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似水流年-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齐国君和吴连山六口人到老爷子家的时候,屋里都快站不下人了。
  齐磊和吴宁就惨了,也开启点头模式,挨个叫人。
  大姑、二姑、三姑、四姑、五姑、六姑、七姑、老姑!
  二叔……没三叔,三叔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然后,大姑父、二姑父、三姑父、四姑父、五姑父、六姑父、七姑父、没老姑父!
  齐磊老姑快三十了,还没结婚。
  这还没完,大姑、二姑、四姑家是两个孩子,都比齐磊吴宁大,不是哥,就是姐。
  三姑、五姑、六姑、七姑家里都一个,都是弟弟妹妹。
  还有二叔家的齐冶,才十岁。
  还有老爷子的曾外孙、曾外孙女。
  再加上吴连山一家。
  算算,多少人?
  将近四十口子!
  齐磊记得,好些年没聚这么齐了。
  此时,就见齐海庭背着手,弯着个腰,冷着一张老脸,一会儿厨房转转,看二闺女三闺女和大儿媳二儿媳在那儿忙道。
  一会儿又去客厅视察一下,听几个儿子、姑爷磕着瓜子在那儿聊天。
  一会儿又回到自己屋,坐在炕沿上直勾勾的发呆,时不时还蹦出一句也不知道是笑还是怒的埋怨,“闹闹哄哄的,都整回来干啥?”
  过一会儿,又翻箱捣柜地找出一打钞票,从最小的曾外孙女开始撒钱。
  人人有份儿,一人一百块压岁钱。
  发到大外孙那,大外孙刘兰宝都惊了,瞪着眼珠子不想接,“姥爷,我就算了吧?”
  齐老爷子眼珠子一瞪,“拿着!”
  刘兰宝想死,我都三十多了啊,好歹也是个副乡长!孩子都会打酱油了,居然……居然领到了压岁钱,上哪儿说理去?
  把齐磊、吴宁,还有齐冶他们给乐的啊,在一旁起哄,“大哥,拿着吧!回头买糖吃。”
  刘兰宝,“……”
  ……
  齐冶比齐磊小五岁,名字挺拗口,是老太太给起的。
  事实上,齐磊的名字也是老太太给起的,而且这一代齐家除了齐磊、齐冶之外的老三,也就是三叔那个还没影儿的儿子或者女儿,名字也起好了,叫齐鑫。
  齐磊、齐冶、齐鑫。
  你品,你细品!
  石头冶炼成金!!
  齐磊严重怀疑老太太是保尔柯察金的粉丝,否则,绝想不出这么有寓意的一个系列来。
  发现真相的齐冶就不行了,才十二已经开始抑郁了,时常抱怨:“合着我就是个过程呗?”
  这个起名逻辑,虽然饱受争议,引来无数反对,可是老太太认定了就是这个过程,不服也给我忍着!
  而且……
  “我跟你们说哈,这个小齐鑫啊,快了!我估摸着国栋加把劲,今年把婚结了,来年就出来了。”
  说完,还不忘数落这帮当哥当姐的,“在这方面,国栋就是比你们强!”
  “你瞅瞅你们当年,一个个吭哧瘪肚的,结个婚都跟要你们命似的。”
  “看人国栋,去年从部队回来就把媳妇找好了。还是个大学生呢!工大的,还懂事,可是不错呢!”
  大伙儿一听,翻着白眼,你老儿子啥都好,行了吧?
  不过也都议论起来,齐国栋做为家里的老幺,不光老爷子和老太太宠着,他们这些当哥哥姐姐的哪个不宠?
  就拿齐家大姐齐玉蓉来说吧,她比齐国栋大三十一岁,大儿子刘兰宝都比齐国栋大十二岁。
  当年她还在尚北的时候,刘兰宝放学还得哄孩子,天天抱着小舅玩儿,看不好还得挨打呢!
  此时,大伙儿也是好奇,老幺找了个啥姑娘?
  七嘴八舌就开始问,老太太则是把赵娜家的情况简单一说,大伙儿一听,“那不错啊,拉扯弟弟这么多年,肯定错不了!”
  “还是哈工大的呢,挺好挺好!”
  老齐家找媳妇、找姑爷从来不看家世,就看人品,看人好不好。
  赵娜这样的,绝对是最佳人选。
  齐老太太,“等着吧,一会儿就领过来了!”
  齐国栋已经去接了,昨晚老爷子亲自给赵娜打的电话,虽然还是那个倔老头儿的做派,可是话说的暖心。
  “就你姐俩那叫过年吗?来家吧,咱家热闹!”
  没一会儿,齐国栋领着赵娜和赵维进了屋。
  姐俩显然不太适应,这么大一家子,说实话,即便是在这个年代也是少见的,认人都认不过来。
  可是,齐家的女儿和儿媳可不能让你扭捏着,大姐齐玉蓉朝赵娜嚷嚷着,“可得先告诉你哈,脸皮薄在老齐家可是吃亏。”
  “你看你大嫂!”指着郭丽华,“刚进门儿话都不敢说,就知道闷头干活儿。看看现在,谁有她厉害!”
  大伙儿哈哈一笑,郭丽华也从厨房钻出来,也跟着起哄:“大姑姐没正形,不厉害点还行?那不挨欺负?”
  说着又拉拢老太太,“妈,你说是不是啊?”
  老太太瞪眼,“对,收拾她们,我给媳妇们做主!”
  惹得一众女儿高声埋怨。
  最后,赵娜没怎么放松,却是赵维松了口气,起码这家人不会欺负他姐。
  和大人们聊了一会儿,齐国栋就领着赵娜来到孩子堆儿。
  然后,齐国栋挨个介绍,赵娜开始发红包。
  从最小的开始发,一直发到齐冶那,“三婶儿,我三叔最疼我了,给我双份吧!”
  齐国栋:“滚!”
  齐冶,“哦。”
  到齐磊这儿,还没等齐国栋说话,齐磊一咬牙,心说,早晚的事儿!
  把手一伸,“三婶,过年好!”
  旁边吴宁则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贱兮兮地伸手,“恭喜发财、红包拿来,三婶今天漂亮哟!”
  赵娜简直无语,瞪了他两一眼,一人塞了一个红包。
  吴小贱,“三十给的不算哈,初一重来。”
  赵娜:“……”
  然后,又到了刘兰宝。
  齐国栋拍着比他大一轮的刘兰宝,“这我大外甥,可别忘了他。”
  刘兰宝:“……”已经彻底无语,闭着眼睛,“三舅母!”
  没办法,大家族就是如此,这可是亲三舅!


第139章 齐家智囊团
  这便是齐家二代和三代的构成,四十来口子,闹闹哄哄的。
  齐磊、吴宁带着一帮十岁往上的,在屋里打扑克,玩大富翁。
  齐冶带着十岁以下的,在院里炸雪堆。
  赵娜和郭丽华,还有几个姑姑在厨房被老太太支配着。
  剩下的则是东一堆,西一堆的聊着各种话题。
  齐家这种大家族,还有一点好。就是不缺出主意的,而且不是瞎出主意。
  各家的困难和喜讯掺杂在一块儿你一言和一语,集体智慧体现的淋漓尽致。
  比如,这帮人从齐磊期末考了第一开始,聊到四姑家的大玲和燕玲的成绩不好。
  四姑跑去白河子种地,两个孩子却不能弄到白河子去上学,毕竟下面的乡镇中学教学质量略差。
  所以,大玲和燕玲这几年一直还在庆城读书。
  可是,没有四姑看着,她俩也渐渐的放飞自我,成绩下滑,使得四姑头疼不已。
  此时说起这个事儿,老大齐玉蓉登时就出主意,“你还不如把孩子弄回尚北来呢!不放白河子放市里呗,老爷子老太太还能帮你看着。”
  此言一出,却是齐国君说话了,“我看这还真行,不用老太太,放我家里吧!”
  “我和丽华正要在铁西那边弄个住处,离厂子近点。交通局那边的老屋就剩石头了,正好让他盯着点两个妹妹。”
  放在以前,齐国君是不敢说这种话的,每年家庭聚会,齐磊都是众人口诛笔伐的重点。
  可是,谁让咱儿子争气呢?从倒数第一干到学年第一,这事比自己辞职开厂子更让齐国君扬眉吐气。
  这话一出,齐玉华还真动心了。再加上大伙儿在旁边鼓动,她和张贵林交换了一个眼神,还真就这么定下来了。
  不过,打算只把燕玲弄回来,大玲还是放在庆城。
  因为,大玲上初三,还有半年就中考了,再折腾也没啥用,倒是燕玲还可以抢救一下子。
  “正好,燕玲听石头的话,能管住她。”
  齐国君,“那就这么定了,等开春,把小屋的火炕拆了,按两张床。下半年大玲考完高中,也让她回尚北挺好,二中还是不错的。”
  “行!”齐玉华自无不可,“那就辛苦点石头了。”
  说完了孩子的事儿,又聊到齐国君老哥仨的二次创业。
  然后,就更精彩了。
  要知道,齐家的兄弟姐妹没有一个是白给的。
  老大齐玉蓉的丈夫虽然现在在临县的人大养老,可是曾经也做到过副县长,齐玉蓉本身也是临县妇联病退下来的。
  老二齐玉琴在辽省连市,夫妻俩经营着一家和政府绿化挂钩的苗木公司,规模不算大,但旱涝保收。
  老三齐玉波在庆城,丈夫是23军的上校团长,自己在采油六厂也是管理层。
  老四齐玉华、老六齐玉洁、老七齐玉敏经营着一家采油设备公司,齐玉华还有一万六千多亩的水田。
  老五齐玉芬也在庆城做餐饮,有八九家分店。
  老八齐玉锦,前年拿了法学博士,现在在京城的一家律所已经是合伙人了。
  聊孩子,可能各有各的无奈。但是要说起生意,谁都有点独到的见解。
  就三个爸的生意,从过午聊到开饭。
  你一言我一语,就给齐国君和吴连山理出一条既不违背他们发展方向,又无比清晰的思路来。
  老六齐玉洁:“大哥,药厂肯定是个好生意,那张经营许可证就值老钱了。我觉得,可以考虑从底层开始做起,先拿下农村市场,让业务员下乡。毕竟城市对中成药的偏见还是不小的,目前政策上也没有优势。”
  “先靠农村市场养着,找机会再往城市市场冲。”
  老四齐玉华,“这个主意不错,现在村里面刷一面墙的广告才百十块钱,性价比很高的。”
  ……
  老八齐玉锦,“我觉得药厂也可以先放着嘛,你们想在城市打开市场,就得上电话广告,成本太高了,不适合起步阶段。倒是精米加工,我觉得正是好时候。”
  ……
  老二齐玉琴,“肯定是好时候啊!尚北农业试点的牌子立起来,从上到下都需要一个招牌。”
  “国君、连山,你们得抓住这个机会啊!只要你们把尚北大米的牌子打出去,就等着政策扶着加工厂往上蹿吧!”
  “反正就跟着政策走呗,基本错不了。”
  ……
  老大齐玉蓉,“这都不是什么难事,尚北大米本来就有知名度,我觉得你们哥仨可以抢一抢先!”
  “现在尚北大米是没标准的,做出一点成绩,可以往行业标准和行业协会发起人的方向靠。”
  “掌握了标准,掌握了行业话语权,到什么时候都有你们话语权。”
  ……
  老七齐玉敏,“大姐说的对,拿下行业龙头,你可以不局限于尚北一个地方了啊!东北好大米的产地很多,趁着别人还没反应过来,完全可以提前抢占一些优质产地嘛!”
  “像是什么响水啊,辽省的盘锦啊!”
  “你们在尚北先淌出一条路来,然后在其它地区就可以照搬模式了嘛!”
  齐磊在另一个屋陪了一会儿“孩子”,就跑到大人堆儿这边偷听。
  他现在挺喜欢听长辈们聊经验的,那都是岁月沉积出来的,有的是血的教训,有的则是多年经历的总结,长见识。
  结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