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返八零-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希望陆怀安能解决一下这批人手。
  “刚好你的机械厂也在建设了,这批工人都是熟手来的,在淮扬做了好些年,过去直接就能上手,也算是双赢,陆厂长,你觉得呢?”
  陆怀安皱着眉头,心里老大不乐意。
  他觉得,不怎么样。
  且不提这些人是不是熟练工种,首先的问题就是他厂子都还没建成呢。
  机器都没进场,现在还属于一个工地阶段,要这么多人干啥?
  “我这边,现在还没打算招工呢。”陆怀安摩挲着杯沿,沉吟着:“而且,淮扬是制衣厂,我这边是机械厂,工种都不一样,上岗一样是新手啊。”
  而且淮扬这边选人又不是直接拿张纸划拉下去划到谁是谁,肯定会挑挑捡捡的。
  到时这些难搞的,事多的老油条,全给划拉到他机械厂里头。
  怎么管?
  要捡也是捡漏,谁想捡垃圾。
  有人推了推眼镜,笑着道:“但是他们有工作经验,上手肯定也比新手要快些,而且已经上过班的,习惯了工厂的节奏,管起来也更轻松不是?”
  这纯属搞笑,陆怀安也不想跟他们争辩,只是陈述着事实:“况且我这边不是国营,工人能愿意转过去?”
  这个倒是说到点了。
  如果是让工人们直接调到诺亚去,毕竟工资和效益好太多,家里条件差的,说不得真会答应。
  但这是调去机械厂。
  机械厂这个吧,市里头也有。
  那设备,三天两头坏,也没做过啥完整的机器,基本就是出些零件。
  活多又辛苦,钱也不多,工人们都可羡慕制衣厂的工人了。
  因此,真要提出来调去机械厂,肯定很多人不愿意的。
  只是这个当然不能给陆怀安知道。
  “他们哪能不愿意呢,肯定都愿意的。”
  陆怀安笑了笑,见领导们脸色都不大好看,知道这事差不多是他们最后的让步了,便沉吟片刻。
  “行吧。”
  见他点了头,众人面色一缓。
  陆怀安皱了皱眉,慢慢地道:“不过这人选,我需要自己选,当然,我也不挑,就是直接从花名册上划拉。”
  这也是正常的,众人点头。
  “然后过去的话,就希望他们完全脱离淮扬,过去了就是新人,所有人得听从我的指令,不能出现倚老卖老的情况,不要说自己是淮扬的工人就不听使唤,而且我现在也要不了,得是等到我工厂开工的时候才能招过去,现在只能说先划拉一下人选。”
  先拖着吧,后头淮扬还不定咋样呢。
  既然他都考虑到工人过去听不听话了,看来也是真心实意的想为淮扬分担。
  众人对视一眼,也知道陆怀安说的是实情。
  一直没说话的书记推了推眼镜,笑眯眯地赞了陆怀安一句,才点点头:“那行吧,就先这样定了,小郭啊,这事你盯着点。”
  突然被点名的郭鸣懵逼地抬起头,硬着头皮含笑应了。
  等人散去,他立刻垮下了脸。
  “唉,我这是什么命。”
  就因着他之前跟陆怀安打交道多,回回交待他的事他都给完成得妥妥的,上头现在是只要为难的事,只要跟陆怀安搭边的事,基本都会叫他过来。
  郭鸣心情复杂,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好事。”陆怀安伸了个懒腰,近几天一直压抑的心情都松快不少。
  接点工人,而且还是预约的,已经比他想象的要好多了。
  他是真的不想这时候接手淮扬的,传出去还怕被人说他侵占国家财产。
  天知道,他是真没这想法的。
  只是淮扬尾大不掉,如果不改性质,他真的无从下手,管都没法管。
  现在倒好,省事省心。
  郭鸣还挺替他可惜的:“别的不说,淮扬厂房是真不错。”
  厂房多大啊,位置也贼好。
  “谁说不是呢?没这财运。”陆怀安附和着,心里颇不以为然。
  这烫手山芋,没塞给他,他已经很庆幸了。
  这钱,他宁可不赚。
  他们一道去了淮扬,当着新厂长的面,直接拿了花名册,一页页划过来。
  淮扬现在一共八百多名工人,划三分之一的名字。
  陆怀安是每个工种挑一些,不分年龄性别,随意挑选的。
  也没按顺序来。
  厂长也无所谓的态度,倒是一边的主任脸色很是难看。
  “当然,现在只是划一下名单,不调人走。”郭鸣怕他们误以为现在就把人调过去,解释了一下:“机械厂这边真正开工的时候,才会把人调过去。”
  顺带着也说了一下陆怀安的要求,过去就不再是淮扬的工人了,所有福利制度一律按照机械厂的来这些。
  郭鸣顿了顿,平静地道:“这也是领导的意思。”
  原本还颇有微词的主任,听了这话顿时闭上了嘴。
  算了,厂长都不在意,他管这么多做什么呢。
  郭鸣带了本子来,一个一个地把名字全抄上了。
  这也是防止他们后面换人。
  陆怀安百无聊赖,偏偏还真得在这干等着,也是挺无语的。
  闲着也是闲着,他索性去厂里转转。
  车间主任想了想,反正都这样了,也没啥好遮掩的了。
  直接跟过来,连陆怀安要去车间转转都没拒绝。
  进了车间,陆怀安皱了皱眉。
  第一个印象,就是乱。
  看到工作的工人,更是感觉心情很糟糕。
  他们毫无热情,一个个面色灰败。
  有的在打着呵欠,随意闲聊。
  甚至可以来回走动,角落里还有人在磕瓜子。
  看到人来,也就打起精神踩踩机子,但一眼就知道,他们只是在装装样子。
  机子旁边的架子上,都一层的灰。
  更不用说他们连帽子都没有。
  陆怀安看着,忍不住有些担心:“你们这,不戴帽子的吗?这挺危险的。”
  “啊?”车间主任没明白他的意思,有些奇怪:“戴帽子?什么帽子?”


第266章 良言难劝该死鬼
  就……
  陆怀安想着诺亚的女工,长发一般都是缠起来,包在帽子里边的。
  哪像淮扬的这些工人,一个个长发就这样甩来甩去的。
  看着都挺恐怖的,生怕下一秒就缠进去了。
  这么一比划,车间主任明白了,哦了一声:“我们有的,有的呢。”
  只是太麻烦了,而且戴着帽子做事,一天下来,闷得脑袋发痒不说,主要是压得头发扁扁的,特别难受。
  反正也不影响生产,他们也就没多管了。
  再说,他们也管不动。
  只是这话他自然不会给陆怀安说的,只是吆喝着叫众人赶紧戴上帽子。
  “戴什么帽子啊,烦人。”
  工人们很多怨言,都不乐意。
  但看在有外人在场,他们还是给了个面子,从底下摸出帽子,一一戴上。
  不过也有些人,压根找不着帽子,索性装作有事的样子,避出去了。
  陆怀安在心里叹了口气,没多说了。
  良言难劝该死鬼。
  只是回去后,他特地去了一趟诺亚的生产车间。
  再三确认,所有人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穿戴工服和工帽,必须衣着整齐。
  “别的先不管,反正安全第一。”
  生产不生产的先搁一边去,必须先保证安全。
  龚兰连连点头,说自己记下了:“你放心,我这都盯着呢。”
  转了一圈,陆怀安心情舒畅多了。
  还好,他们诺亚的管理还是靠谱的。
  出了诺亚,他又去了纺织厂。
  杜厂长这几天也听说了不少小道消息,正想找他问个清楚呢。
  当下不仅全程陪同他在车间里转了一圈,还三令五申让下属一定要注意生产安全。
  末了,死死留住陆怀安,说一定跟他喝一杯。
  原本陆怀安还想去一趟方舟纺织厂的,但杜厂长盛情相邀,他也只得点了头。
  两杯酒下肚,杜厂长也放松了些。
  “诺亚这边死的女工人是什么情况啊?我给龚皓打电话,他最近太忙了,接了也说不上两句话。”
  打了几通,他就不好意思打过去了。
  陆怀安哦了一声,给他如此这般说了一下:“现在是在查死因。”
  所以不是龚皓不告诉他,是电话里不好说太多。
  毕竟隔着个电话,万一有什么听茬了,传出去更麻烦。
  “哦,这样啊。”杜厂长点了点头,才提起另一个事情:“我听人说,淮扬的工人准备划到诺亚这边?”
  这可不是一个小事啊。
  现在诺亚的工人,早已不是原先的规模了。
  全村的女工加上附近村里的,还有不少外边过去,甚至有淮扬这边跑过去的。
  加起来,已经有三百多个。
  虽然没有淮扬多,但诺亚这边基本都是熟工,龚兰和蔡芹一起带出来的,一个顶俩不说,每个岗位都能顶替,现在做的好好的,真要加几百个淮扬工人进来,怕反而出大问题。
  怕陆怀安没明白他的意思,杜厂长叹息着:“做这行的都知道,淮扬这些人现在是真的不好管,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废了。”
  他压低声音:“如果不是逼不得已,最好是不要接手。”
  这明显的就是一个烫手山芋来的。
  陆怀安笑了笑,有些无奈:“没办法,这事已经定了。”
  相比于接手整个淮扬,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那你这……”杜厂长皱着眉,有些着急:“没办法想吗?这可不是……”
  陆怀安叹了口气,摇摇头:“算啦,这事基本成定局了。”
  敲定了,已经不可能更改了。
  听说连人都已经选好了,杜厂长沉默了很久,最后才长长地叹了口气。
  “生意难做啊。”
  太难了。
  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其实上头也未必就是想难为陆怀安,但是毕竟现在有实力接手的,也就他一个。
  刚好机械厂这边会要招工,他们大概还是想着帮他解决了一个大麻烦,让陆怀安做个顺水人情。
  可这事,哪会这么简单。
  陆怀安没说话,笑着抿了口酒。
  走一步看一步吧。
  从厂里出来,陆怀安有些懒洋洋的。
  广场上有人在跳霹雳舞,穿着白衬衫喇叭裤,引得不少人回头眺望。
  有人摆弄着自己的卷发,笑靥如花。
  陆怀安看着他们的卷头发,忽然想起,他的二女儿,其实该是今年出生的。
  那是一个出生就自然卷的小姑娘,沈如芸还戏说过以后她都不需要烫头发了,省了一大笔钱。
  谁想到,后头不流行卷发了,流行直发。
  因着那一头自然卷,二女儿可没少哭。
  上初中的时候,她懂得要面子了,想攒点压岁钱去拉直头发。
  可惜啊,那时候他太穷了,家里条件还是差得很。
  每年的压岁钱,沈如芸都会收上来。
  那年收压岁钱的时候,二女儿哭得特别凶,还被他训了一顿,说过年过节的,寓意不好。
  后面吵架,她才说自己当时被取了特别难听的外号,可惜他当时都不知道。
  三个孩子里,其实他最亏欠的,就是二女儿了。
  老大宠老幺娇,中间的老二用jio拋。
  她不同大女儿,大女儿好歹是他们第一个孩子,那时候沈如芸身体又还算好。
  家里虽然穷了点,但没后来那么惨,养一个孩子还不是那么难。
  所以大女儿向来贴心,对他也很亲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