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野火时代-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当年我就看出来了,你小子不一般,是我带过那么多届里最优秀,最有前途的。。。。。。”,老王头接过陆坤敬的好烟,当点上抽了一口,便侃侃而谈道。
    陆坤呆滞了一下,打断道,“停停停!我怎么记得您说的是我们是您带过的最差的一届,我是您教过的最刺头的学生?”
    “嘿!”
    老王头瞪了陆坤一眼,“我那是为了激发你们的学习潜力。”
    “你当我没经历过你们那个毛头小子的时期啊?我跟你说哦,我老王头教书年年拿第一不是没有道理的哦!我最喜欢带男娃儿多的班级,虽然闹腾事多,但潜力足得很,只要发疯地学,肯定能学出个名堂来,不想那些个女孩子,在老师面前乖乖巧巧,但遇着事儿了批评两句就跟死了爹一样。。。。。。”
    “老王,我发达那么多年也没回来看看您,更没照应过您家里,说实话,心里不得劲儿不?”,陆坤抿了抿嘴唇,还是问出了这句话。
    老王头愣了一些,随即斜了他一眼道,“你可拉倒吧,当我老头子是个不晓事儿的?”
    老王头掰开手指给陆坤数事儿,“老头子我都不教书好几年了还转了公职,逢年过节学校里总让我领回来一大堆好东西,你当我不知道是你小子在使劲儿?我老头子还没听说过村里学校给退休老教师发节礼还发茅台的。”
    “哈哈。”,陆坤挠挠头。
    老王头有了正式编制这事儿,是县上给了陆坤面子,要不然让老王头去考,多半考不过,毕竟老王头的知识面太窄。
    当然了,老王头在教小学几十年了,教龄足,教学成绩也不错,把他纳入正式编制这事儿并不算多违规。
    “那是石头搞露馅了。”,陆坤笑呵呵道。
    老王头说着自己也乐了,“那小子倒是回来看过我几次,现在也混得人模狗样的了,每次排场都大得很,给我涨了不少脸面。”
    陆坤搬了搬凳子,凑到他耳边说话道,“那我这次就更给您长脸了,那两位还是省里的领导呢,回头电视台一播,您就更风光了,嘿嘿。”
    老王头往陆坤眼神所示的方向瞟了一眼两位领导,手抖了一阵,然后强自镇定下来,用眼刀剜了他一眼。
    妙书屋
………………………………
第三百八十五章 【农门难出贵子】
    陆坤把放在边上的公文包放在手里,取出了个纸包,里边包着五千块钱,塞进老王头的手里,“这个拿着,别怪学生俗气。”
    老王头眉头颤了颤,顺手就把纸包拆开,露出一角,全是红彤彤的钞票。
    “我说,你这是钱多烧得慌是吧?非得让我给你败败?”,老王头的眉头都快挤到一块儿了。
    教书几十年,虽然绝大多数学生都没能过上什么好日子,但带了那么多届学生,总那么几个感恩的,每隔几年会回来看看他。
    往年逢年过节也会有人给他送礼谢师恩,但即便是家庭环境不错的,也就拎袋子水果饼干上门。
    陆坤这突兀地来这么一下子,老王头倒是觉得自己嗓子都发干了!
    他教书几十年,赚的钱加起来,也远没有这么多。
    说实话,这么一沓钱,他清楚自己心里想要,但又明白不该要。
    “你捐村小学去,够起好几间坚实的教室了。”,老王头把钱推回去,扭过头不再去看。
    “这是我给你,你起层房子,别再住这儿泥房里了,你不是还有风湿病呢嘛。”
    “可这。。。。。。”
    “别这这那那的,学校那边我会再给的。”
    陆坤把钱硬留在这儿,该怎么用,由老王头说了算。
    屋里的空气有些潮湿,估摸着最近遇上回南天了,墙上冒出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水珠。
    老王头没再犟,陆坤看他摸摸口袋,估摸着是烟瘾犯了,连忙把自己口袋里装着的那一盒都给递过去,但却被意外地推开,“我抽不惯你那个,后劲儿太大,嘴里容易发干!”
    陆坤见他确实不乐意抽自己敬过去的烟,也没再坚持,把打火机和香烟都搁在俩人面前小案板似的小桌子上。
    “咱们平安村小,也就数你和观石(石头)混得最好了,其他人,唉~”
    老王头颇为感慨,“就说跟你同一届的那个方清妍,每次你考第一,她考第二,她家里送她念到高中,复读了两年,还是什么也没考上。”
    老王头说的那个叫方清妍的,陆坤回忆了好一会儿,才想起这么个人。记得那是一个挺清秀的小姑娘,性子也好,挺爱学习,还跟他隐隐表露过好感来着。
    可惜,那会儿陆坤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审美观,委实不喜欢太平公主,时常避着他。
    “那她现在怎么样了?”,陆坤顺嘴问了一句。
    跳出农门不是那么容易的,读书考大学这个途径并不比其他方式来得容易,一门英语就能让农村考生灰头土脸。
    万幸如今还没把听力列入英语考试范畴,要不然农村学子面临的形势会更加糟糕。
    这个年代,一个县也找不出几个专业的英语老师来,非重点学校的英语老师本身就是半滴水,全靠死记硬背,有多问题都没法儿给学生解释清楚。
    更偏远一点的地方,更是高一订的英语教材,高三毕业了都还没发到手里。
    在这个农村教育资源相对贫瘠,高等教育招生名额相对稀少的时代,乡下高中十年都难出一个大学生。
    即便是再大的野望,在这血淋淋的现实面前,也会慢慢熄灭。
    “她的变化挺大的。”
    老王头沉默了一下,心情有些复杂。
    不是孩子不优秀、不是孩子不努力,而是拼了命地努力,依旧没有法子。
    他对这个学生的关注从来没因为她小学毕业,远离平安村而终结。
    “复读了两年没个结果,眼看着年纪上来了,她家里人劝她别犟,她也死心了,找了个村里的小子嫁了。”,老王头像是心神一松,浑身透露着股子老年人独有的通泰之感。
    陆坤点点头。
    不死心又能怎样呢?
    老王头说方清妍家庭环境好,那是因为她上边有五个哥哥,供她一个妹妹念书,相对于其他家庭,着实是有些幸运。
    但有些恩惠并不是心安理得领受的,除非是完完全全的白眼狼。
    几个哥哥已经娶老婆的要照顾自己的小家,没娶老婆的发愁老婆本儿。。。。。。
    “唉~你说我这是在跟你说啥呢。”,老王头拍了拍双腿,颤颤巍巍地站起来,“这人老了腿脚就容易出毛病!”
    陆坤瞅了瞅表,发现已经在这儿待了四十多分钟,借机提出告辞。
    老王头把陆坤拉到一边,压低声音道,“你这几年没少给村小捐钱,,不过学校里边的账目乱得很,你得让人理一理。”
    “有人胡乱伸手?”,陆坤倒没有多大意外,直接开口问道。
    “也不一定就是有人胡乱伸手,咱不把人想得那么坏。”老王头沉默了一会儿,继续道,“但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陆坤明白他的意思是不想让自己这个得意门生吃闷亏,笑着道,“劳您多费心帮我看着点儿。”
    “你是我学生,有什么事儿我自然会提点你一下。”,老王头见陆坤不多在意,再次重申了一遍道,“你花出去的是真金白银,是做大好事,可不能莫名其妙地进了别人的口袋。”
    老王头可是收到风声的,村小铺设薄薄一层的水泥地,花三袋水泥铺的一小块地方,敢往账上记五袋!更有甚至,东西买多了,用不完也不往厂子退,而是直接拿公家的东西送人。
    “您放心,我回头就收拾他们。”,陆坤握了握老王头皮包骨似的双手,“您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该吃吃该喝喝,别一把年纪了还委屈自己。”
    “诶。。。。。。这就要走了,咋不留下吃饭?”
    老王头的儿媳妇从屋里出来,拎着一只杀好拔干净毛的大肥鸡出来。
    “嫂子,够舍得的啊!”,陆坤开了个玩笑,竖起大拇指道。
    这个时代,一般农村人除了过年,还真没那户人家豪气到杀鸡待客。
    当然了,款待那种特别重要的客人除外。
    “嗨,我坐月子的时候娘家人拎来的,嫌麻烦没杀一直养着,我这不寻思着把这鸡宰了给您和我家公下酒呢嘛。”老王头儿媳妇把大肥鸡的两条腿合拢到一块儿拎着,另一只手里还攥着把菜刀,脸上的笑意显得十分真诚。
    还别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老王头这儿媳妇的脾气看着就是个开朗的,好相处,不是那种爱斤斤计较的人。
    “不了,我们还要去其他地儿走走看看,这大肥鸡呀,嫂子你还是炖了给一家人吃吧。”,陆坤笑着婉拒道。
    老王头儿媳妇见陆坤他们真不乐意留下来吃晚饭,也没再多坚持,扬起灿烂的笑容道,“那行,既然你们是真有事儿,我也就不多留了。”
    妙书屋
………………………………
第三百八十六章 【行进】
    “咱们下一站去哪儿?”
    陆坤回到车里,关上车门,扭头看向肖处长问道。
    “诶,我看看。”,肖处长拿出行程表看了一下,“紫荆乡。”
    “哦。”
    陆坤点了点头,沉思了好一会儿才问道,“咱们车子能开进乡里?我记得那不是得过水么?”
    紫荆乡那片地,大多都是大山,乡里和乡外连通的是一座六十年代修筑的堤坝,一般汛期的时候,水都涨得很厉害,别说车了,人走进乡里都危险。
    “脱了鞋袜,撩起裤管蹚水走过去呗。”,肖处长笑了笑,“这行程计划表之不是你同意的么?”
    陆坤被噎了一下,这个稍显突兀的行程还是陆坤让人添进去的,当时想着陪赵副省巡视,带他看看贫困山村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引起他的同情心,到时候制定政策的时候能稍微往老少边穷的地方倾斜一点,别只看到南明那一亩三分地。
    毕竟,坐在办公室里看到的数据报告,那是冰冷且没有人情味儿的。
    。。。。。。
    “这下好了,坑了自己。”陆坤暗自吐槽道。
    一路无话,车子颠簸地走了近两个小时,最终被一跳宽宽的河流阻挡住。
    “这河得有上百米宽吧?”孔处长最后一个从车里下来,扶着老腰,揉着屁股凑到陆坤和肖处长身前。
    “老姚,待会儿过河的时候,你看着点儿孔处长,别不小心打滑给冲河里了。”,肖处长扭头看了看在后边帮忙拎着东西的一壮汉,嘱咐道,“别松懈了,这水面看着不高,但底下特别滑,一旦摔倒了,多半掉河里,危险得很。”
    “这。。。。。。”孔处长有点想打退堂鼓,那堤坝能走的部分还没半米宽呢,走这么长一段水路,提心吊胆是少不了的。
    陆坤和肖处长都没理他,立马蹲身挽起裤管,脱掉鞋袜,把鞋袜拿在手里拎着过河。
    紫荆乡这片地,山清水秀,但交通很不便,修路的成本极高。
    哪怕是再过二三十年,依然没能把路给拉直修通,反而反向而行,自山脚往上修至半山腰,绕过好几座山才寻着路往山外联系。
    目前,除了蹚水路,没别的方法。
    乡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