中最轻的动车组。
但它的载重量实际是5吨-15吨之间,太轻的话,时速快了,就会飘起来。
XHRH-500采用同样的铝合金材料,只不过,星海集团的铝合金性能更强,结构更紧凑,所以整车重量轻一些。
车体外形方面,XHRH-500的长度和宽度与常规动车组差别不大,就是底盘矮了一些,整体高度也矮一些。
车头更长更尖,而且多了一些空气动力学气孔,用于平衡车体,防止车体由于速度过快飘起来。
但在时速两百以内,它们又能提供浮力,使车子起速更快一些。
牵引系统升级方面,主要是高铁车辆的牵引系统要配备高效的电机和控制系统,以提供更大的牵引力,并且可以快速响应司机的指令,实现快速加速和减速。
电机和控制系统是车辆的核心技术。
CRH2型动车组的牵引电动机依赖进口,如三菱、日立等品牌。
星海集团的电动机技术很优秀,一直供应在自主汽车品牌上,虽然与动车组电机是两码事,但有不少技术和工艺是相通的。
沐阳购买的高级高铁技术上,就包括这些核心技术,所以研制出来的牵引电动机就比国际同行强悍许多。
其它高度依赖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如“高铁轴承”,星海集团在几年前就已经突破了。
沐阳还将注重牵引系统的可靠性和维修便捷性。
例如,采用模块化设计,使得维修和更换部件更加容易;
同时,引入智能化监测和维护系统,及时检测车辆运行状态,并提供维修建议和预测性维护服务,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故障和延长车辆使用寿命。
软件方面一直是星海集团的强项,所以沐阳不担忧这方面。
沐阳来到实验室,听项目负责人汇报情况。
“董事长,我们的试验轨道长度有限,到拐弯处就得降速,等进行完所有试验之后,需要到真正轨道上试验,这个需要公司支持,我们没有这方面的资源。”
沐阳点头说道:“嗯,这个真轨道试验你不用担心,先把所有准备工作准备好,你再向周总汇报一下。你们希望在哪些线路上进行测试?”
“H城到宁城线或到申城线最好了,方便试验。”
“好的,你们目前进行了哪些试验?”沐阳又问道。
“空气动力学试验、制动试验、噪声试验、轨道试验和电气试验,现在要进行冲击试验,测试车辆在遇到突发冲击时的反应和稳定性,以确保车辆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能力。”
项目负责人述说着,让下属拿试验报告过来。
沐阳拿过试验报告,认真翻阅看起来。
他清楚试验条件和标准,边看边问起来。
像噪声试验的数据,同速度和载荷情况下,噪声分贝比国际先进车辆要低30%。
时速500公里跟国内CHR2动车时速280公里相差不大,噪声来源主要是风噪。
XHRH-500车体更平滑一些,比如外玻璃窗,几乎与车体平滑。
噪声大小控制非常重要,如果超过乘客的感受,体验就非常差,耳朵一直嗡嗡响,谁也受不了。
XHRH-500在智能化方面比CHR2先进许多,比如路况监测,如果前方两百米轨道上有石头或者其它阻碍物,列车会自动迅速降速。
如果前方有山体崩塌等自然灾难,都会提前提示,并把车速降下来。当然,这必须要连接星网并得到监控允许。
像轨道上的泥土或者灰尘,车轮前方有高压气体吹在轨道表面上,相当于维护轨道了,所以跑得越多越干净。
整车都有监控,比如车轮缺陷、气压不足、车体离轨、车轮压力大小变化等等,都有实时监控,出现问题就像豪华汽车那样进行提示。
列车走过的路段,也实时监控,如果轨道有问题,会记录下来,然后向总系统反馈,如此功能也方便铁路工人维护轨道,很快知道哪里出现问题了。
沐阳看完试验报告后,表示很满意:“不错,按照计划继续试验,一定要稳,不能急。我们在这个项目上努力了三年半,也不差那点时间。”
“好的,董事长,我会加强监督并落实下去。”
接下来,沐阳和负责人离开试验室,来到试车车间内,轨道上停放着一列16节研制好的XHRH-500列车。
公司一共研制了16节列车,8动8拖。
这是银白色车体,像一个火箭头,车体上除了列车号,还有星海集团的LOGO。
沐阳登上车厢内,看到每个车厢内停放有不少配重块,相当于满乘客和行李。
狭长的车间出去就是试验轨道,这会没有进行试验。
沐阳来到车头驾驶室,这是他第一次进入驾驶室,以前可没有那个机会。
内部跟CHR2列车有些类似,但更智能化一些,有许多自动化的功能,比如,当列车进入隧道时,自动调整车速和车灯亮度,以适应隧道的光线和路况。
还有一些智能化的处理,比如当列车发生故障时,系统会自动检测并报警,同时为驾驶员提供相应的应急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列车自动停车、紧急制动等。
为了方便操作,该有的实体按键是必须的。
沐阳坐在驾驶员座椅上,感受到座椅的舒适性和支撑力,这让他很快适应了驾驶员的位置。
他抬头看向面前的引导屏,正常启动时,上面显示着列车的速度、位置和轨道信息等。
现在熄火了,车轮全被锁定了,避免误操引起试验事故。
沐阳考察了一会后,和负责人离开车厢,离开前,向他吩咐一些事宜。
过了几天,7月10日。
XHRH-500列车经过反复多次试验,宣布试验完美通过。
该列车的成功试验标志着星海集团在高速列车领域的技术实力已经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平,如果能够普及的话,将为国内高铁的发展和提升全球高铁的技术水平做出重要的贡献。
当然,这并不是一次性就通过了,车体已经研制好很久了,光试验就进行了将近一年时间。
从立项到如今,已经有三年半时间了,可以说是星海集团非常耗费时间的项目了。
7月12日,星海集团宣布XHRH-500高级列车试验成功。
星海集团表示,XHRH-500列车的试验成功是桦国高速列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公司将继续推动高速铁路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实现国内高铁领军地位做出更多的贡献。
同时,星海集团还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开始投入商业运营,并拓展国际市场,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高速列车带来的便利和舒适。
另外,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相关参数。
【XHRH-500参数】
【8节时速480公里=4M4T(4动4拖)
8节时速500/550公里=6M2T
16节时速480公里=8M8T
车种:一等座车、二等座车、餐车
最高试验速度:651km/h(8节,6M2T)
轨距:1435 mm(标准轨)
适应站台高度:1250 mm
牵引功率:7200 kW(比CHR2高2400KW)
车体型式:大型中空型材铝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