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似水流年-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苦了唐奕,使出吃奶力气,吭哧吭哧的夹在两人中间,还要忍受吴宁的嘲讽。
  “你特么会不会骑车?能不能稳当点?”
  气的唐奕大骂,“闭肛!要不你来?”
  ……
  “操!石头,你能不能老实点?别特么晃了。”
  齐磊笑着,听着,突然放声高歌:“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
  吴宁:“让我们歌,换你真心笑容……”
  合唱,“祝福你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把握生命里每一分钟……”
  “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吴小贱,你是猪吗?词儿都记不呗!”
  “我乐意……”
  三个少年,渐渐远去。
  然而,校门的阴影中,徐倩看到的却是一组奇特的画面:
  一中门前的丁字路口,一条又脏又乱的黄土路,延伸远方,入眼皆是破败平房。
  那是齐磊回家的方向!
  至于那个让她心生冲动的大男孩,就那么晃荡在后座上,嘴里叼着冰袋,哼着含混不清的歌。
  而就在徐倩正前方,土路对面,同样是一条垂直的路延伸远方。
  那是进城的方向,崭新的柏油路面笔直宽阔,夹道而起的高楼和远处繁华的城市中心若隐若现,那是徐倩回家的方向。
  这一刻,她站在校门前的林影中,看着在尘土中狼狈的齐磊和那条通向繁华的柏油路,脑中似乎出现了琼瑶小说的悲窗晚景,又似乎触到了现实的倒刺。
  她想叫住齐磊,朝他挥动那串连接彼此的电话号码,却又不敢打破现实的凄美,任其远去。
  不由苦笑,惊鸿一瞥的两个人不正如丁字路口的两个方向,渐行渐远,又预言着不同的结局吗?
  终于,徐倩渐渐释怀,对那个背影不再多看一眼。
  穿过土路,踩上柏油路面,大步向城市走去。
  她和他……注定是两个世界的人。
  她有着普通人眼中高不可攀的家世,娇好的脸蛋,傲人的成绩,以及远超同龄人的成熟心智。
  所以,她的人生也像时钟一样,被精心调校。
  她会上最好的学校,拿最好的成绩,然后去国外读最好的大学,瞄准最有前途的专业,将来走上一条常人无法企及的人生道路。
  虽然平淡,但足够稳妥,也足以让绝大多数人心生妒忌。
  至于他……
  不思上进,虚度年华。那不是个性,而是幼稚。
  有趣又如何?终将虚妄。
  如果她也是穿越者,那她一定会引用后世某个脱口秀演员的经典语录:“如此平凡,却又如此自信!”
  徐倩觉得她又长大了一点,悟出了新的道理,人生就是要不停的放手。
  而这次,只是挥别一个十六岁的小屁孩儿罢了,又有什么可遗憾?
  把已经攥得发潮的电话号码轻轻撕碎,然后扔进垃圾箱。
  “再见……我会忘记你的。”
  徐倩如是自语,做着最后的告别。
  只是,人生如戏,聚散无常,她终究还是故作老成的小孩子,哪知道下一个路口是背道而驰,还是不期而遇?是俯瞰平凡,还是被平凡俯瞰?
  ……
  ※※※
  山地车终于不再歪歪扭扭,唐小奕已经在颠簸中找到了驾驭前路的诀窍,肆无忌惮地冲向家的方向。
  齐磊此时已经完全没了中年灵魂的心态,他也悟出一个道理:
  装特么什么装!?十六岁就得有十六岁的放肆!多少成年人偶尔还要坐在车里听着老歌冒着傻气,只为重温一下那个回忆满满的年代。
  老子不用回忆,老子就身处十六岁,不犯傻不张扬,简直就是浪费好时光。
  于是,他和吴小贱一起大骂唐奕,“慢点!你特么能不能慢点啊?”
  屁股是麻了,冰袋儿也颠丢了,要多狼狈有多狼狈。比被暗中勘视时还要不堪,可齐磊一点都不尴尬。
  直到转进胡同,车速骤降,二人才逃似的从车上跳下来,爆捶唐奕。
  唐奕急忙加速躲过围攻,用前轮撞开胡同里唯一的一栋二层小楼,把车子往院里一扔,“妈,考完了!”
  在崔玉敏追出来之前,一阵风似的又冲出家门。
  哥仨合兵一处,直奔齐磊家。
  进屋之间,唐奕直接把墙上最炫酷的一把吉他摘下来,抱在怀里,摆出摇滚架势,霹雳啪啦一个扫弦。
  齐磊有样学样也摘着一把,合着唐奕的调,生疏地盯着弦找了半天,才弹响第一个音。
  吴宁则是拿书桌当鼓点,陶醉其中。
  “无法可修饰的一对手……带出温暖永远在背后。”
  登时鬼哭神嚎,魔音灌耳,房盖儿都在跟着颤。
  左右邻居一听动静,直冒冷汗。完了,初三结束了,那帮小王八犊子又作起来了。
  就在齐家隔壁,杨家老太太正与一个中年妇女磕着瓜子,道着家长里短。
  听见隔壁的喧嚣,杨老太眉头皱得紧紧的,“也不学习,就知道胡闹,再大点还得了?”
  妇女则笑,“操那个心干啥?人家郭丽华都不当回事。真当他家和唐、吴两家一样呢?看着吧,再过两年,有他们两口子哭的。”
  杨老太也撇嘴,“还两年?今年就是个坎!该上高中了,看他家石头能考上哪儿。”
  眼见胡同里一个身影在门前一闪而过,是崔玉敏追着唐奕进了齐磊家。
  杨老太登时来了精神,“走,过去瞅瞅!”
  ……


第9章 恶心邻居
  崔玉敏那一代人正是计划生育推行最热闹的年代,农村还能顶着政策多生一个,城市户口基本都是一个孩子。
  而且,不光是只生一个的问题,还提倡晚婚晚育。
  所以,齐磊他们三个出生的时候,父辈基本都二十大几了。
  尤其是唐成刚,十六岁当兵,一干就是20年,更得响应家国政策。二十八九才在齐磊爷爷的介绍下,认识了在小学当老师的崔玉敏,三十一才有唐奕。
  那时候,唐成刚还没转业,因为崔玉敏工作时间上宽裕,而齐家和吴家都是双职工,所以三兄弟刚学会跑就是崔玉敏一个人带三个孩子。
  后来,唐奕七岁那年,崔玉敏生了一场大病,唐成刚这才觉得亏欠了老婆,加上一些别的原因,脱了军装,回到地方。
  崔玉敏休了两年病假,而唐成刚经过两年的奋斗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她干脆就辞了工作,在家专心带三个娃。
  严格意义上来说,崔妈妈比齐磊、吴宁两人的亲妈还要亲。
  刚刚,唐奕摔了车子就跑了,崔玉敏就知道肯定是跑齐磊家去了,提着扫把头就追杀而至。
  还没进院,就听见三个混蛋小子的嘶吼。
  崔玉敏一冲进去,便恶狠狠地敲着窗台,让他们消停点。
  三小只刚被她摁下来,就听身后的大门咣当一声,一个背手的老太太和一个中年妇女磕着瓜子儿就进来了。
  老太太姓杨,就在齐磊家隔壁,平时大伙儿都叫她老杨太太。
  可不是老杨家的太太的意思,事实上,东北人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山东,虽然没有了山东人的音,但山东人惯用的“倒装句”却深深的融入到了东北话之中。
  老杨太太,正确的叫法应该是:杨老太太。
  至于那中年女人,崔玉敏也认识,后面胡同的,老王家的。
  这两人家里都有孩子今年中考。
  还在大门口,老杨太太就嚷嚷开了,“这是考完了啊,又撒欢了?咋就不能消停会儿,好好学习就不行?”
  那女人也大声发问:“玉敏,你家小奕考咋样啊?老齐、老吴那两小子呢?”
  崔玉敏眉头一皱,知道这是来者不善。
  不是崔玉敏无中生中,都是原因的。
  杨奶家有个杨金伟,那个王姐家也有个姑娘上初三,都是今年中考,成绩还都比屋里那仨好。而且,孩子之间还有点矛盾。
  杨金伟是从小就和齐磊他们仨不对付,老打架。王家那小姑娘和杨金伟玩,不和齐磊他们玩。
  说白了,那俩孩子一伙儿,这仨小混蛋一帮儿。
  孩子之间的事嘛,大人不掺合,顶多心里有数儿。但是也得分人家,有的人喜欢东家长西家短,更能把孩子的事儿上升到家与家之间的深仇大恨。
  对面这俩家就是这种。
  心说,这是来显摆的啊!
  但也没办法,谁让人家有显摆的资本呢?
  不好说啥,回头看向屋里,意思是,人家都问了,还是长辈,不回答就不礼貌了。
  唐奕跟老妈撇了撇嘴,很不情愿道:“还行吧!反正重点线没戏,但是小议价没啥问题。”
  吴宁也道:“我和唐奕差不多,没你家小伟学习好。”
  吴宁是朝杨奶说的,杨金伟那货确实挺能学,特么就是个牲口。
  吴宁就是客气客气,可这话听在杨奶耳朵里,却是美的不行。
  背着手,“我那大孙子愿意学呀!”撇嘴看着屋里,“不像这几个,见天就琢磨掀房盖儿了。”
  这老太太有点刻薄,再提起宝贝孙子,那就更没边儿了,怎么呛人怎么来。
  这要是在后世,非打起来不可。
  但在九十年代,住了几十年的邻居,崔玉敏又曾经是老师,不愿意和一个老太太一般见识,顶多心里不舒服。
  就坡下驴,“就是!”
  朝屋里瞪眼,“跟人家小伟好好学学,别整天就知道作!”
  说着话,拉上杨奶和那女人,“走,上我家坐会去。”
  然而,两人却没走的意思,那女人脚底生根,动静还不小。
  “杨金伟是真懂事儿,我家姑娘自己都说,咱们这片同龄孩子谁都不服,就学不过金伟。”
  “玉敏啊,不是姐说你,可得管住了!正是撒欢儿的时候,不学好,你家老唐再能挣也不够败的。”
  杨家老太也不想走,在旁边敲边鼓,“金伟懂事儿,可懂事了,回家啥也不干,就看书。”
  也对崔玉敏道:“唐奕多好个孩子,那咋就不好好学呢?”
  突然压低了声音,“你得跟丽华好好说说,再这么下去,不光他家石头完蛋,非把小奕、小宁子也带坏了不可!”
  “谁说不是呢?”王姨也来劲了,“回回倒数第一,我看郭丽华就没想石头好!你可得长点心,那你们三家关系再好,也不能拿孩子的前途开玩笑不是?”
  杨奶一脸做贼似的,“你们住的远,那是听不见,就他家石头,哪还像话了?郭丽华根本管不了,你王姐可是说的没错。”
  嘴上是关心,其实就是挑拨离间。
  这年代的老胡同,有和亲人一样的邻居,也有见不得人好的是非婆娘。
  崔玉敏心如明镜,知道这两人什么秉性。可温文尔雅的性格又让她不屑与之争辩,只得拉上两人,“走走走,上我家去,早市买的西瓜,帮我尝尝甜不甜。”
  两个长舌妇几乎是被崔玉敏请着往外走。
  可那杨老太还嫌不过瘾,瞥了眼里屋,冒出一句,“石头,你咋不说话呢?你考咋样?”
  老太太这就是明知故问,齐磊的学习成绩谁不知道?就是奔着不自在聊的。
  从小这几个孩子就老打架,回回吃亏的都是她家杨金伟。
  放在从前,齐磊非把她们轰出不可,可这回齐磊却只是笑。
  半开玩笑道:“杨奶奶,您这就不厚道了吧?问这个可就不是关心我啦,这是没把我家当几十年的老邻居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