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野火时代-第4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总,今天亚细亚商场的二十三家门店就归咱们了。”孙博文颇为兴奋道。

    这二十三家都是较为大型的门店,华坤集团把它拿到手,就可以借此在北方省份站稳脚跟,慢慢把摊子铺开。

    陆坤点点头“嗯,注意及时整合,转化为集团实力。”

    鉴于亚洲经济危机肆虐的缘故,有相当一部分平时哪怕溢价好几成也买不下的资产,如今大多变成了白菜价。

    当然,危机对一部分人来说是危,但对早有准备的人来说,则是天大机遇。

    单说陆坤,在现在这个时候大肆鲸吞各类资产、参股各类优质企业,过个一两年,经济热度重新上来的时候,他的身家起码能暴涨十倍以上。

    要知道,这可是在上百亿的基础上暴涨十倍!

    怪只怪现如今很多资产都变得不值钱,价格远远不能体现它们的真正价值。

    一些经济危机前就存在大量泡沫的上市企业,在股票市场的表现,更是叫人大跌眼睛,市值十去八九。

    陆坤明显表现最亮眼的当属香飘飘,自从《我为自己代言》的广告播出,不仅在中国大陆火,两岸三地东南亚都火得一塌糊涂。

    香飘飘的业务发展得很快,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76%,将其他杯装奶茶品牌打得溃不成军,真正做到了‘杯装奶茶=香飘飘’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此外,杯装奶茶也借着不拘一格的广告,成功打进了韩国的消费市场。

    ——尽管韩国如今经济局势一团糟。

    著名的韩国大宇,如今也陷入了危机。

    韩国向来是以大财阀模式发展经济民生,最大的30家公司贡献了韩国工业产值和总投资的1/3

    而这30家公司的财务杠杆率,平均突破了500%。

    所以,别看这十余年来韩国经济发展速度一骑绝尘,但也就面上光鲜,背后背着一大堆债务。

    发展中国家前中期的发展特点,谁也逃不过。

    为什么韩国的大公司能借到那么多的钱?这自然是因为韩国政府用国家信用作担保,为贷款背书,不断在国际上举债,让国内的大公司急速扩张。

    所以,韩国模式,本来就存在严重缺陷。

    故而,国际资本虽然没有狙击韩国,但仅仅只是金融风暴的余波擦伤,就已经让韩国伤筋动骨。

    韩国的本土市场狭窄,内需有限,只能走外向型经济的路子,发展加工制造业,以出口为主。

    而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让韩国所有的大财阀都出口锐减,盈利困难、股票暴跌,融资渠道紧缺,还得被逼着按时还贷。

    面对香飘飘漂亮的业绩报表,港股也给出了相应的回应,市值直接突破50亿港元!

    不能说经济危机对香飘飘没有影响,起码在新广告上架之前,香飘飘的订单就急速下跌。

    东南亚的生意更是没法做。

    香飘飘的主体市场在中国大陆,但两岸三地与东南亚都是重要市场。

    经济危机一爆发,香飘飘的订单立马锐减,有七八成的订单都被取消。

    即便邮轮已经把货发到东南亚码头,那边也没人愿意签收。

    至于打官司?

    这个时候想都不用想,地方保护主义教你做人。

    除非能说动国内重要政治人物帮你沟通,才有可能打赢官司。

    然并卵。

    没钱就是没钱。

    即便你官司赢了,也拿不到钱,了不起给你一大堆房契地契。

    这场危机让东南亚不少国家的老百姓吃饭都成问题,手握一大堆房契地契如同废纸,接下来十几年都别想靠这些房契地契挣到什么钱,反而还得掏钱维护这些房产。

    在港股大盘整体低迷的状态下,香飘飘反而因为亮眼的成绩吸引到了不少投资者,被不少投资者认为是避险的港湾。

    要不是这个情绪的投资人过多了一些,香飘飘是决计冲不上50亿港元市值的。

    换句话说,香飘飘的市值已经有些虚高了,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大环境下。

    但炒股这玩意,主要还是信心的问题,当社会信任度高了,业绩表现也过得去,股票价格一般都低不了。

    “和正大集团的谈判有消息了吗?”陆坤想了想问道。

    相比于亚细亚商场,他更关心收购莲花超市的问题。

    一旦完成收购,华坤超市也算是跨国集团了。

    他都准备好了,用一大堆海外注册的马甲完成对莲花超市的收购,再以此名义完成对华坤集团的股份置换。

    虽说是左手倒右手,但也可以进一步降低他明面上的持股比例,不然身家太吓人,容易遭人眼红。

    “现在主要有两点争议。”孙博文忙回道,“第一,正大集团要求我们并购后保留莲花超市的品牌。”

    “可以答应他们,一旦完成收购,原东南亚地区的莲花超市更名华坤……莲花超市。”陆坤回道。

    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他也不是不知变通的人。

    早在前世,他就听说过正大集团的那位老总对其父亲的深厚感情。

    如今变卖父亲留下的产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孙博文点了点头,继续道,“还有一点,就是他们要求保留在新加坡的莲花超市门店,不予出售。”

    “这不可能!”陆坤斩钉截铁道。

    前途最大的、最优质的产业,怎么可能让它就此溜走。


………………………………

第七百八十三章 【鱼饵】

    最近整个社会的目光都聚焦在两会,而在此之前,华坤集团总算是完成了与正大集团的谈判,成功把莲花超市拿到手。

    由于经济危机持续肆虐,并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原本紧咬着既定价格不松口的正大集团,日子也过得扣扣索索起来,最近终于松了口。

    收购莲花超市东南亚诸分店的费用,倒是要比陆坤预计的还要少很多,但接下来的资源整合,品牌运营、产品销售的费用,估计还是个无底洞。

    东南亚那边的地产现在不值钱,华坤超市要面对的问题是需要承受一段时间的低利润运营、甚至负利润运营。

    但从长远来看,这笔收购无疑是十分划算的。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无疑会对东南亚经济恢复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近两年,安桂都在积极推动双发经济文化交流,打算促成东盟10+1的经济合作模式,而作为这个开放模式的桥头堡,安桂得到的好处,无疑是巨大的。

    华坤集团目前账上还剩不少资金,但短时间内,陆坤是不打算扩张了,尤其是短时间内不会在东南亚大肆扩张。

    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华坤集团的主要精力都要放在国内的市场开拓上。

    自从拿下了亚细亚商场的二十多家大型门店,华坤超市在北方诸省也有了落脚点。

    华坤超市今明两年的主要工作重心就是将亚细亚商场完全转化为华坤集团的实力,并依托已有的大型门店在北方诸省不断开花建设分店。

    在完成这项工作后,华坤超市的线下扩张,就转入稳健阶段,虽然分店依旧会按照一定的扩张速度开下去,但主要的工作会变成加强物流仓储的建设、配送体系建设、品牌营运建设。

    难得的悠闲下午茶时间没过多久,李尔福就打电话过来‘骚扰了’。

    亚洲金融危机,李尔福在东南亚地区的产业受损得极为惨重,缩水了一大半,如今很多货物都砸在手里。

    那些以往备受追逐的东西,如今大多无人问津,即便偶有有询价的,也是把价格往死里压,简直就跟趁火打劫似的。

    别看李尔福这几年转型做电子厂、做娱乐产业投资,但他的最大资金来源,还是玉石珠宝、名贵木材、古董、海外房地产投资等。

    如今经济形势不好,他砸在手里的那些个贵重玩意,穷人买不起,富人大批破产、另一批富人忙着蚕食倒闭企业的腐肉,对玉石珠宝、字画股东、珍惜木材之类的投资,系兴趣缺缺。

    如果想要将那些脱手变现,价格就得跌去几成才有可能。

    “我说,李老哥,你能不能别一抽空就给我推销你手里的那些宝贝?”

    陆坤有些哭笑不得,摇摇头道,“感兴趣是感兴趣,但我心知肚明,买不起就是买不起。”

    他手里的确是还有不少现金,但接下来花钱的地方还很多,可不能一门心思放到囤积玉石珠宝、字画古董、木材香料上,那在他看来有些得不偿失。

    一件有价值的宝贝几百万上千万,买个几件,一个亿都没了。

    有一个亿,投点什么不好?

    虽然后世的股东玉石珠宝字画之类的炒得也很热,但到底还是没有炒地皮暴利。

    偶尔买点,当做留给自损后代的退路也就算了,他可没想过将‘收藏’变成一份事业。

    像李尔福那样的,虽然身家丰厚,但如果没有产业做支撑,其实社会地位也高不到哪里去。

    要不然前几年,他也不会挖空心思,想着转型。

    现如今,李尔福的主业虽然依旧是倒卖古董,但产业链已经进一步延长,跟云彩省建立了翡翠玉石联系,跟安桂省建立了木材、香料联系、跟广东省建立了电子厂联系、制片厂联系。。。。。。

    简而言之,李尔福的产业是大而全,却又普遍大而不强。

    也正因如此,最近他的现金流有些吃紧,裁汰了不少门店的店员,关闭了不少店面。

    据他所说,原本他在泰国仰光有近二十家店,但亚洲经济危机爆发之后,担心社会秩序失控,他已经把大部分宝贝都转移回国内了,剩下唯一正常营业的一家,也全是赝品。

    “我现在在香港,看了不少关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报道,如今这边的形势很不好。”

    李尔福的话语里带着浓浓的焦虑,“听说你最近吃进去不少产业?”

    “这倒没错。”

    陆坤也没隐瞒,一个是没必要,一个是隐瞒不住。

    最近这段时间,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大家都在扩张,不是并购民企,就是接盘国企,趁着危机扩张,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至于隐瞒不住,或许外人看不清他的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但李尔福这个老狐狸,铁定能猜出来三五分。

    “你跟我说说,这对大陆有什么影响?”

    李尔福凝神问道,末了还补充了一句,“我最近都在香港这边处理相关的资产,之后打算把钱投到大陆,你看行不行得通?”

    香港经济如今就是一个火药桶,就差点燃引信了,大量的资本都在出逃,港股一片绿油油,经济形势很糟糕,民众信心严重不足。

    李尔福看得很清楚,香港经济即便是挺过了国际炒家的这次攻击,自身也会伤筋动骨,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疗养,才能慢慢恢复生气。

    陆坤想了想道,“投资大陆肯定是要比投资香港更有前途。虽说大陆的营商环境和各项制度和香港还有差距,但这对生意人来说,却更容易发财。”

    营商环境好,不代表钱就好挣,同理,制度健全,反而不利于不法商人钻规则漏洞,这也是在很多情况下,政府明知自身制度、规则漏洞一大堆,也没有急着堵上的原因。

    留着那些规则漏洞,可以作为‘鱼饵’,吸引大鱼上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