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返八零-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布料像水一样缓缓淌出来,杜厂长美滋滋的。
  这机器他也有分额呢!
  卖的越好,他能分到的钱就越多!
  听说陆怀安来了,杜厂长连忙去了办公室。
  陆怀安也是开门见山,直接说明来意:“我其实是想跟你商量一下,这布料的成品,能不能再改进一下。”
  再改进?
  杜厂长有点没听明白,迟疑地道:“这……布料有问题?”
  “没问题。”陆怀安笑了笑,解释道:“它很滑,很薄,现在它是优点,但缺点也很明显。”
  透气,清爽,夏天很舒服。
  可南坪的夏季不长,立秋一过天就转凉,这布料就用不上了。
  杜厂长一琢磨,还真是这么个理儿。
  他立马来了精神,认真地问:“那您说说,怎么改进?”
  “能不能再织密一点点?”陆怀安有些迟疑地说着,笑了笑:“我对这个工艺进程什么的其实不大了解,我就是想着,这个现在已经不容易沾脏东西了,如果再织密一点,是不是能像油布一样,不渗水?就算不防水,好歹织得密,渗水的速度也能慢一点。”
  他一边说,杜厂长就一边在脑袋里勾勒着大概的模样。
  仔细一琢磨,还真有干头。
  “而且织密了,这布料就厚了,就算不能防雨,防雪防风是没问题的……”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这样,一点就透。
  杜厂长立马坐不住了,站起身来:“行,我这就安排人试一试,陆厂长我先去车间了啊!”
  他一秒钟都等不及,想立刻试一下!
  “行。”陆怀安也没让他送,自己回去了。
  现有的布料,已经打了淮扬一个措手不及。
  对于诺亚的新货,他们也买了一批回来。
  怎么研究,也不明白这衣服怎么做出来的。
  工人们索性拆开仔细看了一下:“这跟制作没关系啊,纯粹是布料的问题。”
  “你确定?”不是他们水平不够,转移责任吧?
  工人很肯定:“只要把这种布料进回来,这衣服我们一样能做!”
  布料?
  邓部长立马让纺织厂送了批布料过来,结果还是和从前一样的。
  布的就是布的,不可能突然就变成新面料。
  “我们加大产量呢?”邓部长有些迟疑,这样是否能提高竞争力?
  条条大路通罗马,也不是只有新布料才行嘛。
  何厂长摇摇头:“没有用,现在许多人以买到诺亚新面料的衣服为荣。”
  物以稀为贵,诺亚这批衣服价格涨了,衣服反而卖得飞快。
  长此以往,他们拿什么跟人家斗?
  “这布料总不会天上掉下来。”邓部长咬咬牙,决定亲自跑一趟:“我明天就去,几家纺织厂我一个个进车间看!”
  他这认真的态度,何厂长很赞赏:“对,就该这样!布料总是机器做出来的,就算布料能藏,机器总是藏不住的。”
  想起上回签的合同,邓部长冷笑一声:“杜厂长最可疑!上回要不是我警惕,他差点就糊弄过去了!”
  这人跟陆怀安总感觉有些关系,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太过多疑。
  “以事实为重。”
  对于邓部长的失职,何厂长并未过多苛责。
  毕竟这阵子他们的重心都转到了关石,注意力全放在追回缝纫机上了。
  没想到就这么一疏忽,就让陆怀安钻了空子。
  “实在不行,我还是派人去盯着烂坑村。”邓部长琢磨着,还是觉得这诺亚很可疑:“他们说是运货运货,但我这些天在关石打了好些来回,车上也没见着过运送大量衣服的人,沈茂实那几个是从来没见到过。”
  上次吃了亏,何厂长觉得还是要小心为上:“没有确切的把握和证据,不要轻易下结论。”
  “好的。”
  被领导记住的事儿,邓部长想起来心里都滴血。
  就这么一回疏漏,让陆怀安赚了多少便宜!
  第二天一早,邓部长就杀去了纺织厂。
  烂坑村这边还热热闹闹,高高兴兴的在准备办酒。
  钱叔的新房子,终于建成了。
  果果是最开心的那个,抱着她的小黑跑进去,到处跑。
  房子前面后面都建了围墙,果果可以放心地把狗狗养在院子里,钱叔还给它们砌了个小狗窝。
  “果果,过来。”
  沈如芸牵着果果洗了手以后,带着她去自己的房间:“看,这是你的房间哦,喜欢吗?”
  小碎花的窗帘,窗前桌子的水瓶里还插着几朵小雏菊。
  床单是干净的棉布,和被套是一整套的,还垫了床崭新的竹席。
  果果都有些不敢去摸,仰起头惊奇地看着沈如芸:“芸妈妈,这真的是我的?”
  “对,都是你的。”沈如芸摸摸她的小脑袋,示意她去摸摸:“很舒服的,我昨天洗干净,晒得香喷喷的。”
  被子上还特地绣了两只小狗,这里面所有东西都是龚兰和沈如芸亲手做的。
  陆怀安还给编了小小的竹席子,打磨得非常光滑,绝对不会有竹刺。
  摸上去冰冰凉凉的,格外舒服。
  果果全部看了一遍,爱不释手的摸了又摸,扑过来抱着沈如芸的脖子:“我好喜欢!喜欢喜欢特别喜欢!”
  “喜欢就好。”
  抱着香香软软的果果,沈如芸也是感慨万千。
  小姑娘有过很悲惨的过去,好在终于苦尽甘来。
  他们都把她当成自己的亲闺女一般,只恨给的不够多。


第173章 大事
  办完酒,钱叔和果果就住进了新房子。
  马上就要开学了,沈如芸准备回市里住。
  陆怀安自然是跟她一起,结果半路碰到了熟人。
  “杜厂长?”
  他踩得一身的汗,顶着个大太阳很努力的样子。
  陆怀安连忙让沈茂实停车,下车拦住他:“杜厂长这是去哪发财啊?”
  “我去找你呢!”
  没想到半路就碰着了,杜厂长高兴得很:“运气还真好!”
  空气又闷又热,一点风都没有。
  路上灰尘又大得很,陆怀安索性让他把车往拖斗一塞,直接去他家吃饭。
  “咱去家再说!”
  杜厂长想了一下,同意了。
  到了家沈家兄弟去做饭,陆怀安请了杜厂长在桌边坐下:“怎么了?这么热你还出来,有急事啊?”
  “还真是急事。”杜厂长抹了把汗,有些气极败坏:“昨天淮扬去人了,直接跑我车间去看了,他们瞅着这新布料就非要要。”
  那叫一个霸蛮啊,死活不讲理。
  反正诺亚有的,淮扬也得有。
  陆怀安眯了眯眼睛,轻笑:“你怎么回的?”
  “我这……”杜厂长看了他一眼,试探地道:“我是说我一个人做不了主,这不就过来找你商量来了。”
  搁他说呢,垄断是不现实的,这是资本主义思想。
  但是于诺亚而言,明着是竞争对手,把现成的生意送给淮扬,这也不现实。
  所以最好是陆怀安主动退让,他两头不得罪。
  陆怀安听了他的话,半晌没作声。
  摸不准他的主意,杜厂长也不好说话。
  气氛一直有些凝滞。
  好在沈如芸烧了水后,泡了两杯茶过来,才总算打破了沉寂。
  一盏茶下肚,杜厂长无奈地道:“当然呢,我也知道淮扬这要求有点无理取闹了,但我实在扛不住……”
  毕竟他们是供应商,淮扬才是客户。
  淮扬可以尽情地提要求,他们除了尽全力做到之外,竟毫无办法。
  陆怀安点了支烟,沉思良久。
  “可以。”
  不等杜厂长高兴,陆怀安轻笑一声:“你跟淮扬签一份合同,布料价格翻倍,甚至秋季的毛昵也可以给他们提供一部分,当然,价格翻倍。”
  只是提价,杜厂长很高兴:“好的好的。”
  “我还没说完。”陆怀安弹了弹烟灰,挑眉:“合同有期限,三年。”
  三年?
  为什么是三年?
  杜厂长直到出了门,都没明白过来。
  合同签得很顺利,淮扬也大概地打听到了点消息。
  比如诺亚新购入的货车,比如诺亚去定州拖的两趟货。
  加上杜厂长含糊其辞的说法,让邓部长大概地明白这机子其实是诺亚放他们厂里的。
  回头这么一商量,淮扬同意了这个价格。
  无非就是少赚一点,总比啥都捞不着要强。
  更何况,毛昵他们都有份呢!
  一毛成本不用出,躺着赚钱,美滋滋。
  其他人听了,还很不理解,觉得陆怀安太好说话了。
  钱叔笑了,他斜一眼陆怀安,摇摇头。
  怀安这个人,他太了解了。
  像上回阴树哥一伙一样,当他放低姿态的时候,就说明他要开始动作了。
  不过眼下看来,淮扬确实是占到了便宜。
  诺亚的货一批批出,开始卖得很快,有了淮扬加入后,出货量逐步削减,又回到了一个平衡状态。
  杜厂长倒是按照陆怀安的想法,加密织出一匹新的布料,料子非常厚实,但陆怀安却说压后,暂时不量产,不出货,他百思不得其解,却也只得应了下来。
  没办法,主动权从来就不在纺织厂。
  翻过立秋,下了两场大雨后,温度骤降。
  诺亚又是提前淮扬两个星期,出了一批毛昵大衣。
  好在淮扬紧跟其后,也拿到了毛昵布料,都赚得盆满钵满。
  赚了钱,工人们都特别高兴。
  买东西也买得更勤了。
  孙华和沈茂实往定州跑了几趟,拉回来的货卖得飞快。
  龚皓数钱都数得手抽筋,钱叔更是嘴都笑咧了:“今年咱得过个好年啊!”
  “是啊。”龚皓把一捆钱扎好,看向陆怀安:“安哥,孙华和茂哥的房子都建好了,接下来建谁的?”
  “建你的。”
  钱叔也赞同:“对,建你的!”
  前两次本来就说建他们兄妹俩的,但龚皓非说不急。
  好在这一次,龚皓笑了笑,没有拒绝。
  这事就这么敲定了,陆怀安坐在窗边,慢慢地看着报纸,眉头微皱。
  这几天,陆怀安买了很多报纸。
  明明先前订了一份全年的,但这些天他还买了很多份地方报。
  “你这看啥呢?”钱叔嘿嘿直乐,走过去一瞧:“咋地,你又有文章登报啦?”
  “没有。”
  李佩霖回山里后,陆怀安没再投过稿。
  他本来水平也就一般,无非是占了点先机,看事情比较透彻,但写多了也就没意思了。
  李佩霖不知道个中详情,还特地写信夸他稳重踏实,懂得藏拙。
  陆怀安越解释,他就越不信,最后陆怀安无奈了,只得随他去了:他高兴就好。
  静静地看完手上这份报纸,陆怀安喝了杯茶:“老江那养猪厂怎么样了?”
  “还可以。”龚皓昨天才去看过,回答得可利索:“他家的菜种的很好,他人也勤快,把猪圈打扫得干干净净,猪养得很肥,年底可以出了。”
  原本老江只是想圈个小草坪,搞个小养猪厂。
  后来陆怀安说,要搞就搞大的,索性把整个山岰都给围起来,建了一排的平房,里头全养猪,喂的全是自家种的菜和南口村送来的红薯。
  刚好山岰尽头是老江自己的田,这些清理出来的直接往田里倒,整的禾可肥实,就他家的长得最好,抽穗最多。
  钱叔也了解过行情,抽着烟笑道:“我估摸着,要是按照现在这价格,怕是能卖个一万来块吧。”
  这可是村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