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野火时代-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坤家里拢共两亩地,种着一亩多的水稻,剩下的全让刘氏留出来种菜了。

    别人家的粮收得早,一大片的田地就陆坤家的还没收。

    水稻遭了虫瘟,产量大减。

    丈母娘李秀琴都心疼得直捂胸口了。

    有气就得找着对象撒。

    对女婿发脾气不合适,对女儿总不会有错处。

    丈母娘李秀琴又找到了数落刘丽萍的借口,一阵骂骂咧咧个不停。

    丈母娘李秀琴这人,虽然彪悍,但干农活确实是一把好手。

    嘴巴就跟加特林似的,越骂人活就干得越起劲。

    没一会儿,好几分的地就让她给清出一大块空地。

    陆坤收割水稻不在行,被丈母娘一阵嫌弃,索性就负责把丈母娘割好的稻谷连着干枯的苗挑回家。

    这活一点也不轻省,活累得要命。

    重倒是不重,就是得转好几趟,路程不少。

    这也就是因为没打谷机,不然倒是可以省下不少力气。

    陆坤来回挑了几趟,肩膀酸得不行,轻轻揉一下,就痛得龇牙咧嘴。

    本着“同甘共苦”的原则,陆坤干脆顺着路把石头一起叫上。

    “扣扣叩”

    “石头,别睡了,快来帮我忙”

    陆坤没和他见外,把他从被窝里拽出来,帮着挑谷子。

    石头家就他一个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自然就不种田。

    当年分田的时候,石头也分了一份,不过从来没种过,让给他三伯种了。

    石头不种地,倒不是因为人懒。

    他那活儿忙起来的时候,经常不着家,种了粮也没时间管,倒不如直接佃给别人种,一年还能得百十斤谷子。

    “哎,你这后生倒是有把子力气,是个干活的好手”。

    岳母娘看着石头熟练地挑起稻谷担子,眼神发亮,嘴中不由得发出啧啧赞叹声。

    “唉~那些年劳资没结婚的时候,可不比石头这会儿差,如今……算了,说多了都是泪。”

    陆坤得了空闲,脑子里胡思乱想个不停。

    看着丈母娘李秀琴看石头的眼神越来越和善,陆坤倒是有些吃味了。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

    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来的全是客,全凭嘴一张。

    相逢开口笑,

    过后不思量。

    人一走,茶就凉。

    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石头的眼睛发亮,和陆坤这么多年兄弟,他还真没想到唱起曲了竟然这么有范。
………………………………

第三十三章 当更年期遇上叛逆期

    响午。

    农村里藏不住秘密。

    大家都对彼此知根知底的,谁家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的,立时就能知晓。

    最近隔壁的王大妈正和儿子儿媳闹别扭呢,三天两头地吵架。

    至于闹别扭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在关于儿媳妇这个问题上的意见无法统一。

    老娘觉得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不像以前那么孝顺了。

    儿子则认为老娘越来越不可理喻,什么事儿都爱瞎折腾,还蛮不讲理。

    闲着没事,去看场戏也好。

    陆坤带着二丫,跟着农忙过后变得清闲了不少的村民,一起往王大妈家的院子里挤。

    ……

    “你自己说,没娶媳妇之前,你多孝顺啊,啥事儿都听我的,现在呢?”

    王大妈越说越伤心,一屁股坐地上,哭嚷起来。

    大家伙都是来看热闹的,不少村妇更是对着王大妈的儿子梁郝仁指指点点。

    “娘,你别哭成不,咱们有事说事,不能不讲道理啊”

    王大妈的儿子想着息事宁人,不愿让外人看了笑话。

    可王大妈不这样想。

    自觉有了村里人帮腔,自个儿也有了直面儿子儿媳的底气,嚷得更是起劲。

    “说什么呀说,以前你可不是这样的,自从娶回来了个骚狐狸,你……”

    “爹爹,什么是骚狐狸呀?是不是长得很丑的狐狸?”,二丫儿的童音响起,吓得陆坤赶忙捂住她的嘴。

    自己就是过来看热闹的,可不是过来拉仇恨的。

    还好父女俩还在外层,里面吵架的主角没注意到这边。

    ……

    王大妈指了指坐在不远处幸灾乐祸的儿媳,气得脸色通红。

    梁郝仁听着自家老娘这么诋毁自己的媳妇,也是怒火中烧。

    再去看自个儿的媳妇,满脸苍白,恍若受了巨大打击一般,泫然欲泣。

    “你要闹,那就接着闹吧,随便你怎么闹,看这日子还过不过……”

    梁郝仁拉起媳妇,就回了房里,拴上门,任由自家老娘在外面哭嚷。

    “呃……”

    王大娘暂时歇声,l。

    这剧本不对啊,以前不是这样的啊?

    放以前,这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招数,可是无往而不利的,这回……

    村民们一看没了热闹看,大部分人都纷纷散去,只剩下几个村妇在王大妈耳边煽风点火。

    “我要是有这么个儿媳,老娘非……”

    “我要是有这种儿子,非把他塞回肚皮里不可……”

    “宁愿生块叉烧,也不生这种肉包儿子……”

    几个村里的长舌妇在挑拨离间得不亦乐乎。

    陆坤看着“大部队”都撤了,也不好意思在这继续待,拉起满是好奇的二丫儿就往外走。

    王大妈和儿子这阵子没少吵架,但始终也没个结果。

    陆坤算是看明白了,当一个叛逆期遇上一个更年期,那准是要出事。

    梁郝仁刚成亲小半年,这会儿才19岁。成亲之前还是个远近闻名的乖儿子,事事都顺着自家老娘的心意。

    可这成亲才小半年,一切就都变了样儿。

    ……

    王大妈的老伴是个闷葫芦,受不了她这越来越无理取闹的脾气,一有空子就钻出去,找了三五好友下棋打牌,自得其乐。

    陆坤看着抓着自个儿裤腿,蹦蹦跳跳的二丫儿,不禁想起前世曾经在网上看过作家李敖和儿子李戡的一段对话。

    父:你去买瓶汽水。

    子:是可乐还是雪碧?

    父:可乐。

    子:铁罐的还是瓶装的?

    父:瓶装的。

    子:没糖的还是普通的?

    父:普通的。

    子:500毫升的还是1000毫升的?

    父:你好烦,算了,水就可以啦。

    子:矿泉水还是过滤水?

    父:矿泉水。

    子:冰的还是不冰的?

    父:(生气了)你再啰嗦,看我拿扫帚打你。

    子:是拿塑料的,还是竹子的?

    父:你这个畜生!

    子:像猪还是像牛?

    父:(气喘)我……我会被你……你气得吐血……血啦!

    子:要拿垃圾桶,还是扶你到厕所?

    父:我死了算了。

    子:你是要土葬,还是火葬?

    父:你他妈的!你是存心气死老爹了……

    这则小故事,被各种学者解读出各种深长意味。

    陆坤倒是觉得,这只不过是更年期遇上了叛逆期罢了。

    在父母眼里,世界上有两种生物最可恶,一个是熊孩子,一个就是叛逆青少年。

    前一个还好解决,打一顿就好了。至于后一个,那是真的没办法。

    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说又听不进。

    对应的,在孩子的心里,更年期的父母最恐怖。

    他们会趁着你上学或者出去玩的时候,偷翻你的日记啦、打开你锁起来的那个满是秘密的小抽屉啦、翻看书包里有没有情书啦、查看床底下有没有诸如《姐姐大人爱上我》、《我的姐姐不可能这么h》、《霸道姐姐强吻我》、《姐姐攻略指南》、《帅气男神快要我》之类的奇奇怪怪的小人书啦……

    呃……

    好像混进去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算了。

    懒得多费神。

    大概再过十来年,身边这小丫头就会变成令人头疼的叛逆少女了。

    等她再长大一些,稍微懂事些的时候,还不知道要被哪家的混小子拐跑呢。

    想着想着,陆坤就不禁心里有些发酸。

    ……

    天公作美,没下雨,稻谷都被顺顺利利地收完了。

    丈母娘李秀琴在陆坤这帮了几天的忙,看着他这家里没什么活计,又放心不下自己家里,就回东林村去了。

    丈母娘回东林村是陆坤开着拖拉机送回去的。

    陆坤这次没准备进岳父的家门,免得又引起一番争吵。

    但是。

    心意是准备了的。

    一匹花格子布、一匹黑布,三斤大肥肉、外加三十块钱。

    这份心意,在这个年代,算是很重了的。

    这会儿办喜事送礼,村里人也就是随三五个鸡蛋,或是一米布的样子。

    大丫儿、二丫儿有点舍不得这个不仅经常给她们零花钱用,还常常夸她们聪明的外婆,临出门时,手挥个不停。

    “外婆,你以后一定要来看二丫儿啊……”

    二丫儿这小丫头哭红了脸,小手扯着姐姐的衣角喊道。

    “哎,下次外婆还来,给你们带好吃的,二丫儿要乖啊……”
………………………………

第三十四章 交易

    平安镇。

    菜市口一条街。

    此刻。

    菜市场里的诸多小贩、来往的散客,都在讨论着近来市场上价格不断上涨的沙姜。

    三块七一斤!

    前两天才不过几毛钱一斤的沙姜,现在翻了好几倍地往上涨。

    众人都在惊呼。

    可是。

    他们却不知道,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谁也不会想到,这毫不起眼的香料沙姜,最后价格竟会被炒高到那般地步。

    。。。。。。

    陆坤在为出手手中的沙姜做准备。

    商人不能只顾蝇头小利,这是陆坤上辈子就明白的商道真理。

    想着挣尽最后一个铜板的,最终无一不是被套牢,因为无法及时抽身而结局惨淡。

    在陆坤的设想中,只要沙姜价格上涨到七块钱以上,就可以开始将手中的沙姜出手。

    他毕竟不是散户。

    囤积了十几万斤的沙姜,要是不尽快撤退,最后怕是会不明不白地就给人背了黑锅。

    挣钱是重要,但保住小命更重要。

    这种跟风哄抬物价的事,要是引起有心人的注意,怕是会成为别人眼中的肥羊。

    。。。。。。

    1989,这是个处处充满机遇的年代,也是拓荒的年代,市井之中,三教九流遍布,鱼龙混杂。

    阶级还没有固化,各项事业犹如野草般疯长。

    路上的行人,有如驰骋在无边草原的骏马,带着无限的激情,奔向八方。

    这是一个撑死胆大,饿死胆小的时代、草根崛起的时代。

    各种英雄人物,都在这酝酿着伟大社会变革洪流的时代中百舸争流、竞相浮沉。

    ……

    陆坤准备将手中的沙姜出手了!

    沙姜的价格,半天就变一个样。

    出手沙姜的过程,如履薄冰。

    陆坤没敢在贵A县的范围内出手,更没有胆子大到在平安镇将手中的沙姜出手。

    陆坤开着载满了沙姜的拖拉机,直奔封阳市各大农贸市场。

    陆坤是提前探过路的。

    毕竟。

    他对这个时候的封阳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