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野火时代-第4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又说回来了,进入新世纪后成为声名显赫的成功人士,几乎每一个都得益于这场社会改革的巨大浪潮。
    正是这几年的各种改革,为新世纪国内经济的腾飞提供了环境支持、政策支撑。
    其中,房地产的改革,其实是与国企改革配套的,其主要内容便是取消了职工福利房,把房地产中最大的一批消费者彻底推向了市场。
    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房子成为老百姓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刚需,‘房价与物价齐飞’成为时代特色。
    电话那头,石头躺在藤椅上,翘着二郎腿,抖了抖手中香烟的烟灰,又喝了口茶润润嗓子,笑着道,“你打哪儿听来的消息,我怎么没听说有房改这回事?”
    陆坤随口扯谎,“去年我不是去了趟京城嘛,跟几位大人物攀了点交情,这个消息就是最上边传出来的,要是人人都能提前收到风,那还叫绝密消息?反正你别管了,按我说的来办就成。”
    他说这话自个儿都觉得蹊跷,但关键是石头还真个信了。
    只听石头砸吧了下嘴巴道,“那行,反正你才是大老板,你说怎么弄就怎么弄,圈哪儿就圈哪儿。”
    石头懒得去管这消息是真是假,这种事情打破砂锅玩到底只会伤了兄弟感情。
    “要真像你说的那样,后年真房改,对我们新成立的地产公司倒真是个好消息。”石头由衷道。
    那么大的一个群体被推出来,这对整个地产行业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利好,谁准备得充足,到时候谁吃到嘴里的越多。
    说了会房改的话,陆坤倒是想起来别的事儿,赶紧道,“对了,你之前不是问我能不能拿大豆进口配比份额嘛,我找了中粮集团的话事人问过了,说是可以分润一点给你那个厂子。”
    石头手里有个粮油厂,主业便是进行粮食粗加工与花生油压榨、饲料制作。
    一直以来,都受限于花生原料不足,花生成本过高等问题,无法实现最大化量产。
    这年头,好油其实是不愁卖的,相当抢手,要不然也不会地沟油都有市场。
    随着老百姓收入水平提高,家家户户都想过‘有油水’的日子。
    这肚子里没油水,干什么活儿都使不上劲儿。
    “能拿到多少?”石头收起那副懒散样,坐直了身体,“够我那个厂子连轴转不?”
    “这我哪儿知道啊。”
    陆坤笑着道,“这个得你去跟人家谈。不过我瞧着人倒是挺好说话的。”
    国际市场其实压根就不缺大豆,价格较国内也便宜了好几成,只因着这个时期国家需要花费外汇的地方太多,这才由国家出面限制了大豆的进口量。
    妙书屋
………………………………
第七百三十二章 【冰茶】
    陆坤回康师傅集团刚坐了没一会儿,黄明博就兴冲冲的进来。
    “什么事儿啊,看你急得满头大汗的。”
    陆坤把他往会客沙发上引,顺手的就递过去一支烟。
    “有个发财机会。”黄明博的眸子亮晶晶的,仿佛在发光,整个人有点坐不住。
    陆坤倒是有些好奇,翘着二郎腿问道,“什么发财机会?让你这么坐不住。”
    被这么一问,黄明博有些尴尬,讪讪道,“陆总,不知道您最近看报纸没,今年饮料市场你冒出来一个新秀。”
    “你是说旭日升?”陆坤想了想道。
    “不是它们还有谁。”黄明博拍了拍大腿道,“它们弄出来一个旭日升冰茶,今年卖得可好了,
    据说今年前六个月的销售额就突破了一亿五千万,再加上旺季还有两三个月,估计今年它们销售额至少能达到三个亿,只会多不会少!
    要知道,去年它们销售额还仅仅只有五千万!今年才过去多久,就翻了好几倍!”
    陆坤琢磨了一下,笑笑道,“你的意思是咱们也做这个?”
    这并不出奇,反而是社会常态,基本是哪一行赚钱,资本就一窝蜂的往里涌,大老板们整天都琢磨着怎么从其他老板手里抢食。
    “啊,咱们可以先尝试做做,即便挡不住旭日升的锋芒,能在这个市场你分一杯羹也是好的。别的不说,光是在冰茶瓶子打上咱们康师傅的牌子,都能多多少少卖出去一些,增加公司的收入来源。”
    黄明博直言道,“我瞧着旭日升虽然现在势头挺猛,但根基不扎实,迟早是要倒下的。咱们这个时候进场,正合适,可以先慢慢养品牌,等时机合适了再捅旭日升一刀,把它的市场抢到手。”
    康师傅的体量可远不是旭日升可比的,无论是资金储备、企业营收、利润、业务范围等各方面,康师傅都能对旭日升形成吊打局面。
    “你的意思是旭日升现在的处境很危险,用不了多久就得歇菜?”陆坤有些意外,他自然是知道旭日升火不了几年就会凉掉,但黄明博能言之凿凿,倒是让他很意外。
    “你具体说说你的判断和想法。”陆坤坐直身子,做认真倾听状。
    没办法,论康师傅的日常管理,黄明博的能力能甩他几条街。
    黄明博清了清嗓子,说道,“我认真研究过,前两年旭日升发展得磕磕碰碰,旭日升冰茶业务也不温不火,然而从今年年初开始,搞得了地方政府,疯狂贷款扩张,销售额直接翻着滚的暴涨!
    前些日子,旭日升甚至喊出了‘中国冰茶第一品牌’的口号,誓言要做冰茶饮料行业的领导者。
    旭日升为了增加产能,大搞联营和开始分厂,对产品质量这一块儿又不上心,甚至名下一些代工厂甚至没有产品质检的概念。
    有些代工厂为了提高利润,各种偷工减料的小动作搞得飞起,旭日升公司也装聋作哑,就跟不知道这回事。
    前些日子媒体上出现了一则关于旭日升的丑闻,报纸上刚登出来两天,就被旭日升摆平了。
    如果说质量问题可以被强大的宣传投入压下,影响的只是产品口碑,短时间无法撼动旭日升的话,那么旭日升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陆坤适时插了一句,“高速发展带来的相应债务危机?”
    黄明博点点头,继续道,“旭日升的资金链是个大问题,如果不停止这种疯狂扩张的态势,倒下是迟早的事。
    旭日升通过拖欠原料供应商的贷款,预支各地代理商和经销商的货款,还时常找银行贷款,甚至找个人过桥借贷,只为追求疯狂的扩张。”
    陆坤笑着点头,把烟屁股掐灭,扔烟灰缸里,抿了口茶,随后道,“现在旭日升已经到了进退两难的时候了,要是不把这种资本游戏进行下去,旭日升很可能会就此垮掉。
    除非旭日升能忽悠冤大头砸大笔的投资救命,但显然傻子不好找。”
    黄明博笑笑,“不单只是这个问题,旭日升为了打击其他竞争对手,抢占市场,给了销售伙伴朝高的返利。
    经销商、代理商和零售商为了多卖产品拿返利,疯狂给消费者推荐这款饮料。
    在打压同行的同时,旭日升赚不到钱,还赔本赚吆喝!”
    “难怪我说咱们的橙汁怎么不好卖了呢。”陆坤笑笑道。
    饮料大多都是中青年在喝,小孩没什么经济来源,仅有的不多的零钱也大多是被小吃类零食圈走,很难有几块钱的巨款买饮料。
    老人就更不用说了,买把菜为了省几毛钱都恨不得跨遍整个市区,把他们发展成消费者的难度,那真的是难如登天。
    换卖保健品的来忽悠老头老太太们倒还差不多。
    还有一个就是夏天天热,橙汁冰冻之后的口感,确实是比不上冰茶喝得畅快,一喝下去从头凉到脚底。
    “相对来说,对咱们橙汁的冲击还不算太大,毕竟这是一个新开辟的饮料分类。”
    黄明博实事求是道,“我的意见呢就是咱们先把冰茶项目规划好,做出个框架来,毕竟前期的筹备工作十分繁琐。
    其次,咱们避开旭日升现今锋芒最盛的时候,等旭日升墙倒众人推的时候,咱们再冒头,来他个异军突起。”
    在冰茶这行,能打败旭日升的只有它自己,其他杂牌军只能起到一个施加压力的作用,逼迫旭日升失去冷静,静待它作死。
    “那行,你把计划书做好交给我看一下,”陆坤点点头道,“记得啊,可千万别上头,咱们的冰茶业务可得先苟它一波,低调发展一段时间,免得成为旭日升的活靶子。赔钱赚吆喝的事儿咱们可不能干。”
    康师傅冰茶的目标就是苟到旭日升玩火作死,趁着其他同行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一举动抢掉旭日升的市场份额。
    “行,陆总,我记下了。”
    黄明博见说服了陆坤,心里也很高兴,面上的笑意很浓。
    妙书屋
………………………………
第七百三十三章 【无题】
    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饮料发展史上,‘旭日升’是不可或缺的一页。
    1993年始,一个以供销社为家底、3000万元投资起家的旭日集团通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做成了一个销售额高达30亿元的饮料巨头。
    创业初期,旭日集团派出了上百名冀州的员工,奔赴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各大城市,通过地毯式布点,密集型销售,建立起48个旭日营销公司、200多个营销分公司,连接起无以计数的确批发商和零售商,形成一种遍地开花的‘旭日升’营销网络,一夜之间,独占了中国茶饮料市场鳌头。
    1995年,旭日升冰茶销量达到5000万元。1996年,这个数值陡然升至5个亿,翻了十倍。
    在市场销售最高峰的1998年,旭日升的销售额甚至达到了30亿元。
    然而,巅峰一过,旭日升便迅速走下坡路。
    陆坤在把黄明博打发走后,自个儿靠在椅子上,什么也不多,偶尔抿口茶,脑子里回忆着关于旭日升的情形、茶饮料行业的发展脉络。
    旭日升的巨大成功引来了众多竞争对手的跟风。
    在康师傅、统一、可口可乐、哇哈哈等一群‘冰红茶’、‘冰绿茶’的围追堵截中,‘冰茶’的独家生意很快就被对手模仿,旭日升创造出来的概念日渐稀释、弱化。
    陆坤也在自我警醒、他名下的香飘飘公司,也有不少‘模仿者’,要保持长久的优势,必须继续强化‘香飘飘’=杯装奶茶的概念。
    旭日升98年走到巅峰之后,便迅速转入下坡路,到2001年的时候,市场份额甚至跌至30%,市场销售额也从最高峰时的30亿元降到20亿元。
    这是前期盲目扩张埋下来的祸患。
    高速发展时期这些祸患被掩盖住,但当产品先入者的优势逐渐被弱化,甚至荡然无存的时候,管理上的问题也随之暴露。
    尤其是产销规模的迅速扩张,显得公司的制度和人才保障越来越滞后。
    旭日升在渠道建设时,不论是进入哪一个城市,不论是什么职位,集团都无一例外地从冀州派遣本地人马,打仗父子兵,上阵亲兄弟,家族制是中国的特色,同籍、同姓、同学、同族等诸多特征皆可以构建出一个个关系网。
    但是相应的制度规范却没有建立起来总部与网点之间只有激烈机制,而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
    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也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它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